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桐柏地区地壳结构的约束 理工"学科究竟都学什么?

作者&投稿:豆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桐柏山地区湖北与河南两省的交界地带,花岗岩占有较大的比例,它们主体侵入于桐柏杂岩中(图4-15),花岗岩出露于桐柏杂岩的中部和东部,总面积1200km2。按照岩相单元和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鸡公山岩体、灵山岩体和草店岩体等(李石,1991)。其中鸡公山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斑晶为钾长石,大小一般为10mm×20mm,含量4%~8%,基质为中粒结构,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25%~28%,钾长石25%~30%,斜长石(An=13~16)35%~40%,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含量4%~7%。岩石主体为块状构造,但在岩体边部可见有面理构造,面理产状与区域构造面理方向一致。在湖北应山县北部的平靖关一带,可清楚地观察到鸡公山岩体与桐柏杂岩的侵入接触关系。灵山岩体和草店岩体的岩石类型均为中粒二长花岗岩,块状构造,岩石中钾长石斑晶少见,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26%~28%,钾长石28%~32%,斜长石40%~45%,黑云母3%~5%;总体矿物组成类似于鸡公山岩体,它们与鸡公山岩体在岩性上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岩石的结构上有无钾长石斑晶,野外未观察到它们岩相之间的先后穿插关系,可能表明这些岩石单元之间具有相近的岩浆侵位时间。已获得的鸡公山岩体的黑云母K-Ar年龄为106~116Ma(张德全等,1988),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28Ma(李石,1991),锆石U-Pb下交点年龄为121Ma(湖北地质矿产局1:5万新店幅区调报告,1988)。灵山岩体黑云母K-Ar年龄为125~138Ma(河南省地质矿产局1:20万新县区调报告,1981)。由此可见,这些岩体属于白垩纪岩浆活动的产物。为叙述方便,本书将鸡公山岩体、灵山和草店岩体广义地统称为鸡公山岩体(图4-15)。

鸡公山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列于表4-6。岩石的主量元素组成变化不大,SiO2为69.85%~72.35%,Al2O3为14.26%~14.81%,MgO为0.55%~0.85%,CaO为1.37%~2.07%,Fe2O3+FeO为1.96%~2.99%,K2O+Na2O为8.34%~8.92%,K2O/Na2O为0.87~1.13,A/CNK为0.91~1.03,岩石属准铝质,岩石总体化学组成特征类似于Ⅰ型花岗岩类(White and Chappell,1977),并与大别山白垩纪Ⅰ型花岗岩类在SiO2含量相近的条件下具有相似的其他主量元素组成(Zhang H.F.et al.,2002)。在主量元素的Haker图上,鸡公山花岗岩各样品的SiO2含量对其他主量元素含量的相关变化不明显。

在微量元素组成上(表4-6),鸡公山花岗岩大离子亲石元素Rb含量71~139μg/g,Sr为519~647μg/g,Ba为1118~1874μg/g,Rb/Sr为0.14~0.25;高场强元素的含量变化范围不大,其中Zr为208~277μg/g,Hf为5.3~7.2μg/g,Zr/Hf为31~39,Nb为10~21μg/g,Ta为0.9~1.9μg/g,Nb/Ta为9~12;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含量有较大的变化,其中U为1.5~5μg/g,Th为12~40μg/g,Th/U为3.3~12;亲基性元素Co为3.1~4.6μg/g,Ni为4.5~9.5μg/g,Cu为5~11μg/g,Cr为4.3~9.1μg/g。岩石稀土元素含量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其∑REE为96~373μg/g,但各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相似(图4-18),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La/Yb)N=14~58,Eu异常不明显,Eu*/Eu=0.79~1.05。上述鸡公山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Ⅰ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相似,而明显不同于S型花岗岩类(White and Chappell,1977)。

图4-18 鸡公山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图

鸡公山花岗岩的8个全岩样品147Sm/144Nd为0.0876~0.1147,143Nd/144Nd为0.511551~0.511829(表4-7),εNd(0)为-18~-21。以鸡公山花岗岩体形成年龄t=128Ma计算,εNd(t)为-16~-20;Nd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变化于1.8~2.2Ga之间,明显高于岩体的形成年龄,表明岩浆来源于较为古老的再循环地壳物质。

鸡公山花岗岩6个全岩样品的206Pb/204Pb为16.707~17.055,207Pb/204Pb为15.239~15.326,208Pb/204Pb为37.587~37.853(表4-8)。据张理刚(1995)和李石(1991),鸡公山花岗岩4个长石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为16.729~16.893,207Pb/204Pb为15.323~15.398,208Pb/204Pb为37.583~37.854。这表明全岩Pb与长石Pb的同位素组成是非常接近的,并且两者均以低放射成因的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应源自于具有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的地壳物质。鸡公山花岗岩在全岩Pb和Nd同位素组成上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表4-6 鸡公山花岗岩主量元素(wB/%)和微量元素(wB/10-6)组成

