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如何给飞机分第几代的 飞机如何区分是第几代的阿?有什么标准吗?

作者&投稿:佴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各国的战斗机分代更新是军用飞机中最快的,也是型号最多的。
按年代分:50年代初到50年中期算第一代,那时的战斗机型号有
美国的:F——84,F——86,F——100,
前苏联:米格——15,米格——17,米格——19,
中国的:是仿制苏联的米格机,称歼——5,少量的歼——6。
这一代的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发动机的进气口都在机头前,进攻时主要靠航空机关炮消灭对手,所以近战格斗是家常便饭,飞机的速度还是在亚音速,作超音速飞行也是很暂短的,导弹还刚刚发明,远不如机关炮管用,机关炮的口径在20——37mm之间,这一时期的飞机性能差不多,各有千秋。
这个年代的代表机型是美国的F——86和前苏联的米格——17。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飞机的型号有好多。
美国的:F——101,F——102,F——103,F——104,
前苏联:米格——21,米格——23,苏——9,
中国的:仍旧是歼——5,歼——6,少量的歼——7。
这一代的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特点,速度快,高空高速性能好,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了,进攻的主要武器基本是机关炮,导弹开始使用,效果还不是最好,飞机的外形向多样化发展,美国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向机身两侧发展,腾出机头装雷达;而前苏联则基本保持机头进气的模式,后期的飞机也开始朝两侧发展。飞机的机翼采用三角翼和既薄又短的短翼,
这一时期的典型飞机是F——104和米格——21。

整个60年代可以算战斗机的第二代,代表飞机有
美国的:F——105,F——106,F——111,F——4,F——5
前苏联:米格——21,苏——9,苏——11,米格——23,苏——15
中国的:没有变,还是歼——5,歼——6
这一代的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特点,速度快,高空高速性能好,战斗机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导致攻击机的产生,专门用来对付地面目标,典型的有
美国的:A——4,A——5,A——6,A——7
前苏联:米格——27,雅克——28,苏——22/24
中国的:没有大变化,歼——6大批装备,少量歼——7

70年代可以算战斗机的第三代。是战斗机发生质的变化,从原来单一求飞得快飞得高向高机动性和灵活性发展,电脑的出现,使机载设备得到了更新,雷达是战斗机的必备设备,导弹是主要攻击武器,由于设备的增加,飞机有向重型化发展,飞机的性能有极大的提高,许多新的战术动作也由此产生,战斗机用导弹攻击可以从远距离外偷偷地袭击,战斗机和攻击机的型号也多了许多,主要型号如下。
美国的:F——14,F——15,F——16,F——18,前苏联:米格——25,米格——29,米格——31,苏——27,苏——30,
中国的:歼——6,歼——7,歼——8少量装备,
这一时期的攻击机的型号有
美国的:A——10,A——12 ,A/F——18,F——117
前苏联:苏——19,苏——25,雅克——38
中国的:强——5
由于前苏联的解体,美国失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威胁,所以在70年代到90 年代,战斗机没有大的发展,只是在性能上加以完善改进。经过几次局部战争,几乎是美苏两国武器在这些国家的试验对斗,逐步暴露出各自的问题。但是前苏联没有因为国家解体导致经济困难而放弃战斗机的研究和发展,他们的苏式战斗机发展了一大系列,性能大大超过了美国现有的装备,欧洲也不甘落后,先后发展了所谓的三代半战斗机,性能和美国战斗机不分仲伯。

美国为了始终领先于世界的武器市场,开始研制第四代战斗机,F——22,F——35,
俄罗斯当然也不甘落后,他们也发展了苏式家族,推出了苏——35,苏——37,
中国的改革发展也造出了新战斗机,歼——8Ⅱ,FC——1枭龙,歼——10猛龙,和仿制俄罗斯苏——27的歼——11,以及专门攻击地面目标的FBC——1飞豹。
第四代战斗机的特点是:
具有超机动性能,可以作超音速巡航,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可以垂直短距起降,多用途,具有隐身功能。
目前仅有美国的F——22,F——35能够达到这些标准,其他各国的战斗机只能达到部分性能。由于昂贵的制造价格,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有点力不从心,纷纷削减生产数量,用第三代战斗机补充。

