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学是?如何学地缘政治学? 什么是地缘政治理论?

作者&投稿:闫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项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
二:美国和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制定了5025、5026、5027、5028、5029、5030等一系列的作战方案。这一系列的作战方案很多了,有的是在朝鲜半岛登陆,有的是空袭,但是这些作战方案联合起来想,确实是有美韩联合日本一块摧毁朝鲜、实现南北朝鲜统一这样的一种战争构想。这样的一种战争构想能不能实现,美国敢不敢实现,想不想陷入这样一个战争泥潭里面,这个我感觉美国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胆量。
一个是美国的政治上,要看国内的民意调查,国内是不是多数人都赞成打第二场朝鲜战争,因为第一场朝鲜战争失败了,美国人想起来到现在都肝儿颤。
第二个要看这场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现在主要法律判据就是说联合国安理会是不是授权,中俄两个常任理事国是否支持,这两个硬条件估计很难达成,安理会会授权美国带着日本、韩国去打一场第二次朝鲜战争吗?中俄会同意这帮家伙在自己家门口打一场现代化战争吗?万一战火扩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怎么办?想想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就让人担心。
即便是这两个条件都满足了,根据1973年战争审查法案,美国国会还要给总统授权才行,所以这一套法律程序走下来不太容易。
另外一个更为可行的办法是,在东北亚建立一个由六方会谈中除美国之外的五方组成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直接拉动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在日本海找一个出海口,实现五国海上通商;二是可以实现地区优势互补,日本和韩国的共同特点是科学技术非常发达,工业制造能力很强,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而中俄朝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最重要的这些国家相互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依存(俄除外),例如朝韩是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如果让经济贸易占主导,区域内采取零关税,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仿照欧元那样推行亚元,建立经济贸易金融共同体,大家经济依存度大了以后安全上就有了保障。改打经济牌,别老整天拿着航空母舰、拿着大炮、坦克去吓唬别人,用经济和贸易的方式去影响朝鲜。这些做法能够大大拉动朝鲜经济的发展,也顺应朝鲜提出的“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
如果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东北亚就会出现和平繁荣的大好局面,但朝鲜明显不希望向这个方向发展,如果老百姓日子过好了,可能就不太好管控了,现在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更有利于内部管控维系政权。所以,朝鲜不顾民生,不管国际社会反对,公然违反安理会一系列制裁决议,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验,这必然遭到安理会的进一步强硬制裁。但是制裁是没有用的,有可能逼迫朝鲜硬碰硬,继续较劲,开展新一轮核试验和导弹试验。如果陷入这种怪圈儿,谁说都不听,一意孤行,公然与国际社会叫板,战争将在所难免。
朝鲜胡作非为引发东北亚乱局虽然对东北亚地区各国是一件坏事儿,但朝鲜却帮了美国日本很大的忙,凭借“朝鲜威胁论”日本已经快速崛起,美国也能够在韩国长期驻军,并通过部署各种武器、开展各种军事演习把兵力直接摆在中国的正面,敲山震虎,对中国进行威慑。这转了一圈儿仔细想想,实际上朝鲜帮了日本和美国的大忙,但对中国的危害却是最大的。

地缘政治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什么是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在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有关地缘政治的若干解释。在英文中,“geopolitics ”一词既可指地缘政治理论,亦可指地缘政治现实,其涵义具有多重性。在中文文献中,相关的词主要有地缘政治学和地缘政治两个,前者的涵义相对单一,而后者则是个复合概念。

  前苏联学者拉祖瓦耶夫提出地缘政治学三种含义:第一,地缘政治学突出了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侧重于地理对政治的影响;第二,把地缘政治学推广到列强争夺世界或地区优势和权力的斗争上,最一般的是,人们称国家间竞争,特别是全球性竞争的典型情况为地缘政治。第三,认为地缘政治学首先反映了国际舞台上争取权力的斗争同地理的联系,地缘政治学被看作外交政策的工具,它从地理决定论原则出发规定外交政策的可能性和优先权。

  美国学者奥图赛尔(Gearoid O. Tuathail)认为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有多个含义,他归纳如下:第一,用作描述对特定地区或问题的概览,以便把握被认定为外部事实的明显特征。在这种用法下,地缘政治学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考察的分析工具。如,关于 X 的地缘政治,X  可以指石油、资源、能源、信息、中东、中美洲、欧洲等。第二,地缘政治几乎是现实政治的同义语。图阿塞尔认为这几乎全部来自基辛格的遗产。基辛格用地缘政治来描述他力求在世界政治中维持“有利的均衡”的努力。地缘政治学是一种不含任何意识形态(或感情)色彩的马基亚维利主义的方法。第三,作为大战略的同义语。这一视角是关于地理在国际关系中的中心作用。该视角把永久的地理因素视为国家行为的驱动力 。

地缘政治的源起
  大部分的人同意,地缘政治学源起于政治地理学。而地缘政治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在1897年所提的“国家有机体”论,以及之后发表的“生存空间”概念。但是“地缘政治”这一词,则是源自于瑞典学者鲁道夫•契伦(瑞典语:Rudolf Kjellén)。契伦进一步发展拉采尔的理论,用地理来解释政治现象。

