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者&投稿:线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书籍】跃迁、这样读书就够了

你是否每天都被有趣的微信文章吸引了注意力?刷抖音视频根本停不下来?B站上各种知识干货看得眼花缭乱?然后呢,看完后,发现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日子还是照样过……

你的认知,在流浪。它在信息的海洋中漂浮,哪里的浪大,就跟着漂去了。

所以呢,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聚沙成塔式的管理起来。有了稳定的根基和框架,我们可以对信息作出判断,不至于随波逐流。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知识变成价值。

那么,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两本书给出了答案,大致分为三部分内容:内在驱动、网状结构、打磨专业。

你一定看到过这道“科学励志”公式,只要每天进步1%,持续迭代,一年下来会有37倍的增长,你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反过来如果每天滑坡1%,就会变成渣渣……

这复利算法简单清晰,不明觉厉,看不出什么毛病。不过一年下来,谁真的增长了37倍,谁又糟糕到只有上一年的0.03啊?

为什么成长复利无效?因为它不是这么算的,形成复利要满足两个条件:每天收入迭代到下一次增长中去、不损失本金。这意味着今天学到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去,而且不能忘记。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因为知识无体系化,今天学到的概念和明天知道的内容没法叠加在一起,互相不产生作用,所以忘得也快。

不过成长福利是有可能实现的,解决方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中,形成迭代。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被忘记,如果没用,忘记也不可惜。而且,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极大缓解了知识焦虑。

以自己为例。在参加樊登读书特训营和洋葱阅读后,意识到一年100本书是可以实现的目标。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读更多的书呢?如何在读完后,图文并茂输出自己的收获呢?

基于这两个问题的驱动,围绕“提升学习力”和“画视觉笔记”买了一系列的书籍和电子书,学习思维导图,购置了数位板,迈出萌新的第一步。

学习是一件功利的事情。

当我开始基于问题去学习后,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比如怎么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每天日更?如何举一反三,将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知识变现的渠道有哪些,怎么实现?……

时刻想着自己,寻求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这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

什么是体系?不是点,不是线,而是网,是立体的结构。

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是一个点,然后你再给它加上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最后,增加维度,让它变得立体,即和自己关联起来:反思和行动。

如此一来,加工后的信息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伸出了触角,等待与其他信息连接。

书中给出的例子: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一个人做多做少都是自己的,两个人的任务分工和收益分配简明清晰,团队合作则涉及公平,感受,关系,性格等因素。但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却是反例,那么这个信息适用于什么情况?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对知识点进行延展,举一反三,可以把沙粒粘合成砖块,砖块与砖块触类旁通,就能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除了让书中知识互联,我们还可以让大脑互联,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知识,即联机学习。

如果一群大脑互联形成网络,“认知”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分包,你不需要懂,只要知道谁知道就好了。

更酷的是,如果这一群人相互信任,最花时间的“践行”都可以直接调用,直接给高手钱,让他干就行了。

总之,个体的学习网络和联机的学习网络,都是有弹性的,可进化的,在吸收新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随着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而不断生长的系统。

以上,会不会让你萌生退意?觉得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件特别费劲的事?其实啊,你没有必要在每一个课题上都建立知识体系,有一两个专、精的领域即可,其他领域只要遵循“够用最好”的标准。

个人的知识图景就像一座城市。需要有个地标建筑(专精的领域),周边有一些较矮的建筑物(专业相关领域),或个人感兴趣的事物,这些建筑结合起来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专精领域意味着你要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去走,让知识成为产品,而非自嗨的收藏品。

只有“学习”让我们赚了钱,我们才有动力继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书中提供了一个办法: 设计自己知识的IPO,即I找到问题、P解决问题、O输出产品。

首先,你必须有一个真实、高价值,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不要再提“为什么世界不公平”这种问题,换成“如何在不公平世界里成为想成为的人”,或者“如何利用这种不公平性”等等能找到答案的问题。(ps:学会提问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持续问自己:这个知识对解决问题有用吗?如果有用,是当下就有用吗?如果暂时没有用,先做个记号,收藏到云笔记里以后再看。

最后,一定要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输出!输出!输出!

不断学习,不断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能力解决这类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兑换价值。

产出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有。如果写不出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或者一张知识卡片,甚至一句话,然后分享出去。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产生“个体之和大于整体”效果。

事实上,检验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输出,而检验输出的最好方式,就是实际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一开始只是你的问题,当你一点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且越来越庞大时,也会对他人产生好的影响,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总结一下,构建知识体系是因为体系能够让人更好的反思、应用和解决问题,让人具备稳定的根基和框架,不至于一接收新信息就跟着改弦易辙。

①以自我导向为驱使,②多维解析知识、和其他大脑联机学习,构建开放的、动态的学习网络,③在个别领域做到足够专业,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知识就有了变成价值的可能。

在信息爆炸、终身学习时代,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学习前,想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和如何变现。

愿我们都能早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答:(5)你的知识体系决定了你自己是谁。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会调用知识体系从而做出选择,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构成了现在的自己。构建不断迭代的知识体系意味着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明确化,看透自己的优缺点,强化自己好的部分,优化自己不好的部分。拥有良好的知识体系意味着你不再过着不懂选择,不想选择的混沌的生活。最直接的...

欲破现实边界,先破认知边界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答:B.知识管理的中级阶段:消化知识来构建知识体系 开始关注积累、开始聚焦、开始关注知识体系的搭建,这个层次更多开始涉及到方法论和理念层面的问题,也就是“术”和“器”。C.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以输出带动输入 这时很明确“我要什么”,明确了自己要什么然后再去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学习去搭建知识体系,...

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3种思路
答:要想提升自己的知识管理能力,就必须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树立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判断对方说的是否正确,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搭建知识体系框架有:从问题从发、从点到网、从网到点这三种思路。具体操作:1.从问题出发:对某个问题追问反思,...

知识体系自己怎样建立?
答:构建知识体系首先要面对为什么要学习,然后就是学习策略,最后是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结果。2、 选择输入方式:如何获得有用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载体有千千万万,那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载体至关重要。我们尽量不要在没有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就急着去阅读那些加工过的知识,虽然这些文章阅读起来更轻松惬意...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答:第四,延伸思考 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领域,很多知识都具有迁移性,也就是说可以将相关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样不同的领域应用,有利于帮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能使自己了解知识体系的应用条件,知识体系的前提,这样 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用不同的知识解决特定问题,而不是...

如何给自己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答:要一个医生解决探索太空的问题,不但浪费人力物力,更让各自知识领域的人才,无法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所以,给自己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让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涵盖生活的大多数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怎么才算得上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呢? 可以从三个层面出发。 从上至下,这三种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答: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实各类学习的公众号、音频、视频、课程,都有经典的阐述。总结起来分为如下5个步骤:目标、获取、提炼、输出、扩充。目标——构建知识体系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解决某些问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吃饭前上网查一下点评,获取完目的地后再出发;旅游前查好各种攻略,准备各种路上需要的...

学生如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答: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设定学习目标: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将其细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这有助于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确定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需要的学习资源,包括课本、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

构建个人知识结构体系的5步曲
答:       何为知识结构体系?顾名思义,体系,就是指的一个系统,系统就是指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整体。 通过排兵布阵,能够真正地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呢?&#...

在职场中,如何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
答:我觉得一个人需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多去留意自己专业范畴之外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决定了自己在职场中的上限。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不完善的话,这个人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问题,这个人的上升空间也不大。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是一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