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的分类、检查和评价 重视对一些矿点的检查和再评价

作者&投稿:魏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异常的分类排队

在化探成果整理基础上,根据解释评价的要求,应对异常初步进行分类:

◎甲类异常:指与已知矿床、矿点有关的异常;

◎乙类异常:指推断由矿引起的异常;

◎丙类异常:指性质有待研究的异常;

◎丁类异常:指非矿化原因引起的异常,如分析误差或人为污染所形成的高含量带,高背景岩石所反映的高含量带等。

在进行上述分类时,既要考虑区内矿产产出的地质条件和异常所在的地质位置,又要考虑异常的特征,特别是与已知矿异常特征方面的相似性。有时还将甲、乙两类异常按矿床规模和找矿远景大小进一步划分。异常分类本身就是异常解释工作,也是初步的评价意见。在异常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异常检查顺序,逐步进行检查,然后做出进一步的评价。

2.异常的检查

异常检查的任务在于确定异常是否存在,查明引起异常的主要原因,并对异常的成矿远景提出初步的评价。异常检查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现场踏勘

在异常范围内或其附近,详细观察地质构造特征,矿化蚀变特点,土壤、植被及地貌情况,人为活动情况(老硐、冶炼厂、交通道路等),以了解引起异常可能的原因。

(2)重复取样

在现场踏勘来发现找矿标志时,往往在异常处重复取样,以证实异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可在异常范围内,采取原样品物质,但有时需改变采样的对象和采样的部位如在检查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时,在土层垂直方向上采样,根据主要成矿元素含量的变化来确定次生异常的性质(图3-33甲、乙),又如利用采取土壤样品来检查水系沉积物中的异常,采取基岩样品检查土壤中异常等。当然在异常检查时,这种重复采样的数量不大,一般均系剖面性工作,有时有少量矿化露头的揭露工作。

图3-33 沿垂直方向采取土壤样品检查异常

3.土壤地球化学找矿异常检查要求

土壤测量应用于≤1∶25000比例尺的普查找矿工作时,其异常的检查和验证属初步检查范围,当应用于≥1∶10000比例尺的化探评价、详细找矿工作时,其异常的检查和验证属于详细检查范围。

(1)确定异常的真实性

在普查找矿中或大比例尺找矿中,均应确定异常的真实性。一是通过异常上重复采样,且观察异常处采样层位和深度的特征(见重采样评价部分所述之要求)。用加深采样的方法肯定其真实性,区分干扰与非干扰异常。

(2)了解异常引起的原因

可以通过异常范围(主要是异常最强的部位)观察有无矿化露头,并通过选择采集不同类型岩石样品分析来判断引起异常的地质体。

例如:云南某铜钼矿床燕山晚期(可能为喜马拉雅期)斑状花岗岩体东段,出现以铜矿为主的次生异常带(群)。铜次生异常与一些零星的角岩残留体的铜矿化或小铜矿脉有关。铜次生异常与下伏不深的钼矿体有关。经次生异常地段实地观察及露头采岩样分析结果(表3-23所列),证明钼矿化异常主要为岩体中叠加的钼矿化含量引起。与已知钼矿体赋存于岩体内接触带及该带裂隙发育矿化有关的情况相一致。

表3-23 次生异常内岩石样品检查分析

可以在覆盖层不厚的情况下,结合地质观察,进行露头爆破采样检查。或者进行加深取样(结合上述检查异常真实性工作进行亦可),追索异常源,如图3-34所示。

图3-34 利用含量随深度变化,可帮助确定异常源

图3-35 土壤测量异常物质来源方向示意图

注意微地形的观察,以确定异常的位移方向,如图3-35所示。

(3)异常的工程验证

除应用物探方法验证异常外。土壤测量次生异常在详查时亦可用岩石测量加以验证。但重要的是工程验证时,布置工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若是有找矿意义的次生元素组合异常,布置验证应考虑比较不活泼的异常内带——近矿元素组分特点(如Pb,W,Sn,Co,Pt等),或者只有矿体比较富的近矿指示元素,或起指示深度作用的元素异常(如Ag,Cd,Au,Bi,Sb等)部位。

