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强迫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导致强迫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作者&投稿:马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诊断应根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由于器质性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而引发的强迫症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要作出肯定诊断,患者必须在连续两周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或两者并存。这些症状引起痛苦或妨碍活动。强迫症状需要符合临床表现中的四条特点。

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硬碰硬我们是干不过强迫症的,否则它就不叫强迫症了。对于是石头的强迫症,我们是鸡蛋,不要拿鸡蛋去碰石头。

就是应该把强迫症当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你的眼睛、鼻子一样,他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强迫,只要你思维是正常的,你就有强迫,那么为什么正常人没有被强迫难住呢?因为很多问题都是不需要答安的,正常人想想就过去了,因为正常人接受了强迫,自己也不追求完美,所以强迫就对他构成不了威胁。但是强迫症患者,却把自己的强迫当成不正常的,老是和强迫较劲,又变态的追求完美。所以就强迫你  治疗强迫症千万不要控制与克制,那样只会更严重, 要允许自己的焦虑、不安,恐惧情绪的出现。
在强迫症中,一切的心理反抗,或者是转移注意力,都是没有效果的 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 心病还须心药医,用药物治疗强迫症治标不治本。 “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可以理解为当强迫症来袭时对症状的不理不睬, 或者不抵抗不干涉,或者接纳,又或者不理不怕不对抗-------,而且一定同时要允许强迫症带来的焦虑不安恐惧的存在 在强迫症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接受症状产生的焦虑,因为这种焦虑是正常的。只有接纳了这种焦虑,焦虑才会正常的消退,如果对焦虑进行压制与控制,必然会加重焦虑对自己的影响,造成自己更多的痛苦。 你最应该做的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这一点至为重要。
强迫症就像在冰面上骑自行车,你越用力摔得越狠。又像一个弹簧,你越是摁它,它就越弹的高,你不动它,它倒自己静止不动了,你的强迫症和这个弹簧原理差不多。以后什么都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顺其自然就好。 再有一点,得强迫症的人,往往把什么都幻想得完美,这是错误的。比如,心理强迫症的人多数有“强求完美“的思维观念。什么事都强求做得十全十美。但你静心思考一下,世上存在完美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没有!! 所以当自然、现实是不完美的,而你又去强求做到十全十美,结果一定会是矛盾痛苦的! 试着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世界,用包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建议你区分对待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对于强迫思维要顺其自然,采取接纳的态度,而强迫行为则采取控制不去做的态度。强迫症的复杂和反复就决定了康复之路的漫长,不过贵在坚持,相信一定会有回报的! 再举例说明: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出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究其原因,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此依靠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不要总是试图反抗或想摆脱它,要学会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因为当你反抗的越激烈,它反而会越容易影响你,因为此时你的脑海里都是它,虽然你想的是摆脱它,但却恰恰提醒了你自己它的存在,反而会更难过。追求完美诚然是好事,但这世上有谁做事能达到绝对完美、丝毫不出错呢?答案是没有。只要是人,就没有谁能达到绝对完美的,我们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你无法穷尽所有意外,那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所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吧,不要被它占据了你的思绪,将它放置在你心中的一个角落,不要去触碰它,即使有时不小心又触碰了它,也不要担心,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管它是否回到了那个角落,慢慢的你会平息下来。
当你在大脑里不受控制的想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上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允许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的出现,然后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刚开始做或许会有点困难,但是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就不想了,就轻松了!记住,关键是顺其自然把心放平,我就是这样治愈的。 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症状才会慢慢的消失. 为什么很多强迫症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一点一点的把心放平,一开始会很痛苦,只要长久做下去,强迫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所以给你推荐三种疗法以供参考
第一种疗法-------把心放平疗法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当为这两项。 “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指心里方面,就是当一些想法出现的时候,让它自然出现,不强迫自己一定不要去想。自然一词,在这里是指自然出现的念头让它自然去想,不去控制和强迫它停止。   “为所当为"是指行为方面,是做现在该做的事。接着顺其自然这句话,意思是,当一些念头想法出现的时候,不要强行控制它停止,想一想也没什么,但是现在该做饭了,你要去做饭,该读书了,你要去读书,做现在应该做的事,就是为所当为。就是不让大脑过多干预,不当一回事,然后努力做别的事,而不是努力控制或者忘掉现在的状态。 努力做事 + 平静的面对+ 顺其自然的心态。这种心态才是真的治疗强迫症最好的心里面对的状态。再加上 有正常的生活规律 好的心情 自己的 意志力 。强迫症就能逐渐减轻,可以正常生活,再自己适应这个状态,就能逐渐治愈 不去排斥,不去分析,不去评判,就跟我们穿衣服一样,我们从来不觉得人类穿衣服有问题,为何?那是因为我们把衣服看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谓顺其自然嘛。比如说你家里有闹钟,时间长了你就注意不到闹钟滴滴答答声音。火车站的周围的居民,睡觉也可以很香喷喷,这就是接纳了对他们的影响,从来自然来,自然去,就好像我们拿筷子吃饭,用笔写字,走路,刷牙一样,都是很协调流淌一般。你去刻意改变了,反而显得不自然。
第二种疗法如下:
第一步:看清想法。学会辨别自己的强迫思维,离开想法,坚持不理不怕不对抗,想法只是想法。
第二步:停止所有的强迫行为和仪式行为。
第三步:接纳情绪。在停止强迫行为的过程中,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只要你坚持不去做强迫行为,而是带着这些焦虑恐惧等不舒服的感受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绪会按其规律随时间逐步缓解。成千上万次的这样坚持下来,你就赢了。强迫症最终会逐步淡出你的生活。 第三种疗法-----森田疗法
治疗原则  "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   对症状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应当说"顺应自然"是森田疗法中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这条基本原则包含着下述多层涵义:   顺应自然地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症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其结果如同高良武久所说:"如果有人无论如何要祛除一切邪念,就可能产生不正恐怖的强迫观念"。神经质症患者对这种心理采取抗拒的态度,他们一定要保持自己心理的绝对清净,结果必然出现心理冲突。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此外,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还需认识精神拮抗作用,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怖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以至拼命排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内部冲突之中。例如,站在高处时,想到可能摔下去,这本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想法。神经质症患者却认为这是异常现象而与之对抗,越对抗则越感到有可能摔下去。改变这种症状,只有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才可能减轻以致消除精神内部冲突。 顺应自然地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  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
例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现,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认识症状的规律还包括要认识到症状的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认识这一点才能坚持对症状视若平常,不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加以排斥,才可能真正消除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     
森田疗法认为改变神经质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能够见成效的事情。努力作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神经质症患者本来具有强烈的生的欲望,但为死的恐怖所束缚,原有的精神能量均投入在对症状的关注上,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工作和学习越无成效,患者的注意就越固着在其症状上,就越把症状当作必须排除的异物看待,从而加重其症状。  按照生的欲望所表现出的上进心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第一,会把一直指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第二,因为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而使症状得到改善;第三,虽然带着症状去行动仍有痛苦,但行动本身会带来两种收获,其一是该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不必等症状消除;其二是做了就能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上有所收获。  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端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注意自己是否又恐惧了,坚持做下去,恐惧就会逐渐减轻。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对行动束缚的模式。
总之就是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治疗强迫症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经历痛苦的过程是治不好强迫症的,最起码开始的一段时间是会极不适应的,也是极痛苦的。正如我对很多迫友说的,当强迫症成为习惯时,要更正到正常人的思维是很痛苦的治疗强迫症好比开车,当你刹车时,总有一点惯性车才会停下来
还有一点就是强迫症是任何人都有的,有些人轻有些人明显一些.
所以强迫症只要不影响生活就是痊愈的. 你应该认真琢磨我给你的这些建议,刚开始做的时候会很痛苦,一般会有3---6个月的调整痛苦期。以上按我说的坚持两三个星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我15岁得强迫症,强迫症整整折磨我20几年,我的人生彻底毁了,痛不欲生,就是依靠上面的方法痊愈的,希望能对你能有所帮助有所借鉴。(以上为我个人治疗强迫症的心血,也借鉴复制了一些网友的治疗经验,欢迎看到以上文字的网友粘贴,复制,转载给有需要的人看,在下不胜感激。)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那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强迫症这种疾病呢?强迫症需要治疗吗?

