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是不是灭绝了? 印第安人灭绝了吗?

作者&投稿:谏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没有灭绝。

16世纪,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杀印第安人。

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而在美国,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

美国联邦法律称呼这些少数族裔时,将不再使用“印第安人”等具有“歧视性”的词汇,而由“美洲原住民”取代。

英勇善战

印第安人的英勇善战为人所称道,特别是生活在平原上以狩猎为生的印第安人多具有勇敢、善战的精神。落基山脉以东到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广大地区,是平原印第安人的居所图6-4骁勇善战的阿帕克骑兵,他们基本上以捕猎大动物为生。

在这片平原上有成千上万头野牛,纵横驰骋,势不可挡,而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就是靠英勇战胜牛群而生存下来的。他们用牛皮、牛筋建造房子,制作衣服和鞋子;用牛粪做燃料;用牛的膀胱来做水壶和饮水的器具。

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印第安人追寻野牛行踪,伺机捕猎。面对凶猛的野牛等野兽,他们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兽群的蹂躏,他们只能祈祷神灵的庇护保佑他们免遭蹂躏。



印第安人(Indians),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当今美洲各国。印第安人所说的诸语言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划分情况均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
结合以下信息,印第安人是没有灭绝的。而且有了自己的生存的权利和地位。
“印第安人”这一称呼本是欧洲人对美洲土著的统称,后来通行于世界。
公元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此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土著称作“印度人”(西班牙语:“indios”)。后人发现了哥伦布的错误,但碍于此称呼已经普及,所以英语等欧洲语言称印地安人为“西印度人”,称真正的印度人为“东印度人”,以作区别。
汉语直接将“西印度人”这个单词翻译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烦。
不过到了公元20世纪,美洲国家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开始对“印第安人”这一名称进行“正名”,比如印第安人在加拿大往往被称为更加政治化的“第一民族”(英文:“First Nations”)。
到达美洲
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莫顿及阿根廷古生物学家阿梅吉诺等提出了印第安人发源于美洲的说法。但是,此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时至今日,在美洲大陆上还没有找到任何代表人类进化的猿人化石,考古资料证明,在美洲只有猴类没有猿类。那么印第安人到底从何而来?他们到底属于什么人种呢?关于这个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由非洲而来,有的学者认为来自欧洲,还有的学者认为是由南太平洋的岛屿而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人甚至认为印第安人属于犹太人,是传说中失踪的十族的后裔。学术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但是随着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和遗传科学的迅速发展,学术界普遍认同,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美洲人土著印第安人的祖先有渊源关系。
人皮靴子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端,白令海峡的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白令海峡的平均宽度只有65千米,最窄处只有35千米,其间还有2个小岛(克拉特曼诺夫岛和克鲁逊什特恩岛),两个小岛相距只有4千米。而且白令海很浅,平均深度42米,最深处也只有52米,只要海面下降40多米就可以与陆地相连。由地质学的一些研究得知,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世界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了海面,因而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加之这时,时值冰河期的亚洲东北部气候十分寒冷,冰川横溢,而美洲内地不但没有冰川,而且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开山鼻祖。而后,由于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滚滚波涛重新淹没了大陆桥,又隔绝了两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这些外来者成为独立的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
