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效应是什么? 暗示效应是什么?

作者&投稿:那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很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就证明了暗示效应的存在,实验是这样的:他让大学生评价两段作品,告诉他们说,第一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

其实这两段都是狄更斯的作品。结果大学生对两段作品作了十分悬殊的评价:

第一段作品获得了慷慨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的挑剔。

类似地,还有一位心理学家在真实的环境中做了这样的实验:在课堂里,他取出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对学生们说:“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能最先辨别出这是什么香味。”然后将瓶盖打开。过了不久,许多学生相继举起手说自己闻到了香味,有的说是茉莉香味,有的说是玫瑰香味,有的说是玉兰香味……当得知这只是一瓶清水时,大家不禁哄堂大笑。

如此的实验还有很多,这让我们感叹:人是多么奇妙啊!虽然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主性,却也有背叛自己感官的时候,而且还浑然不觉!

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读过心理学,也说不出“暗示效应”的专业术语,但他们却会运用暗示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

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你看,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

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也是暗示效应的幽默体现。买者说,自己虽然“脸有点儿大”,但自己的腿没问题。卖者则说,“脸大,那是腿部末梢神经坏死,把脸憋大了”。买者说,“自己的左腿没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卖者说,“那是转移了,你把左腿跺麻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应感”。“末梢神经坏死”以及“转移”等,都是医学上的常用语,有极强的暗示效应。结果,买者对自己的“左腿有病”便深信不疑,于是,一场骗局便大功告成,《卖拐》也成了小品中的经典之作。

望梅止渴、卖拐,分别出自小说和小品,很可能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却艺术地反映了真实生活。由此,我想到了一则发生在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身上的暗示效应。叶圣陶有严重的失眠症,每天都由夫人给他三片安眠药服下,才能安然入睡,这已成了他的入眠习惯。可是,谁又能想得到,夫人提供的安眠药居然是三片维生素C呢!叶圣陶先生也始终被蒙在鼓里,倘若他知道服下的是维生素C而不是安眠药,那么,他肯定会辗转反侧而不能入眠。

暗示效应,极为普遍,有积极的暗示效应,比如望梅止渴;也有消极的暗示效应,比如卖拐。当我们一旦陷进某种消极的暗示效应而不能自拔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请教在某些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们,比如找心理医生等。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暗示效应是心理学效应,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什么是暗示效应?~

怎样用暗示效应教育孩子?

暗示效应

故意说错然后立刻有人指出答案让你知道这是什么效应?
答:故意说错,然后立刻有人指出答案让你知道这是知错就改的效应。

职场人必知的九个心理学效应
答: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工作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职场中,如果领导老是对着员工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手下的员工就可能真的全都成为了上司所说的“笨蛋”。 所以,上司必须戒除...

看到的就是想看到的指的是什么效应?
答:这就是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它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美国...

积极主动要遵循什么效应
答:在感情面前往往会出现有一方主动付出了,另一方就有可能会保持沉默的现象。人具有懒惰的心理,也很容易习惯。比如说一方习惯了为对方付出,另一方习惯了汲取,慢慢的那个习惯汲取的人可能就会形成懒惰的心理。那么,如何变主动为被动,该怎么做才能够让对方主动一点呢?或许心理学上的暗示效应就可以做得到。...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是家庭生活、人际沟通、职场心理、亲子教育、夫妻关系,如果利用好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以获得和谐健康良性的心理状态,这有待我们不断地去面对、应对、解决。现在就由我为大家罗列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供大家在...

听什么信什么效应
答:您要问的是听什么信什么属于什么效应吗?暗示效应。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

翁格玛利效应有怎样的好处?
答:社会心理学家便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翁格玛丽暗示效应”。为什么“翁格玛丽暗示效应”能有这么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原理其实很简单: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你想得到什么东西,那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争取,那么久而久之,你也就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获得了...

(有老师经验的请进)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是在教书过程中要怎样...
答:在具体的教学中的表现,就是反对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尽量以提示、引导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下面我们具体谈心理效应的运用:教心学最常用的心理效应是暗示效应,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此称之为“暗示...

什么是翁格玛利效应?
答:“翁格玛丽”效应,是教育心理学术语,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在被表彰和嘉奖的情况下,受表扬者自然会不断地追求进步,以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而未受表扬者也会被给予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机会肯定会降临。“翁格玛丽...

家庭教育的心理学效应
答: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规律剖析: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妈妈必须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