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日有所诵》的故事

作者&投稿:宰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我和我们班的孩子们,回想起和《日有所诵》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三年前,那些碎片般的文字记录下点点滴滴,再次拾起回忆,恍如昨日,别样欢喜。

                    2014年8月11日

        回想这一个多月以来,触动最大的不是师院名师授真经,不是别样美景可采撷,还是那次听看云讲吟诵(虽然只有半天),在潭小听小安老师的吟诵课,听晓艳老师讲《日有所诵》,听种子老师的分享,听到动情处,眼泪止也止不住。现在想起来还会激动。好吧,我承认,我是有语文情结的,有古诗情结的。

        ——《为我的假期写点什么吧》

                        2014年8月18日

          前不久,接到学校的通知,要在第三天的校本培训中,让我给全校的老师介绍一下《日有所诵》 ,我欣然同意。因为,我终于可以为《日有所诵》出点儿力了。

        从童谣引入,分享几首不同年代的儿歌,大家一起读,边读边回忆童年,心会不会也变得柔软?然后再出示《日有所诵》中有代表性的儿歌和童谣,继续读,引起共鸣。告诉大家,我们该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什么呢?《日有所诵》可以做到。接着,再讲述《日有所诵》选入的内容,不仅仅有儿歌和童谣,还有儿童诗,现代诗,有古诗词,有晨读对韵,还有国学启蒙,篇篇都是经典,且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从易到难由浅到深,一级一本循序渐进,编排特别科学。最后再说说平时怎么带领孩子们读,不知这样讲可好?

——《终于,可以为日有所诵做些什么了》

        2014年8月21日

          今天下午,受向锋姐的指点 ,打开了海外教育基金论坛,看到了《日有所诵》工具包,还看到了刘倩老师的好多帖子,看到关于这次来栾川的文章,一篇篇记得那么详细,还看到了种子老师的分享,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是两个小时,真心佩服并感动着。力量找到力量,能够与你们这群人遇见,多么有幸!以前没有做,以后定不会了,就从《日有所诵》开始吧!

          我的孩子们,请原谅老师以前的浮躁 ,以后,老师会让你们知道,我们的母语有多么美多么有意思! 看云说,将单调进行到底,晓艳老师说,素极而华,确实,语文课不应该是叮叮当当的圣诞树。我,该迷途知返了,试一试,上出平实自然又干净的语文课……

                      2014年9月1日

        《日有所诵》的书还没回来,可是,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实在不行就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先抄写一单元的吧。还是,先让孩子们了解一下有这么一套书,吸引一下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好呢?可以确定的是,开始,一定会开始的,因为,有一股力量在呢。

“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我也要做一朵苔花!

                      2014年9月13日

        网络会议刚刚结束,思绪却没平复。第一次参加,已然感受到了那么强烈的“场”,有那么多的老师在思索着践行着,而我真的做的太少了。更没想到会被晓艳老师点名讲话,丝毫没有准备,讲得不知所云,好差劲儿。再听了白老师梁老师姜老师讲的,细细反思,真的是实践得太少,所以思路还不太清晰。看来,光翻过日有所诵工具包,看过通讲视频还远远不够啊。

        现在,再回想起暑假里我给老师们讲的内容,真的是浅了。当时仅仅是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只是觉得有趣,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伴着孩子们一路走来挺温暖的,不曾考虑到编者的意图,再加上这两年教低年级的缘故,关注多的也是低段小孩儿的内容,高年级的读得少了。我给老师们讲时,重点就以低年级为主,中年级只是简单提了提《飞鸟集》与《沙与沫》,高年级选取了自己喜欢的《至朱元思书》等。这样一看,真的是只是考虑了自己片面的喜好,对内容的解读,教法的演示,诗意的理解等都没有想那么深。幸亏会议上有老师拨云见日的点拨,让我明白不同年级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诵读任务,作为老师不仅要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要关注孩子的实际和编者的意图,不然真的要跑偏了,谢谢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写在第一次网络会议之后》

                            2015年1月1日

        回想2014,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事儿——儿童阅读。从《日有所诵》的顺利进行到吟诵的点滴铺垫,真正做起来发现真的挺有意义。至少,孩子们变得比以前会听了,慢慢可以安静下来了,初识平仄学习诵读之后兴趣很大哦,这一切都是可喜的,对吗?来年里要继续努力多多记录才好。私想着,漫长一世,既然做了老师不可改变,那就做个还值得不马虎的老师吧,亲近母语,安静润泽,为此而努力,加油!