关于印第安人的祖先移入美洲的时间以及路线,学界还有另一些说法。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移民绝对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财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团体.
蒙古国专家认为,以狩猎为生的蒙古人带着石器,经过当时还是陆地的白令海峡或阿留申群岛,最先到达美洲大陆。
俄罗斯和美国的许多学者都认为,亚洲人最先在约25000年前到达美洲大陆,其中一种可能是亚洲的狩猎者从当时还是陆地的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另一种可能是经海路到达美洲大陆。
美国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州的许多地名是蒙古语或接近蒙古语。1974年,美国和苏联考古队在阿留申群岛发现了仅在蒙古国戈壁地区出土过的石器。巧合的是,这些岛屿的名字正是蒙古语,如Ushka和Ataka,意思是“巴掌大的地方”;Ikanud的意思是“大眼睛”;Iknudak的意思是“故乡”;Qagaan Tayagungin意思是“白色的森林”等。
阿留申群岛的地名中接近蒙古语的多达20个。另外,阿拉斯加州的一些地方、河流的名字也出自蒙古语。如“Hoatak”的意思是“故乡”,“Eek”的意思是“母亲”。
语言方面的证据: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和蒙古人一样称家庭为“ail”。“ail”是蒙古族逐水草游牧时几个亲戚家庭组成的基本合作单位。印第安人称祖先为“Hagaan”,这其实是蒙古语中“可汗”一词。另外,在阿留申群岛的阿留申语中,“Aguu”一词的意思是“守护神”,而在蒙古语中这个词的意思是强大、优秀,两者基本相符。
蒙古人和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有某种血缘关系。
古代文明
玛雅人
玛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
古印第安人
构成了多样的美州土著人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玛雅”是为了方便而起的他们的一个集体的称号,这包括为该地区贡献某种程度的文化和语言遗产的人。但这之中也包括许多不同的人口、社会和种族群体,他们中谁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特征。
21世纪初,玛雅人约有七百万。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还存在着大量遗留的古代文化遗产。一些玛雅人已经相当地融入了现代文化,另一些人还在继续着更传统的习俗,这些人以玛雅语作为主要语言。
当代玛雅人大多数生活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州、坎佩切州、金塔纳罗奥州、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和中美洲国家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西部和萨尔瓦多。
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蚕豆、南瓜、可可、甘薯、辣椒、烟草、棉花。
土地公有,分配给每个家庭使用,每3年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西元后,出现了自由人和奴隶的划分,统治者称为“大人”,职位世袭,掌握军政大权。
阿兹特克人
阿兹特克人(Aztec)又译阿兹台克人,阿兹特卡人,是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中心在墨西哥的特诺奇,故又称墨西哥人或特诺奇人。主要分布在韦拉克鲁斯、莫雷洛斯、格雷罗等州。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纳瓦特尔语。
阿兹台克人最先居住在墨西哥西部的海岛上,11世纪开始迁移。根据传说,他们得到神的启示,如果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那就是定居的地方。1325年,他们在首领特诺克带领下,在特斯科科湖的两个岛上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城(Tenochtitlán,今墨西哥城)。
印加人
