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生作文写不好,是哪两个原因造成的? 关于乡村的作文

作者&投稿:徒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有的人能说会道,却写不出作文。作文能判断一个人能力综合性是否很强,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最高运用。

乡村孩子下课喜欢找同学或者找老师聊天,天生不喜欢待在教室里。学习不了几分钟就想着去跑跑转转。正是因为活泼好动,缺少了那份学习上的执着,才使得乡村学生和城里学生成绩相差较大。其实差别不是一星半点,不只是成绩,其他方面:比如个人才艺还有行为习惯各方面都有所欠缺。还有就是语文中的作文,乡村孩子特别差。

乡村学校的成绩都是本乡的老师互相批改,为了照顾学生,作文分都是偏高的,有的学生作文写得真的不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读书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读书多了才能写出好的句子。我们看到一群野鸭在水中嬉戏,有的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有人会说:看,野鸭,晚霞,好美呀!

正是因为读书少,学生落笔的时候才没有那么多的词汇,从头到尾只是文字的堆砌。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干巴巴的,像脱了水的蔬菜,没有新意,下笔时更是东拉西扯,写不出文章的重点。

2、孩子作文课太少。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课占的比重很少,以乡村学校的语文课来说,一周有15~20节语文课,而作文课只有2节,有的时候还不能保证按时上作文课。作文所占的分值是30分,占总分值的30%,而课时安排只有10%左右,明显偏少。而仅有的两节作文课,老师用一节课点评上周的作文,另外一节课是写本周的作文。老师的点评太少,而学生写作文的时间也太少。

凭一周仅有的一两节课让学生作文写的顶呱呱,很显然不太现实,而作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语文就失去了竞争力。

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呢?

1、每天写日记,每周写周记。

让孩子写好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时间并不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成效,需要日积月累坚持写。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写作文,从最开始的50字左右,不会还可以用拼音,到三四年级的200字,再到五六年级的300字左右。日记可以不写那么长,每天用十几分钟。把一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一天的感受写下来。

日记当然大都是记叙文形式,要注意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尾。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篇记叙文。就比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我们先把六要素给找出来。时间:星期一的早晨(7:30),地点——学校的操场上,人物---全校教师和同学们,事情(起因、经过、结尾):排队,敬礼,庄严而自豪地举行了升旗活动(活动期间同学和教师的发言等等),同学有序地离开操场。

2、多读同龄人的作文。

一本好的作文书,可以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作文书里的作文都是同龄人写出来的。

小学作文大致分为四类:叙事作文、写人作文、想象作文、写景作文。

叙事作文:常见的有《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儿》,《一件小事》,这都是小学中最常见的题目。要想把一件事写得饱满,我们需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得清楚,让读者也能身临其境,能够有代入感。

写人作文:对于学生而言,这个是最常见,也是最难写的。而学生最喜欢写的任务就是老师,怎么把大家眼中的人写好呢?而且还是大家熟悉的?写一个人就是来通过这个人身上的一些事儿来反映出来。是好,是坏,我们就事儿论人。

想象作文:《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既然是想象作文,就需要考察学生的脑洞。你的想象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一些不可能的事儿在想象中都是合理的。

写景作文:学生最爱写的作文就是《我的学校》,怎么样才能把学校写得更生动呢?学校是什么地方?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校是承载着学生童年记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花草,还有友情,更有老师的谆谆教导……

多读作文,读好作文,你也可以写出好作文,一篇好作文能让人看到文字的力量!



乡村学生作文写不好,是因为书读得少,教育资源匮乏,缺少对生活的探索,缺少眼界,这些原因都会让学生作文写不好。

一个是教师资源贫乏,教师不能很好的指导作文,第二个原因是乡村学生的见识了解,课外阅读都是很缺乏的。写作文没有素材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第一,缺少阅读量。乡村的学生学习环境相对来说比较闭塞,阅读量少,词汇量也少。第二,缺少锻炼。乡村的学生,缺少更专业的老师指导,平时写作文次数少。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教学与考试分数关系明显,只要是平时老师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学生遇到会立竿见影,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因而把课文教学当作重中之重。而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而对于考试成绩来说,无论学生写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点分数,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作文阅卷主观随意性较大,同样水平的作文在分数上可能有较大的差距,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性,进一步消减了老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问题二、农村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
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作文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
问题三、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各科教学都有追求“精讲多练”的趋势,作文训练也不例外,许多老师曾片面地认为,只要不断的增大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会提高,因此不断的鼓励学生多些多练,一周交一次作文,天天写日记,读书札记,每天的所见所闻等等,学生拼命的写、凑字数,甚至抄袭,老师拼命的批改,讲解,师生不堪重负。造成了事实上的两败俱伤。究其原因,一是受理科教学的影响,搞题海战术,错误地以为广种就能博收。二是“多读多写”一直被公认为是传统经验而加以推广,教学大纲也要求老师尽可能的给学生以更多的写作机会,许多老师静止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没有将“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没有认真地研究 作文教学的客观 规律 。