表4-7 鸡公山花岗岩(t=128Ma)Sm-Nd同位素组成

注:εNd值的计算采用(143Nd/144Nd)CHUR=0.512638,(147Sm/144Nd)CHUR=0.1968;TDM计算采用(143Nd/144Nd)DM=0.51315,(147Sm/144Nd)DM=0.2137。

上述鸡公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属于Ⅰ型花岗岩类,岩浆应主要由地壳中的火成岩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岩石εNd(t)值具有较高的负值(-16~-20)和较高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1.8~2.2Ga),暗示鸡公山岩体的岩浆源区中地幔物质参与比例是极为有限的,而主要以中、古元古代的地壳物质为主。

表4-8 鸡公山花岗岩Pb同位素组成

在桐柏-大别地区,出露有许多前寒武纪基底岩块,如桐柏杂岩、大别杂岩和大别超高压变质杂岩等。在这些暴露的基底岩块中,是否有基底物质可作为鸡公山岩体的岩浆源区是本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幸运的是,对大别杂岩和大别超高压变质杂岩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Nd-Pb同位素资料,而在本次研究中,同时开展了对桐柏杂岩的Nd-Pb同位素的测定,这为进一步确定鸡公山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桐柏杂岩作为鸡公山岩体的直接侵入围岩,并为桐柏山暴露的最老基底,其主要岩石组成为花岗质片麻岩和呈包体或岩块产于花岗质片麻岩中的斜长角闪岩。桐柏杂岩无论是其中的花岗质片麻岩还是斜长角闪岩,在Nd同位素组成上(表4-9),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范围,反映桐柏杂岩具有复杂的组成和演化历史。在相当于鸡公山岩体岩浆侵位年龄(t=128Ma)时期,桐柏杂岩(包括花岗质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的 εNd(t)变化于-16.3~-0.2之间,平均为-6.8,明显高于鸡公山岩体的值(-16~-20)。从桐柏

表4-9 桐柏杂岩Sm-Nd同位素组成

注:*为桐柏杂岩在鸡公山岩体岩浆侵位时(t=128Ma)的εNd(t)值。杂岩的Pb同位素组成看,花岗质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具有相似的Pb同位素组成,所有样品的206Pb/204Pb为17.130~17.499,207Pb/204Pb为15.331~15.392,208Pb/204Pb为37.420~38.188。根据桐柏杂岩全岩Pb同位素比值及U、Th、Pb含量,计算桐柏杂岩在鸡公山岩体的岩浆侵位时(t=128Ma)的Pb同位素比值为:206Pb/204Pb为17.025~17.366,207Pb/204Pb为15.326~15.391,208Pb/204Pb为37.329~38.037。对比岩石Pb同位素比值的计算值表明,桐柏杂岩各Pb同位素比值分别高于鸡公山花岗岩的相应Pb同位素比值,而鸡公山花岗岩的Pb同位素比值则与大别杂岩(t=128Ma)的Pb同位素比值范围重叠(图4-19)。因此,Nd-Pb同位素的组成对比结果表明,桐柏杂岩不可能作为鸡公山岩体的岩浆源区,而岩浆源区岩层应相当于大别杂岩,并且应位于桐柏杂岩之下的深部。

图4-19 (206Pb/204Pb)t-(207Pb/204Pb)t和(206Pb/204Pb)t-(208Pb/204Pb)t

图中全岩样品Pb同位素比值为t=128Ma时的校正值,阴影区为鸡公山岩体初始Pb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围,其中▲为鸡公山岩体全岩样品,■为鸡公山岩体长石样品(张理刚,1993),□为北大别杂岩,△为大别超高压变质岩,●为桐柏杂岩。北大别杂岩和大别超高压变质的Pb同位素资料引自文献(张宏飞等,2001)

根据已积累的大别地区的Sm-Nd同位素资料(谢智等,1995;Chen and Jahn,1998;Jahn,1998;Ma et al.,2000;Zheng et al.,2000;Zhang et al.,2002),计算在鸡公山岩体岩浆侵位时,大别杂岩(包括正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的εNd(t)为-3~-26,与鸡公山花岗岩的值相重叠;大别超高压变质杂岩(包括其中的榴辉岩或退变的榴辉岩和各类片麻岩)εNd(t)主要为-1~-14,只有位于双河地区的硬玉石英岩εNd(t)低,达-28。因此,从Pb-Nd同位素组成的对比(图4-20),鸡公山花岗岩的特征也同大别杂岩相似,而与桐柏杂岩存在明显的差异。鉴于鸡公山岩侵位于桐柏杂岩中,因此,鸡公山岩体的岩浆源区(大别杂岩层位)应在已暴露的桐柏杂岩之下。这点也是同地质构造学研究所得出的认识——大别地区由于地壳抬升程度高,并受到强烈剥露,已出露到造山带的根部截面,而桐柏地区地壳抬升程度相对较低,剥蚀稍浅(Hacker,1996;张国伟等,2000;索书田等,2001),相协调的。