印加人(Inca),或译印卡人,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使用克丘亚语。“印加”(Inca)的意思是“太阳的子孙”。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中段,中心在秘鲁的库斯科城。
印加人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克丘亚族的一支,讲克丘亚语,他们的“王”称为“印加”,早期西班牙殖民者与其接触时,错误的把他们“王”的称号来称呼这个部族,因此,印加人这个名字就延续了下来。与阿兹特克人一样,印加人也是一支相当年轻的部族,他们在13世纪起开始向外扩张,并建立起历史上习称的“印加帝国”。
毁灭灾难
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印第安人是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拉丁美洲的男性印第安人基本上没有纯男性系列的后代,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而北美的情况更糟,印第安人被赶入印第安保留地,其在当地人口所占比例小于5%。在美国,印第安人仅占总人口的1%左右。
《世界通史全编》有这样的文字:“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里指美国独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
1783年,美国独立以后,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虐待并没有丝毫收敛。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了开拓疆土,美国政府把印第安人驱逐出祖居地。1830年,美国政府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规定东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为他们划定的保留地中去,实行种族隔离和迫害。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绝大部分是偏僻贫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带。一个叫切罗基的部族,在被迫迁往“印第安准州”(即今奥克拉何马州)的迁徙中,历时3—5个月,约4000人丧生,占该部族的人口的25%。这一惨剧后来被称为“血泪的审判”。印第安人长期遭到屠杀、围攻、驱赶、被迫迁徙等迫害,人数急剧减少。到20世纪初期,只剩下30多万人。直到1924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为美国公民。1934年,美国又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通过了《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允许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强迫印第安人放弃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况才有所改善。
在殖民者进入新大陆之前之前,美洲已经有了四个印第安人建立的奴隶制大帝国。令人遗憾的历史事实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来自欧洲的殖民者所毁灭,难以驯化的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以致于殖民者们不得不从文明程度更低的非洲运去更易于统御的黑人作为奴隶。
3分布编辑
北美洲
西部大平原和北美东部的古印第安人(Paleo-Indian),尽管环境不同,却有类似的经济活动。在美国西部──从俄勒冈州到墨西哥北部,从太平洋海岸区到落基山东边──散居着沙漠文化的印第安人,以狩猎及采集果实为生,但已有原始农业技术发展。
太古晚期在工具技术上有了进步的发展,诸如有沟槽的石斧及石锤等,而且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部落间有贸易制度。西元前3000~前2000年,气候变得温暖,于是有些印第安人跟在吃草的野牛之后,进入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河与亚伯达(Alberta)地区,亦有更北进入北极冻原。
前2000年前后,美国西南部原住民已开始种植玉米。西元200~700年,是一个寒冷时期,阻碍了农业发展。700~1200年,密西西比河谷中发展出以村落为基础的文化,特色是进步的农耕方法与复杂的宗教仪式。此时期在西南部各处散居的原住民,如阿纳萨齐(Anasazi)、莫戈隆(Mogollon)及霍霍坎(Hohokam)等均属前普韦布洛(pre-Pueblo)社会。莫戈隆的农业技术是阿纳萨齐加以改良的,利用雨水与引导河水来浇灌作物;亚利桑那南部的霍霍坎文化是以灌溉来维持其农业经济。西元后第一个1,000年期间,普韦布洛文化发展出用石块建造居室的技术,并在制陶方面有重大进展。1300~1700年为退步的普韦布洛时期,由于居民向东、南方迁移,许多石屋因此荒废。现代普韦布洛时期始自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前来定居之时。普韦布洛文化与农耕方法的某些特色至今犹存。