2)当地形坡度≥30°,覆盖层≤1m时,应从次生异常逆坡向(异常物质来源的方向)端点布置探槽工程,顺异常来源之坡向延伸,以揭露矿化蚀变带或矿体。

3)当地形坡度≤10°,覆盖层厚度≤3m,矿体倾角(或推断)大于45°时,探槽验证工程应首先布置在次生异常元素(成矿或伴生元素)峰值点附近,探槽先向逆坡向延伸,再向顺坡向延伸,延伸距离为异常宽度的0.4~0.6Cmax处。揭穿矿化蚀变带为止。

4)次生异常宽度大。浓度曲线跳跃频繁,预计覆盖层厚度≤3m时,则在次生异常0.4~0.6Cmax宽度范围用跳跃式探槽揭露,槽间距5m×10m(槽长5m,间距10m),或10m×10m,20m×10m等。

5)使用坑道和钻孔工程揭露验证,应像下面讨论原生异常的验证工程一样,而且应考虑异常位移及地质体产状。

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普查找矿工作异常检查验证后,应对有远景地区提出进一步详查工作的建议。如在详查评价找矿中,应提出矿化有望范围及异常验证工程的建议,并对一些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案和意见。

每一异常的查证工作结束后均应编制单独的异常查证简报及系列图件。在异常编图、异常推断评价、异常分类、异常查证等项工作完成后,应逐一对圈定的异常区进行登记,编制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表(表3-24),并储存于数据库中。

表3-2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登记卡



异常分类~

指在地球化学调查或异常查证工作基础上,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信息的室内加工处理与分析,包括调查资料的单指标、多参数数理统计分析,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的确定,异常圈定及异常图绘制,异常特征描述,异常分类,异常成因分析,异常的地质、环境及生态意义评价,等等。根据研究对象、目标任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异常分类。

图4-4 异常研究与查证工作流程图

1)按异常赋存的介质类型进行分类,如岩石异常、土壤异常、水化学异常、水系沉积物/湖积物/浅海沉积物异常、植物/农产品异常、壤中气/大气异常、降尘/积尘异常,等等。
2)按指标参数类型的异常分类,包括重金属元素异常,非金属(如F、Se)元素异常,有机污染物异常,全量与分量(相态、有效态)异常等。
3)按照异常规模可分为局部异常(如矿体异常、单个工业污染源引起的异常,异常面积在0.n~nkm2)、区域异常(如成矿区带、大矿田、工业区,异常面积在n×10km2至n×100km2)。根据全球、全国或大区域性资料,可识别出地球化学省(数千至数万km2)、地球化学巨省(面积可达数百万km2)。
4)按异常强度分类,即据异常衬度、浓度分带及浓集中心发育情况,可将异常分为强异常、弱异常等。
5)按异常指标的组合特征分类,可分为单指标异常,如Cu、Pb、Zn、Hg、Cd、F、Se单元素异常;多指标综合异常,如重金属多元素综合异常,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类异常,石油烃类异常,等等。
6)按研究目的、应用服务对象分类,如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的金属元素异常、油气指标异常、地热指标异常等,重金属元素或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指标异常,土壤有机质、pH值以及营养元素有效量等农业指标异常,等等。
选择对矿产资源勘查、环境研究、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地球化学异常(包括负异常),研究其成因,评价其地质找矿意义及生态效应,是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异常研究的重要任务。因此,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原则上采取这一异常分类方案。
7)按异常成因分类,即在对异常成因进行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异常查证结果,对各个异常进行成因归类,主要分为由地质背景、沉积环境所引起的原生异常,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引起的次生异常,人为污染叠加引起的污染异常,等等。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中将地球化学异常分成以下4类。
1)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异常(代码为W)。指对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直接危害或潜在影响的地球化学异常。研究的对象主要是Cd、Hg、As、Pb、Cu、Zn、Cr、Ni、S、F、U、DDT、六六六、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金属、非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异常。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异常产生原因,了解或掌握元素的迁移活动规律、赋存状态,并对异常的生态效应及其环境影响做出初步评价。
2)农业营养及有益元素丰缺异常(代码为L)。指其含量高低会对农作物生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的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包括N、P、K和有机质等农业营养元素或组分以及Fe、Mn、Mo、B、Cu、Zn、Se等营养、有益微量元素异常。本项目重点研究N、P、K、有机质总量丰缺状况和Fe、Mn、Mo、B、Cu、Zn、Se有效量含量水平。
3)矿产资源类异常(代码为K)。指示矿化作用、用于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地球化学异常。根据调查区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和分布特征,选择Au、Ag、Cu、Pb、Zn、Sn、Mo等主要成矿金属元素和As、Hg、Cd等找矿指示元素,圈定异常并研究分析。
4)其他异常(代码为J)。根据钱塘江两岸浅层天然气埋藏浅、矿点多和浙北平原地热资源潜力较大的特点,选择Hg、As、S、Br、F、I、Cl等指示元素进行异常研究,并用于浙北区浅层天然气和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在已知成矿区(带)内,常有许多已知矿点以及一些过去做过部分工作的“搁置”矿床。近年不少重要矿床就是通过矿点检查和再评价发现或者再发现的。有些矿床过去之所以未被发现,有的是由于找矿人员学识、技能或经验不足因而不认识,或者是由于教条应用矿床模式而漏掉;有的是因为观测路线密度和网度不够,或者是技术方法精度、探测深度不够而遗漏;有的是因为原来找特定矿种而忽略了另外矿种;有的是因为当时矿产品价格低廉、开发成本高等而放弃的;有的是因为不符合大公司对于勘查目标的规模、质量等的要求而放弃的;有的是因为当时采选冶技术问题未解决或者缺乏需求而搁置的;还有的是因勘查经费(资金)不足而中止勘查的。因此,用现代技术水平、新思想和当前条件再来认真检查和评价,是发现矿床、扩大矿区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在本书“第二章”、“第三章”有许多实例可资说明。

