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愿军6个兵团的司令员都是谁? 抗美援朝时,六个志愿军兵团是按什么顺序入朝的?各自兵力如何?

作者&投稿:钟离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13兵团,司令员邓华

该兵团乃是最先入朝作战的部队,当时38军,39军,40军,42军都属于十三兵团编制,这几个军都是解放战争中的第四野战军中的王牌,后来又增加了第50军,第66军入朝作战。而当时能够担任这几个军的司令员是文武双全的邓华将军,副司令洪学智,韩先楚,在他们的指挥下,13兵团打响了入朝第一枪,同时该兵团也参加了整个抗美援朝战役。

邓华将军身经百战,前后参加了古田会议、长征、湘南起义、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

后来担任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协助横刀立马大将军指挥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组织指挥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及1953年夏季反击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第二,第九兵团:宋时轮、王建安

随着抗美援朝战役,打的越来越激烈,于是,第九兵团奉命入朝参战,在解放战争中第九兵团隶属第三野战军,当时的司令员是宋时轮,但抗美援朝时期兵团司令还是他,不过增加了一个王建安,也就是说第九兵团司令员有两位,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第九兵团两位副司令员,分别是第三野战军粟司令手中的王牌悍将陶勇,王必成两位将军。

宋时轮将军乃是黄浦军校毕业生,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东征、西征、山城堡战役、冀东抗日武装暴动、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梁山阻击战、宛西战役、宛东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91年在上海病逝,堪称高寿,享年八十四岁

王建安将军后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零年于北京病逝。

第三,第三兵团:陈赓,许世友

两人在抗战时期分别担任386旅的旅长及副旅长,副司令员乃是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将军,陈将军是十大将军之一,为人幽默风趣,深得横刀立马元帅器重,许世友将军出声少林,一身功夫难逢敌手。

第四,19兵团:杨得志

该兵团是解放战争中第一野战军的部队,当时的司令员是杨得志。但是这次兵团司令员依然是杨得志将军,共三个军入朝参战,分别为63军(军长傅崇碧),64军(军长曾思玉),65军(军长肖应棠)。其实第19兵团除了杨得志外,还有司令员分别为韩先楚,黄永胜。

第五,20兵团:杨成武

该兵团在解放战争中隶属华北野战军,当时的司令员是杨成武。而这次入朝参战的兵团,司令员共有两位分别是杨成武,杨勇两位将军,第九兵团在他们的指挥上先后参加了金城反击战,为抗美援朝胜利画上完美句号。

杨成武将军素来有白袍小将之称,众所周知,白袍小将一般都是演义评书中名将的代名词,赵云、罗成、马超,皆是如此。而杨成武将军年轻的时候长相非常帅气,参加过多场战役,功勋卓著。

第六,董其武

解放战争中收编国军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第23兵团,兵团司令员是董其武。该兵团并不是抗美援朝作战部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后勤保卫,防止敌机轰炸志愿军机场。



朝鲜战争后没有多久,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彭德怀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出征。由于抗美援朝打了两年多,对手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所以志愿军先后有6个兵团入朝作战。

除了带队的彭老总外,每个兵团的司令员也都不是无名之辈,都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

这6个兵团先后有多人担任过司令员,他们分别都是谁呢?

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

入朝作战之前,中国就在东北组建了解放军第13兵团为主的东北边防军,这也是率先入朝作战的军队。

当时13兵团的司令为邓华,他还是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在彭老总因病回国后,出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

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王近山、许世友

1951年8月,志愿军副司令员兼3兵团司令员、政委陈赓入朝。他还代理志愿军司令员一段时间,不过没多久,陈赓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王近山本来就是副司令员,陈赓走后,他曾短暂代理司令员,没多久轮换回国,去了山东军区,接任的是许世友。

许世友来的有点晚,前后将近一年时间,错过了很多大战,但是他参加了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还没有过足瘾,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王建安