虽然没找到你要的 不过这段文字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现在讲述俄罗斯崛起成为热门话题,特别是大谈俄罗斯航空工业怎么落后美国和西方多少年,现在将要崛起,有人还推断俄罗斯航空工业在某年后可以崛起。请问俄罗斯是一个航空工业落后的国家吗?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从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始终保持在全世界的战斗机生产能力最大,而且销售量最大,运输机型号最多和产量最大,直升机的生产能力最大,批量制造的机型最多,产生航空器新型号的频率最快,航空设计局(或有其他名称)最多,超大型的航空器制造厂最多,配套产品最齐备,…。俄罗斯还有全世界唯一的舰载直升机设计局、唯一的水上飞机设计局、唯一的整机风洞、唯一的飞艇设计局、…。现在世界上飞行着的最大的飞机、最大的直升机、最大的水上飞机、最快的战斗机、性能最好的战斗机和直升机、最猛烈的强击机、非常经济的运输机、…,几乎都在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是世界民航客机市场份额缩小了。这次莫斯科航空展期间,普京总统又提出俄罗斯要尽快扩大在世界民用客机的市场份额。那么,从那里得出俄罗斯航空工业落后,以及俄罗斯航空工业要“崛起”的结论?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它始终靠两个行业支撑着国家。一个是石油,一个是军事工业。其中航空工业是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主力军,很长一个时期,国家外汇的一半几乎都是航空工业挣来的。而且俄罗斯的航空科技和产业一直没有停滞,技术储备非常丰厚。外行人看到的都是俄罗斯航空企业拿出的老型号飞行器,新的机型是不出来的。长期以来,各国内行人每次和俄罗斯航空人士接触后,都在惊叹他们走的非常快,非常远了。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想到,如果俄罗斯航空工业不强大,为什么美国和西欧拼命地打压它。正是因为俄罗斯的航空产业非常强大,所以它并不去极力打压那些比它弱小的航空集团,怎么能因为俄罗斯的私营公司买了少量美国和西欧的飞机,就得出俄罗斯航空工业落后,推论它要崛起的结论呢?
  再有一个非常可笑的谬论在流行,就是有很多中国人胡乱评价俄罗斯的飞机是第几代技术产品,而且那些划分世界航空器时代的人都是非航空专业人士,到现在也没有人明确说明航空器技术时代的科学标准,都在笼统地乱点鸳鸯。划分技术的时代是要有严谨的新科学理论,明确的改变品质的技术构成,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机理,以及对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物质影响力为根据的。俄罗斯人没有去划分他们飞行器技术时代,因为他们坚持现在的航空器还都处于“喷气飞机时代”!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喷气飞机的性能在不断的提高,实际上在航空科学界一般对飞行器都是按照年代划分技术水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技术水平。因为一个复杂的航空器的成熟期至少要15年,中型直升机需要20年以上。所以,现在世界上性能最好之一的苏-27系列飞机只是20世纪70年代创造的设计和技术,3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改进和提高,还没有全新的设计和技术取代它。
  从以上几个简单的问题上摆事实讲道理,我们就不难对俄罗斯航空产业做出符合客观的评价。正确地认识俄罗斯的航空产业,也就同时能够正确、冷静、客观地评价我国的航空工业及飞行器。如果谁真正热爱航空,就应该讲科学,说道理,实事求是,睁着眼睛看真实的俄罗斯航空产业,从中学习到宝贵的航空科学和技术,为我国航空工业的真正“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深海2007/8/27

按照西方国家的划分,战斗机的使用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划分为四代:
  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为第一代;喷气机由亚音速到 超音速的时代为第二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机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时代为第三代;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隐身能力和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的战斗机为第四代战斗机。

  而苏联(俄罗斯)的划分标准为螺旋桨战机为第一代;喷气机为第二代;超音速喷气机为第三代;可对地攻击的战斗轰炸机为第四代;强调隐身性能为第五代;人工智能控制为第六代。

俄罗斯对战斗机的划代与美国略有不同,它将“米格-19、“米格-21”和“米格
-23”分别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将“苏-27”和“米格-29”视为第四
代,将其后继机视为第五代。从总体看,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与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
F-22和“联合攻击战斗机”(JSF)大致相当。据报道,俄罗斯正在研制四种第五代
战斗机:“多用途前线战斗机”(MFI)、“轻型前线战斗机”(LFI)、S-37和
S-54战斗机。

