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脑放音乐的一个问题 关于电脑只动放歌的问题。。。

作者&投稿:房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PCM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1-1 什么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位/bit)。

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波,因此也有频率和振幅的特征,频率对应于时间轴线,振幅对应于电平轴线。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可以看成由无数点组成,由于存储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数字编码过程中,必须对弦线的点进行采样。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获得该频率的能量值并量化,用于表示信号强度。量化电平数为2的整数次幂,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大小,即2的16次方。采样大小相对采样率更难理解,因为要显得抽象点,举个简单例子:假设对一个波进行8次采样,采样点分别对应的能量值分别为A1-A8,但我们只使用2bit的采样大小,结果我们只能保留A1-A8中4个点的值而舍弃另外4个。如果我们进行3bit的采样大小,则刚好记录下8个点的所有信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的值越大,记录的波形更接近原始信号。

1-2 有损和无损

根据采样率和采样大小可以得知,相对自然界的信号,音频编码最多只能做到无限接近,至少目前的技术只能这样了,相对自然界的信号,任何数字音频编码方案都是有损的,因为无法完全还原。在计算机应用中,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PCM编码,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CD、DVD以及我们常见的WAV文件中均有应用。因此,PCM约定俗成了无损编码,因为PCM代表了数字音频中最佳的保真水准,并不意味着PCM就能够确保信号绝对保真,PCM也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无限接近。我们而习惯性的把MP3列入有损音频编码范畴,是相对PCM编码的。强调编码的相对性的有损和无损,是为了告诉大家,要做到真正的无损是困难的,就像用数字去表达圆周率,不管精度多高,也只是无限接近,而不是真正等于圆周率的值。

1-3 为什么要使用音频压缩技术

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 bps。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 44.1K×16×2 = 1411.2 Kbps。我们常说128K的MP3,对应的WAV的参数,就是这个1411.2 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它和ADSL中的带宽是一个概念。将码率除以8,就可以得到这个WAV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这表示存储一秒钟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1分钟则约为10.34M,这对大部分用户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喜欢在电脑上听音乐的朋友,要降低磁盘占用,只有2种方法,降低采样指标或者压缩。降低指标是不可取的,因此专家们研发了各种压缩方案。由于用途和针对的目标市场不一样,各种音频压缩编码所达到的音质和压缩比都不一样,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都会一一提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都压缩过。< /FONT >

1-4 频率与采样率的关系

采样率表示了每秒对原始信号采样的次数,我们常见到的音频文件采样率多为44.1KHz,这意味着什么呢?假设我们有2段正弦波信号,分别为20Hz和20KHz,长度均为一秒钟,以对应我们能听到的最低频和最高频,分别对这两段信号进行40KHz的采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是:20Hz的信号每次振动被采样了40K/20=2000次,而20K的信号每次振动只有2次采样。显然,在相同的采样率下,记录低频的信息远比高频的详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音响发烧友指责CD有数码声不够真实的原因,CD的44.1KHz采样也无法保证高频信号被较好记录。要较好的记录高频信号,看来需要更高的采样率,于是有些朋友在捕捉CD音轨的时候使用48KHz的采样率,这是不可取的!这其实对音质没有任何好处,对抓轨软件来说,保持和CD提供的44.1KHz一样的采样率才是最佳音质的保证之一,而不是去提高它。较高的采样率只有相对模拟信号的时候才有用,如果被采样的信号是数字的,请不要去尝试提高采样率。

MP3—优秀成熟的音频编码

特点:音质好,压缩比比较高,被大量软件和硬件支持,应用广泛。

适用于:适合用于比较高要求的音乐欣赏。

MP3作为目前最为普及的音频压缩格式,为大家所大量接受,各种与MP3相关的软件产品层出不穷,而且更多的硬件产品也开始支持MP3,我们能够买到的VCD/DVD播放机都很多都能够支持MP3,还有更多的便携的MP3播放器等等,虽然几大音乐商极其反感这种开放的格式,但也无法阻止这种音频压缩的格式的生存与流传。MP3发展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他是MPEG(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的简称,是MPEG1的衍生编码方案,1993年由德国Fraunhofer IIS研究院和汤姆生公司合作发展成功。MP3可以做到12:1的惊人压缩比并保持基本可听的音质,在当年硬盘天价的日子里,MP3迅速被用户接受,随着网络的普及,MP3被数以亿计的用户接受。MP3编码技术的发布之初其实是非常不完善的,由于缺乏对声音和人耳听觉的研究,早期的mp3编码器几乎全是以粗暴方式来编码,音质破坏严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导入,mp3编码技术一次一次的被改良,其中有2次重大技术上的改进。