1950年11月宋时轮带着第9兵团入朝作战,曾在朝鲜创造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之一,宋时轮后来还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不过在陈赓回去没多久,他也奉调回国了。回国的他担任了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开始为新中国培养人才。

随后,王建安入朝接替宋时轮成为司令员,在夏季攻势中发动了三次进攻,狠狠地打击了敌军。不过王建安身体不好,在1954年回国了。

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韩先楚、黄永胜

1951年2月,杨得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率部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第二年担任了志愿军副司令员,在邓华之后他又正式成为了志愿军司令员。

韩先楚入朝作战很早,他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后来在杨得志之后担任了兵团司令员,上了一线,不过在1953年韩先楚因病回国了。

随后,黄永胜入朝代替韩先楚担任司令员。朝鲜战争结束后,黄永胜归国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并授予上将军衔,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杨勇

1950年,杨成武以第20兵团司令员的身份率领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与美军在文登川爆发了大规模的交战,一战打出了威名。

杨勇入朝时间很晚了,直到1953年春天,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回国,杨勇入朝,接任兵团司令员职务。

这个时候虽然谈判差不多了,但是对方还不老实,尤其是南朝鲜,杨勇组织所部参加夏季反击作战,有效地打击了敌人。在杨得志之后,杨勇还成为了最后一任志愿军司令员。

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

1951年9月,董其武作为23兵团司令员率部赴朝作战,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兼任着志愿军修建委员会主任。

在朝鲜23兵团几乎都是在后方担任修建、维护机场以及防空任务,况且由于形势变化,三个月就回国了。



为了保卫新中国,中央迅速组建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由于敌人实力强大,我军后来又陆续调集部队前往朝鲜战场,最多时达19个军,一共有六个兵团。这些司令员有邓华,宋时轮,陈赓,杨得志,杨成武和董其武。

接下来具体介绍一下这些人。邓华,时任志愿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邓华带领13兵团率先进入朝鲜战场,还出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在此期间,邓华参与指挥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功勋卓著。1955年,邓华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宋时轮,时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任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他参与指挥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等。1952年秋,宋时轮回国,后来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陈赓,时任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1951年4月,陈赓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两度往返朝鲜战场。1955年,陈赓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位列粟裕、徐海东、黄克诚之后。杨得志,时任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1951年2月,杨得志任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1955年授衔时,杨得志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杨成武,时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1950年,杨成武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他参与指挥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曾重创美军第七师,创造了朝鲜战场月歼敌最高纪录。1955年,杨成武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董其武,时任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1951年9月,董其武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在此期间,董其武组织部队完成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1955年授衔,董其武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现代的繁荣稳定的生活都要深刻感激这些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志愿军的6个兵团司令员都有谁?55年又授什么军衔?》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总计有6个兵团,240万人先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其中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另外加上补充的50万新兵,在朝最多的时候兵力大约为130万人。那么参战的6个兵团中,入朝参战的顺序是如何的?这6个兵团的司令员又都有哪些人?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们又被授予什么军衔呢?

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兵团——第13兵团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13兵团,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奉命向朝鲜境内开进,成为第一批入朝的部队。在赴朝参战前13兵团下辖一共有第三十八、第四十七和第四十九三个军,入朝后增编第五十军和第六十六军两个军。

而13兵团的司令员为邓华,在抗美援朝期间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并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并指挥了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等著名的战役。曾担任13兵团司令员的邓华,在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二批入朝参战的兵团——第9兵团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9兵团,在时任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的率领下入朝参战,成为第二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其下辖包括第第20军、第26军和第27军,总兵力大约为15万人。志愿军第九兵团,曾参加第二、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等。

1952年秋由于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其第九兵团司令员和政委,由王建安兼任。在1955年授衔时,曾任第九兵团司令的宋时轮王建安均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三批入朝参战的兵团——第19兵团

