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反思

作者&投稿:郸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松是风骨的象征,它苍劲挺拔,傲斗冰雪,顶天立地,枝干高耸,正直坚韧,是勇士。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歌唱松,赞美松,风雪洗礼松更翠,大雪压枝更挺拔。下面是六年级语文上册《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反思,欢迎参考阅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反思1

  古诗的教学中,通过读而让学生有所感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来诗画是一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题诗更是如此。这是诗人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是我们感悟的方向。小学古诗教学,目的在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在感悟中领会古诗意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苍松怪石图题诗》这首句子长短不一,洒脱不羁的古体诗时,我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教学时,我利用我们六年级教室在多媒体的有利资源,通过媒体播放收集到的国画作品,让学生以一名书画欣赏者的身份去观画、赏诗,把诗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走进画中,融入诗中,去体会古诗的诗情画意,领悟诗人的情感,真正做到了不顾此失彼,也不厚此薄彼。

  课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将课前布置收集到的国画作品完成为书画作品(第八单元综合活动内容),既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语文上册《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反思2

  这个单元,主题是“岁寒三友”,三篇主要课文的结构差不多,都是前面一首诗,后面是赏析,还附有插图。

  第一篇《墨梅图题诗》是实习生小叶上的,后面两篇《墨竹图题诗》和《苍松怪石图题诗》所用的方法与小叶的.方法差不多,介绍作者之后,先把诗读通读顺,理解诗意,再结合插图读懂诗画欣赏,理解作者所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再回到诗歌,尽量让孩子能在课堂上将诗歌背诵出来。

  不过,今天上《苍松怪石图题诗》感觉并没有前面的顺。首先是这首诗的理解与前两首相比,长了不少,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前天布置的预习,估计许多孩子除了把生字写完,并没有认真去读课文,所以今天当我让他们读诗时,花了不少时间才把它读通。而且今天发言的孩子也少了,这帮小鬼也不知是哪根筋搭到了,有时上课发言挺积极的,今天倒像是要睡着了,难道是之前的统考动员把他们吓到了?

  对诗歌的质疑倒是有不少孩子举手了,几乎把全诗的内容都提了出来,好吧,一个个来解吧。与以往不同,过去上诗歌,虽然有孩子提问,但这些问题一般都有孩子知道答案,而今天,有些问题就没人知道,所以只好自己来了。看样子,这样的诗在书上还真应该有些注释,要不,有些内容不借助工具书或是老师讲解,他们自己是无法理解的。

  上完了,再把这三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总结了一下,特别让孩子们自己总结“诗画欣赏”这一部分,是按照先介绍作者,再介绍画面内容,最后总结诗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顺序来写作的。其中第二篇《墨竹图题诗》还插入了作者郑燮创作诗画时的时代背景。总结这些是想让孩子们知道,如果将来他们自己要向别人介绍这一类作品时,也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来写作了。反复讲了两遍,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听进去了。本想着布置孩子们去练练笔的,可是却并没有准备这方面的资料。明天布置他们周末写日记算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反思3

  1、本课感觉最成功之处是入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出两幅松树图,让学生在对比中领略出文中画面的独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根据画面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一举双得。

  2、“在所有的言语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轴。”在教学本课时我着眼于诗的语言,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对诗画通过其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深入地去体验、感受,产生赏心悦目的情感体验效应。通过对比、拓展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诗画的意境有所领悟。

  学生在自主学习古诗、理解全诗的意思时,我利用各种资源,让已经明白诗意的多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学懂的情况,从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述中提炼出明白诗意的方法——释、留、补、调。这中间,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此时,我发现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展示他们的创造潜能。

  古诗毕竟不同于一般作品,它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我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不忘教师关键处的引导、点拨。我在学生发言时适时提醒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本诗在谴词方面有一种对称的美,“苍松”对“怪石”,“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我引导学生体会诗意、诗味、诗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这样,在引导学生述说为什么喜欢某句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给他们诗美的表达方式。



~

小学生教材全解上苍松怪石图题诗诗意
答:傲然独立。译文 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问一下苍松怪石图(一首诗)的翻译,详细些
答: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jiǎo)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què)高且坚,迥(jiǒng)干(gàn)春风碧云里。译文 您难道不知道,在严寒的季节,哪里去寻找...

苍松怪石图题诗主要写了什么
答:古诗: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此诗已被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收录)释字;解词:乔:高大 矫矫:强壮、...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中阙和迥的意思是什么?
答:阙:宫殿。迥:远的意思。该句语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诗画家李方膺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苍松怪石图题诗》,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全诗原文如下: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

有关《苍松怪石图提诗》的意思
答:《苍松怪石图题诗》是“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诗画家李方膺所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从松的外形入手,赞颂了苍松的品格,表现了作者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整个作品诗画相融合,画面中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极好的背景;苍松挺劲,生机勃勃,带给人无限力量。象征着画家本人...

苍松怪石图题诗中“乔”“复娇娇”的意思
答:清代李方膺《苍松怪石图题诗》中“乔”的意思是高耸,“复娇娇”的意思是又超凡脱俗。原文: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白话译文:您难道不知道,...

苍松怪石图题诗
答: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该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

《苍松怪石图题诗》描写苍松的品格的诗句是?
答: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描写苍松品格的诗句应该是: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

苍松怪石图题诗
答:迥于春风碧云里。你看到了吗,天已经很冷了,到处没有绿草;可是,你又看见了吗,松树屹立着,还那么青翠挺拔。天地之间本来都不是刻意修饰的,世间万物贵在保持本真。松树的枝干像山岳一样雄壮,冬日里的青秀无与伦比。它饱经风霜,经历千年万年。它高直的样子表示拥护天宫,在青天只上期盼着春风。

拥护天数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意思
答:《苍松怪石图题诗》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诗画家李方膺所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从松的外形入手,赞颂了苍松的品格,表现了作者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整个作品诗画相融合,画面中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极好的背景;苍松挺劲,生机勃勃,带给人无限力量。象征着画家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