地缘政治的涵义
  第一,一种分析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或分析工具,或者是其研究成果,即地缘政治学理论。

  人们通过对地缘政治现实要素的理解,形成观察和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视角、思想框架、研究方法等,即形成地缘政治理论,这些思想、观点、分析方法、理论等综合起来构成了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包含地理的和政治的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地缘政治学家对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定义普遍都强调地理因素与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如法国学者皮埃尔•伽罗瓦认为地缘政治学是“研究国际上权力政治学与其奉行的地理范围之间的关系 。”法国著名政治家雷蒙•阿隆认为,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内容是“把外交-战略关系与对资源作出的地理-经济分析以及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而引起的对外交态度的解释,从地理的角度加以系统化”。美国地理学家、“系统政治地理学”的作者 M•格拉斯纳(Martin Ira Glassner)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地缘政治学基本上与为发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对地理信息和地理观点的应用有关,在某种意义上讲,地缘政治学可被称为应用政治地理学”。格雷(Colin S. Gray)和斯洛恩把它解释为“一种空间关系与历史成因的理论,由此演绎出主张当代和未来政治与各种地理概念密切关联的解释。”它“把历史与成熟的理论化能力相结合,其结果历来是一种有力的分析框架。”对于地理因素与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强调在地理因素的基础上考察国家或国际政治。发明“地缘政治”一词的瑞典政治学家契伦把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 ”。
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西方世界,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契伦(1864— 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

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起源
拉采尔
拉采尔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学校教授和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一生著说繁多,他著书立说之时,正是达尔文的划时代学说——“进化论”广为传播的时期。达尔文的“进化规律”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学说,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例如,英国学者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有机体间在三个方面具有相似性:一是两者都有调节系统,生物是中央神经系统,人类是政府系统;二是两者都有产生能量的系统,生物是消化系统,人类社会是经济系统;三是两者都有分布系统,生物有血管和动脉,人类社会有电讯和道路。拉采尔深受斯宾塞关于人类社会与动物有机体有相似性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有机体的国家理论。
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内容:
1.一个特定社会的人群集团或民族在特定的土地上所形成的组织——国家是一种单细胞的国家有机体。
2.国家是置于土地的基础上的,国家就是一群人和一片土地的有机体。国家离开土地即失去了国家生命的存在基础。国家是土地上人类的最大劳动成果。
3.把国家比作人体,边疆属于末端器官;生长中的地域为其四肢;公路、铁路、水道为其循环系统;国家首都则为头脑、心脏和肺腑。同时,国家又属于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它是生命的物体,不断增长,国家的向上发展,就是土地与人民结合关系的增长。所谓生存竞争,即是争夺空间的竞争。国家的发展也就是国土地域的发展。
4.有机体是生长的,国家也是不断生长的,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或老死,而不可能停滞不前。当一个国家侵占别国领土时,就是其内部生长力的反映,强大的国家必须有生长的空间。空间有机体的国家存在自然的增长趋势,如果没有强大的邻国给予有效的反对,它就会超越这些界限。
因此,有人把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的运动论归结为“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和“边疆动态论”的统一体。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影响尤为突出。尽管他并未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概念,但后人还是根据拉采尔的国家理论确认他为地缘政治学的鼻祖。
契伦创始
“地缘政治学”一词,是瑞典政治学家契伦(1864—1922)的新创。他利用拉采尔关于有机体的国家论发展了地缘政治学,认为国家的行为应被看作是一种竞争力量,必然的结果就是少数强大的吞并弱小的,这是竞争中的永恒规律。这样,力量因素就成了国家的决定因素,只有大国强国才能影响大陆及全球的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哲伦对沙皇俄国向外扩张的趋势而对他的祖国瑞典所产生的危险忧心忡忡。在他看来,瑞典所在的斯堪的纳维亚集团根本无力挽救这种趋势。解决办法是祈求德国老帝国能够成为未来德国——北欧集团的中心,从而维护欧洲中心的稳定。他在《现代的诸列强》(1914)中明确提出,德国向外侵略是“人类的使命的责任”,认为德国海陆兼备,这是争夺世界强国地位最有利的条件。哲伦的这种思想与以后德国的侵略扩张意图不谋而合,从而成为第三帝国地缘政治学派的奠基人。
海权论
“海权论”最先是由美国海军史学家马汉(1840—1914)提出的,1890年发表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权思想”。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分析国家的力量时首先应重视海洋。

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西方世界,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 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

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西方世界,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 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