图4-20 (206Pb/204Pb)t=128Ma-εNd(128Ma)相关图

北大别杂岩的Pb-Nd同位素资料据Zhang H.F.et al.(2002)。鸡公山花岗岩的Pb-Nd同位素组成指示其岩浆物质来自于类似大别杂岩的岩层

鸡公山花岗岩与大别山白垩纪花岗岩的Pb同位素组成均以低放射成因Pb的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后者全岩现今的Pb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 15.62~17.06,207Pb/204Pb 15.21~15.44,208Pb/204Pb 36.59~37.81(表4-4);在Sm-Nd同位素组成上,鸡公山花岗岩的εNd(t)值(-16~-20)亦与大别山白垩纪花岗岩的εNd(t)值(-13~-25)相重叠(表4-3)。大别白垩纪花岗岩已通过Pb-Sr-Nd同位素的示踪确认其岩浆源区岩层应相当地表出露的大别杂岩(Ma et al.,1998;Zhang H.F.et al.,2002)。因此,鸡公山与大别山白垩纪花岗岩具有甚为相似的Pb-Nd同位素组成应能说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岩浆物质来源,即大别杂岩。这也可支持上述关于大别杂岩位于桐柏杂岩之下的论断。

综上所述,桐柏地区和大别地区在地壳结构上应具有统一的陆壳基底,但桐柏地区缺乏超高压变质岩系的出露,而大别地区尚未发现类似于西部桐柏杂岩存在的确切证据。从构造学角度看,现今暴露于地表的桐柏和大别地区的构造截面具有统一的构造样式,是超高压/高压变质岩折返后构造伸展作用的结果,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剥露(索书田等,2001a,2001b)。因此,大别地区原先属于大别杂岩上部相当桐柏杂岩的层位,由于地壳抬升程度高,剥露程度深,并受到构造拆离作用的影响而基本没有得到保存。而桐柏地区,由于地壳抬升相对低,地表有桐柏杂岩的保存和出露。

鉴于桐柏地区具有清楚的构造格局,并有较好的地质记录,在桐柏山高压岩系北侧具有北秦岭典型岩群的分布,如秦岭群、宽坪群和二郎坪群等,因此,桐柏杂岩的块体属性归属于秦岭地区的南秦岭构造单元(Kroner et al.,1993;张国伟等,2000),从而认为大别地区的基底岩块的构造属性也应相当于南秦岭构造单元,属于扬子板块的北部边缘。因此,大别地区关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俯冲-碰撞缝合线位置应位于大别核部杂岩的北侧,这一认识与根据锆石年代学(Hacker et al.,1998)和区域构造分析(Faure et al.,1999;索书田等,2001b)得出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不是先前认为的位于大别核部杂岩(北大别杂岩)和超高压变质岩系之间的五河-水吼断裂。



理工学科是什么~

  理工学科是指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理工,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
  理学
  理学是中国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支学科,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学理科毕业后通常即成为理学士。与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并列,组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
  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本科专业通常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光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等。

  工学
  工学是指工程学科的总称。包含 仪器仪表 能源动力 电气信息 交通运输 海洋工程 轻工纺织 航空航天 力学生物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公安技术 植物生产 地矿 材料 机械 食品 武器 土建 水利测绘 环境与安全 化工与制药 等专业。

07学科门类:理学 0701数学类 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2 物理学类 070201物理学 070202应用物理学 0703化学类 070301化学 070302应用化学 0704生物科学类 070401生物科学 070402生物技术 0705天文学类 070501天文学 0706地质学类 070601地质学 070602地球化学 0707地理科学类 070701地理科学 07070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070703地理信息系统 0708地球物理学类 070801地球物理学 0709大气科学类 070901大气科学 070902应用气象学 0710 海洋科学类 071001海洋科学 071002海洋技术 0711力学类 071101理论与应用力学 0712 电子信息科学类 07120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71202微电子学 07120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0713材料科学类 071301材料物理 071302材料化学 0714环境科学类 071401环境科学 071402生态学 0715心理学类 071501心理学 071502应用心理学 0716统计学类 (注:可授理学或经济学学士学位) 071601统计学 08学科门类:工学 0801地矿类 080101采矿工程 080102石油工程 080103矿物加工工程 080104勘查技术与工程 080105资源勘查工程 0802 材料类 080201冶金工程 080202金属材料工程 08020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08020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803机械类 0803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3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303工业设计 08030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0804仪器仪表类 080401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5能源动力类 080501热能与动力工程 080502核工程与核技术 0806电气信息类 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2自动化 080603电子信息工程 080604通信工程 0806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606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607生物医学工程 080613W网络工程 080616W光电信息工程 0807土建类 080701建筑学
记得采纳啊