飞机属于第几代是怎样划分的??~

按时代特别按其技术水平将各种战斗机分为了三代,目前正在发展第四代战斗机。
目前西方国家将战斗机分为四代:
1、第一代:亚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中国歼5等。
2、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4、苏制米格21、中国歼7等。
3、第三代: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16、f15、苏制米格29、苏27等。
4、第四代:强调隐身性能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22、f35。
1、第1代型号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飞行速度低于声速,为亚声速战斗机,最大航速M=0.8,作战半径约400~800km,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86,前苏联的米格-15。
在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米格-15与美国的F-86进行过空中的殊死博斗,这也是世界第一次双方均为喷气式战斗机的第一次空战。现己退役,只能在航空博物馆中见到。
2、第2代型号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最大飞行速度M-2。0,巡航速度M=0。8,作战半径约1000km。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04(50年代后期)、F-4“鬼怪”式(60年代初),前苏联的米格-21(50年代末)、米格-23(70年代初)等,目前大部分仍在服役。
3、第3代型号上世纪70年代中至今。特点:具有高的机动性,要求飞机推重比(发动机推力/飞机重量)大于1.0,以往的战斗机推重比均小为此要采用大量先进技术,特别是发动机的推重比(发动机推力/发动机重量)要达到8.0。
飞机能垂直上升,飞机的最大飞行M=2。1~2。3,巡航M=0。8,作战半径=800~2000km。代表机种有:美国的F-15(1974)、F-16(1978)、F。A-18(1980),前苏联的米格-29(1983)、苏-27(1984)。
苏-27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作了精彩的“眼镜蛇”机动动作,令人至今不忘,代表了第3代战斗机突出的高机动性能。这几种飞机目前仍是在役机种中的姣姣者。 4、 第4代型号
1997年9月7日美国F-22首飞,标志着战斗机将进入第4代,随后,俄罗斯的S-37、1。44,美国的联合攻击机JSF先后进行了各自的首飞。F-22将于2005年、JSF(现已命各F-35)将于2010年前后进入服役;俄罗斯的二型飞机则由于经济问题,尚无明确的计划。

扩展资料:
现在世界上的战斗机的分代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分发,一种是以前苏联的现在的俄罗斯的分发,美国的分发是现在是国际通用的分为四代。
俄罗斯分为五代我国现在是以国际通用的四代划分的我国的战斗机有很多种比较多的有第二代的歼6第三代的苏27、歼8歼11,和歼10(有的说是三代半)。
世界上目前现役的最先进的是美国的F22(第四代)、F35(第四代)。
按照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发展和使用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
2、第二代:喷气飞机由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时代。
3、第三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的时代。
4、第四代: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持续超音速飞行)、超机动能力(存迎角60-70度的状态下仍能保持持续控制)、隐身能力(能躲避对方雷达追踪具有1平方米以下的雷达反射面积)和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的战斗机。

  目前划分战斗机的代数是按照性能来划分的,也有两种标准:一种是以美国为首西方的标准(已经到了第四代了),还有一种是俄罗斯(苏联)的标准(已经出现了第五代了,它划分是从喷气式飞机开始出现就划分的,而美国划分是从二战后出现的喷气式战斗机开始划分的),所以,通常说的第五代是指俄罗斯的划分标准,相当于美国的第四代。
  第一代战斗机——第一代战斗机是指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其出现时间大约为1944至1953年。由于采用了新式喷气发动机其作战能力比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有了显著提高。第1代战斗机的外形与使用涡轮螺旋桨驱动的战斗机有些相似之处,如采用直机翼,带机炮,雷达还仅在特殊的夜间战斗机上装备。虽然比起先前的飞机具有很多优势,但第一代战斗机有着很大缺陷,如其使用寿命很短,发动机可靠性差、体积笨重,其功率也只能进行缓慢调节。
  第二代战斗机——第二代战斗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研制的战斗机,典型机型如美国F-100“超级佩刀”。由于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这时的战斗机作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飞机开始使用AIM-9“响尾蛇”、AIM-7“麻雀”等制导导弹进行视距外攻击,雷达也作为标准配置用于确定敌方攻击目标。新的飞机设计也层出不穷,如后掠翼、三角翼、变后掠翼以及按面积律设计的机身等,采用后掠翼的生产型战斗机飞行速度终于突破了声障。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了战斗轰炸机(如F-105和苏-7)和截击机(英国“闪电”和F-104)。截击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制导导弹能完全替代机炮、空战将在视距进行的观点,因而截击机具有较大的载弹量和强大的雷达,这牺牲了速度、爬升率等敏捷性。
  第三代战斗机——第三代战斗机主要是指1960~1970年出现的战斗机。这个时期航空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战斗机作战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引入性能更好的导弹、雷达和其他航电系统来获得。基于大量制导导弹的实战使用经验,设计人员重新肯定了近距格斗在空战中的地位,机炮再次成为标配,而机动性也再一次成为优先考虑的设计因素。航空技术发展在显著提高战斗机能力的同时,使得其研制和使用成本也显著增加。军方早先曾有各种专门用途的战斗机,如夜间战斗机、重型战斗机和攻击战斗机,面对战斗机的成本暴涨,军方开始将战斗机的任务合并。
  第四代战斗机——为应对战斗机成本的持续增长和F-4所取得的空前成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多用途战斗机变得非常流行,这时发展的战斗机称为第四代战斗机。此时的战斗机即使是专门为某一任务而设计的飞机也具有了多用途能力。如米格-23和“狂风”等飞机发展出了各种用途的专用型机,真正意义的多用途战斗机也纷纷登场,如美国F/A-18“大黄蜂”和法国“幻影”2000。与前一代的截击机不同,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是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并重。电传控制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被广泛采用。
  第五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是目前发展的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飞机采用内置武器的隐身设计,同时还带有能降低飞行员工作载荷、提高其状态感知的综合航电系统。第五代战斗机的特点有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使用维护简便等。

