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尔·费歇尔的研究贡献 维尔茨堡大学的研究所

作者&投稿:亥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糖类和蛋白质研究
1883年他接受巴登苯胺苏打厂(巴斯夫股份公司的前身)的邀请,前往担任其实验室负责人。期间他开始了对糖类的研究。1880年以前,人们已经测出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并通过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裴林反应推测葡萄糖中存在醛基。费歇尔结合前人的成就和自己对肼类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首先研究了葡萄糖的性质,如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葡萄糖被还原为醇,糖类与苯肼的反应形成苯腙和脎,后者成为确定糖类的特征鉴别反应。
1888年到1892年他成为维尔茨堡大学化学系教授,这是他觉得很快乐的一段时间,他喜欢去附近的黑森林散步,对其中生长的地衣进行了研究,这一阶段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有机化学中描述立体构型的重要方法—费歇尔投影式,竖直线代表远离观察者的化学键,水平线代表朝向观察者的化学键,这样将三维结构的分子用二维形式表达出来,使得研究者便于互相交流。。1892年他接替刚刚去世的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任柏林大学化学系主任一直到1919年去世。在柏林,费歇尔总结当时所有已知糖的立体构型他接受了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的葡萄糖中存在四个手性碳原子的观点,确定了葡萄糖的链状结构,并认为葡萄糖应该有2的四次方=16种立体异构体。并且自己合成了其中的异葡萄糖、甘露糖和伊杜糖。
1899年到1908年费歇尔对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费歇尔之前,李比希等人试图像小分子一样用简单的化学式来描述蛋白质,但遇到了困难。费歇尔首先提出氨基酸通过肽键(-CONH-)结合所形成的多肽,多肽正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在实验上,费歇尔改进了测试氨基酸的办法,发现了新的环状氨基酸脯氨酸和氧脯氨酸。他还尝试使用光反应来让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并合成了二肽,三肽和多肽(含18个氨基酸[5])。给后来桑格等人对蛋白质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础。
费歇尔的后半生得到了很多荣誉。他是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荣誉博士。他还荣获普鲁士秩序勋章和马克西米利安艺术和科学勋章。1902年他因对糖和嘌呤的合成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但生活是悲惨的,他的一个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另一个儿子在25岁时因忍受不了征兵的严厉训练而自杀。费歇尔因此陷入抑郁之中,并患上了癌症于1919年去世。费歇尔的第三个儿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对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有一定贡献。
肼类与嘌呤研究
在斯特拉斯堡的临时讲师任上,费歇尔作出了自己在化学上的第一个重要发现,使用亚硫酸盐还原重氮苯,合成了苯肼(C6H5NHNH2)。以苯肼为起点,他和他的表弟奥托·费歇尔一起研究肼类的性质,他们提出了从三苯甲烷生产染料的新合成路线,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正确。1875年拜耳被邀请前往慕尼黑大学接替1873年去世的李比希留下的化学系教授的教职,费歇尔跟随拜耳前往,成为拜耳在有机化学研究上的一名助手。
嘌呤的化学结构1879年费歇尔被慕尼黑大学任命为分析化学的副教授,并拒绝了来自亚琛工业大学的担任化学系主任的邀请。1881年他被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任命为正教授,对茶叶、咖啡和可可等饮料的组分进行研究,分离并分析了茶碱、咖啡因和可可碱等,进一步阐明了这些化合物和尿酸都是一个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这个化合物便是嘌呤,是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杂合的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代谢物之一。
科学发展的贡献
一、对糖类的研究;
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
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
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
由此可见,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对有机化学中那些与人类生活、生命有密切关系的有机物质的探索。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蛋白体”实际上就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体。鉴于这一点,可见费歇尔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为现代蛋自质和核酸的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AKA Hermann Emil Fischer
Born: 9-Oct-1852
Birthplace: Euskirchen, Prussia, Germany
Died: 15-Jul-1919
Location of death: Berlin, Germany
Cause of death: Suicide
Gender: Male
Race or Ethnicity: White
Sexual orientation: Straight
Occupation: Chemist
Nationality: Germany
Executive summary: Investigated sugars and purines
Father: (businessman)
Wife: Agnes Gerlach (dau. of Professor J. von Gerlach, m. 1888, three sons)
Son: (d. WWI)
Son: (d. suicide age 25, during WWI)
Son: Hermann Otto Laurenz Fischer (Professor at UC Berkeley, d. 1960)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Bonn
University: PhD,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1874)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unich (1875-81)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Erlangen (1881-88)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1888-92)
Professor: Professor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erlin (1892-)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1902
Davy Medal 1890
以费歇尔命名的贡献
费歇尔吲哚合成
费歇尔投影式
费歇尔恶唑合成
费歇尔肽合成



臭哄哄的化学家埃米尔费歇尔有哪些突出特点~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德国的是最知名的学者之一。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之初,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领袖,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第二个荣获此项荣誉的化学家,可见科学界对他的推崇。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糖类的研究;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由此可见,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

