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垄断的政策

作者&投稿:郗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分析:抑制垄断的相应措施有降低买方集中度或制止集中度上升、降低进入障碍或制止其上升、降低产品差别化程度、政府干预企业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十三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五)联合抵制交易;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

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同时,我们关注到,各国反垄断法都是根据本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市场竞争状况等情况并结合一定时期的产业政策,确定各自的申报标准,具体的标准差别很大。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产业集中度不高,许多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竞争力不高。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

政府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限制垄断吗为什么
答:当然有措施来限制垄断的:1、制定《反垄断法》。2、进行补贴政策。3、进行公共管制。4、明晰产权。要进行管制的原因:由于规模经济越来越大,就会导致ATC一直向下向下,也许在未来的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达到最低点。政府要对自然垄断进行价格管制。

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主要是
答:反垄断法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反垄断法明确,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以下五大职能: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并发布评估报告;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国务院规定...

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
答:法律分析:反垄断法的限制对象有地方垄断、部门垄断、行政性强制行为。1、地区垄断,即区域性市场壁垒。地区垄断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出发, 采用各种不合理手段制造障碍, 限制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 割裂地区间的资源联系, 损害市场统一与公平竞争。2、部门垄断,是指行业管理者为了保护本行业的利益违法运用...

政府对垄断者的价格管制通常有哪些方式?
答:垄断行业分为国有和私有的,在中国几乎都是国有的企业控制着,所以政府可以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下发行政文件进行企业价格控制、管理人员变动、企业产权变动、甚至可以一分为二、直接建立新公司引入竞争。另外可以立法,依法制止。价格管制是指政府根据形势和既定政策,运用行政权力直接规定某些产品的价格或价格...

简述我国存在的垄断行为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规制?
答:垄断行为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垄断行为应当得到遏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垄断行为。我国垄断的行业基本上就是关系到民生的行业,比如说电力啊,这方面,这些都是由国家垄断的,所以不存在特别多问题,因为国家会控制好这些价钱垄断行为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

垄断竞争的措施
答:具体来讲,一是非均衡的形成最好不要通过强制性制度来形成,也就是讲在全国性制度安排上应平等,差距要体现在地区之间的政策上,否则这是一种地区制度歧视。二是非均衡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以内,否则会影响整体的社会效益。这就要求,中央在制度环境上要一视同仁,地方政府可以在区域制度创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答: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1)财政政策。财政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通过财政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从而对生产资源的使用、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经济运行都有巨大的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规模越来越...

为什么美国等国要制定反垄断法,垄断的程度不是越高越好吗
答:我们对于《反垄断法》的期待,另一个重要理由是,个人创业的自由将受到保护。垄断企业不得以自己的垄断地位排挤小企业和新生企业。这就保障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权。这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所说的:“控制垄断的更有效的办法是鼓励竞争者进入行业,包括国外的竞争者。” 在一个国家的某一...

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
答:法律主观: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行政权力滥用以排除、限制竞争;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法律客观:经营者集中的含义和表现形式:本法第20条以列举方式对经营者集中予以限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