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分隔东方与西方的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什么 海南省东方市名字的由来?

作者&投稿:牛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是古代中国和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之必经之地。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现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帕米尔高原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主要居民为塔吉克族。“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拥有许多高峰。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帕米尔高原的最高峰是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乔戈里峰(K2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

地形

拥有许多高峰,如中国境内的公格尔山(7649米)、公格尔九别峰(7530米)和慕士塔格峰(7509米),塔吉克斯坦境内的共产主义峰(7495米)、列宁峰(7134米)和卡季尼夫斯基峰(7105米)。高原内高山峻岭交错。由于经受最大最快的隆起,常有强烈地震发生,由地震引起的山崩有利于形成新的湖泊,如塌陷的萨烈兹湖就是1911年的大山崩形成的。

帕米尔高原实际上不是一个平坦的高原面,而是由几组山脉和山脉之间宽阔的谷地和盆地构成。根据地形特点。帕米尔高原在萨烈兹湖西北被南北走向的科学院山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帕米尔地形较开阔坦荡,由两条西北—

西帕米尔则由若干条大致平行的东北—西南方向的山脉谷地构成,地形相对高差大,以高山深谷为特征。西帕米尔主要是强烈切割的高山地形,山脉的相对高度为2000~3500米,河谷窄而深,山脊高出谷底达3000~4000米,具有永久积雪和冰川的阿尔卑斯型山脉与深邃的峡谷交错分布,各种冰川地形广泛发育。

人文历史

帕米尔,古称不周山。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离骚》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同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这个不周山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朝就以“葱岭”相称,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

西汉时期,汉朝国力强盛,中原开始大规模对外通商,商人沿丝绸之路往来地中海各国,必须穿越帕米尔高原。

唐代,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名字“帕米尔”。

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对帕米尔高原也有所记载。称为“波谜罗川”,记载如下:“国境东北,逾山越谷,经危履险,行七百余里,至波谜罗川。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狭隘之处不逾十里。据两雪山间,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碱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止。

波谜罗川中有大龙池,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十余里,据大葱岭内,当赡部洲中,其地最高也。水乃澄清皎镜,莫测其深,色带青黑,味甚甘美。潜居则鲛、螭、鱼、龙、鼋、鼍、龟、鳖,浮游乃鸳鸯、鸿雁、驾鹅、鹔、鸨。诸鸟大卵,遗荒野,或草泽间,或沙渚上。池西派一大流,西至达摩悉铁帝国东界,与缚刍河合而西流,故此已右,水皆西流。池东派一大流,东北至佉沙国西界,与徙多河合而东流,故此已左,水皆东流。”

元代马可波罗曾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对帕米尔高原记载如下:“……离开这个小王国,向东北方骑行三天,沿途都位于山中,登上去海拔很高,以至于人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登上峰巅,会看见一个高原,其中有一条河。这里风景秀美,是世界上最难得的牧场,消瘦的马匹在此放牧十日就会变得肥壮。其中还有种类繁多的水鸟和野生绵羊。这种羊体形硕大,角上长有六掌,牧人把这种羊角割下来当做食盘,用来盛放食物;还有用它来做羊群晚上休息时的篱笆的,以保护羊群。这个高原叫帕米尔(Pamir),在上面骑行,整整十二天都看不见草木人烟,放眼处尽是荒原,因此行人必须携带其所需的足够的食物。

此地海拔很高,而且气温很低,行人看不见任何飞鸟。寒冷异常,点不起火来。行人感觉到的热力也不如其他地方感觉到的,烧烤或煮制食物也不容易熟。”

到了清代,帕米尔之名已完全取代了历代使用的其它名称,并按照自然地理状况,将帕米尔分为“八帕”。由北向南依次为:和什库珠克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阿尔楚尔帕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瓦罕帕米尔。

在清朝全盛时期,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俄国亟欲指染中国新疆、英国对西藏有野心,因此两国签定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1883年沙俄抢占新疆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1892年又出兵强行占领萨雷阔勒岭西部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正式划定中阿边界,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

1990年代塔吉克斯坦独立,1999年8月13日,中塔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的协定》等协议。2011年9月20日,中塔新划定国界交接,1158平方公里国土回归。中国极西点向东移至今日位置。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___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C.帕米尔高原 D.蒙古高原
答案C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唐朝时候一度西进到葱玲,统治了碎叶城,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

海南省东方市的历史渊源~

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置九龙县,县治设在九龙山(今感城镇入学村西侧海滨),隶属儋耳郡。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儋耳郡并入珠崖郡,九龙县改隶属珠崖郡。西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废珠崖郡,置朱卢县,废九龙县,九龙旧地属朱卢县,隶属合浦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废朱卢县,置珠崖县,九龙旧地隶属珠崖县,属合浦郡。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三年(239年),复置珠崖郡,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九龙旧地隶属合浦郡。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梁武帝大同年间(535年至541年),置崖州在儋耳之地,九龙旧地隶属崖州。陈朝(557年至589年),九龙旧地仍隶属崖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置感恩县(县治在原九龙县治旧址上),废崖州,复置珠崖郡,感恩县隶属珠崖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感恩县隶属儋州。北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感恩县隶属儋州。五代十国南汉时期感恩县仍隶属儋州。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废儋州置昌化军,降感恩县为镇,隶属昌化军;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复置感恩县,隶属昌化军。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感恩县隶属琼州。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置昌化军,感恩县隶属昌化军。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废昌化军置南宁军,感恩县隶属南宁军。元朝(1271年至1368年),感恩县仍隶属南宁军。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宁军为儋州,感恩县隶属儋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废儋州置崖州,感恩县隶属崖州。明正统五年(1440年),感恩县治从九龙县治旧址迁中和乡(今感城),隶属琼州府。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年),感恩县隶属琼州府至清末。