在殖民时代,欧洲各国采取不同的政策来对待北美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吸收原住民成为基督徒,并使其居于指定地区。法国人与印第安人建立贸易关系。英国在1763年宣告将阿帕拉契山以西地区拨给原住民,有效期至英国统治结束而终止,接着由美国予以采行。1848年在加州发现黄金后,众多白人向西迁移,遂爆发欧洲白人与印第安人争夺土地的长期战争,包括1876年苏族(Sioux)、夏延族(Cheyenne)进行的卡斯特(Custer)大屠杀。1887年多数印第安人迁入保留地,是年《道斯土地分配法》(Dawes General Allotment Act)使印第安人丧失了近348,100平方公里(134,400平方里)的土地。1934年的《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Indian Reorganization Act)施行改善原住民生活的措施。195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政策以及社会上对民权的关心,印第安人成立了许多组织,并引起全国注意到他们的问题。
中美洲
万余年前,印第安人进入尼加拉瓜与墨西哥北部地区之间的中美洲,耕种技术的发展可追溯至西元前4500年左右,由于农业技术的稳定进步导致前2000年前后建立农业社会,由于粮食供应渐趋稳定,使小的居民点演进为大市镇,并刺激了陶器与其他艺术品之成长。西元后第一个1,000年称为古典时期,有玛雅文明兴起,当时人们由僧侣阶级统治。他们最重要的神是丰收神克特拉洛(Tlaloc),其标志是美洲虎,是现存雕刻品中常见的主题。在后来的文化中,以传统上更为好战的鹰来代替美洲虎,同时,以人作牺牲也成一种常见的宗教行为。西元1000年前后,托尔特克(Toltec)与阿兹特克(Aztec)两帝国取代了这些以宗教为基础的社会型态,直到16世纪西班牙入侵为止。阿兹特克帝国在巅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中美洲。
最早移民来的种族依居住地区可区分为几个不同的文化分支。其中之一在墨西哥西北部的海岸、沙漠与多山地区谋生。另一支塔拉斯科人(Tarasco)定居在米却肯(Michoacan)山区。马雅人则占居危地马拉、犹卡坦半岛及墨西哥的恰帕斯(Chiapas)等地的一部分。阿兹特克人则集中在墨西哥中部的高原地和今日墨西哥城。第五个分支在墨西哥南部海岸和高地。中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特色,是以小型社区方式定居,而以个别家庭为基本单位,男性与年长者居领导地位。社区活动以市场为中心,另一中心为政府机关,政府官员同时亦主持宗教仪式。虽以西班牙人引入的天主教为主要礼拜方式,但精灵崇拜、迷信及占卜依然存在。
欧洲工业的技术与工具随天主教与西班牙人的征服传入中美洲,后来矿藏、农场、牛群成为殖民社会的经济中心。1821年的革命,使墨西哥与危地马拉当地出生的西班牙人与其他混血后裔脱离欧洲人之控制并组成新的共和国政府。1910年墨西哥发生另一次革命,扫除了排他性的社会与经济政策,开始认同印第安人在政治、文化与经济方面的贡献。20世纪后期,在墨西哥城市与农村社会中,对印第安人有更完整的无差别待遇出现。
南美洲
据考古纪录,南美文明开始于西元前一万年,第一批北美与中美移民到达时。他们定居于火地岛、阿根廷、智利南部、大峡谷地区的中南部平原及中央安地斯山的部分。他们的群体以亲属关系为基础,而以性别及年龄来定阶级。这些游牧的群体后来被高度农业发展的社会所取代。农耕社会位于巴西和大安地列斯的阿拉瓦克(Arawak)海岸及内陆森林地区。由于他们的食物充裕,所以能够维持较大且稳定的社会单位。其他在加勒比海沿岸和安地斯山北部定居的民族,以军事及宗教仪式为基础,在农业技术支持下,出现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型态。南美洲的原住民文明大约在西元前2300年生根于安地斯山中部,其后进步迅速,数千年间在农耕、技术上皆有开展。约西元1000年前后,有奇穆(Chimu)、蒂瓦纳库(Tiwanaku)王国,及后来的印加帝国。印加的繁荣盛况直到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才衰落下来。它的领域从秘鲁延伸到智利北部,曾发展了有效的灌溉系统和复杂的控制粮食生产、储存与分配的制度。人口最多时达350万。其社会阶级分为世袭的王室、贵族、工匠及农民。印加文明最显著的革新,是以法律取代习俗来制定社会组织及高水准艺术产品的造诣。16世纪欧洲人征服南美,使印加帝国的农业与政治习惯完全被西班牙人的方式取代,天主教亦取代印加宗教。印加的贵族与工匠阶级纳入殖民地阶级制度中,而农民则沦为劳役者。在低度开发地区,印加人民仍保持他们某些文化传统,并与现代工业中心维持经济交易。其他南美印第安人如阿劳坎人(Araucanian)等一直成功地抗拒西班牙人统治,直到19世纪后期始遭压制、同化或遣入保留地。
4经济编辑
农业
农业方面,首屈一指的就是玉米。