                                    ——《作别2014》

                    2015年5月13日

                  蝉

(中国台湾)林焕彰

蝉的歌儿很好听,

可是要到夏天才唱;

它们喜欢赞美

金色的阳光。

蝉的歌儿很好听,

可是它们只爱在树上唱;

所以,一到了夏天,

树都变成了

会唱歌的伞。

          齐读后,我问孩子们,每到夏天,听到满树满树的蝉叫呀叫,你什么感觉?孙治远说,我觉得好烦人,好难听的。其余不少孩子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那读过这首诗之后,你还这样认为吗?

蝉叫啊叫原来——是在赞美金色的阳光。(生齐答)

蝉唱啊唱,把树唱成了——会唱歌的伞。(生抢说)

          你瞧,我们以前知道有把树比喻成伞的,可是第一次见到把树比成会唱歌的伞,是不是很有趣?这都是谁的功劳?(蝉)以后一听到蝉鸣,你还会觉得烦吗?(不会)

因为——它在为夏天歌唱。

因为——它在赞美金色的阳光。

          孩子们,这就叫作诗意,也叫浪漫 ,我们要感谢林焕彰爷爷,因为是他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诗意和浪漫。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浪漫的心,一双富有诗意的眼睛,我们会发现,生活真美好!

                    ——《在诵读中感受诗意和浪漫》

        2015年6月9日

《小鸟、铃铛和我》

齐读,你觉得小鸟好吗?因为——

        铃铛好吗?因为——

        “我”呢?因为——

看来,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呀,那么你有吗?你会做什么?

生:我会唱出动听的歌,优美的舞蹈,美丽的图画

师:是啊,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让我们大声读最后一句——“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好。”

师:让我们带上动作,伸出拇指对你的同桌说——“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好。”

        2015年9月16日

《沙与沫》精选:

          仅仅在昨天,我认为我自己只是一个碎片,无韵律地在生命的苍穹中颤抖。

现在,我晓得,我就是那苍穹,一切生命都是在我里面有韵律地转动的碎片。

1、齐读。着重指导字音:苍穹。2、有没有发现诗里有一个变化?昨天以为自己是碎片,今天呢?(苍穹)

可不可以这样说:浪花说,仅仅在昨天,我认为我自己只是一朵浪花,无韵律地在生命的大海中跳跃,现在我知道,我就是那大海,一切生命都是在我里面有韵律地跳跃的浪花。

谁也来试着说一说?

小草说——我刚提示完,李泽圣高高举起了手:小草说,仅仅在昨天,我以为自己只是一棵小草......现在我晓得,我就是那大地......

接下来,在我的启发下,便有了(白云——天空,小小的我——世界)

小结:所以啊,哪怕是小小的碎片,小小的浪花,小小的小草小小的我,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大大的——世界。)

          反思:以前提出一个稍微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少数个拔尖的孩子回答,答案还是重复得较多,且用词贫乏。现在呢,敢于回答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不同的词冒出来,就像一个个闪烁的火花,照得人心里也亮亮的。在讲《沙与沫》时,乍读的确不好理解,等到自己意会了又不知道怎么言传。后来想到暑假晓艳老师讲的,要与生活链接,要变抽象为具象,于是便把抽象的“碎片和苍穹”变成了具体的“浪花与大海”,“小草与大地”,“云朵与天空”,“我与世界”,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

