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宗教信仰是什么? 白族村信仰什么宗教

作者&投稿:爰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三大类,有时互相有交叉。

第一是保护神信仰,叫“本主”,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特有宗教。“本主”即本境之主,是白族一个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神。几乎每个村庄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檀香木雕的或泥塑、石雕的本主偶像。各村所祀的神祇都不相同,每年都有定期祭祀的本主诞辰日。本主神中有自然崇拜之神、英雄崇拜之神、南诏大理国的王族文武大臣,也有外族人物或不见经传的各色人物,都被立为本主。平时不论生死疾病,婚娶节庆、出门归家、生儿育女都要到本主庙祭祀聚餐,以求保佑,并且希望本主“善求必应”,保佑好人。

第二类是佛教,特别是密宗。起源于唐代的南诏国时代,叫滇密。南诏国时期,唐王朝传来佛法,其中密宗的一支叫阿吒力教,大约在唐朝之际传入今云南大理地区,随后影响了大理国时期,经元、明之后逐步衰落。主要修行方式有诵咒、结印、祈祷,有所谓“三密”即语密(口诵真言)、身密(手结契印)、意密(心作观想)之说。阿吒力教在大理地区流传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曾一度是西南地方政权南诏与大理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与白族原有的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白族特点的中国佛教密宗的一个支派,简称“大理密宗”或“白密”,“滇密”。

滇密”阿吒力与其他密宗教派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僧人尤崇阿嵯耶观音。“阿嵯耶观音”这个称号鲜见于佛教典籍,为阿吒力教所独有。阿嵯耶观音像形态多颀长纤细、宽肩细腰、身着印度菩萨式衣服,白族信众因之俗称其为细腰观音。阿嵯耶观音是佛教造像传入白族地区后本土化、民族化的产物。第二,主要神为大黑天神。大黑天神是梵语“摩诃迦罗”的意译,是“滇密”阿吒力教的护法神。大黑天神在白族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享受着信众的顶礼膜拜。第三,僧人可以有家室。作为一种宗教流派,滇密虽然已成历史,但作为宗教信仰的一种形式,并没有完全从白族社会生活中消失,而是融入到其他宗教中被白族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时至今日,在白族的某些信仰中仍能找到阿吒力教的踪影。

第三类是道教和其他自然神教,在大理等白族生活的地区也有很多表现,白族与汉族交往很久,对汉族民俗文化非常熟悉,其中汉民族习俗中与道教有关的鬼神信仰等,都在白族文化中同样有表现。



    白族人民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白族的本主信仰体现了儒、佛、道融合的思想。传入白族地区的道教在民间有一些法事,比如说白族人新房子落成一年了。要为房子做生日。说这个房子没有建成以前,这里是一片空地,有鬼魂、动物、花草。人来了以后,就把这些环境破坏了。要安龙谢土。整个法会顺着撒净―请神―上表―送圣―请祖宗―安家坛―送祟,一道道来。

  还有佛教,做法事要“破地狱”,要破五方,拿着剑,东南西北中,又耍、又唱,还有去点灯,去十供养,所有仪式都有音乐、舞蹈、日常祭礼仪式,一为日常生活中白族家庭或个人在出生、满月、取名、结婚、病痛、丧葬、求子、求职、经商、建房、年节等重要关节,到本主庙向本主献牲祭祀、祈福求顺的活动,主要程序为:明确祭祀意图,准备祭品(香火、活鸡、猪肉、糖果、茶酒等),到了本主庙后向本主上香、献祭品、祈福、磕头等。

  早在晚唐时期,有个名“阿阉黎”(阿陀利)的密宗僧人到洱海地区传教,南诏统治者见其教义对巩固奴隶主政权有利,便先后赠封了许多释僧为“国师”、“师僧”,并修建了许多佛塔寺院,使大理地区很早就成为“妙香古国”。

       南调幸铭时所建崇圣寺“千寻塔”,铸铜佛一万一千四百尊;建屋八百九十间,耗铜四万零五百九十斤。在宾川鸡足出也建有三百六十余座佛教庙宇,相传释边牟尼的大第子翅冲曾在选里入定守衣。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佛旨径持正法,结集至尽甘年,将人定灭,乃往鸡足山。”鼎盛时,稳住僧多达五千人;《南沼野史》也说大理国第一代君主段思乎“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