玉米是包括水稻、小麦在内的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由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而后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5000年前印第安人就已经将野生玉米培育成为人工栽培作物了。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玉米有20多个品种,生长期有长有短,短的只要3个月左右就成熟了。自从16世纪初欧洲人把玉米从美洲印第安人那里带出来以后,由于它适应性强、产量高、播种和收获季节早,很快便在世界各地种植起来。特别是在高原、干旱和阳光充足的地区,玉米是主产作物。
在世界各种粮食的总产量中,玉米的产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印第安人培育出玉米是一件了不起的农业试验。植物学家们认为,把野生玉米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是农业史上最困难的试验,而印第安人在5000年前就将它培育成功了,的确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家都知道,玉米是高禾植物,而豆类为低禾和蔓藤植物,印第安人将玉米和豆类套种,首创植物间作技术,充分合理的使用土地,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玉米丰富的营养、较高的产量和对各种环境的较强的适应性使之成为印第安文明的物质基础。因而,美洲印第安文明被称为“玉米文明”。
马铃薯、甘薯(又名红薯、山芋)是很重要的食物,也印第安人培育的。
印第安人还培育出了木薯,山药等。
欧洲研究者认为,除了中国大豆、欧洲蚕豆,如绿豆、豌豆、豇豆,云豆、赤豆、菜豆、架豆、扁豆、豆角、茶豆等等所有的食用豆类都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这是因为欧洲人是在发现美洲之后从那里得到这些豆类, 并在欧亚大陆传播开来. 但中国的黄豆和赤豆在《神农本草》里已经有记载, 神农本草成书在汉朝或更早. 唐代《本草拾遗》《千金方》里有黑豆、豌豆、白豆、绿豆. 但无论如何, 印第安人种植食用这些豆类.
此外,花生、西红柿、黄瓜、南瓜、西葫芦、辣椒、菠萝、鳄梨、草莓、可可(可以制成巧克力糖果)都乃出自印第安人的培养。
欧洲学者相信,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50%以上都出自印第安人之双手。
印第安人还培育出了橡胶、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
很早之前,印第安人就会将橡胶涂抹到斗篷上防雨。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胶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
现代工业的发展与美洲的橡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橡胶是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离不开橡胶。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胶对世界工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如果说钢铁工业是西方旧大陆的骄傲,那么橡胶的贡献足以和之相媲美。
此外,印第安人贡献了世界上大多数的棉花品种。
印第安人培育出许多种药用植物和燃料植物,如提取奎宁的金鸡纳树,提取麻醉剂的高根(古柯),至于染料植物则有十几种之多。
博彩业
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赌博条规法》,要求各州不得阻止印第安人在保留地内从事州立法没有禁止的赌博活动。从此,印第安人的博彩业,从几个孤零零的用纸牌搭成方块的赌博厅发展到规模巨大的产业。
负责印第安保留地赌博业和部落赌博项目审批的全国印第安人博彩委员会统计,1990年,印第安人保留地内的赌场收入只有5.7亿美元,而如今已超过100亿美元;在联邦政府承认的全国558个印第安人部落中,有188个部落在全国28个州经营着285个赌场。
博彩业是印第安人在20世纪取得的最成功的经济发展。开设赌场对贫困的印第安人有利无害。他们的博彩业收入反过来投资在学校教育和医疗卫生以及其他公共设施方面。
由于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博彩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一些眼红的州政府开始想方设法向印第安人伸手要钱。
1993年,康涅狄格州同当地印第安人部落签订赌博契约,要求部落向州政府进贡四分之一角子老虎机收入。作为交换条件,州政府允许这个部落垄断这个州的角子老虎机。1997年,新墨西哥州不顾印第安人部落的反对,在同部落首领签订赌博契约时,坚持要求对方让出16%的收入。
手工业
他们用陶土制成器皿,用燧石和黑曜石制成各种工具和武器,用棉花织成布匹,用金、银、铜和锡等元素制成合金,再把这些合金制成各种器皿和装饰品。
收入
在美国,印第安人总体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下的占41.7%,是美国平均贫困率的两倍;印第安人的教育水平也是全美最低的,大学以上文化的为7.6%,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失业率也是全美最高的,只有不到1%的印第安人拥有自己的土地。