                      2015年10月16日

                      《绝句》

每一棵树

都是一行会生长的绝句

枝丫间跳跃的鸟雀

是不断移动的标点

师:你能不能也说一个这样的句子?每一朵花,每一片云?一大片静默之后,李泽圣举手了,他总是在最有难题的时候勇敢出现,“每一朵浪花,都是一行会跳动的绝句。”我趁机问:“如果浪花是绝句,那什么是标点?”“海鸥,还有飞鱼,还有海豚!”我们在李泽圣的带动下完成了一首诗,一起来读一读。

每一朵浪花

都是一行会跳动的绝句

浪花间跳跃的海豚,

是不断移动的标点。

还可以说:

每一棵草(花),

都是一行会生长的绝句

小叶上停留的蝴蝶(蜻蜓、蜜蜂),

是不断移动的标点。

(师生七嘴八舌共同完成)

   

    2015年10月30日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筹备,直至今天下午放学,我们的读书会终于圆满落幕。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大小朋友们朗朗的读声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从日有所诵的一首首诗到整本书中节选的精彩段落,再到孩子们自己仿写的作品,齐读,节奏紧凑,最后在吟诵中结束。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出乎意料,家长大朋友们也配合得很默契,从刚开始的怯到越来越放开,集体投入,力量的汇集,真的是个很聚气的“大磁场”。现在的我,百感交集,有忐忑,有骄傲,有感激,有激动,有感动……只想说,感谢支持和陪伴,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收获,一起加油,一起在期待中继续前行。希望,下次的读书会上,领诵人不只是孩子,还有爸爸妈妈牵着的手。

        2016年1月15日

        《沙与沫》精选

        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象之中,他就会把这幻象的模糊的情味当作真实的酒。

        读完之后,你想到了什么呢?

        高晨曦说,我刚刚读《新年》那首诗的时候读到“泉眼里喷牛奶”,我就想到那个画面,好像看到有一个泉眼里咕咕咕的往外面冒着热腾腾的牛奶,然后,我就陶醉了。她说完大家都笑了。 高晨曦同学的理解,不就是对这句诗最好的解释吗?

                        2016年2月23日

        对于通讲,现在已经不成问题。这要得益于暑期的磨课。“抓点,不蔓不枝,与孩子的生活链接”这些理念牢牢刻在脑子里,日渐清晰,就连讲语文课的时候也效率高了许多。因此每周二通讲的时候越来越顺风顺水。

        在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读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很自然的,脑海中一个问题马上跳出来:“李白寄去的是什么?”“一份关心,一份思念,一丝不舍,一点担忧,一份安慰……”孩子们多样的答案令我惊喜。

                          2016年3月24日

        读诗读得久了,孩子们的“诗性”也渐渐“萌芽”,讲完《我和小鸟和铃铛》,张卓霖主动仿写了一首《我和猫头鹰和大象》,我激动地赶紧在班上读,夸他是我们班“第一个小诗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跃跃欲试,于是,这一周的作文课自然而然便成了仿写诗歌专场。《我和钢琴和云朵》、《我和变色龙和音响》、《我和老鹰和电扇》、《我和公鸡和太阳》、《我和长颈鹿和钢琴》等一首首小诗写得像模像样,真不能低估这些孩子们。

          无意间发现冯依琳有一个小本,宝贝一般,翻开一看,一页一页都是小诗,写了有十几首了。摘一首和大家分享“小小鸡,叽叽叽,尖嘴巴,圆身体。身上穿着绒毛衣,爱吃小虫爱吃米。”多么富有童趣,这又何尝不是一位“诗人”呢?在她的带动下,自觉写诗的孩子越来越多,在我们班的班级读书会上,上台读自己作品的小诗人将近二十个啦!如果不是《日有所诵》的浸润,怎么能收获这样的惊喜?