导致强迫症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性格特征据。调查显示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二、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三、精神因素经过调查资料中显示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得了强迫症,往往都是有人提示,或者自身表现出严重的焦虑,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才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强迫症是需要接受治疗的。又因为大多数以上的患者病情有加重的情况,所以早期接受治疗还是比较好的。如果症状不严重的话,也可以看一些关于强迫症自我治疗的书。对于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目前国际上首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其中最新的是正念行为疗法。通过正念行为疗法,可以建立平等心,改变与想法的关系,增加心理弹性,像其他人一样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强迫症是一种复合型心理障碍,有其特定的障碍模型,需要标本兼治。常春藤心理中心擅长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
  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
  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的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而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5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90.7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
  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
  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
  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
  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
  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
  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专家指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数种强迫倾向的表现,比如执意要把卧室收拾整齐、将备忘录写得井井有条,但这些轻微的强迫并不是坏事,反而能对生活大有裨益。但是,当这种自我强迫发展到一定程度,几乎超越思维控制,其就将产生负面影响。而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其是作为一种心理防御和矛盾转移的手段而存在的,而它的这一功能是当事者缓解压力和焦虑的需求。
从表现上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总是关注某一样东西是否安全,或是否做得完美。而实质上,这种倾向是长期焦虑的一种反映,比如担心工作是否做得好、会不会被老板炒掉、能不能找到如意伴侣等都可令焦虑持续存在,而为了缓解焦虑所带来的不适,人们开始寄希望于持续性、重复性的动作、行为和想法。
另外,除了压力和焦虑两大社会因素,性格特质也是引起自我强迫的重要原因。从人格基础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一般都存在过于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最初便力图保持对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严密控制,注重细节、做事认真、对自己要求过高、讲究秩序,一旦事情没能达到要求,他们的强迫倾向就开始表现出来。
因为自我强迫的存在,人们习惯性地、无休止地刻薄自己,用些莫名其妙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并不断尝试着把周遭的一切都维持在一个自己理想化的圈子里。但最后却总是事与愿违,只能得到身心疲惫的恶果。因此,过度的自我强迫无益反有害。
这就是“自我强迫症的形成原因是怎样的”的介绍,事业心重的人,基本上都有轻度的强迫症,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更加精益求精,所以,有了强迫症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要学会应对。

