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行车需谨慎 看这一篇就够了 暴雨天开车需要注意什么呢?

作者&投稿:乾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易车讯 近日,全国多个地区迎来暴雨天气,确实会对行车安全带来一些隐患,原则上说,坐在车里,肯定要比站在室外要安全的多,但如果用车方式不当,或是采取错误的驾驶方式,则可能在极端天气下,给人身带来危险。

当年“7.21广渠门”事件付出生命的代价,才促使人们注意雨天驾驶安全,才促进当年“安全锤”的普及率迅速提升,所以在出门之前,建议您先检查好车况、带好必要的装备。

注意观察轮胎胎纹深度,如果轮胎胎纹过浅,则很容易出现打滑现象。此外,还应注意车辆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如果密封不好,车辆内部容易渗入雨水。

其次应该关注雨刮器能否具有良好的清洁功能,不要影响行车视线,此外,灯光的检查也是必要的。

减速慢行:雨天对行车视线会有影响,应注意观察周围交通环境,避免与道路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

保持良好视线:及时调节雨刷速度,并开启近光灯、防雾灯和示廓灯。注意观察周围交通环境,雨中行人的视线和听觉受到限制,司机应减速慢行,避免发生事故;

注意保持车距:轮胎在湿滑路面的抓地力会变差,制动距离较正常路面会加长3倍,因此无论路况好坏,车速都应控制在40~60km/h之内。

雨天切勿冒险行驶:对于不熟悉的路面或者难行路段,要低速跟随前车行驶。不要盲目超车,避免事故发生;

防止轮胎侧滑:雨天轮胎摩擦力下降,因此转弯时不能急刹车或猛打方向,应均匀踩下制动踏板进行减速,然后再进入弯道。

此外,应当格外注意的是,对于有自动启停功能的车型,车主应在车辆启动后就关闭自动启停功能,以避免在积水路段对车辆造成损坏。对于其他自动挡或手动挡车型,在积水路段应低速平稳通过。

在遇到积水路面时,一定要留意积水深度,如水深超过排气管高度,则很容易令车辆熄火,所以应尽可能地走浅水路线。如果非经过积水深的路面,而水深不超过半个轮胎高度,驾驶员可小心涉水。过水后,要留意制动系统,因为经过水浸后,刹车效能可能会减弱。

如果车俩在积水路段发生熄火,切忌熄火后再次启动车辆:雨天行车,务必注意发动机进水,如果发动机进水后再次启动,会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坏。

对于纯电动车型,虽然不涉及发动机进水的危险,但也并不是所有部件都有能力“涉深水”,驾驶员也应避免鲁莽操作,并避免因速度过快对车辆本身或周边行人产生危害。

在停车时,应避免停放在低洼的位置,也应避免两车近距离停放,如果遇到积水情况,两车并排停靠距离太近容易发生摩擦或碰撞。同时也应避免停在楼房下面以免被风雨击碎的玻璃和楼顶的刮落物无意中砸损车辆。

最后就是不要忘关车窗,以免车辆内部进水,停好车辆后不要着急离开,最好检查一下所有车窗是否关好。此外,山区和浅山区存在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请避免到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活动。

对于电动车型来说,尽量避免在暴雨天气情况下采用户外充电桩进行充电,如遇到电力线路断线、倒断杆、积水淹没配电箱等重要事故情况,请及时拨打24小时供电服务热线,不要擅自处理和靠近,以免发生触电危险。身处户外时,也要尽量远离输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雨天行车需要注意什么?~

1、雨天要提前刹车

  泥水路面的制动距离最大的能达到正常路面的3倍!雨天刹车不灵了,慢点开,提早刹车。

  2、地面未湿透时更容易打滑

  胎纹可以有效排开水膜,但是不能有效排开泥膜。刚下雨时,路面的尘土还没有被雨水冲走,这些尘土吸收了雨水后,变成胶体状的泥膜,使轮胎更容易打滑。所以在刚下雨、路面未湿透时也要当心。

  3、不要降低胎压

  有人每逢雨季,就将胎压降低一些,希望增加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滑。这样做恰恰适得其反!增加接触面积就降低轮胎单位面积对地面的压力,使排开轮胎与地面之间水膜的力量减弱,使轮胎更容易打滑。因此,降低胎压不能防滑,增加胎压反而防滑。

  4、视线不清要停车

  在大雨中开车视线不清是最大的隐患!在暴雨中即使雨刷高速摆动,也无法拨开玻璃上的雨水,使你无法看清前方。这时,你最好赶紧靠路边停车等待,同时打开双闪灯。

  5、打雷时候不要下车

  即使闪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车内反而安全。不过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收音机的天线一定要收起来。

路面积水太深应该如何安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