  从"九龙"到"感恩",再从"昌感"到"东方",海南岛西南部的东方市已经走过了2000多个春秋--- "东方"的由来和变迁
  (摘自海南日报 本报记者 陈耿 特约记者 卞王玉珏)
  东方地处海南岛西南一隅,终年没有霜雪,是海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紫外线最强,气候最干旱的市县。"古镇州"就座落这片"热土"之上。从始建于公元前的"九龙县"到今天的"东方市",这块"热土"已经走过了2000多个春秋。
    公元前110年,西汉王朝在海南岛设置了"珠崖"和"儋耳"二郡,下设十六县,其中珠崖郡统辖11个县,儋耳郡管辖5个县。从此,海南岛正式有了行政建置,也意味着封建王朝对海南统治的加强。
    据海南师大李勃教授所著《海南岛历代建置沿革考》一书介绍:西汉十六县,目前可以查找到的名称只有14个,分别是"曋都"、"山南"、"玳瑁"、"珠崖"、"紫贝"、"苟中"、"儋耳"、"至来"、"九龙"、"临振"、"乐罗"、"颜卢"、"永丰"和"顺潮"。而"九龙县"就在今天的东方市境内。据专家考查,九龙县的故址在今天东方市感城镇入学村西北方向。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东方的历史名称也有过变更。隋代大业三年(607年),在西汉九龙县故地上设立了"感恩县",这一名称一直到民国期间还在沿用。
    1949年12月,海南岛西部的昌江、感恩二县合并为"昌感县"。1952年4月,东方(小)县诞生,这时昌感县仍存在;1958年12月,东方(小)县、昌感县和白沙县合并为东方(大)县;1959年东方县城从东方镇迁移到八所镇。
    1961年5月东方(大)县又分为东方、昌江、白沙三县;1987年12月东方县改名为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撤县设市,东方黎族自治县改称东方市,此时东方镇才更名为东河镇。
    东方明明位于海南岛的西部,为何名为"东方"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从事海南地名研究多年的海南师大刘剑三教授。原来,在东方市东部山区的东河镇,有三个黎族村落---东方村、中方村(古镇州就在其附近)和西方村,"方"在当地黎语中是"村"的意思。
    1952年,东方(小)县成立时,县城设在东方镇(今东河镇)的东方村附近,县名正是因"东方村"而得名的。
    由于"东方"是黎语地名,因此它的实际意义与地理方位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巧合的只是:东方村倒是位于东方市东部山区。 希望采纳谢谢!

西方和东方古文明的类型分别是什么
答:西方文明是强调个人实现的物质文明。东方文化是指世界东方即整个亚洲和非洲北部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它包括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三大文化体系各有特点,差异也很大,但也有一些属于共性的特点:第一,怀旧情感浓重。东方人的思维特别重视承续性,先人如何 说,祖宗如何说,是东方人普遍...

丝绸之路有什么意义?
答: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古今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区别是什么?
答:按照地理划分: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按语言划分:东方用象形文字,西方用拉丁语音式文字。按宗教划分:东方人的宗教其实就是信祖宗,西方宗教信的是造物或创世主。说到底所有区别都由于第一条而发生。因为东方的气候更适合农耕文明,一切起源都是因为地理区别引起的。东方人的地盘上,新人只要从老人...

关于高中历史。地理条件给古代亚洲两河流域和欧洲古希腊文明带来了怎么...
答:那两个地方地理位置好 临海 气候优越 河流下游 水源充足 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适合农业的发展 为文明创造了物质基础 河流和沿海水运便利

历史:东西方文明冲撞于交融的影响
答:举例: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二、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1、希波战争:简介希波战争的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希波战争是古代东西方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冲突2、亚历山大东征:简介东征的经过,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这场战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给东方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产生哪些正面影响?—...

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答:罗马文化也影响了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地区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所以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上是有非常的意义的事件,远比新航路开辟早1500年。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

世界文明分为几大文明?
答:尽管对于世界文明的分类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但常见的分类是将世界文明划分为以下几大主要类型:1. 东方文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韩国文明、越南文明等。2. 西方文明:欧洲的文明,包括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等。3. 伊斯兰文明:以古代阿拉伯文化为基础,...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区别是
答:1、世界观不同:西方文明热衷于探索真理。东方文明热衷于探索伦理。2、观点不同:西方人开始反全球化,反对一体化,开始建造坚固的贸易壁垒试图抵挡经济风险,试图建造所谓的诺亚方舟逃离全球化的洪水。西方文明差不多就是一种主奴文明。东方文明有一种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统一。统一的民族,统一的国家...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有哪些?
答: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有:1、文化观念:我们的东方文化一向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此刻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当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2、道德观方面:西方强调...

希腊罗马两大文明对欧洲历史有什么不可估量的影响?
答:俗话说,荣耀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两大文明对欧洲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古希腊世界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征服,而罗马帝国在辉煌之后经历了一系列危机,最终陷入蛮族入侵的洪流。然而,罗马从未被遗忘。有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近代的拿破仑帝国也是复兴罗马的尝试,二战后的美国被称为新时代的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