                                    ——《阶段小结》

                          2016年6月20日

          今天,是我们本学期最后一节诵读课,我和孩子们把最后两个单元一起读了一遍,这学期更加注重读诗的质量,再加上有不舍,所以孩子们读得特别投入,有感情。接下来我问孩子们,下卷中你最喜欢那一篇?孩子们纷纷举手,答案各不相同,说着说着就说到上卷,甚至回忆起三年级时的诗歌。不知不觉,《日有所诵》已经陪着我们走过两年了,我们到现在还能背下来第一首《需要什么》,记得《我和小鸟和铃铛》,《板凳歪歪》、《飞鸟集》和《沙与沫》中的句子,当时可能不太懂,可是后来却特别容易想起。比如“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等。对于古诗,孩子们大多可以出口成吟了,每天早上的诵读那么自然,仿佛本来就该这样一般。最后的五分钟,我说,咱们留下些什么吧,为我们的《日有所诵》。于是,孩子们写起了阅读贴,看着他们静静地书写,我徜徉其中,静静地欣赏,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感动。我们,和《日有所诵》的缘就这么结下了,真好!

                          ——《最后一节诵读课》

                      2016年6月30日

          明天,就该期末考了,此刻,我的心情却出奇的平静。现在,我的脑海里想到的不是明天的考试,而是这两年来的一幕幕。第一次手抄的一黑板诗歌,第一次吟诵,第一次班级读书会,第一次阅读交流,还有我们班教室后面的“阅读墙”,我们的节令课,我们的端午专题,还有第一次参加魔鬼般的暑期磨课,第一次和看云近距离接触,第一次到南京参加阅读论坛,传统文化论坛,还有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书写的阅读贴,我陪着孩子们一起写“下水文”...... 好像,不知不觉中,我更加注重“陪伴”的意识了。要求孩子们背会的段落,我自己也一起背,孩子们模拟考试,我跟他们一起考,他们写作文,我也一起写。当然,他们读《日有所诵》,我也一样一起读。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好像我们的关系不是师生,而是战友,是伙伴,肩并肩地朝前走......

知道我现在想到的两句诗是什么吗?

“小草啊,你的足步虽小,但你拥有的是你足下的土地。”

“看不见却在那里,有些东西看不见。”

晚安,我的一学期,我的孩子们,我的《日有所诵》,明天一定是个好的开始,对吗?

        ——写在一个临考前雨后初凉的晚上

……

                      2017年8月14日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我和我们班的孩子们开始暂时的分离,因为,我当妈妈了。这一年来鱿鱼请长假和身体的原因写的少了,但是《日有所诵》却从没间断。记得我们一起吟诵《桃夭》、《蒹葭》、《短歌行》、《古诗十九首》 ,一起激情背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起在诵读中品味《雅舍》的“雅”和百草园的“趣”,体会泰戈尔散文诗中的“情”……那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和着朗朗的读书声在我的脑海中越发清晰,仿佛我们还没有分别多久。

       

        如今在假期里《日有所诵》依然陪伴着我。每天早晨,我会给不足两个月的女儿读《晨读对韵》,还录在喜马拉雅里放给她听,听着听着好像她也安静下来了。当她清醒的时候,我给她读童诗童谣“唧唧唧,不吃你的饭,不吃你的米,借你的屋檐躲躲雨。”“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头,七八九,拍皮球”“你吃瓜,什么瓜?圆鼓鼓,西瓜……”读时她乌溜溜的眼珠盯着我看,仿佛听进去一般,还时不时扯扯嘴角眯眯眼睛笑一笑。当她闹瞌睡的时候,我除了给她唱《摇篮曲》,还吟诵《静夜思》、《春晓》、《池上》、《风》和《长歌行》给她听,听着听着,她真的就入睡了。我不确定这样算不算早教,有没有效果,只是觉得喜欢《晨读对韵》的节奏,喜欢童谣的趣味,喜欢吟诵的美。只想把这些美好读给她听,哪怕听不懂,哪怕只留下浅浅的印迹便也值得。瞧,《日有所诵》就这样一点点植根于我的生活中了,她陪着我们,从教室陪到了家,从眼里到心里,从春秋到冬夏,就像一类种子发出了芽,开出了花。

~

《日有所诵》一下第十单元、二上第十二单元通讲教学设计
答:《日有所诵》一下第十单元通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螳螂》、《桃树和梨树》、《萤火虫》、《影子》、《剑客》教学目的:1、正确诵读本单元的五首童诗和古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范读、领读、齐读、拍手读、男女学生对读等),达到熟读成诵。教学过程:一、《小...