印第安人是否灭绝~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16-19世纪发生在美洲大陆的一场残暴的屠杀。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

印第安人没有灭绝。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划分情况均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

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杀印第安人。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但拉丁美洲的男性印第安人基本上没有纯男性系列的后代,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
而在美国,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美国联邦法律称呼这些少数族裔时,将不再使用“印第安人”等具有“歧视性”的词汇。而由“美洲原住民”取代。

印第安人是否灭绝
答:印第安人没有灭绝。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除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16世纪,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杀印第安人。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

印第安人灭绝了吗
答:”在那场袭击后幸存的印第安人将美国第一总统改名为“城镇摧毁者”。大部分Senca人的城镇都在5年时间内被灭绝。曾积极参加和推动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的“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之一,就是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说的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届总统...

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原因是屠杀还是瘟疫
答: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灭绝的原因是瘟疫。一般认为旧大陆传播去的瘟疫,如天花,伤寒、霍乱等,美洲居民对这些烈性传染病基本没有免疫力,瘟疫消灭了美洲印第安人90%。但是一些比较新的研究资料显示,古代阿兹特克人甚至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就认识天花这种传染病了,只是他们把它叫做“zahuatl”。1520年和1532年...

美国历史上共杀害了多少万印第安人? 有300万吗?
答:印第安人作为人类主要人种之一,整体上已被基本灭绝。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采用了以下四步:第一步:美国统治集团将灭绝印第安人,定为国家战略并长期执行美国国父华盛顿,曾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1783年,华盛顿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相互比较时...

历史上,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几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在随后的对抗中,美洲印第安人运动(AIM)的两名成员被打死,一个美国军官受伤并最终瘫痪。伦纳德佩尔蒂埃—美洲印第安人运动(AIM)的活动家,这次事件的领导人,被逮捕并被起诉,最终他被判处终身监禁。导致印第安人生存现状堪忧的原因 (1) 历史上对印第安人的战争 在十五世纪末,当第一批殖民者到达...

现在真的还有原始部落么?他们完全与现代隔绝?
答:“已经灭绝超半个世纪的部落——尤里”。 然而,尤里部落的出现仅仅是昙花一现。 1969年后,除了被哥伦比亚军方带出来的5名人质,人们再也无法找到丝毫与这个部落有关的人或物。尤里部落的存在又变得扑朔迷离。 选择 开放旅游业8年后禁止访客 在MalocaBarú住着一个规模很大的图库纳印第安人部落,部落人口约有3万。

世界上还有多少印第安人?
答:印第安人主要聚居在北美洲,美国有256万印第安人,厄瓜多尔有436万印第安人,委内瑞拉有50万印第安人,墨西哥有1032万印第安人危地马拉有483万印第安人,秘鲁有1113万印第安人,玻利维亚有447万印第安人,其他印第安人分布在其他拉美国家。

为何华盛顿当时要将印第安人屠杀灭绝?
答:最后,如果当时印第安人能够遵守新的文明的规则,还是可以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的,但是由于两个文明差距实在是过于悬殊,印第安人不可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他们要的是战斗,将美国人赶出自己的家园,这样才导致美国人为了扩张不得不将印第安人屠杀奖金灭绝。华盛顿甚至给自己手下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 给美洲带来了什么
答:欧洲移民从欧洲带来天花、麻疹等传染疾病,长期生活在美洲的印度安人对这些疾病没有免疫力,西班牙、英国殖民者又大肆杀戮、迫害,造成印度安人大量死亡,到18世纪末,墨西哥、古巴等地的印度安人已经灭绝。哥伦布的主要成就:开创了在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当时欧洲人口正在膨胀,有了这一发现,欧洲人...

标榜人权的美国,为何要屠杀印第安人?
答:美国是一个标准的移民国家,在现在的美国人到达那里之前,美国居住的是印第安人。美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印第安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往往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在一起生活,这也导致他们被殖民者各个击破。而最终灭亡印第安人的除了殖民者的屠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