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投稿:御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大融合的过程。
中国的民族大融合有3次:
1,周朝建立,到秦国灭六国,到两汉时期。
周朝时,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几乎每一个诸侯国就是一个民族。在春秋不断的兼并中,在战国时形成了战国七雄。任何一个国家的形成都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到秦国灭六国后直到两汉时期,是民族大融合完成的第一个阶段,在这期间中原地区,关中地区和江南地区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文明。
2,两汉之后,进入三国时期。在三国时期,因中原战乱,人口剧减,曹魏内迁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到中原地带(估计占中原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包括匈奴人(南匈奴人投降了东汉王朝,北匈奴人远遁西方),鲜卑人等等,其中匈奴人最后灭掉了西晋;蜀国也迁了不少少数民族人口到其地盘上;孙吴则是,中原大量人口南迁江南,开发了原来地广人稀的江南。
在西晋短暂的统一后,又陷入了分裂。在北方中国,五胡乱华,前前后后大的国家有十六国。五个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后来曾经两次统一北方中国的也是两个汉化,实行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的人:前秦的符坚(他是少数民族,具体哪个忘记了),还有北魏的拓跋氏(拓跋氏的另一支到了今天的西藏青海地区,最终形成了藏族)。上面两个少数民族都靠着汉化,也就是同中原的先进汉族文化同化而统一了北方中国。而这时南方中国则由南渡的东晋王朝统治,大量的北方人口(约占八分之一)涌向南方中国,促进了南方中国的开发。
统一中国的隋朝和唐朝,他们的统一者也是汉化的少数民族,如李唐是西域的沙陀人后裔。这时中国又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匈奴等民族被汉族同化。汉族的含义也不再是汉朝时汉族的含义,而是包含了匈奴等少数民族,匈奴等民族退出了历史舞台。

3,唐朝末年,中国再度分裂,这时又是有好几个少数民族对北方中国进行了统治。中国又进入了民族大融合,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到宋朝时期,宋朝统治淮南地区,其民族是唐朝大融合时的汉民族;辽国则包括了原本住在辽国的汉民族,其人口可能占大多数,还有契丹和北部的其他少数民族,可能也包括高丽人。西夏则是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和唐宋时居住在西夏的汉族。
上述三个国家除了宋朝本来就是汉族国家外,西夏和辽国金国(金国后来代替了辽国)经过200多年的统治,都不同程度的汉化,都采用了汉民族的文化。
到了元朝,忽必烈统一中国,中国在全中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蒙古人在采取汉族文化和保留本民族文化中斗争了90多年,除了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区的蒙古人没被同化,在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蒙古人都被汉化了。元朝因为滥发纸币而引起通货膨胀,激起人民的反抗后,蒙古的上层王公被明朝逐回了漠北。
4,元朝时期是全中国范围民族大融合形成的重要过程,明朝清朝延续了元朝的全国范围民族融合过程。元朝以后的中国,都是在今天中国的大致范围内而统一的,中华民族大致形成。这时的汉族包括了被同化的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在内。
在明朝后面的清朝,也是少数民族满蒙统治中国,最终也被汉族同化了,当然除了上层王公除外,而即使是上层王公也采取了汉族的文化,在文化上跟汉人没什么两样了。
清末,中华文化碰上了从所未有的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华文化奋起抵抗,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而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以几千年华夏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认同是以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为基础的。
中华民族不是随便就提出的一个名词,就像美利坚民族一样,都是以共同的文化为自我认同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执泥于汉族,非汉族是不能说明古代中国的变迁的。因为汉族的内涵本来就是随时在变的。现在的汉族,他的祖先可能是匈奴人,也可能是鲜卑人,也可能是蒙古人,汉族本来就是几千年来华夏无数个民族大融合形成的。

大概5000年以前就有了把 不过那时候不叫中国 叫华夏 九州 那时候地盘也没这么大

地壳运动!

