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提高某种自理能力 如何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投稿:冷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幼儿的生理机能、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身体素质还很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既需要教师给予悉心地照顾,更需要教师反复地指导帮助和训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规范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全面发展。
  一、观察幼儿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规则。规则不仅指导、规范着幼儿行为,也是老师评价幼儿的一个依据。教师要避免对于幼儿的训斥,老师对调皮孩子训斥、冷漠的态度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其他孩子对待调皮孩子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长期处于这种被斥责被拒绝的人际状况中的孩子,容易产生一种焦虑抵触的情绪,更容易采取更多的冲突、攻击性行为,不利于教师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差异,了解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生活能力,通过幼儿的一举一动来对幼儿进行科学地指导。例如,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主要包括餐饮活动、睡眠活动、关系活动、如厕活动、整理习惯和作息习惯等。通过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教师就会了解幼儿在哪方面做的不足,从而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指导。
  二、关注生活环节,主动参与
  教师应事先考虑和计划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并帮助幼儿掌握每一个活动的名称,使他们知道下一个活动是什么。教师把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告诉幼儿,使幼儿能够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这样通过不断地锻炼和练习,幼儿的自理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和进步,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和生活探究中。
  如我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入园→洗手→户外活动→做早操→牛奶、饼干→活动课→如厕、洗手、喝水→户外活动→如厕、洗手、喝水→自由活动→午餐→饭后自由活动→午睡→如厕、洗手、喝水→点心→饭后自由活动→活动课→如厕、洗手、喝水→离园。教师要鼓励幼儿主动地进行各项活动,使幼儿能够在参与中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注意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要富有弹性,不对每项活动展开的时间计算得过于严密,保证根据幼儿当时实际活动状态进行调整的弹性余地,或延长、或提前,促进幼儿在参与中提高能力,主动做事。教师可以在每一个活动结束时有明确的信号,让每一个幼儿意识到要转向下一个活动了。长此以往,幼儿也就有了主动做事,自理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幼儿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反思评价,指导幼儿
  幼儿园每日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回忆全天的每个活动过程与环节,反思幼儿一日活动的实施是否适宜。世界儿童首脑会议发布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宜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长的时代。他们的未来应该在和谐和合作之中形成。”这段话可以作为我们衡量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价值标准。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使幼儿能够在实践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进行生活自理。例如,在反思中教师可以考虑,今天小朋友们在游戏后是不是都会主动地、有意识地洗手?午睡后小朋友是不是可以自己穿衣服和鞋子?自由活动中小朋友是不是知道自己去喝水和上厕所?如果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主动地进行这些活动,说明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如果还没有做到,则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指导和点拨,在需要的时候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可以逐步地提高自己的认识,主动地去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浅谈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一)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和协助完成的一项大工程,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减少父母的负担,确保自身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升。

三到六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具备认识水杯和床位的能力,喝水后水杯要放回原位;在日常生活中应学会自己洗脸、自己打肥皂洗手、自己剥鸡蛋壳、吃鱼吐鱼刺、吃完饭后漱口的习惯、自己解系鞋带的能力、了解父母的电话号码、出去玩耍时一定要告知父母、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动画书籍;每日放学后,将自己的小板凳摆放好,以及安排几名值日生和小组长擦桌子,铺毛巾等行为来达到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

孩子们从贝班到小班,从家长抱着入园到自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着来,从坐尿桶到自己入厕解便,从午睡时老师帮穿脱衣服到现在的自己动手,从老师帮忙洗手到自己排队抹肥皂洗手,及以前吃水果时是老师帮忙分好到现在每组自己吃多少夹多少。别看这是个改变现象,但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通过正确的指导和言语激励的。通常用故事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幼儿在做某件事情时大胆的自己动手,并用小桃心做奖励,这样孩子们都会积极的完成。