VBR:MP3格式的文件有一个有意思的特征,就是可以边读边放,这也符合流媒体的最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播放器可以不用预读文件的全部内容就可以播放,读到哪里播放到哪里,即使是文件有部分损坏。虽然mp3可以有文件头,但对于mp3格式的文件却不是很重要,正因为这种特性,决定了MP3文件的每一段每一帧都可以单独的平均数据速率,而无需特别的解码方案。于是出现了一种叫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数据速率)的技术,可以让MP3文件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帧都可以有单独的bitrate,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文件的大小。这种技术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要运用确实是一件难事,因为这要求编码器知道如何为每一段分配bitrate,这对没有波形分析的编码器而言,这种技术如同虚设。正是如此,VBR技术并没有一出现就显得光彩夺目。

听觉模型的导入:专家们通过长期的声学研究,发现人耳存在遮蔽效应。声音信号实际是一种能量波,在空气或其他媒介中传播,人耳对声音能量的多少即响度或声压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听到这个声音的大小,我们称它为响度,表示响度这种能量的单位为分贝(dB)。即使是同样响度的声音,人们也会因为它们频率不同而感觉到声音大小不同。人耳最容易听到的就是4000Hz的频率,不管频率是否增高或降低,即使是响度在相同的情况下,大家都会觉得声音在变小。但响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人耳就听不到了,每一个频率都有着不同的值。

MP3的编码方式介绍

第一种就是传统的CBR(Constents BitRate)。就是静态比特率。

CBR约定死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KBit/s进行压缩如果这种压制模式在固定比特率下如(K)复杂段落音频是无法满足,而低频下又是浪费容量。在容量一定的情况下,音质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想要音质到达最好。也只能把它压成K,然而容量实在是不能让人接受。特别是那些拥有容量较少的MP3随身听但又想要高品质MP3的朋友。用起来确实是左右为难啊。

第二种是VBR:全称是Variable Bit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

就是在音频中找出与音频最适合的比特率进行压制,使其在控制容量大小的情况下把音质提到最佳。VBR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频或无频段时,VBR会自动采用的比特率如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KBit/s或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级高端时则采用最高KBit/s进行压缩。VBR MP3就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MP3的音质,

第三种就是ABR:就是平均动态比特率。

指定VBR控制在某个比特率然后利用VBR对音频的解析调解MP3大小。是人们想在控制MP3容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又想要追求音质的一种压制方法。

就是在VBR中固定一个码率标准。比如把VBR平均控制在Kbps的标准上让VBR根据音频调节VBR码率,虽然后面得出的音乐体积比较统一,而音乐质量就参差不齐。

误区:VBR比特率越高等于音质越好,理论上是这样,但是VBR本身的作用就是调节比特率,比特率的高低要取决于歌曲本身音源的质量或复杂程度,

由于不同歌曲本身帧数的区别,VBR在压缩的时候会根据歌曲自动调节帧数,一首歌曲被分为上千帧进行分析压制,最后得出的平均数为最后的比特率。

所以VBR压制的MP3的音质是不能从比特率的高低上分辨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比特率偶尔不会是整数的原因了。(一般正版CD压出来的最后比特率都比较高,一般都会超过K,那是正版CD在音质的音频质量都要求的很高)

U盘不行

关于电脑存音乐的问题~

麻烦你再说详细些吧,如果不能播放,且文件大小和原来一样的话,那恐怕是在你存入CF卡时,或者在你之后用到CF卡时,破坏了里面的文件,并非病毒所致。(个人理解,求高手认定)
然后,如果你很心疼这些音乐的话,可以上网上找一个数据恢复软件来恢复那些音乐,前提是,你之前的那个U盘没有重新往上Copy特别大的东西,否则那些音乐就会被擦写掉了。

最后给你个建议,把那些音乐再考到电脑上,试一试还能不能播,不行的话,你先找到一个稳定的恢复软件,然后把TF卡里的音乐删了再恢复一遍,看效果如何。
我能做的就这些啦,嘿嘿,顺便帮你找了款数据恢复软件的相关报道:

你用搜索 看看电脑中的 .wav 文件中是否有声音和你听到的一样的 看看在哪个目录 删除掉就是 顺便看看该目录中有没有其他可疑程序
会不会是某个定时器之内的东西 整点报时 半点报时什么的

电脑听歌为什么出现暂时无法播放呢?
答:放暂无法播放,请检查声卡是否正常安装 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没有安装声卡驱动,你应该用硬件检测工具,检测一下你的声卡型号,再下载声卡驱动安装。 暂无法播放请检查声卡是否安装 下个驱动 听音乐的时候出现:暂无法播放,请检查声卡是否正常安装。 直接把百度打开输入:驱动精灵或者驱动人生下载就行了啊驱动都自动下载安装...

