后张法的生产工艺有什么优点? 后张法施工预应力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作者&投稿:澄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后张法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优点是直接在构件上张拉,不需要专门台座,现场生产时可避免构件的长途搬运,所以适用于在现场生产的大型构件,特别是大跨度的构件,如薄腹梁、吊车梁和屋架等。后张法又可作为一种预制构件的拼装手段,可先在预制场制作小型块体,运到现场后,穿入钢筋,通过施加预应力拼装成整体。但后张法需要在钢筋两端设置专业的锚具,这些锚具永远留在构件上,不能重复使用,耗用钢材较多,且要求加工精密,费用较高。同时,由于留孔、穿筋、灌浆及锚具部分分预压应力局部集中处需加强配筋等原因,使构件端构造和施工操作都比先张法复杂,所以造价一般比先张法要高。

后张法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试比较先张法和后张法的优缺点。~

比较如下:
一、先张法较于后张法优点:
1、先张法施工简单,靠粘结力自锚,不必耗费特制锚具,临时锚具可以重复使用(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大批量生产时经济,质量稳定.后张法锚具不能重复使用。
2、先张法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后张法适用施工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二、先张法较于后张法缺点:
1、先张法需要较大的台座或成批的钢模、养护池等固定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后张法不需固定的台座设备,不受地点限制,。
2、先张法预应力筋布置多数为直线型,曲线布置比较困难。


扩展资料:
先张法是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
后张法, 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先张法一般仅适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在固定的预制厂生产。先张法生产构件可采用长线台座法,一般台座长度在50~150m之间,或在钢模中机组流水法生产构件。先张法生产构件,涉及到台座、张拉机具和夹具及先张法张拉工艺。
后张法产品特点:
流动性好:出机浆体流动度为18±4秒,30分钟后流动度小于30秒;
稳定性好:浆体不分层,不沉淀,形成稳定一体的流体;
无收缩性能:浆体具有无收缩或微膨胀的性能,与预应力孔道具有良好的粘结力;
充盈度高:具有良好的充盈性能,能够完全充满整个孔道;
强度高:具有很高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包括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7天即可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防腐性能:对预应力钢绞线具有防腐阻锈性能;
耐久性:硬化后的浆体具有优异的抗冻融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施工方便性:在夏季高温条件和冬期低温条件下均可施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先张法
百度百科——后张法

优点:1、 预应力筋直接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不需要固定的台座设备,生产灵活,张拉力可达几百吨,所以,后张法适用于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2、锚具固定在构件上,不仅在张拉过程中起作用,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也起作用,永远停留在构件上,成为构件的一部分。3.预应力传递靠锚具。
缺点:1、不适用于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2、费用较大。

预应力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及特点
答: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

什么是先张法和后张法?
答:先张法,指的是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通常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制作方法也称为先张法,它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后张法, 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

后张法和先张法区别
答:4. 先张法和后张法对混凝土的要求相同,都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两者的张拉程序也相同。5.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构件制作的顺序,固定锚具的类型,施工工艺,以及使用范围。先张法通常用于预制构件厂生产定型的中小型构件,而后张法则更适合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构件和特种结构。

试述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工艺及特点。
答: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异同点有哪些
答:适合大批量生产,经济且质量稳定。但其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台座或成批的钢模、养护池等固定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且预应力筋布置多为直线型,曲线布置较为困难。后张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固定的台座设备,适用范围广泛,适合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但其缺点是工序多,工艺复杂,锚具不能重复使用。

张法和后张法哪一种更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预应力构件为什么?
答:先张法更适合一点!后张法制作工序以及结构都比较复杂,工序上来说比先张法多出了管道预埋、永久锚具、管道压浆、混凝土封锚的工艺,需要的施工时间以及混凝土养护时间更长。而先张法结构简单,工序更少,更适合流水线生产。

后张法的施工要点是什么?
答:的规定。(2)灌浆用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一般不大于0.4。搅拌后泌水率不宜大于1%,泌水应能在24h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10%。(3)水泥浆中宜掺入高性能外加剂。严禁掺人各种含氯盐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掺入外加剂后,水泥浆的水灰比可降为0.35~0.38。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异同点
答: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如图5.1所示。先张法一般仅适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在固定的预...

关于先张法与后张法相比的不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答:【答案】:B、C、D 2021版教材P113/ 2020版教材P112 页 先张法特点是:先张拉预应力筋后,再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是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后张法是先浅筑构件或结构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构件或结构上张拉预应力筋,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定在构件或...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先张法施工工艺流程
答: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流程,目前有长线台座法和短线钢模法两种。长线台座法:一次可制成若干构件,具有设备简单、投资省、效率高、便于维修保养等特点,是一 种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强的生产工艺,为国内外广泛采用。但需要建造长线台座和台面以 及横梁和定位板等承力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