(二)借助玩具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大部分幼儿园,玩玩具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借助玩具不仅能够增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能够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我所带的幼儿园小班中,我和孩子们就达成了一种默契的约定:每日早晨,当他们到达幼儿园后,我会让他们到指定地点将玩具取出,放到平时玩耍的区域,玩完后再将玩具收拾并归位,这日复一日的游戏中,我慢慢发现孩子们渐渐养成了主动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同样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幼儿将自己能拿动的玩具(如小球、小车、小圈等)放回指定位置,这样能够让幼儿养成不依赖家长和老师,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开展游戏来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可以用游戏作为载体,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中,注重让幼儿在游戏中玩乐,同时在游戏中学习。所以我们就应当抓住这一特点,创设各种幼儿的环境背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班级设置的游戏区域中,设定娃娃家、美味厨房、书吧、建构区等场景,让幼儿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来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夏季幼儿在每日游戏结束后,额头都会大汗淋漓,此时,教师可让幼儿自己擦汗,或者两个人相互擦汗,这样逐渐培养和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树立榜样并加以鼓励来培养幼儿能力

孩子小时候的动作及能力通常是由对其他人或事的模仿后产生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为小班幼儿们展现出如何自理的一些方式方法。如在整理衣物时,让孩子在幼儿教师先示范方法后对自己的衣物和被子进行整理,从而达到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

在进行榜样的示范时,要让幼儿们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对示范人的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后掌握技巧方法并且喜欢上自己动手去做。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榜样的模仿后,幼儿们不但学会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还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促进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本期芒果课堂就教你如何通过家庭早教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帮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答:2. 建立学习习惯:在大班,幼儿将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重点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主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认真听讲和参与课堂活动等。3. 提升自理能力:大班要求幼儿具备更高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用餐自理等。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自理技能,帮助他们逐渐独立完成日常...

教师如何帮助中班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心得体会
答:教师还要向家长讲清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及其要求,请家长配合帮助孩子做到在家的一日常规与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保持一致,逐渐培养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例如,能够自己吃饭,饮水,睡觉,大小便等。教师可以请家长提前带幼儿来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基本设施、班级环境,认识班上的老师,让孩子在参观的过程中...

如何帮助幼儿提高某种学习)或模仿)能力?
答:3怎样提高小孩的学习能力 首先培养语言兴趣。无论学习任何语言在幼儿看来兴趣是最关键了,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幼儿学习语言来看,音乐和游戏是吸引他们兴趣的关键武器。玩游戏听音乐。要想上好一堂有趣生动的课,那老师就要把有趣和生动发挥到淋漓尽致,有趣就是我们上课的游戏,在孩子看来能玩就是...

幼儿园教研活动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园内生活
答:在幼儿进园前,家长可先带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熟悉班上的老师,让孩子看看幼儿园有滑滑梯、可以骑木马、哥哥姐姐怎样唱歌、舞蹈、做游戏,这些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之对上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孩子来园,首先会碰到大小便、吃饭、睡觉等题目。自理能力差的孩子面临吃饭要喂、睡觉要陪、衣服不会...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计划_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答:2、课堂教学上一律要改变“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并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优良品德;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认知兴趣。 3、要求幼儿园园长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积极推进教师的学历...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帮助的人:94.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1)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2)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

孩子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方面
答: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爸爸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交朋友后,不仅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均有好处。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 在...

如何提高幼儿倾听能力
答:帮助的人:29.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问题一: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首先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可以以讲故事的形成来培养注意力,从而也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当然,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诉说能力来更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幼儿对事物的注意是不随意...

论文:浅论如何提高小班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
答:小班新生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走向幼儿园集体活动的第一步。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幼儿会感到陌生、不习惯而产生担心、恐惧的心理,在刚开始入园会出现哭闹、逃跑、不进教室等现象,从而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如何帮助幼儿克服由于环境的转变而带来的不安,尽快...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答:比如,家长可在家中贴上一张“宝宝进步了”的表格,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将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进步表现,用贴上奖励标志小红花或小红旗的方式鼓励孩子,以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将有助于他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进而愿意上幼儿园。四、作为小班的幼儿教师也特别要具备一颗爱心和包容之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