地缘政治学说是指什么?~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其《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发表了“生存空间论”一文,认为国家就象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有广阔空间。1917年端典政治地理学家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一词。德国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德国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途径等错误的地缘政治论点,为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服务,遭到地理学界的摈弃,并因此使地缘政治学一度声名狼藉。地缘政治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形成主要的理论有:1890年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在其《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的“制海权”理论,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1914年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提出的“大陆心脏说”,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统治亚欧大陆心脏,谁控制亚欧大陆地带,谁就能统治世界岛,从而主宰世界。被称之为“陆权派”,代表作是《历史的地理枢纽》。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边缘地带说”,成为“陆权论”的又一派理论。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A·塞维尔斯基根据北极地区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军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S·B·科恩提出了地缘政治战略区模型。凡此种种地缘政治观点,都过分突出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或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并夸大为控制了某一地区就能支配全球,进而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他们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这些观点就连美国《军事战略》一书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是不现实的。他们说“统治心脏地区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一样,统治边缘地区也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美国《国家间政治》作者摩根索指出:“地缘政治学是一种伪科学,它把地理因素提高到绝对地位,认为地理决定国家的权力,因而也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但是这些理论对西方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地缘政治学
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说:地缘政治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政治相互关系如何发生影响的分析研究。地缘政治指出某些固素对决定国家政策的重要性,诸如在获得国家利益,控制海亡交通线,据有战略要地等”。
2、《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说:“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缘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
地缘政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这也是运用最广的一个界定;二是中等层次的、主要指比一个国家的周边范围更广泛的地区,是区域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地缘政治;三是大的地缘政治,是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把世界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运用这一层次的地缘政治的多是大国、尤其是那些具有世界战暗意图的国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地缘政治在这一层次上多半涉及大国之间的关系。
3、地缘政治是确定国家的利益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理解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是有很大帮助的,是一种有益的工具.但不能把什么都归于地缘政治,特别是要把地缘政治与国际政治,国家和外交活动等概念区别开来。这三个概念的关系是较紧密的,其包括的内容也是有重合的,但也有区分,不能混同使用。
4、地缘政治有两个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它的开放性.任何一种地缘政治都是把一个国家与周边的国家和边区相联系,把一国与世界各国相联系,是两国和两国以上的国家之间发生的联系,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进行地缘政治的活动;二是:任何地缘政治都离不开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互动影响,地缘政治并不是专谈政治而不谈经济和文化。实际上任何地缘政治的变动都是与经济、文化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地缘政治的长期实践中大致形成了七大思维定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地缘政治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是:
1、富国强兵是地缘政治关系中的第一要义。
2、地缘政治中可以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它可表述为:一个对你友好并给你带来利益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种利益倍增:同样的.一个对你不友好井给你带来损害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国而使这种损害也倍增。地缘的远近在这里具有重要的作用。距离近的国家,相对于距离远的国家来说,对本国的影响会大得多。
3、 地缘政治中没有永恒不变的朋友,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敌人。
4、地缘政治的重点会随着地缘经济的重点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而转移。
5.追求大国的保护是小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本能反应。
6.边疆、边界、领上在地缘政治中是重要因素。地缘首先在于缘边、缘海,因此地缘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缘边政治、边疆政治、领土政治。
7.地缘政治格局的追求目标是地区的实力均衡。
地缘政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相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举动和发展会对周边国家带来很大影响。所谓的地缘政治理论,主要是研究地理因素对国家及国家间政治态势,和对国家政治行为的影响。那么什么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因素呢?它们主要是指国家的疆土的大小、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家领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国家的人口和民族的自然属性等要素。从现实和历史看,一个国家的地理要素对国家的影响方式是多样的,地理状况如位置、地形、池貌及气候等,对一个国家的潜力具有直接影响。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相比,地理因素对国家的政治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也是较为确定的。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美国历史学家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麦金德则提出“陆权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强调“边缘地带”的重要性,提出“陆缘说”,被称为“陆权论”的另一派理论。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塞维尔斯基提出北极地区对美国争夺制空权十分重要的理论,即“空权论”。1973年,美国地理学家科恩提出地缘政治战略区模式,将世界分为海洋贸易区和欧亚大陆区两个地缘战略区。两区之间夹有南亚、中东和东南亚3个区,其中南亚是潜在的地缘战略区,中东和东南亚被称为破碎带。1982年,科恩对模式提出修改,指出西欧国家、日本、中国已发展为世界大国,印度、巴西、尼日利亚的作用和地位上升,撒哈拉以南到南非地区则转变为第三个破碎带。

地缘政治学是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项重要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非传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凸显,地缘政治学在国家决策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但是,作为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其影响仍非常深远。

地缘政治学是?如何学地缘政治学
答:地缘政治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什么是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在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有...

什么叫做地缘学说
答:地缘政治学 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学产生...

什么是地缘政治?什么是地缘政治学
答:地缘政治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地缘政治是什么?
答: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

什么是地缘政治利益
答: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国家传统安全即国家的...

什么是地缘政治
答: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是。“地缘”即“地理缘由”分析某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方面时,常须考虑地理缘由...

什么是地缘政治?
答:地缘政治通俗解释是: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项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地缘政治”这一词,是源自于瑞典学者鲁道夫·契伦。契伦...

什么是地缘政治?
答:地缘政治 geopolitics 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20世纪,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A.T.马汉强调海权对国际...

什么是地缘政治?
答: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渊源于政治地理学。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1897年发表的《政治...

地缘政治是什么意思
答:地缘政治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在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有关地缘政治的若干解释。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