在维尔茨堡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枚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伦琴,以纪念他对X光射线发现的贡献。其次,还有14名诺贝尔物理学以及化学获奖者从维尔茨堡大学走向世界。17世纪时维尔茨堡的耶稣会修士基里安(Kilian Stumpf)完成了在维大的哲学,伦理学和宗教法的学习后来到中国,成为汤若望的继承者,时任清庭钦天监总管。诺贝尔奖获得者1.Wilhelm Conrad Röntgen伦琴1869-1872物理系助理1888-1900教授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发现X射线2.Emil Fischer 埃米尔·费歇尔 1885-1892 教授 19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化学的创始人,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3.Eduard Buchner 爱德华·毕希纳 1911-1917 教授 19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阐明了发酵过程的化学本质4.Wilhelm Wien 维恩 1900-1920 教授 191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维恩位移定律等几个热辐射定律5.Johannes Stark 约翰尼斯·斯塔克 1920-1922 教授 19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斯塔克效应”“斯坦 克-爱因斯坦方程”“斯坦克数”等射线研究中的规律6.Hans Spemann 施佩曼 1894-1906 博士生,教授193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蝾螈和蛙的早期发育7.Klaus von Klitzing 克劳斯.冯.克利钦 1969-1980年博士生副教授 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8.Hartmut Michel 哈特姆特·米歇尔 1975-1979年 博士生 博士后 198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从事光合作用重要蛋白质的研究,在光合反应中心、需氧呼吸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突破了膜蛋白结晶及其三维空间结构的分析,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膜蛋白9.Harald zur Hausen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1969-1972年 博士后 副教授 2008年获诺贝尔医学奖:宫颈癌的研究短期工作10.Svante Arrhenius 阿伦尼乌斯 1886-1987 学生 190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创立电离学说,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被称为指数定律的阿伦尼乌斯公式,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11.Ferdinand Braun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1872-1874年助理19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管的发明12.Walther Hermann Nernst 能斯特 1887年 博士生 192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热力学第三定律13.Karl Landsteiner 兰德.施泰纳 1892年 研究人员 1930年诺贝尔医学奖:免疫化学的先驱14.Max von Laue 马克思·冯·劳厄 1916年与维恩合作研究,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中X射线的衍射现

费歇尔的人生经历
答:费歇尔是个富有商人,除经营葡萄酒、啤酒外,还是一些啤酒厂、毛纺厂、钢管厂、玻璃厂及矿山企业的董事。在艾米尔少年时代,他父亲正倾注全力发展他的毛纺厂,亲自动手建立了一个小染坊,把买来的染料反复调和进行试验。由于缺乏化学知识,实验总不象作买卖那么顺心,为此他常唠叨:“如果家里有一个化学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名单?
答: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2005年,两位合作多年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在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其导致胃炎、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机理20多年后,终于收到了一份迟来的“贺礼”,分享了200...

在炼金术之后详细资料大全
答:前言1901年度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 化学动力学/可逆反应/渗透与渗透压/旋光性与旋光异构 1902年度 埃米尔·H·费歇尔 嘌呤及嘌呤类化合物/苯肼/糖及其存在形式/粪臭素 1903年度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 活化能/阿累尼乌斯电离理论/阿累尼乌斯方程/反应热 1904年度 威廉·拉姆塞 稀有气体/氦、氖、氩、氯、...

历届诺贝尔医学奖
答:1、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 2、1902年 罗纳德·罗斯 英国 “研究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 3、1903年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丹麦 “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 4、 1904年 伊万·巴甫洛夫 俄罗斯 “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转化和...

历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及其相关文献
答: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 —— 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98年 R.F.福尔荷格特、L.J.依格那罗和F.穆莱德发现一氧化一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1999年 Gunter Blobel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2000年 阿尔维德•卡尔松(瑞典人)、保罗•格林加德(美国人)、...

法布尔获得过诺贝尔奖吗?
答: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1857年法布尔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1860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

科学发明有哪些(只需名称)?
答:1665 罗伯特·胡克 英国 观察软木切片,提出cell的概念 1678 列文·虎克 荷兰 观察到原生动物、细菌等活细胞 1735 林奈 瑞典 《自然系统》奠定现代分类基础 1749 布丰 法国 《博物志》开始出版 1779 英金浩斯 荷兰 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发现只有在光存在下才生成氧 1804 索热尔 瑞士 确认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1809 ...

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 详细资料,谁有? 回答的好追加50分-200...
答:现在出来了最新的2013年配套供应商百强企业,我可以文件给你或者你自己到盖世社区去下载

诺贝尔获得者共有多少位,只要数字!
答:E·费歇尔 E·卢瑟福 R·霍夫曼 H·费歇尔 杜·维尼奥 乔治·欧拉 保罗·博耶 延斯·斯科 艾伦·黑格 P·勒钠德 J·弗兰克 G·里普曼 G·马可尼 J·斯塔克 W·海森堡 E·薛定谔 V·F赫斯 O·斯特恩 E·萨克雷 M·盖尔曼 W·肖克莱 B·里克特 K·威尔孙 C·鲁比亚 E·鲁斯卡 J·杰罗姆 J·夏帕克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