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感受乡村
“乡村”。这个两个字的词语,对于城市的那群孩子来说,由于没有去过,没有亲身体验过,要理解两字词语的含义,似乎会非常,非常的困难。要去感受乡村,似乎就更加地难上加难了。
“乡村”。这个两个字的词语,对于乡村的那群孩子来说,由于天天都在其中生活,对于其中的意义,一定会有很深且很多的感悟,但是,如果要准确而又清楚无误地表述出来它的意义,似乎还是有一些困难吧!
不同的人心中,一定会有不同的,自己理想中的美丽乡村,而我心目中理想中的美丽乡村,又是怎样的呢?
我心目中的乡村,既没有城市间的繁华喧嚣,又有着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的气质。乡村,没有城市的被污染了从而浑浊的空气,但却有着清晰可见的闪烁着的点点繁星。而繁华的大城市呢,只有化工厂所排放出的污浊臭气,只有黑色与深蓝夹杂的由于摩天大楼的灯光太亮而看不清星星和月亮的天空,没有乡村的“日出而作”般平静的生活,更没有乡村细腻温柔的风景,由此我认为,乡村,自然较城市,美丽。虽然乡村的土地会更贫瘠些,但,这不是可以用双手改变的吗?
有些人认为,乡村的风格,就好比东北大汉的性格,豪迈粗犷,那逶迤的群山,那奔流的大江,不正是乡村粗放广博的风格的最好写照么?
其实不然。我却认为,乡村的风格,正如那水乡甜美、温柔的江南女子一般细腻而又柔美。先别摇头反对,也切勿先点头赞同。先听我表述一番罢!君不见,那怪石上流过的涓涓细流?君不见,那溪边随风飘拂柳枝的杨柳?君不见,那肥沃的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
那涓涓细流的细腻,不正像心思缜密又细腻的聪颖的女孩吗?
那随风飘拂柳枝的杨柳,不也正像柔美婉约仿佛从清淡的水墨画中走出的女孩吗?
那孕育了无数华夏儿女的黄土地,则最像那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我们的母亲啊!
诸君各位,听了我上述的表述,您是否还能说,乡村,没有女子的细腻温柔,而只有东北男儿的粗犷豪放?
我感受到的乡村,既有男儿的粗犷豪放,又有女儿家的似水柔情。这是我心目中的乡村,是我感受出来的乡村。
这——是我们的乡村!

如何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答:我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当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定会闪光,信心百倍。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更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孩子不会写作文有三大原因
答:1. 孩子不会写作文是什么原因 教孩子克服写作困难小学生学习作文其实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一年级学写话,二年级学写段,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也被称为“习作”.其实三年级以后的孩子,一方面渴望表达自己所难了,他们冥思苦想,抓耳挠腮,最后也只写出干巴巴的几句话.一、从兴趣入手,介绍几个小技巧1.让孩子自己能把...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答:二是重形式轻内容。作文教学大多从形式入手,平日既不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又不向学生提出积累材料的要求,不帮助学生解决作文的内容问题,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无情可抒。三是重教轻学。"师授作文"的.模式,在农村小学根深蒂固。基本上按"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奉命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的...

考试作文严重失分,你知道是哪几个原因造成的吗?
答:其次就是很有可能是学生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读题不仔细出现马虎所导致的,要知道一个语文良好的作文就是要符合题意,但是如果你的作文不符合题意,那么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自然不可能给你一个很高的分,因此我们在写语文作文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语文作文的题目,尽量写一个贴合提议的文字,这样才能够使得...

作文写不好
答:(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

小学生作文失分原因有哪些呢?
答:下面将从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失分原因:偏离话题 失分具体分析:当给定一篇作文的时候,教师希望你写的是与这个话题有关的内容。但有的学生是所写非所给,常常跑题十万里,让人感觉与主题无法对应。相应补救措施:当写给定主题的作文的时候,一定先想好自己的身边或者是自己本人是否是发生...

为什么教了这么多技巧,学生作文还是写不好
答:愿意写作文,往往对老师布置的习作要求,只是应付了事,学生在习作中,不知道写什么,还有是不知道怎么写,针对学生的这种不愿意写,不知写什么和怎么样写这三个问题,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实践,认为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要把握好三个方面,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加强学生的写作...

写作文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答:写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很多,字数不够,语言不通顺,写一大堆废话,乱用词,写的不够生动,写的不够生动等 ,应多读书,积累好词好句,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总结
答: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们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其症结所在主要是作文教学问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器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而作文能力水平又直接取决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表...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
答: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除了抓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阵地外,最好的方法是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为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同一个教室里同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并不是教师教学的不力,也不是学生不爱学,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些教师只注重作文基本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