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什么?“曲”是什么? 词和曲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烛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词。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歌词叫填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词调都有名称(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叫做词牌。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牌也便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即词谱的名称。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早行""、""咏梅""等。
2.曲。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宋、金时期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词,发展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又称北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



词是什么?曲是什么?~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曲,元曲的简称,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二者都是当时流行的北曲 (散曲分南曲和北曲两种,它们最初的萌芽都是从“词里蜕化出来的)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纪君祥等,因此人们把元曲称为元朝文学作品的代表。

词用字要相对典雅,要与故意用俗字的曲有所区别,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眼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江阔——是词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是曲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是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是词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是曲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曲

一、词的句式要散文化,要比诗更直白
这一点体现于李后主、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白石)、吴文英(梦窗)……等所有词人的全部词作中,无一例外。
前人曾把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为词与诗分界的代表。
此中真义,就靠自己的悟性去领会了。
二、曲的特点是故意使用俗字
例如,柳永的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眼凝噎’,被关汉卿化为‘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曲)。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被王实甫化为‘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曲)。关汉卿、王实甫都是故意使用了俗字。今人如果写词,既要做到明白如话,又要避免太俗,以免变得词不像词、曲不像曲。
前人曾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曲)
作为词与曲分界的代表。
此中真义,就靠自己的悟性去领会了。

歌曲中的词 曲是什么意思
答:词就是歌曲中的文字,曲就是歌曲中的旋律.

诗是什么,词是什么,曲是什么?
答: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段叫一阕。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曲。曲是由词...

曲和词是什么
答:二是词韵大抵依照诗韵,曲韵则另立韵部;三是词有平上去入四声,北曲则入声归入平上去。涂宗涛先生则认为词曲的分别在于曲的衬字多,词的衬字少,词虽有调同体异现象,但同一词调一般地讲相差并不悬殊,曲却不是这样,同一曲调的字数和句数往往差别较大。除上述区别外,曲为单调,词则有单调、双调、三...

词和曲的区别是什么?再帮忙写两首词和曲,短一些。
答:一、词的句式要散文化,要比诗更直白 这一点体现于李后主、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白石)、吴文英(梦窗)……等所有词人的全部词作中,无一例外。前人曾把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为词与诗分界的代表。此中真义,就靠自己的悟性去领会了。二、曲的特点是...

词是什么?
答: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

词和曲有什么区别?
答:词和曲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体裁,主要的区别如下:1、格式 词的题头有词牌和词题。曲的开头则是曲牌、宫调和曲题。2、结构 词的结构要求严格,有严格的格律和字数限制。曲的结构相对比较自由。3、语言风格 词的语言文雅含蓄,清新隽永。曲的语言比较大众化,口语化,可以加入很多口头语言。词的分类方式...

解释什么是诗,什么是词,什么是曲
答:一般认为58个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词从片数来分有单调(不分片)、双调(分两片)、三叠(分三片,如《兰陵王》)、四叠.4.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盛行于...

词和曲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答:知道词和曲的区别是什么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词和曲的区别 词是诗歌的一种,与现代的的歌曲一脉相承,其实作词就是现在的写歌词,只是古代通音律的较少,很少有传世名曲,所以填词的词牌也就有限。 元曲是戏曲的一种,与现代线剧一脉相承,所谓作曲就是写剧本。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我们谈曲和词的区别,...

诗、词、曲分别是什么?
答:诗、词、曲是我国古代文学重要的三种文学体裁。其中诗歌起源最早,先秦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

词和曲有什么区别吗?
答: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我们谈曲和词的区别,主要是谈散曲。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所以它们之间是比较不容易区别的。词中通行的词调大都只分为平、仄,而曲中的南曲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北曲的四声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