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简介与发生在其身上的小故事(字数2000)

作者&投稿:仇由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核杆菌
科赫治疗结核病

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伟大的医生科赫。在世界生物学界,对于选择结核病的研究成果授奖,许多人持异议。1876年,科赫找到了炭疽病的病因;1882年,科赫发现了结核病菌;1884年,他又确认了霍乱病菌;1896年,他在南非战胜了口蹄疫;1898年赴意大利考察儿童疟疾等等。由此可见,这位内科医生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确实功勋卓著。但是,作为科学家,科赫的贡献不仅是治疗结核病等传染病,而是确立了现代细菌学的方法,显然,他创立的确认病菌的方法、确定病因的原则都比结核病研究要重要得多。因此,授予科赫诺贝尔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选择结核病研究作为获奖的科学贡献是失当的。

伟大的科赫总结的“科赫三原则”
第一条:这种细菌要恒定的与该病的病 理症状有关;
第二条,能在病人中找到这家伙并把它揪出来,分离,培养,纯化;
第三条:把这家伙放到健康的动物上也能引出相同的症状和病理特点。

罗伯特科赫
罗泊特·科赫(Robert Koch),1943年生于德国汉诺威州克劳斯塔尔小城,父亲是矿山职员。5岁时他告诉父母,自己能借助报纸学会读书,预示了其超凡的智慧和毅力,高中时他表现出对微生物学的浓厚兴趣。1862年他考入格廷根大学医学院,头两个学期学习植物学、物理学和数学,后转学医学,受到解剖学家亨利(Henle,J)的指导,1866年毕业,而后先是在军队中当随军医生,普法战争后在东普鲁士一个小镇当医生。

1872年被推荐到波森州沃尔施顿(现属波兰)的地方卫生机关任职。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了业余的细菌学研究。当时的沃尔施顿正好流行牛炭疽病,他便对这种疾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他在牛的脾脏中找到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并且把这种细菌移种到老鼠体内,使老鼠相互感染了炭疽病,最后又从老鼠体内重新得到了和从牛身上得到的相同的细菌。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科学的方法证明某种特定的微生物是某种特定疾病的病原。而且,他用血清在与牛体温相同的条件下在动物体外成功地培养了细菌。随后他又研究炭疽杆菌的生活史,发现了杆菌——芽孢——杆菌的循环。1876年他在《植物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医学界引起巨大的反响。

因为这项重大贡献,科赫在1880年被聘任到德国柏林的皇家卫生局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实验室和优秀的助手。1881年他发明了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 并开始研究结核病。他研究结核病死亡者的肺,但是没有找到结核菌,可他把肺磨碎擦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后,却让他们感染了结核病,反复的试验使他意识到结核菌很可能是透明的,必须给它染色才能观察到。于是他用各种色素进行染色试验,并不断改变染色方法,终于在第271号样品中发现了染上蓝色素呈细棒状的结核杆菌。他又用血清培养基对结核杆菌进行培养,获得了人工培养出的结核杆苗。他将结核杆菌制成悬液注射到豚鼠的腹腔内,豚鼠因此感染了结核病,科学地证明了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1882年3月24日,他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读了他发现结核杆菌的有关论文,并与同年4月10日将论文发表在《柏林医学周报》上,再一次引起医学界的轰动。发现结核杆菌后,科赫通过进一步研究又阐明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是空气和接触,科赫提出:为征服结核病,“首先要尽人类的能力封锁传染病菌的来源。这些来源之一并且最重要的一个是结核病患者的痰。”

1883年,科赫作为德国霍乱调查委员会的成员,到埃及和印度,不仅发现了霍乱的病原菌霍乱弧菌,而且成功地找到了霍乱弧菌交叉感染的途径——经过水、食物,衣物等用品的传播,并找到了控制它的办法。

