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品德很差,不高尚的诗人有哪些?

作者&投稿:步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我们小时候相信也听过许多关于古诗人的故事了,老师与家长们也都鼓励着我们勇于向古人学习。上学之后,历史课本一般也会黑白分明,好人坏人分的清楚。可惜人无完人,传说中和课本上的光辉形象,背后不一定是高尚的人品,比如下面几位

1.匡衡 凿壁偷光

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可是我们全面了解这个人,匡衡早年是伴随汉元帝左右,汉元帝在当太子的时候对匡衡就非常有好感。继位之后,由郎中升为给事中。匡衡凭借自己早年对汉家儒学非常深厚的理解与掌握,深受汉元帝的喜爱。

很快变身为汉元帝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匡衡总是会采用诗经中的语句来驳倒自己的敌对朝臣。而由于汉元帝非常喜欢诗经,所以每次当匡衡使用诗经中的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汉元帝总是会支持他。

不过,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极限的,匡衡被封为安乐侯的时候,他封国的土地已经有31万亩。匡衡依然觉得不够满足,于是利用误差将自己的封地凭空扩大了4万多亩。

到了汉成帝时期,由当时的对匡衡的封地进行了重新核实,发现了匡衡从中利用职权非法侵占土地这一事实。随即向汉成帝报告,汉成帝将匡衡的封地全部收回将匡衡贬为庶人。匡衡最终的结局是由老家而来经历了人生的转换与宦海的沉浮又回到了老家去。

2.悯农李绅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能写出这样的诗,应该是个好官吧,可惜好诗不是好人。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20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李绅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他晚年经手的吴湘案。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其时,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以死刑。但此案上报到朝廷后,谏官怀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按照奏章中的说法,事情的起因是扬州都虞侯刘群欲娶流落广陵的美女阿颜。不料阿颜的养母却悄悄把阿颜嫁给了江都县尉吴湘,刘群闻讯后非常气愤,就唆使他人举报吴湘贪污公款、强娶民女。《册府元龟》中的说法是,李绅欲夺阿颜献给李党老大李德裕,所以一心想干掉吴湘这个绊脚石。

3.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创立了理学。

这样一个人,朱熹曾诱奸尼姑及儿媳,有人说这是编排朱熹的不是。也有人说是实有其事,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那么倒底有没有呢?《宋史》卷三十七有载:监察御史沈继祖劾朱熹,诏落熹秘阁修撰,罢宫观。。即指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如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等等,其中还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意思是说朱熹曾引诱两个尼姑作侍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朱熹家中的儿媳则在丈夫死后还怀上了孕……最后,主张将朱熹斩首,以绝朱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案,也就是说所谓纳尼为妾并非空穴来风。



~

历史上有才无德的诗人有哪些,作品家喻户晓,人品却不堪?
答:第一位,宋之问,他最有名的诗是近乡情怯,不敢问来人,这句诗勾起了多少人对自己家乡的感情,因此流传于世,但是宋之问本人人品很差,他是那种可以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荣华富贵而杀害亲人的人,宋之问曾经亲手杀了自己的外甥,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曾经背叛自己最好的朋友,目的是为了荣华富贵,...

品德不好而失败的古人历史上品德不好的古人有哪些品德
答: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宋之问 宋之问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

哪位诗人有不阿权贵的词语?
答: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词赏析:《酌贪泉》是东晋诗人吴隐之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吴隐之为官的清廉。前两句描写喝了贪泉的泉水变得贪婪的传说。后两句描写吴隐之喝了贪泉的泉水后为官清廉的...

陶渊明的影响
答: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 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

何陋之有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答: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所虽然...

元代诗人有哪些
答:4、王旭。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著有《兰轩集》。王旭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5、倪瓒。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

郭沫若有哪写作品?
答:3、 回忆录 《洪波曲》4、评论集 《雄鸡集》5、专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6、翻译书目:《菌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年,泰尔 《少年...

杜甫关于品行的诗句
答: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3. 有关品德修养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

《李显高》细数中国历史上被狗糟蹋的“虎父”!
答:诸葛恪一开始做的还不错。他在吴国的名声和诸葛亮差不多。当他旅行时,人们很难看到他。英雄指数:8鲁迅与鲁抗鲁迅在军事政治上真的无话可说。大家都太了解他了。说说他的品德吧。他实际上是一个可爱的学者。他老了也不改本色。他是认真的,从不忘记圣人的教诲。有一次,他看到王子在打鸭子,就板着脸骂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