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 孤独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这句话是谁说的?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句话是谁说的???

作者&投稿:毋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孤独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人)说的。

孤独是类最大的敌人,这句话应该是尼采说的吧。并不是十分确定,只是听说是他说的。没有确切的出处。不过这句话总还是有道理的。

告诉我,, 孤独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人)说的

这就只能用排除法了,首先不是老子,其次,也不是孔子。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谁告诉你的,那么孤独是最大的敌人,未必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因为有的人喜欢独来独往,因为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热闹的生活更适合自己,所以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才能够解决不同的事情。

告诉我,, 孤独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句话是尼采说的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王安忆
当我能够在这一个国际讨论会上,坦然而从容的阐述我的充满了极端个人意识的话题时,不禁要回想起我们年老而又年轻的当代文学,走过的漫长而又短促的道路:一九四九年以後十七年的文学,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可数的几部样板作品,文化大革命以後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直到今天的“寻根文学”,关於“城市意识寻求”的文学,方才觉得这一个时刻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我自以为是一个远离一切文学潮流的作家,其实却得了一切文学潮流的好处。每一次生死攸关而又荒诞不经地冲破“禁区”,为我的创作开辟了道路,使我一无负担,一无拘束的在昔日的战场上自由自在活动。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能够在前人或同辈的掩护下,从容不迫地考虑着我自己的问题。

应该承认,在我开始创作的不多几年之中,更多的时候不是在作理性的思考,而只是摸摸索索地行动,由着一个看不见,说不清的冥冥的念头所推动。直到较长一段时间之後,理性的思索才显现出来,雷电般的一闪,照亮了过去的和後来的道路,我便凭着这短暂而灼亮的照耀,茫茫地宿命地行动。现在,似乎是又到了理性照耀的一刻,我发现,我的文学的命题是——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这命题最早的初衷是表现在一位养尊处优,衣食无缺的女孩子身上。她与外部之间的冲突可说是平息了,而她却不得安宁。她外表上很安静,内心却十分(同:口舌)噪,时时展开战争。她自己给自己寻找烦恼,她自己折磨自己,她只能从人群中极力汲取一点善意来温暖与平静自己骚动的心境。这个女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代表和象徵了我自己,她与我自身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我的童年安静、协调,却充满了寂寞的独处的时光。因此,当我临到了生活的突然变故,极缺少的是与外界抗争的行动,而更多静思默想,心里的战争比外部的斗争更为激烈与严酷。对这种战争我具有更多的了解和体验,深知它的厉害,有时甚至会以为,一个人的幸与不幸,就凭着这战争的胜败了。然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那么喧闹,嘈杂,风云突变,难免要分出极大的精力去对付世事,以改善自己的境遇,休止那些无用的暇想。

与此生活过程极为相像的,当我百折千回的写着那个女孩子不安宁的内心时,生活的激流在身後奔腾,有时候,回过头去,向着众多的尚须与之外部世界作战的人生,却觉着了惭愧。我似乎是太悠闲,太奢侈了。於是我便离弃了那位心爱的象徵,试图与大多数面临了实际的生存斗争的平凡人生携起手来,尽力去了解这个艰难时世里的艰难的斗争。这于我的创作和人生,都是一次出发和远足。这一次出发,使我内心的冲突暂时得到释放和休憩,我暂且放下了这些累人的心理作战,去关注更广阔的人生与更广阔的世界的大规模的作战。人们为了生存和理想,都在与外部世界作着不息的争斗,我热心地追随这争斗。当我自己面临了这些争斗时,因为胆怯而懦弱,我尽是躲避,尽是遮住自己的双目,缩身在狭小的蜗居里,等待着好运从天而降。如今,由於自己置身於这场争斗的局外,有了安全,便可以放心地睁大了眼睛,追随到深处了。我这才发现这些争斗的实质,原来,与外部的争斗是这样的与内心的战争联接在一起,那原是同一个战场。我似乎看见了这样一个战场,那便是,人,同时在与两个对手作着斗争。一个对手是遭际和命运,另一个对手则是自己。对立的我,时常与斗争的我合而为一,却又更时常的叛逆,与命运的力量合谋。人,真正是腹背受敌,人生,确是一场苦斗。这时,再回想自己的生平,才识破了许多假像与误会,在内部的与自己的激战中,外部世界的力与反力是永远同在的,只有联合了外部世界的挑 ,内部才会点起战火。反过来也是一样,内部世界的力与反力,也与外部世界的争斗同在,有了内部的不平衡,才会激起外部的战争。将这经验扩大开去,扩大至那逝去不久的文化大革命,每一个深受其害的人如若能够平静而深刻的反省一下,谁又能摆脱得了干系。这场燃烧了整整十年的烈焰,可说是由八亿颗火种燃起的。再将这经验缩小於我个人的微不足道的命运,那么,如果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坐在书桌前,生出了一瞬间的犹豫,而最终又屈服於那犹豫,那么,艰辛的做一个作家便将成为一个轻松的空想。每个人的自己对命运都起了作用,每个人的自己都参与了他的遭际,谁也撇不清自己的。於是,人与自己的斗争便是永远而痛苦的了。

当我从人与外部的斗争中回归于内心时,却发现内心里的人与自己的斗争早已不是数年前那一场“少年说愁”的自寻烦恼。那斗争在人性的更全面更深刻的意义上面对了自己,它含有了更扎实的问题和内容。这斗争不仅应用於一个衣食无忧,与外界已停战的有闲阶级,而是永存於一切从最低层到最高层的人生。这斗争不是少数人的,而是绝对全部人类的,或被意识了,或没有被意识。人是与生俱来的,永远的面对了自己,与自己对峙着。我觉得,我所面临的这场人与自己的斗争忽然地升华了,甚至有了一些伟大的意味。

一个人面对着世界,面对着种种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与变故:火山爆发、冰川沈陆、战争、瘟疫、 饿、疾病,可以与大家携起手,并起肩,共同战斗。而他对着自己的内心,却是孤独的,外人无法给予一点援助,先行者无法给予一点启明,全凭靠自己去斗争,去摸索。而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灾难也是那样的繁多而严酷:自私、自卑、骄傲、懦弱、残忍、胆怯、儿童时代的懵懂、青春期间的骚动、性的勃起与压制,等等,等等,人,尚须经历多少斗争才能烈火金钢。这是一场永 的战争,无论人类的文明走到哪一个阶段,都难摆脱,甚至越演越烈。然而,可以欣慰的是,当一个人孤独地与他自己作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孤独地与自己作战,因此,他又不尽是孤独的。这一场战争是人类共同的,在无数个不同的战场上进行,互相可以提供经验与安慰。我想,我的文学,就将是为这些个孤独的战场进行艰难而努力的串连与联络,互相提供消息,告诉人们,他们并不是孤独的,一整个人类就在他们身後。与此同时,也可汲取力量和智慧,使自己内心的战争克胜。这或许是妄想,我却努力。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界,人类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就在我发言的时候,就有成千上万难民流离失所,沙漠吞并着绿洲,战争还在进行,地震威胁着人们,妇女正为平等呼号……而我如此关注着个人的内心的斗争,绝不意味着我对这一切回过头去。我以为,一个人,一个民族,都须有一种尖锐而勇敢的自省精神,这一种自省精神,将是人成为真正的人,民族成为优秀强大的民族有力的保证。要自省,便唯有面对自己,与自己不屈的斗争,使人真正地成为壮丽而伟大的,面临着大自然的种种严酷挑战,而代代生存。

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