1885年任柏林大学卫生学、细菌学教授和该校卫生研究所所长。1886年,科赫与弗吕格(Flugge.C)合作创办了《卫生学杂志》,至今仍具有权威性。1890年他研究出结核菌素,并将它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为了调查研究传染病,科赫先后十次出国,到非洲、印度和远东.先后在卫生学研究所和传染病研究所带领一批学生研究了疟疾、鼠疫、伤寒、牛瘟以及回归热、昏睡症等热带病,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发现,培养了贝林、艾利希、北里柴三郎等优秀科学家。1891年任传染病研究所所长。189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0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905年,科赫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肺结核研究方面的贡献。

科赫根据自己分离致病菌的经验,总结出了著名的“科赫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使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的20年代成了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例如1883年和1884年两位科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白喉杆菌,1884年还发现了伤寒杆菌,1894年发现了鼠疫杆菌,1897年发现了痢疾杆菌。在此期间先后发现了不下百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放线菌等。不仅是动物病原菌,还有植物病原菌。

科赫除了在病原体的确证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工作外,他创立的微生物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独立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赫首创的显微摄影留下的照片在今天也是高水平的。这些技术包括分离和纯培养技术、培养基技术、悬滴标本检查法、组织切片染色法。

晚年科赫得出了引起人结核病与引起牛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并不完全相同的结论,虽然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今天已完全证明了其正确性。1910年5月27日,67岁的科赫在德国巴登的寓所里,坐在他的圈手椅中安样地长眠了。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柏林传染病菌研究院内,纪念碑上刻有这样的诗句:从这微观世界里,涌现出这颗巨星;你征服了全世界,所有人都感谢你;献上花环不凋零,世世代代永铭记。

科 赫的一生主要著作有《炭疽病病原学,论炭疽杆菌发育史》(1876)、《创伤感染的病原学》(1878)、《论结核病》(1882);《抗结核药物》(1891)、《与伤寒病的斗争》(1902)等。

1982年3月24日,在纪念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共同倡议,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表达对科赫的纪念以及提醒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视。这一天,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发行了《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附图是民主德国发行的《科赫兹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小型张(左图),邮资图为科赫头像及其签名.边纸图案为科赫于1882年4月10日发表在《柏林医学周报》上的关于发现结核杆菌的论文;右图为我国邮电部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他发现肺结核病原菌一百周年

介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故事的书?~

《红白世界的无畏勇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百年精粹》
http://www.amazon.cn/dp/zjbk499647

《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

诺贝尔科学奖百年百人(生理学及医学奖部分)
http://www.wl.cn/1041712/

1901-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名录,要求写出几几年,谁,获...
答:1901-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名录,要求写出几几年,谁,获奖时国籍,获奖原因 注意:只是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奖原因请简要,不要链接,直接资料。符合我说的定会加分!2007年谁得了诺贝尔啊,谁补充一下啊!... 注意:只是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奖原因请简要,不要链接,直接资料。符合我说的定会加分!2007年谁得了...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答: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发。1935年,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成为首位获提名的华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屠呦呦什么时间在哪为何获得诺贝尔奖
答: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

有人知道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是谁吗?还有详细资料
答:1、彼得·拉特克利夫 ,2019年10月7日,获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45年5月14日出生,英国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家,临床医生,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系主任,主要研究低氧状态下细胞的反应。拉特克利夫主要以对缺氧的研究知名。1989年建立新实验室后,拉特克利夫小组考察了红血球生成素的控制,这种物质在细胞缺氧...

20世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及其成果
答: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

1975诺贝尔生理学医学获奖者的理由,生平,主要学术成就
答:理由:“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的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平及成就:雷纳托·杜尔贝科(RenatoDulbecco),1914年2月22日生于意大利南部城市卡坦扎罗,1936年获得意大利托里诺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杜尔贝科系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创立者之一,意大利籍病毒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

屠呦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答: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明星故事作者简介
答:对人道主义和科学慈善事业慷慨解囊。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圣莫雷逝世,享年63岁。他留下的920万美元遗产,通过年息20万美元的方式,设立了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奖在内的多个奖项,以此纪念他的科学贡献和人道精神,这些奖项至今仍是全球最高荣誉之一。

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答: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奖者,美国的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理。1、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2、传染性: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

历届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都有谁?
答:3、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4、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在免疫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2012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