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最后,HR 最后会说“我的问题问完了,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如何理解和回答这句话? 如何回答面试官的最后提问:“你还有什么要问的么?”

作者&投稿:贲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面试中,如果谈到了这里,这是给你机会的时刻,一定要知道:聪明的人会说,精明的人会听,高明的人呢,会问!

关于反问,你需要知道的是:

1、求职是平等的双向选择

公司挑你,同时你也在挑公司。反问环节是给你一个机会,去了解公司,去了解职位,去了解这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一份工作。一个自信从容,不卑不亢,进退有度的应聘者会令面试官更加高看两眼。

2、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不要问百度一下就知道的问题。你的问题能体现出你思考的深度和对于行业的理解,建议在面试之前,提前准备好问题的清单。 这也是一个和行业精英对话的机会,是很好的成长的机会,不要浪费。

3、知道面试官是谁

面试官是业务部门的领导还是HR?通常面试越往后面试官级别越高。

针对不同的面试官提出不同的问题,不要拿业务上的问题去问hr,也不要拿加不加班这种问题去问业务面试官。

具体该怎么问?

1、问发展而不是问培养

请问公司的晋升机制是怎样的,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会有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新员工2-3年内在公司会有怎样的发展?

注意:职场中戒掉学生思维,要体现出你作为一个工作者的上进心,主动寻求发展,而不是被动等待培养

2、问改进而不是问不足

如果我拿到offer的话,在入职之前要做什么准备能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这份工作对于新人来说最大的挑战会是什么,您觉得应该怎样应对挑战呢?

注意:不要问面试官自己有哪些缺点,这会让面试官回忆一遍你面试中的不足。

3、问岗位需要什么能力而不是自己有什么能力

您觉得对于校招应届生/实习生,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如果我拿到offer,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尽快地适应环境,然后为团队做出贡献呢?

注意:你可以对着面试官的回答,反思自己有没有在面试中展现出这种能力。

4、多种方式具体了解工作内容

实习期有机会进入什么样的项目,会有什么样的产出?团队接下来主要的发力方向会是什么呢?

注意:适用于JD写得比较笼统的情况

5、面试中提到的其他事情

比如面试官提到了竞品,你可以问面试官对于竞品的看法。

以上的问题,适用于多个公司多个岗位,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公司,需要准备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懂了吧?



这样的话,一般是在结束前问,这个时候HR或者是面试你的直系上级确实没有什么要问的了,他要了解的已经都问完了。

如果你没有要问的,那么面试大概率就此结束。

一般有两种理解:

  • 这句话,是一句面试官在面试时的常用语,表示面试即将结束。

  • 面试官期望你能够有自己的想法。

  • 实在没有要问的,无论面试官是出于和终目的问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回答可以是“暂时没有了”。

    不要强行去询问相关问题,结果会适得其反。

    哪些话题尽量不要问:        

  • 已经在之前的面试中回答过/问过的问题

  • 敏感话题

  • 八卦问题

  • 能查询到的基础信息

  • 面试表现

  • ……

    自己已经知道的,或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信息,不用画蛇添足的提起,会让面试官觉得在来之前你并没有做好充足的面试准备。

    那么哪些话题是可以提的呢?

  • 部门/团队规模

  • 员工成长计划

  • 公司文化

  • 这些问题一般不会踩雷。



面试最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应该怎样回答?~

面试被问到: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应怎么回答?

作为hr经常被最后一问的好问题杀个措手不及,但这些问题确实比较加分:
1. 请问您在贵公司工作多久了?您觉得在这里的工作开心吗?为什么?
2. 您最喜欢这家公司的什么地方,最不喜欢这家公司的什么地方?
3. 如果再给您一次机会,您还是会选择现在的这家公司吗?
4. 您能描述下这个岗位一天的工作情况嘛?
5. 您这个岗位在实际工作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 来自职Q用户:静香
我总结一下什么是不能问的吧:1.工资。不要在聊到最后的时候问出,这个职位的工资状况。如果是固定工资面试过程就一定会聊到了,如果还没有也不要放在最后一问,会显得你只是为了工资来的,对职位本身其实没兴趣。
2.请问有多久的带薪年假?再次强调,只有在和HR谈薪水的时候可以谈及待遇问题。其余时候请不要向面试官提有关:上下班时间,午餐补助,年假制度,加班费用等等问题。
3.我对另外一个岗位也感兴趣,能介绍下吗?刚毕业或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或由于职业方向不确定,或抱着对新鲜事物踊跃尝试的心态,对不同岗位都跃跃欲试。但问出这样的问题,会让面试官以为你对所聘岗位本身并没有兴趣,或让面试官以为你是一个“朝三暮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来自职Q用户: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