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是什么

作者&投稿:佟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变化: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社会各种具体矛盾中,占据支配地位、对其他矛盾产生规定性或影响的矛盾。它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以上内容参考了《中国青年网》的《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求是网》的《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两篇文章。

~

我国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是什么?
答: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变化发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第二次变化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三次变化则是在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我国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分别是哪三个?
答:1、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三次变化时间
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三次变化时间如下:1、1956年党的八大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2017年党的...

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分别是?
答: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分别是: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体现:1、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

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是什么?
答: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3、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新中国成立到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肃清反革命残余,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和三大敌人的残余势力的矛盾。实质上,是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及依据
答:3.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演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反映了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三次变化中,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答:本阶段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第八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本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和三代敌人的残余势力的...

党作出三次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判断的,时间与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最近两次的之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以后变成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答: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步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自1956年党的八大起,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社会主要矛盾已是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需求与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与当前经济文化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全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