为何“日有所诵”?
答:六年里,孩子们通过日复一日、口诵心得的深入诵读,开启智慧、信任生命,促进精神成长,涵养出自己的美好心性。紧盯目标,心向光明,不忘初心,坚毅前行,最终锻炼出自己持之以恒的品质。这就是“修心”。积学修心,不断提升,是儿童在成长中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二、为什么要用《日有所诵》?他...

语文《日有所诵》教学反思
答: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重朗读就是强调以读为本。《日有所诵》正是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大声朗读文章有助于形成语感,是培养孩子们喜爱阅读、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二、在反复的诵读中注意...

一年级《日有所诵》古诗诵读及诗配画的研讨
答:2019年10月28日新的一周开始了,新的一轮学习也开始了。昨天我们在河南何莲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就一年级日有所诵中的古诗教学进行了讨论。1.首先是读正确 。一年级孩子识字量还很少,许多的生字他们还不认识,虽然学了拼音,但有一些孩子还不能够达到直呼的程度。为了很好的利用晨读的20分钟时间,老师的...

读完了大林和小林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答:大家都看过《宝葫芦的秘密》吧!故事里那个神奇的宝葫芦让人又爱又恨。今天,我又读到了它的作者张天翼爷爷写的另外一个故事《大林和小林》。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还是在去年暑假里,妈妈借回来一本《日有所诵》,里面有关于《大林和小林》的精彩片段,我感觉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今天,妈妈终于借到...

【原创】回归读诗初心
答:那么,就按照哲学上讲的:抓主要矛盾,抓重点。于是,这几天都没有读《日有所诵》四年级版本,而是选择了重新拿起一二年级的版本来读。我们的上学路,重新变得那么轻盈活泼,欢笑阵阵。这些诗歌,都是我们原来读过的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所以,老友相逢,格外喜悦。轻快活泼的《过山车》:上天了,入地了,...

春天的故事·我们的故事——新芽新叶篇
答:《荀子·劝学》篇,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在毛沟小学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带了两届一年级。语文早自习的时候,我通常会带着孩子们诵读亲近母语研究院推出的《日有所诵》读本,里面的小诗歌内容浅显,读起来琅琅上口,趣味性十足,...

日有所诵再版说明
答:《日有所诵》系列图书历经十年研究和五年编写,已推出第三次修订版,成为亲近母语课题组的倾心之作。自2007年面世以来,这套教材广泛应用于教室与家庭,使诵读成为孩子们日常的一部分,为无数家庭带来幸福时光,成为儿童诵读教材的知名品牌。作为专为孩子设计的教材,《日有所诵》有其独特之处:经典性:...

四年级日有所诵下卷老师
答:我四年级的班主任马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双严厉又温柔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马老师很爱笑,那张脸上差不多每时每刻都挂着笑容,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大家都喜欢跟她套近乎。马老师教课方式与其他老师迥然不同。她常常利用课上大部分时间给我们讲一些小故事,或联系...

坚守良知,成为最好的自己
答:读书不仅助孩子们成长,而且更让我们学会了坚持。我努力用行动实现着“好好读书读好书,好好带孩子读书。”,并且要尝试薛瑞萍的《日有所诵》班本课程。 三、“坚守良知,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细细地咀嚼李镇西的《给老师的36条建议》这本书,发现每一个文字都是与自己的对话,我想着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工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