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作者&投稿:叔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学前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正确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经具备,三四岁时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以后再发别的音,就容易有口音。一个人在婴幼儿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后进行补偿教育就困难多了。婴幼儿在掌握词汇方面,由3岁的800—1000左右个词,发展到6岁的3000—4000左右个词。在掌握语法方面,由掌握简单陈述句的语法形式,发展到掌握多种句式并列句及主从复合句等)的语法形式。在正确教育下,幼儿入学前就能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情感等。如果婴幼儿在发展语言的关键期,没有条件学习口语,以后就不能真正学会说话。众所周知,7岁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开始学习说话,经几年的训练,只记住四五个单词。这个实例说明,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如错过了时机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学前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成果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学前期语言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

语言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婴幼儿在掌握语言之前,要认识一个物体的特征,必须对该物体的各部分和各个特征逐一进行详细的感知,他们用手摸,抓起来玩弄着看,放进嘴里咬,甚至把东西拆了……,而当他们掌握了语言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成人在带领婴幼儿观察周围世界、传授知识技能、解释行为规则时,都将伴随语言。语言的参与,将使婴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语言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起作用:

用词命名:即把所认识事物的名称、形态、习性等用词叫出来。如带幼儿认识公鸡时,不仅能叫出公鸡(名称),而且还能说出公鸡头上有红色鸡冠,嘴是尖尖的,身上有漂亮的羽毛,尾巴是向上翘并向下弯的,有两条长长的腿(外部特征)。幼儿在认识事物时,有了词的标志和解释,其对事物及属性的感知,才成为能被理解的知识,并且得到巩固。

借助于词,区别类似的对象:婴幼儿知识经验贫乏,知觉的精确性差,在认识相似的事物时,常常发生混淆。如幼儿大都分不清楚狼和狗的外形特征。这时,成人就可借助于词,让幼儿对二者进行比较,可边观察边指出它们的不同:“狼的嘴较大,腿较细,尾巴长,是向下拖着的;狗的嘴比较小,腿较粗,尾巴短,是向上卷起来的。”当然,也可让幼儿在观察时,自己找出它们的不同,观察不到之处;成人再给予启发,以培养他们分析、比较的能力。

借助于词,认识事物的共同特征: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要求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在成人帮助下,逐渐学会概括。如区别对鸡和鸭的不同点之后,可启发幼儿找出鸡和鸭的相同点:都有羽毛、翅膀、两条腿和脚,肉可以吃,母鸡、母鸭都会生蛋等。

借助于词,分出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点:幼儿受思维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分不清主次。如颜色属事物的次要特征,而幼儿却常常把它作为事物的主要特征,因此,他们常常会说出“黑色的小白兔”或“灰色的小白兔”之类的话。对这种情况就需借助于词给予解释,让幼儿知道,兔子有好多种颜色,有白的、黑的、灰的、棕的,……,但不管哪种颜色,兔子都是长耳朵,短尾巴,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让幼儿知道这些才是兔子的主要特征。

语言在孩子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除以上作用外,作为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使孩子直接地认识事物,而且还能使其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如孩子已知山楂是酸的,下次再认识柠檬时,只要告诉他们:“柠檬很酸。”可以不尝味道就能体味了;不仅可以把感性知识用词记载下来,储存在脑中,构成知识,而且还是思维过程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进行抽象的思维,在由直接地感知、表象进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等抽象思维的过程中,语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由于幼儿认识范围的扩大,认识内容的加深,也就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语言发展的过程,往往也是认识丰富和深化的过程。这就说明语言与认识的密切联系与互相制约的关系,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语言,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学前期语言教育可以为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证明,学生写作能力低的原因之一是独白能力低,不怎么会说话,写起文章自然杂乱无章。而独白能力强,比较会说的学生,说起话来有条有理,生动自然,写出文章一般都不错,这是因为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在孩子入学以前,如果能学会普通话的准确语音,掌握大量的词汇,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入学后学习认字、读书和作文时,主要是把看到的字形和相应的语音联系起来,理解文字内容和用文字表达意思就比较容易了。学前阶段成人如能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口头组词、组句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现想现说,有条有理地说,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的发展。以上这些因素,均可为孩子入学后学习书面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

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1、出生~20天:非自控音阶段。发音以哭声为主,也有一些咳嗽和吃奶时的发音,都是新生儿不能自己控制而发出的声音。2、21天~5个月:咕咕声阶段。儿童的听辨能力和发音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3、6个月~1岁左右...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具体如下: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为语言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和规定性。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现代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多个功能区,分别起着调节人类各种行为的作用。其中,语言中枢分面在大脑左...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发展特点如下:(1)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2)从情景性语言逐渐发展为连贯性语言。(3)能够总和利用表情,手势,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4)对有效沟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来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种交谈技能,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要求。(5)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学前儿童语音发展阶段
答: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从情景性语言逐渐发展为连贯性语言,能够利用表情、手势、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1、出生后 宝宝会因生理的原因发出声音,例如饿了或者身上不舒服的时候,发出叫喊声。2、 2-3个月...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特点有:1、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2、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3、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综合性。4、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逐步完善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发展特点如下:(1)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2)从情景性语言逐渐发展为连贯性语言。(3)能够总和利用表情,手势,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4)对有效沟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来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种交谈技能,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要求。(5)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幼儿言语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
答:.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 : (一)学前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正确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经...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

.学前儿童的语言有哪些表现,词汇和言语表达能力是如何发展
答:3. 约半岁 发出音组:如,ma-ma、ba-ba、da-da、na-na,等。这时儿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例如,哭的原因不同(如饥饿、疼痛、假哭)而夹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仍然不是言语,最多只是为言语的发生准备条件而已。4. 约7-8个月 形成了最初的言语活动。约7—8个月时,由...

《学前心理学》语言的发展
答:1. 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和主要发展阶段。2. 知道学前儿童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特点。3. 了解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内部言语的发展特点。4. 了解学前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特点。即儿童的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语音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后。语音知觉是指对语言中语音类别的识别和语音、语调的辨别。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是
答: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如下:1、学前期儿童的言语发展主要表现是声母和韵母的发展逐步提高。2、学前期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