紧随在第九兵团的后面,1950年11月,19兵团免建陕西军区,率原辖3个军东进至山东兖州、泰安地区,担负志愿军第二番轮战任务。1951年2月分别由安东、长甸河口入朝参战。下辖第63军、第64军和第65军。入朝后,第19兵团参加了1951年4月发起的第五次战役,这次战役志愿军准备的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但却没有达到预定要歼敌几个师的目的。

后又参加了1951年的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西海岸反登陆作战准备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等等。其第十九兵团的司令员,前后分别由杨得志、韩先楚、黄永胜担任,1955年授衔时均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四批入朝参战的兵团——第3兵团

1951年3月,为了适应朝鲜战争的需要,从二野中抽调了三个军组建了志愿军第3兵团,随即赴朝参战,成为第四批入朝参战的部队,主要承担第二番轮战的任务。其下辖的包括第12军、第15军和第60军。

先后参加了第4次和第5次战役、夏秋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等。其第一任司令员为陈赓,1952年7月8日 由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53年4月,第3兵团第二任司令员由许世友担任。在1955年授衔时,曾任第3兵团司令的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五批入朝参战的兵团——第20兵团

1951年6月19日,作为第三番轮战部队的20兵团,由安东、长甸河口作为第五批入朝部队渡江进入朝鲜参战。当时的20兵团下辖4个军,分别为第21军、第54军、第67军和第68军。

入朝后,第20兵团参加了参加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1952年春季巩固战地作战与反轰炸反细菌战、1952年秋季有限目的进攻战役等等。而第20兵团的司令员先后由杨成武和杨勇担任,在1955年授衔时,两人均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六批入朝参战的兵团——第23兵团

1951年9月第23兵团被调往朝鲜,但仅在后方担任警戒、承担筑路和机场建设等任务,成为第六批入朝的部队。当时第23兵团下辖一共两个军,既第36军(原绥远中华民国陆军第111军)及第37军(原绥远中华民国陆军新7师,319、326师及保2旅)。

入朝后的三个月时间里,第23兵团在艰苦的条件下,共投工100余万个,修建200-1500米长的机场跑道3条,滑行道、联络道共长9500米,推机道长8800米,飞机掩体190余个,各种附属工程30余项,还排除了2000余枚美军投下未爆炸的重磅炸弹。其司令员由董其武担任,在1955年授衔时,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上述就是志愿军入朝参战的6个兵团的时间顺序以及各个兵团的历任司令员,除了陈赓授予大将以外,其他担任过兵团司令的在1955年全部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战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先后调集上百万的兵力参战,其中步兵就有六个兵团,即第13兵团、第9兵团、第3兵团、第19兵团、第20兵团和23兵团,这六个兵团都是当时解放军中的主力部队,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不畏强敌,最终将敌人赶过了三八线。



哪几个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志愿军共投入6个兵团,当时的司令员都是谁?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持续了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日本的投降不仅代表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也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场有史以来席卷地区国家最多,范围最广,伤亡以及损失最为惨烈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但二战结束后全球就真的太平了吗?并不,虽然大范围的战争已经停止,但地域内的硝烟却从未断过。

就在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我们旁边的朝鲜正面临着美国的入侵,一股"唇亡齿寒"的悲痛袭上我们心头。不论是出于人道主义还是战略因素,抵御美国之事都刻不容缓。因此在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就此开展。
在3年援助中,我国派出了6个兵团,包括27个军另1个师,先后共有240万余人次投入这场战争,这6个兵团分别为13兵团、兵团、3兵团、19兵团、20兵团、23兵团。那么这6个兵团入朝的顺序是怎样的?谁先谁后?各自又有多少兵力呢?