引发强迫症的三大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强迫症的症状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比如反复地想天花板的灯会不会掉下来,反复思考怎么样说话才不得罪人,或反复地洗手检查等等。但是归根到底,患者朋友之所以这么反复的想和做,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里深处总是充满着无尽的担忧和害怕--担心灯会掉下来砸伤自己,担心自己说错话得罪人,担心手上有细菌会得病等等。所以才会为了避免这些担忧和害怕的事情发生而陷入思维里反复地思考,或者通过做出某种行为来达到消除担忧和害怕的目的.
因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强迫症患者朋友内心中担忧和害怕实际上就是他们症状的动力所在,那么这些担忧和害怕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说到底就是安全感的缺乏.
安全的需要,是我们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只有我们人能感受到安全了,那么他的内心才会塌实而自信。那么我们反过来,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内心缺乏安全的时候,那么他必定是疑神疑鬼的,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和恐惧某些不可控制的危险事情的发生.
寻求安全是我们人本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就会通过某些方式来获得安全,于是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就在此产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强迫患者之所以要反复的想,反复的做,实际上是一种为了让自己获得安全,让自己内心塌实一些的行为表现.同时,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明知道自己那么反复的想和做是没有意义的,但却无法控制的原因,反倒越控制越控制不住,因为这种控制是在对抗我们人寻求安全本能和行为:谁愿意把自己放在悬崖边上呢?控制自己不去担心就意味着自己不但站在悬崖边上,并且还要自己逼自己跳下去.所以为了逃避危险,强迫的朋友就只好本能地更加变本加厉的去、思考和抵抗,做出行为来缓解或者说挽救自己,逃离危险.

强迫症的主要发病原因:
1、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2、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3、遗传因素:如果病人的家族中有强迫症疾病,后人患强迫症的比例比较高。
4、素质因素:人格特征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关系。26%的病人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性人格特征。但不少强迫病人并无强迫人格特征,而某些具有强迫人格特征的人,并不一定患强迫症。
5、社会心理因素:当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亲人亡故,意外事故,严重的经济危机等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均可给病人思想上带来沉重的打击,表现紧张、焦虑、痛苦、恐惧、和明显的不安全感,严重者出现强迫症状。

导致强迫症的原因
答:问题一:引起强迫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强迫症是一种复合型心理障碍,有其特定的障碍模型,需要标本兼治。常春藤心理中心擅长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 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

强迫症的起源
答:强迫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强迫症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心理障碍,许多研究者分别从神经生化、遗传学以及心理学等多种途径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解释。以下列举几种主要的假说及影响因素。 一、心理动力学假说 根据心理动力学原理,强迫症是起源于性心理发育...

为什么我会得强迫症?
答:因为贪心重、淫心重、执着心重、自恋心重(爱面子),这是病根他必须抓住一个感觉,做事情心里才能感到踏实感、安全感、尊严感等等,也就是“我”感,他不敢放弃这个感觉,所以强迫症的原因根本上是“我执”。从这里可以看出强迫症其实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一切都是因缘的造化。包括我们这些有智慧的生命包括我们的耳眼...

强迫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以上是对“强迫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的强迫症是注”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牛医生医师 强迫症的表现:1.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既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出门后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为此而反复检查。 2.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

最近感觉自己好像得了强迫症,老是会纠结于一些自己本不想考虑的问题,并...
答:强迫症一般都是在某方面、某些事情上精神使用过度,消耗了过多的精气神,而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休息调整,导致身体精神长时间处于一种疲弱的亚健康状态,慢慢的就会身心交感,出现精神上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大脑不受控制的总是想某件事,某个人,某个物等,同时很多都伴随有身体阳气不足,神经衰弱,失眠等...

强迫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生物因素主要与神经化学物质的失衡或是神经免疫功能的紊乱等有关;心理因素与自身的性格特征、不良情绪等有关;社会因素与生长环境及应激性的生活事件等有关。另外一点就是强迫症的一个就是它是一个深层次的一个焦虑的特质,但是它是一个压抑的自我矛盾的纠结的焦虑,那么他没有办法很好地将这种焦虑去...

强迫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首先,遗传因素被赋予了重要地位。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患焦虑障碍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即使不达到诊断标准,患者父母的强迫症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双生子研究进一步证实,单卵双生子患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提示强迫症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其次,生化机制也被认为在强迫症的发生中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