本来好好的汉族白民系,非要逼人家独立成族,一点一点的蛮夷化。痛心疾首啊。



白族有哪些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发展而来的宗教。相较原始的神巫崇拜,本主信仰形成了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为完整体系的宗教,并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构成了“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佛教约于隋唐之际传入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阇黎”,所以又名“阿阇黎(阿叱力)”教,现在称其为“白族密宗”。盛行于南诏大理时期。大理国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为僧。国中男女都读佛典、诗书,手不释珠卷,因此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元明之后,大批汉族移民屯驻洱海地区,汉文化开始在洱海地区广泛传播,汉传佛教逐渐开始取代大理本土佛教(密宗)的地位。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婚姻中有入赘的婚俗,入赘的男子不仅在社会上享有同不入赘的男子一样的地位,而且还受到邻里乡亲,女方家成员、亲友的尊重,并享有继承女方家财产的权利和赡养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们成长成人的责任,人们把这种人赘俗叫“上门”。有的白族人家还有意把儿子“嫁”出去,讨姑爷进门,故民间还有“打发儿子招姑爷” 的俗话。 白族婚姻,虽受父母包办,但青年人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如果恋爱关系确定,男子愿意到女方家上门,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定婚时,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长辈亲友数人邀请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请宾客时,长辈要当着众亲友的面为他改姓取名。从此他就随妻姓,不再使用原来的姓氏名字,并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后,男子结婚后在女 方家成了一员,同辈人之间只能互相称兄弟,禁忌把人赘的男 子称为“姐夫”。“妹夫”或“姑爷”。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语言文字
  白语中的汉语借词相当复杂,不同时期借入了不同的词。有些词分不同时期借入白语,形成同一个汉语词有不同时期借词的现象。而且这些分不同时期重复借入白语的汉语词还产生了语法搭配上的差异。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和汉语类似的词汇有可能是同源词。现在有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原来认为的借词实际是同源词。

汉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答:道教教义,敬奉元始天尊(天宝君)、灵宝天尊(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信仰居于名山洞天福地仙境中的神仙真人,宣传天道循环、善恶承负、因果报应的宗教信条,主张通过修正、修善、积德、修性的途径,达到成神成仙、生长久视的目的。道教是一种以长生为乐,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 新中国成立以后,道教...

新疆民族的宗教信仰
答: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信仰佛教。新疆充分尊重和保护各种宗教信教群众进行正常宗教活动的权利,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目前,在全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 ***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新疆现有宗教...

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的信仰包含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血缘...

彝族人的信仰是什么
答:彝族人的信仰:崇奉多神,主要有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和崇拜祖先。一、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神的信仰。人们认为大自然中许多没有生命的物质都附有精灵,一个家庭中凡是祖先遗留下的一切东西如衣服、首饰、银子、用具等,都可附上精灵“吉尔”(含有“福气”之意),认为它具有保护家人的魔力。二...

土家族信仰什么宗教?
答: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向王军,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对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日、月、星、辰、雷、雨等等。另外还信仰"梅山神"...

高山族的宗教信仰
答: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汉族移民,天公、佛祖、土地公、大胜王爷、妈祖等宗教信仰逐步传入高山族地区;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在荷兰、西班牙侵占时期开始传入,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传播、蔓延,在高山族宗教生活中遂形成原始宗教信仰、佛教以及西方宗教等交错并立的局面。 高山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除表现于衣...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答: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

话说所谓宗教信仰到底是个什么
答:直白的说就是人类古时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释,科学技术没有现代如此发达,人类就归于“神”的力量,也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手段。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一种,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

56个民族的宗教信仰
答:56个民族共同信仰是马列共产主义。

汉族的主要信仰宗教是什么?
答:孔孟之道是汉族传统的精神框架,而和神学先关的理念则多来自于道教。佛教则是泛中原地区的几乎所有民族的普遍信仰,对文化影响也非常大,当然就包括对汉族。汉族传统的主要信仰就是儒释道三教,基督教目前还只是一个新兴的外传宗教,不仅还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乃至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内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