电脑放音乐出现声音卡顿怎么回事
答:一、 软件方面的问题 1、如果电脑安装多个杀毒软件(如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金山毒霸等),请您仅保留一个测试,因为杀毒软件可能会有产品冲突。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全部卸载后继续使用观察,尽量不要频繁使用此类软件优化系统。2、检查CPU利用率是否占用过高,如占用过高,尝试结束占用过高的进程...

电脑播放音乐有杂音怎么处理
答:1、首先需要在自己电脑桌面右击屏幕右下角扬声器在其下拉菜单中点击“打开声音设置”按钮:2、接着需要在其弹出的页面框中,找到并双击页面框中名称为“扬声器听筒”选项:3、最后只需要在“级别”下方的“平衡”选项里将“右前”改成“0”点击“确定”按钮即可解决电脑播放音乐有杂音问题:...

电脑听歌怎么没声音
答:排查步骤:1,是否设置了静音?查看电脑右下角声音图标是否为静音状态。若是,请点击它并调节音量后尝试。2.若外接耳机,耳机声音正常。请恢复BIOS默认设置。华硕笔记本恢复BIOS默认设置方式:开机按F2进入BIOS、按【F9】回车恢复BIOS默认值(图形界面BIOS需先按【F7】进入高级模式),按【F10】回车保存...

电脑放音乐时有杂音
答:是不是歌曲本身的问题。要不就是播放的问题。很多种情况会造成电脑音响有杂音,比如音箱受到干扰、接口或者连接线接触不良、音响本身质量较差等等。一般来说,电脑音响多是有源音箱,其内部一定会存在放大器,所以噪音不可避免,有源音箱的噪音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电磁干扰、机械噪声和热噪声等。电磁干扰主要...

为什么电脑放不了歌曲?
答:确认声卡驱动安装没有问题,控制面板上高清晰音频配置设置无误、声音和音频设备硬件测试没问题,就可能是驱动需要升级了,直接下载一个驱动精灵升级驱动就可以了。我的电脑上的音乐播放不出怎么办?我个人觉得不是你IE的问题.以前我似曾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应该是你要更新你的WINDOWS播放器组件才可以哦!或者...

我的电脑每次看电视 ,听音乐的时候声音都很不正常,我应该怎么办?_百度...
答:电脑每次看电视听音乐声音非常不正常,都是同一种声音非常难听请问我应该怎么办?什么是低音炮啊?... 电脑每次看电视 听音乐 声音非常不正常,都是同一种声音 非常难听 请问我应该怎么办?什么是低音炮啊? 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2个回答 #活动# 商城双旦活动开始啦!!! 22446622 201...

电脑放音乐问题(急,到1月17号)
答:如果电脑速度不慢,故障仍然存在,就和内存没关系。2.如果内存没问题,打开机箱把声卡拔掉,把接口的地方擦一擦重新插到主板上再试试,当然,如果你的声卡是主板集成的就不用拔了,要去电脑店检测一下主板的问题。基本上就是上面两个原因造成的,应该不会是软件问题。

笔记本win7系统电脑播放歌曲没声音的两种解决方法
答:工作之余很多用户喜欢在笔记本win7系统电脑中播放音乐,缓解工作压力,但是有时候会发生笔记本win7系统电脑播放歌曲没声音的情况,导致播放歌曲没声音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小编和大家讲解两种解决方法。故障原因:1、声卡坏了,检修声卡2、音量按键是否开启,适当调节3、更新驱动软件4、优势系统启动异常,需要...

电脑放音乐音响没声音
答:平时我们喜欢用电脑音响来放音乐,这样不仅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还能陶冶情操,但是当电脑音响没声音该怎么办呢?下面来看看解决方法吧。电脑音箱 没声音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硬件上的和软件上的原因。软件方面问题,虽说声音控制程序不太容易损坏,但平常使用中的误操作或不注意间删除部分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