如何在华夏创建角色~

选择区以后,第一次进如时候点创建角色选择以后就可以创建

“华夏”一词,中国人经常使用,或自称是“华夏民族”,或称中国为“华夏”。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说文》将“华”解释为“荣”,将“夏”解释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即指“中的”、“中州”、“中土”等,在春秋时期一般包括郑、蔡、沈、申、息等国。
“华夏”最早实际上是指中原——今河南的代名词。那么,中原为何称为“华夏”,历代史书说法不同。最近由施宣国等主编的《千古之謎》,对“华夏”及华夏民族的形成作了概括说明:“原始社会末期,在我国境内存在着三大部落联盟:中原的黄帝部落、东方夷人部落,包括太皞氏、少昊氏、蚩尤、后羿以及南方的三苗集团。这三个部落集团构成了华夏民族的主要力量。从现在的文献上看,他们在相互的战争中,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显然占了一定的优势,华夏民族的中坚和核心部分。这三大部落在当时虽有区域上的暂时割据,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都是互相错落的。黄帝有熊氏世居河南新郑,经过南征北战,足迹越过华北平原,北达燕山南北,席卷江汉平原,南抵江淮流域,东临大海,西至甘肃,活动在‘中国’的范围内。……炎黄部落之间的‘阪泉之战’,炎黄和蚩尤部落之间的‘涿鹿之战’以及中原与三苗集团的几次战役,就是促进华夏族形成的关键性事件。可以说,华夏族是以炎黄部落联盟为主体,融合了一部分东夷集团和南方三苗集团而形成的。”
关于“华夏”与“华夏族”的形成,考古学家马世之在《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一文中有不同的解释:“炎黄文化即早期华夏文化。中国古代华夏集群的主体系由炎帝族与黄帝族构成,‘华夏’一词的由来同炎黄文化直接攸关。关于‘华’,不少学者认为,《周礼》和《国语》中提到的华即华山,古代华山就在河南境内,很可能即今嵩山。或谓源自‘华阳’。《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集解》谓:‘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正义》谓:‘《括地志》云: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国语》云史伯对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即此城也。’华阳城位于新郑县城北约20公里的华阳寨……”马先生还以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载有:“三十四年,攻华阳”作为印证,说“华阳”就是今新郑的华阳故城。还引用著名考古学家唐兰《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微》释命簋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是夏,中华民族起于此”。
另外,关于“华夏族”的起源,还有认为与夏王朝的建立有关,也有认为与华山、夏水有关,但多数学者根据《国语·晋语四》中记述的“昔少典娶于有蛟氏,生炎帝、黄帝。”认为与居住在有熊(今河南新郑一带)的炎黄部落有关。

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答:1、国家是一个政治地理学上的概念。广义上,国家指的是那些拥有共同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历史的社会群体。狭义上,国家是特定区域内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形态。2、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领域,国家被定义为具有特定人民、文化、语言、地理特征的领土;拥有政治自治权的一块地域;与特定人民相关联的...

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答:关于国家的起源,历史上学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自然说、契约说、武力说、私有制说、氏族说等。其中的神权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这种理论在东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普遍信奉“天道”,说国家的权力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为...

中华大地上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答:相对而言,成吉思汗是成功者,他就是先统一了蒙古语族诸部落,形成蒙古民族后才发动侵略战争的。到现在,蒙古族虽然分裂过多次,但这个语支却只有一个,如果不是清朝和中国的分而治之政策,统一的大蒙古国还会继续存在。南亚民族自古就被其他民族分割成几个孤岛,自身难保,还谈何统一。南岛民族被大海...

国家在我国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历史
答:不管怎样,中华古民族的形成至少有三个人文始祖,炎帝,黄帝和蚩尤.各集团力量此消彼长,互相竞争,互相融合, 到了秦汉,中华大地上的各个集团已经融合成为一个混血的民族---华夏族 4.夏商周国家的特征 我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了,从夏代起就已形成了基本的国家,经过商朝奴隶制的发展,西周...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维系宗法制。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

中国是怎样形成的
答: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大融合的过程。中国的民族大融合有3次:1,周朝建立,到秦国灭六国,到两汉时期。周朝时,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几乎每一个诸侯国就是一个民族。在春秋不断的兼并中,在战国时形成了战国七雄。任何一个国家的形成都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到秦国灭六国后直到两汉时期...

“国家”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怎样出现?中国这个词也是_百度知 ...
答:汉语中的“国家”一词,“国”的涵义类似于欧洲观念中的“国家”,而“国”与“家”在最初是有区分的。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秦汉以后以一国而统天下,由于儒家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家又指家庭、家族,从而形成了“家”“国”并提的条件,“国家”指一国的整体,如西汉刘向...

世界要分不同的国家原因有哪些?
答:第五类:宗教。原因复杂并且敏感,不便赘述,但这种国家通常在第一类和第四类国家失去凝聚力后出现,容易使原有的大国一分为二或形成自由邦(即地区)。总上述为常见的国家形成原因,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容易形成大的国家,而第三类和第四类,尤以第四类原因为国家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因此世界上要分...

中国是怎样形成的?
答: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什么是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在19及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世纪欧洲的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在18世纪在欧洲经典的非民族国家包括多民族的帝国如欧洲中部的奥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