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吃饭要吃八成饱? 为什么说吃饭七八分饱最好?

作者&投稿:徐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在进食后,需要整个消化系统共同运作,来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养分,排出残渣。过度饱食,会令胃、肝、胆、胰等多个脏器负荷过重,而人体的脏器又不是永远维持同水平功能的,经常饱食,脏器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也会过劳,会加速退行变化,进而出现功能下降。因此,想要老来胃肠好,平时就不宜过度饱食。可以说,这就像花钱一样,一次性大手大脚把钱花完了,以后就没钱可花了,需得细水长流方为上策。

经常饮食过饱会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会导致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还可能发生胃溃疡等疾病,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造成大便黑色、带血。且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对健康不理。所以,医学和营养学一直以来都提倡人们,不要饮食过饱。

此外,进食过饱后,大脑中有一种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明显增加,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侧细胞和脂肪细胞增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长期饱食,大脑内的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增加,会导致脑血管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因此,不过度饱食,与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病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1.吃太饱容易犯困

吃饱之后经常会打盹犯困,这是因为大量的血液被分配到消化系统加班加点工作,大脑缺血缺氧会导致人昏昏欲睡。有没有觉得这就是“酒囊饭袋”的真实写照。

2.加重肠胃负担

如果你每一顿都吃得特别饱,两顿饭之间自己的胃都是饱饱的,这会加重胃的负担,因为我们的胃黏膜上皮细胞需要时间修复,如果胃里面一直装着满满的食物,胃不仅得不到休息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长期以往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胃糜烂、胃溃疡。

3.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人们常说,不长胖,吃饭要吃到七成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怎么判断自己有几分饱呢?

七分饱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提醒吃饭不能过量。具体来说,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八分饱时,胃里感觉满了,但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七分饱就是身体实际需要的食量

吃七八分饱有什么好处?

1、有助于减肥

2、有助于大脑

3、避免肠道问题

胃粘膜上有一种皮细胞,存留时间很短两三天就要进行修复,如果每天吃的特别饱,就会造成皮细胞损伤过快,长期下去皮细胞更替时间不充足,破坏了胃粘膜,很容易引发肠胃疾病,七八分饱就刚刚好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出现。



适当控制饮食是有利于长寿的。看来常说的“吃得多,死得快”是有道理的。老话常说: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少吃一口,好处真不少!
1. 延缓细胞老化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一项血管衰老的研究中发现,在食物摄入量较低时,人体可产生一种称为β-羟丁酸的分子,是由肝脏产生的酮基分子,可以减缓血管系统的细胞老化。所以,适度饥饿对延缓衰老是有帮助的。
2. 延长寿命
美国曾有项实验证明,老鼠如果每天减少30%的食量,就能延长30%的寿命。而人如果在年轻时经常吃撑,其危害甚至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 。

八分饱是吃饭的最好状态,那种感觉是你已经吃差不多了,但是如果继续吃几口的话,就会有发撑的感觉。



少吃一口,好处真不少!
  1. 延缓细胞老化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一项血管衰老的研究中发现,在食物摄入量较低时,人体可产生一种称为β-羟丁酸的分子,是由肝脏产生的酮基分子,可以减缓血管系统的细胞老化。所以,适度饥饿对延缓衰老是有帮助的。
  2. 延长寿命
  美国曾有项实验证明,老鼠如果每天减少30%的食量,就能延长30%的寿命。而人如果在年轻时经常吃撑,其危害甚至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 。
  之后,澳大利亚专家的研究进一步得出结论: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健康老化研究所也曾研究发现,食量减少40%可能让寿命延长20年。
  所以说,寿命是自己从嘴里省出来的。③
  3、保护心脏功能
  吃太饱,膨胀的胃容易使横膈上移,影响心脏功能。而且人体为了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代谢需氧量会大大增加,容易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引起猝死。
  4. 减轻肠胃负担
  如果胃里面一直装着满满的食物,胃不仅得不到休息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长期以往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胃糜烂、胃溃疡。
  如果是蛋白质和脂肪类的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可产生大量的毒素和致癌物质,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5. 避免大脑紊乱
  人饱食后,大脑中一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数量会增加数万倍。而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会促使动脉硬化引起大脑皮质血氧供应不足,导致脑萎缩和脑功能退化,减少寿命。
  日本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②
  6. 减轻体重
  减少食物的摄入,可以减轻体重,除了保持良好的体型外,还可减少因肥胖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改革开放前,都是糠咽菜的日子,人们都担心的是如何避免营养不良,哪里有什么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可现在,大鱼大肉成了常态,反而肥胖、心脏病、脑梗高发。
  所以,为了健康,千万别吃过饱!
俗话说:“早饭要吃好 中饭要吃饱 晚饭要吃少”
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我们还要讲究质量,所以建议七分饱就可以。
午餐:中午要吃饱,但是不等于暴食,所以一般是吃到八九分饱就可以。
晚餐:晚餐接近睡眠时间,所以不宜吃太饱,六七分饱就好,注意晚上不宜吃甜食。

为什么说吃饭最好吃八分饱?~

多吃一口有所谓吗?很有所谓!有人贪吃,多一筷子;有人怕浪费,多吃一口。但殊不知长期多一口,危害自然来。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两群猴子的研究。研究人员将200只猴子分成两组:一组猴子不控制饮食,顿顿管饱,另外一组严格控制饮食,只让吃七八分饱

10年后——敞开吃的这100 只猴子中,很多体胖多病的猴子,有得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的,100 只猴子死了50只;而控制饮食的那100只猴子中,只有12只死亡。15年时——顿顿吃饱的猴子都死光了,高寿的猴子都在七八分饱的群中。

这就说明了适当控制饮食是有利于长寿的。看来常说的“吃得多,死得快”是有道理的。老话常说: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少吃一口,好处真不少!
1. 延缓细胞老化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一项血管衰老的研究中发现,在食物摄入量较低时,人体可产生一种称为β-羟丁酸的分子,是由肝脏产生的酮基分子,可以减缓血管系统的细胞老化。所以,适度饥饿对延缓衰老是有帮助的。
2. 延长寿命
美国曾有项实验证明,老鼠如果每天减少30%的食量,就能延长30%的寿命。而人如果在年轻时经常吃撑,其危害甚至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 。

之后,澳大利亚专家的研究进一步得出结论: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健康老化研究所也曾研究发现,食量减少40%可能让寿命延长20年。

  七八分饱就是:你吃饭吃到还有饿的感觉,还能吃,还想吃时,你可别吃了,赶紧离开饭桌,这就是七八分饱。七八分饱,有益身体健康。古代老中医有一句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看看对动物来说,对人来说,七八分饱好还是吃饱好。为此养了200只猴子,100只猴子顿顿吃饱吃好,100只猴子定量供应,就给它们吃七八分饱。
  实验进行了10年,10年下来看看顿顿吃饱的猴子,胖猴多,肚子大的多,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多。10年下来,死了50只猴子,冠心病、肥胖啊死的。另外一组猴子七八分饱,喂了10年下来,苗条猴、健康猴,精力充沛,活蹦乱跳。10年当中只死了12只猴子,88只都活着。
  这样下去养到15年,顿顿吃饱的猴,胖猴基本上都死光了。而七八分饱的苗条猴还活下来了很多,最后证明了这样一个结果。所有长寿的、高寿的猴都在七八分饱这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