最先行动的是第13兵团,是原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员为邓华,兵团内辖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和第66军这6个军,每个军又有3个师团。
第13兵团准备的时刻比朝求援更早,在1950年7月13日颁布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后,就立刻抽调了13兵团以及其他部队的部分人员前往东北,组成了东北边防军,当时人数为25万左右,之后陆续有增补。

第13兵团行动后,第9、第19兵团也不甘落后,这两个兵团前身分别为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以及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司令员则分别是宋时轮跟杨得志,他们两还都是湖南人,一个来自湖南醴陵,一个来自湖南株洲,共同作为二线部队伫立在机动区域内随时等待调动。

当时第9兵团共有第20军、第26军、第26军这三个军,每个军辖4个师团,最开始人数为15万左右;第19兵团有第63军、第64军、第65军,每军辖3个师团,人数跟第9兵团差不多,都是15万。

我们都知道抗美援朝最开始分为5次战役序列,第一次战役序列为第13兵团,第二、三次战役序列为第13兵团(后来的直属军)以及第9兵团,到了1951年的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序列第19兵团才加入,同时加入的还有第3兵团的第12军、第15军、第60军这三个军。

第3兵团的军来源比较杂,包括了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第九纵队以及华北军区第八纵队,司令员为陈赓,这也是个湖南人,最开始人数同样为15万。
那第20兵团跟第23兵团是什么时候加入的呢?是1951的夏秋防御作战开始才加入的,这两个兵团都辖有2个军,人数均为10万左右,司令员为杨成武跟董其武,分别来自福建跟江西。

抗美元朝八大将军是谁
答:杨勇:1953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组织所部参加夏季反击作战并指挥金城战役。此次战争对美韩联军起到了威慑作用,为日后停战做出了巨大贡献。1954年春起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1958年10月回国。刘震:1950年11月,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兼志愿军空军司令。1951年...

抗美援朝的是哪三位中国总司令指挥的
答:1、彭德怀,1950.10.8~1954.9.11,在朝鲜战场先后指挥过五次大规模的作战战役;2、杨得志,1954.10.31~1955.7 ,参与指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3、杨勇,1955.7~1958.10,任职司令员期间,战争已经接近结束,主要负责在朝部队停战期间工作;期间,邓华(代):1952.12.20~1954.10.30,代理近两年司令...

抗美援朝十大名将都是谁 主要将领有哪些
答:抗美援朝主要将领 1、司令员:彭德怀、邓华、杨得志、杨勇 2、副司令员: 邓华、洪学智、韩先楚、陈赓、宋时轮 3、政治委员:彭德怀、邓华、王平 4、政治部主任:杜平、李志民、甘泗琪 5、参谋长:解方、李达 6、后勤司令部司令员:洪学智 7、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张明远、吴先恩 8、空军司令部司令...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最后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答:第二任陈庚:大将 任职时间: 1952年 4月 7日——1952年6月10日 这个时间段内彭德怀元帅依然是司令员,陈庚只是代司令员,陈庚在1951年从越南回国后才奔赴的朝鲜前线,1952年4月,司令员彭德怀因病需要回国治疗,陈庚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委 ,在陈庚的指挥下,志愿军一个以坑道为...

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谁
答:由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在战争期间,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副司令员,甘泗淇曾任副政治委员,李志民曾任政治部主任,李达曾任参谋长。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彭德怀元帅...

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将军有哪些
答: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第13兵团过江后,于10月20日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0月...

抗美援朝有哪些著名的将军?
答:1、甘泗淇 1955年甘泗淇和李贞夫妇分别被授予上将、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星中惟一一对“双子将星”。1964年2月5日甘泗淇在北京病逝。2、李贞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务。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3、...

抗美援朝战争谁是司令员?
答:抗美援朝战争司令员是:彭德怀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彭德怀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

抗美援朝我国几个兵团司令员,回国后授予什么军衔?谁职务更高?_百度知 ...
答:第1个就是司令员邓华,邓华所在的第13兵团也是我国首个参与朝鲜战争的兵团。他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是在战场上却不畏生死多次号令志愿军迎难而上浴血奋战,为战争的早日结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自中美两方签订协议之后,邓华就回到了国内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在这期间他还组织了我国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演习...

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谁呀
答:彭德怀。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