罗斯在第7次太空飞行中完成了什么任务?
答:2002年4月8日,罗斯乘坐“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参加第7次太空飞行。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际空间站修建一条“太空铁路”。罗斯和另一名航天员通过4次太空行走,把长达13米的第一段轨道和轨道车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去,轨道的其余部分将在2年时间内陆续安装,整个轨道系统全部竣工时将长达110米。它是...

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最高水准吗
答:这样一种模式也为后来紧赶慢赶追上来的前苏联第三代战斗机所仿效。前苏联推出的苏-27战机(高)和米格-29战机(低)搭配,但由于与美国理念上的差距,效果远没有美国的好。以至后来这两种飞机在发展中主次不分,反而是苏-27战机衍生发展走到米格-29前面,形成一个大系列,而且还大量外售、到处卖。在第三代战机发展...

航天员罗斯进行第二次航天飞行时完成了哪些任务?
答:1991年4月5日,罗斯等5名航天员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天,主要任务是发送一个质量为17吨的伽马射线探测器。此外,罗斯和另一名航天员杰伊·阿普顿结伴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1991年4月7日,由于伽马射线探测器在施放前主天线未能自动打开,在其他补救措施均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罗斯和阿普顿被迫进行...

航天员罗斯在国际空间站外完成了哪些任务?
答:1998年12月4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第2个组件,即“团结”号节点舱。在机上6名航天员中,罗斯和詹姆斯·纽曼分3次太空行走,为“团结”号节点舱与早它进入轨道的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舱对接飞行创造条件。1998年12月7日进行第1次太空行走,罗斯和纽曼把两个新对接成功的...

罗斯韦尔的实验
答:而在罗斯维尔农田里发现的外星人状的古怪尸体,其实是严重残疾的人类,他们被美军用作了高空实验的恐怖试验品。 据一美国军方消息来源证实,1947年7月,美军在新墨西哥州首次进行了一场秘密的“气球携载飞机”实验。然而实验发生了灾难性的后果。一名曾为美国国防部至少工作10年的退休上校说:“当实验气球和飞机升空后,...

航天员罗斯有过几次飞行?
答:在机上6名航天员中,罗斯和詹姆斯.纽曼分3次太空行走,为“团结”号节点舱与早它进入轨道的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舱对接飞行创造条件。12月7日进行第1次太空行走,罗斯和纽曼把两个新对接成功的空间站组件间的那些负责输送电力、数据和计算机指令的电缆连接起来。罗斯坐在机械臂上,登上耸立在“奋进”...

罗斯·奥古斯特·奥托简介_罗斯·奥古斯特·奥托_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
答:柴油机使用的四部冲程基本上与奥托冲程相似,但是输入燃料的间隔不同,它是一种有独到之处的内燃机,用来驱动许多卡车、公共汽车和轮船。为了适应汽车的需要罗斯·奥古斯特·奥托简介,我们建设了大量的停车场和无尽的高速公路,沿途周围的整个风光也为之一新。反过来汽车为我们带来了从前世世代代都难以梦想到...

第一滴血中的直升飞机是什么型号的?
答:中文名称:米-24直升机 英文名称:MI-24 hellichooper 次型/级:米-28、米-35 研制时间:1967年 服役时间:1973年 定型时间:1972年 国 家:苏联/俄罗斯 俄文名称:ми-24 вертолет 北约代号:雌鹿 型 质:中型10吨级 级 别:第三代武装运输直升机 初始研发:1967年08...

世界最大直升机的详细资料
答:作为军事技术合作的另一方向,是与欧洲联合研制用于支援陆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俄罗斯的"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等公司将参与这一计划的联合工作,并且已经签署了为飞机和无人机研制新一代发动机的议定书。米-26坠毁事故2002年8月19日下午4时50分,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郊外的坎卡拉军事基地内,两名在直升机场边...

巴西阿斯特罗斯火箭炮系统有哪几个部分?
答:阿斯特罗斯II型火箭炮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通用型多功能发射平台(AV-LMU)。此平台能够发射5种不同口径的火箭弹。弹药补给车(AV-RMD)。此车用于AV-LMU的补给,能够为各个发射架提供两套完整弹药。控制指挥与发射系统(AV-VCC)。此系统能够提供战争层次上的指挥功能。并且能够协调并指示火箭弹的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