“七常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一、常分类:把所有东西分成两类:一类不再用了,一类还要用的;二、常整理:将不再用的东西处理掉;还要用的东西降至最低用量并摆放得井然有序,做上任何人都明白的标记;三、常清洁:经常进行打扫,以保持清洁;四、常维护:对分类、整理、清洁进行维护;五、常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六、常...

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图书目录
答:第一章涵盖了广泛的检查参数,包括脊髓神经的评估(第一节),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和测量方法(第二节)来确定关节健康,肌肉萎缩和肌力的检测(第三节),骨龄测定(第四节),以及神经根的感、运动和反射关系分析(第五节)。足型分类和相关检查(第六节)在关节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

混凝土常用水泥种类及质量检验
答:普通混凝土常用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检验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常用的教学评价的分类
答:常用的教学评价的分类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等。1、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确定学生...

课程的常见分类
答:5、评价的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表征着通过考试、正式测验和态度调查表而得到的学生成绩。 (7)课程的常见分类扩展阅读: 一、课程特点 1、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2、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3、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4、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 二...

性能测试常见分类及关注指标
答:1、这种性能测试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系统处于压力性能下时,应用的表现。2、这种性能测试一般通过模拟负载等方法,使得系统的资源使用达到较高的水平。3、这种性能测试方法一般用于测试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这种测试是让系统处在很大强度的压力之下,看系统是否稳定,哪里会出问题。当系统上的负载超出...

安全检查的类型有哪几种
答:安全检查的种类包括:1. 定期安全检查: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全面安全评估,以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2. 经常性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人员、车间和班组干部以及员工日常进行的安全巡查,旨在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3.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根据季节变化或节假日来临前对特定...

常见的安全检查分哪些类别
答: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等。安全检查机构组建之初(七十年代头一两年)采取的是全部人工进行检查的方式,这种方式时间长,工作量大,易受主观影响。开始采用人工检查和质量不高的仪器并用的方式。后来,检查仪器的...

简述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归纳法:从个别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用于对大量信息进行分类和总结。演绎法:从一般规律推导出个别结论,用于证明和推理。对比法: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或不同时期的特征,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用于鉴别和分析。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假设或探索未知。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

护理质量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
答:评价的时间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定期检查可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进行,由护理部统一组织全面检查评价;不定期检查评价主要是各级护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深入实际,随时按质量管理的标准进行检查评价。质量管理和评价要有组织保证,落实到人。在我国医院一般是在护理部下设立质量督导科(组)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