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的原理 热辐射是什么样的结构?运动的原理是什么?

作者&投稿:占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热辐射原理:热辐射是内能产生变化,使电子与核表面产生类似海拔高度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又产生类似电磁波的一种现象。所以热辐射的原理是电子动能转换成电磁波的辐射。

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谱,波长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从0直至∞,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传播。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所以热辐射是在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

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当温度为3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在红外区。当物体的温度在500℃以上至8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成分在可见光区。

黑体是一种特殊的辐射体,它对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恒为1。黑体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但可用人工制作接近于黑体的模拟物。即在一封闭空腔壁上开一小孔,任何波长的光穿过小孔进入空腔后,在空腔内壁反复反射,重新从小孔穿出的机会极小,即使有机会从小孔穿出,由于经历了多次反射而损失了大部分能量 。对空腔外的观察者而言,小孔对任何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都接近于1,故可看作是黑体。

热辐射的原理是什么?是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原子结构?还是什么?~

热辐射是内能产生变化,使电子与核表面产生类似海拔高度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又产生类似电磁波的一种现象。所以热辐射的原理是电子动能转换成电磁波的辐射。应该算原子结构。太深的,敬请高人。

 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谱,波长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从0直至∞,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所以热辐射是在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
  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当温度为3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在红外区。当物体的温度在500℃以上至8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成分在可见光区。
  关于热辐射,其重要规律有4个:基尔霍夫辐射定律,普朗克辐射分布定律,斯蒂藩-玻耳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这4 个定律,有时统称为热辐射定律.
  物体在向外辐射的同时,还吸收从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与它的温度、表面积、黑度等因素有关。但是,在热平衡状态下,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见辐射度学和光度学)r(λ,T)与其光谱吸收比a(λ,T)的比值则只是辐射波长和温度的函数,而与辐射体本身性质无关,即
  上述规律称为基尔霍夫辐射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于1859年建立。式中吸收比a 的定义是:被物体吸收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通量与入射到该物体的辐射通量之比。该定律表明,热辐射辐出度大的物体其吸收比也大,反之亦然。
  黑体是一种特殊的辐射体,它对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恒为1。黑体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但可用人工制作接近于黑体的模拟物。即在一封闭空腔壁上开一小孔,任何波长的光穿过小孔进入空腔后,在空腔内壁反复反射,重新从小孔穿出的机会极小,即使有机会从小孔穿出,由于经历了多次反射而损失了大部分能量 。对空腔外的观察者而言,小孔对任何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都接近于1,故可看作是黑体。将基尔霍夫辐射定律应用于黑体,有
  可见,基尔霍夫辐射定律中的函数f(λ,T)即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
  热辐射的特点:
  a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 0 K ,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
  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 d 具有强烈的方向性;
  e 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
  f 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 4 次方。

什么是辐射
答:射指的是由场源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辐射之能量从辐射源向...

电磁辐射的原理
答: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场。人 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 阳及其 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 生电磁辐射。围绕在人类身边的天然磁场、太阳光、家用...

电磁波辐射的原理是什么怎样避免电磁波辐射
答:现在电磁波几乎是随处可见了,很多人都知道电磁波辐射对身体有坏处,但是却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电磁波辐射的原理是什么。那么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电磁波辐射的原理以及怎样避免电磁波辐射。电磁波辐射避免一、电磁波辐射的原理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原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以及累积效应等。人体是一个导电...

地面有效辐射的原理
答:地面有效辐射的强弱随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云况而变化。(1)根据辐射强度的关系,地面温度增高时,地面辐射增强,如其它条件(温度、云况等)不变,则地面有效辐射增大。(2)空气温度高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如其它条件不变,则地面有效辐射减小。(3)空气中含有水汽和水汽凝结物较多,则因水汽放射...

电磁辐射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答:电磁辐射 也叫作电磁波,它是电磁场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的过程。广义上说,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电磁波,传播速度均为30万公里/秒,只不过它们产生的机理、波长和频率不尽相同而已。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污染,指电磁波谱中频率在30千赫(KHz)~3000兆赫(MHz)...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答:天线就是一个“转换器”,实现电流信号和电磁波之间的转换。中学物理学过,两根不相连的平行导线,有交变电流时就会形成电磁波辐射。如果两根导线距离很近,辐射很微弱,因为导线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抵消。当两根导线逐渐张开,辐射就会增强,因为导线电流方向相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同。...

电磁辐射的原理?它和核辐射有啥区别?
答:1、电磁辐射、核辐射都是不同的波,常说的:可见光、带颜色的光、紫外线、红外线……,都是波 2、波长不一样决定了其性质不一样 3、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

核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原理是什么,应如何防护?
答: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

大气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能量的原理是什么?
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哪些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反射没有选择性 散射有选择性 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都要发生散射。但散射并不象吸收那样把辐射能转变为热能,而只是改变辐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

为什么核会有辐射?
答:因为那些原子结构不稳定,而物理规律要求原子保持稳定结构,于是那些核元素就会不停的释放多余粒子,这就是辐射!发热发光其实都是辐射,日常我们说辐射其实是核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