(一)基性—超基性岩类
答:王清晨等(1998)也认为:大别山众多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都不具备蛇绿岩套的组成成员特征。 此外,在湖北大悟、红安一带共有超基性岩体265个,一般规模较小,最大仅0.23km2,多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顺层侵入于原红安群中,并与榴辉岩、基性火山岩密切共生(图4-3),单个岩体走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

变质类型矿床(田)——河南围山城(沉积)变质亚类金银矿田
答:4.区域地球化学 (1)矿田区一带主要地质单元金地球化学特征值统计(表10.1)表明:区内海西期花岗岩和歪头山岩组中Au的平均含量高,浓集系数大,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表10.1 矿田区主要地质单元中Au(10-9)地球化学特征值 (2)区域地球化学图上,沿歪头山岩组Au、Ag呈北西向带状分布的强异常,其面积分别为40km2...

老湾、上上河与中生代二长花岗岩、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成...
答:矿区南侧有燕山期老湾花岗岩。矿区内主要发育变质中基性侵入岩和酸性、基性脉岩。 (4)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从非矿化岩石-矿化岩石-矿石,极化率逐渐增高,电阻率逐渐降低;矿头部为高阻、高极化率、无矿地段MS一般小于8%。 (5)矿区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为一个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带。平面形态受近EW—NE向断裂构造控...

(二)中酸性花岗岩类
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4-4,4-5,4-6,4-7)显示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属钙碱性系列(不包括碱性岩类),各复式岩体内部,随着岩浆不断向偏酸富碱方向演化,分异作用愈彻底,分离结晶程度愈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多数具同源岩浆成分演化或结构演化特点。具成分演化序列的花岗岩体稀土总量呈下降趋势,各轻稀土元素含量随之下降;...

(一)变质基底的对比
答:此外,根据Changqian Ma et al.(2000)对大别杂岩中变质变形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其成分相似于崆岭岩群中变质变形侵入体。据张本仁等(2001)研究,依据同位素比值高的特征认为与扬子地块基底性质相似,与华北地块变质基底差异较大。综上所述,大别造山带内变质基底——大别杂岩在其形成时代、岩性组合、...

大别造山带研究概况
答:3)在大别山腹地,超高压变质带北侧桃园寨发现面状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和火山机构,其形成年代130Ma(刘敦一等,2002),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北淮阳地区晚侏罗世毛坦厂组火山岩相似,表明在早白垩世前大别造山带核部与北淮阳地区有相似的构造属性(周存亭等,1998,钱存超等,1998)。 4)对原大别群进行解体,分解出变质表壳岩、...

如何解释地壳的钕同位素组成?
答:Sm、Nd都是稀土元素,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壳幔分异是造成Sm/Nd值发生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地壳中的地质作用一般很难使Sm、Nd分离。所以,Sm-Nd同位素体系是反映壳幔相互作用、地壳生长的灵敏示踪剂。本次编图选用了岩石的钕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2DM,和初始εNd(t)为指标。 (1)钕同位素模式年龄是最常用来描述...

河南发现特大型金矿探秘勘察地现场情况如何
答:3、10月27日,承担桐柏县围山城特大金矿勘查项目的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专家说,2011年以来,省地矿局利用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基金,经过预查、普查,在围山城附近28平方公里范围内,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地质找矿技术,深入研究成矿规律,项目组转变找矿思路,建立了岩浆热液型典型矿床的&...

华北板块边缘的构造演化特征
答:丹凤群蛇绿岩带是一套分布于华北板块南缘缝合带丹凤、商南、桐柏、信阳、霍山等地的早古生代岩体。主要的岩石组合有辉长岩、辉长-辉绿岩墙群、枕状拉斑玄武岩、块状玄武岩和夹在火山岩中的少量深水沉积岩、硅质岩。其基性火山岩的主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特罗多斯蛇绿岩系,不同于真正...

读书报告 地球化学
答:地球化学读书报告 第6 页共 6 页 6 全省土壤硒含量的另一个特点:襄樊,随州,大悟,红安连成一线.此线以北,桐柏山, 大别山以南的地区土壤中硒含量普遍偏低. 2.3 植物(主要指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中的硒 经湖北省粮油卫生检测站对全省72个县的12种粮食作物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 大麦,菜籽饼,棉子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