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五个阶段是什么?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五个阶段有哪些?

作者&投稿:崇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0~14岁)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获得胜任工作的基础,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主要任务: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

(1)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15-24岁)

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个人在这一时期里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该阶段的任务是,深化对职业和工作的人事,将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沉淀结晶,具体化自己的职业偏向,并初步实施。

主要任务: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向。

(3)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

3、建立阶段(25-44岁)

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确定自己在整个生涯中应有的位置,并开始增加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稳定工作,并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合理的均衡。

主要任务: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1)尝试期(25-30岁):个人在所选的职业中安顿下来。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

(2)稳定期(31-44岁):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职业中期危机阶段

职业中期可能会发现自己偏离职业目标或发现了新的目标,此时需重新评价自己的需求,处于转折期。

4、维持阶段(45-64岁)

个体已经找到了适合的领域,并努力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职位、工作和单位的变化,而不是职业的变化。个人主要应巩固已有的地位并力争有所提升。

主要任务:这一长时间内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工作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人选。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该阶段的重心逐步由工作向家庭和休闲转移。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退休和开始退休生活,精神上寻求新的满足点。

主要任务:逐步退出职业和结束职业,开发社会角色,减少权利和责任,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不仅如此,在后期的研究中,萨柏又进一步深化了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将每个发展阶段同样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提出人生发展按照的是螺旋循环发展模式。

但所有的发展阶段理论里,萨柏都强调个人重视生涯发展的规律,根据发展阶段安排自己的任务,也要合理塑造生涯发展的过程,使得各个阶段能够如期而至,并符合它们应有的意义。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五个阶段如下:

1、成长阶段(0~14岁)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获得胜任工作的基础,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2、探索阶段(15-24岁)

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个人在这一时期里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该阶段的任务是,深化对职业和工作的人事,将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沉淀结晶,具体化自己的职业偏向,并初步实施。

3、建立阶段(25-44岁)

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确定自己在整个生涯中应有的位置,并开始增加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稳定工作,并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合理的均衡。

4、维持阶段(45-64岁)

个体已经找到了适合的领域,并努力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职位、工作和单位的变化,而不是职业的变化。个人主要应巩固已有的地位并力争有所提升。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该阶段的重心逐步由工作向家庭和休闲转移。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退休和开始退休生活,精神上寻求新的满足点。

正确理解五个阶段:

人是有差异的。人的才能、兴趣和人格各不相同,基于这种特性上的差异,人们各自适应于若干种职业。尽管各种职业均具有对于人的才能、兴趣和人格要求的一套特定模式,但是职业与人都有一定的改变余地。所以职业生涯模式的不同性质,是由不同的家庭地位与经济状况、个人智力水平与人格特征,以及个人的机遇综合决定的。

职业选择与适应是一个连续过程。人们对于职业的偏爱和所具资格、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情境,以及人们的自我概念,都会随时间和经验而改变,这使得职业的选择与适应成为一种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探索阶段和固定阶段两大阶段。

职业发展过程具有可塑性。职业性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完成自我概念的过程,这种自我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折中调和的过程。“自我”是个人自身条件与外界各种条件、各种反响相互作用的产物。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五个阶段是:
1. 成长阶段(0~14岁),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角色认同,习得社会角色。
2. 探索阶段(15~24岁),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3. 建立阶段(25~44岁),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根据已建立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持久地选择职业,并且在一个岗位上稳定工作。
4. 维持阶段(45~64岁),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保持已有成就,维护家庭,加强社会联系。
5. 衰退阶段(65岁以上),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退出社会舞台,实现完全退休。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我。

舒伯职业生涯规划五个阶段的特点~


1、成长阶段(0~14岁)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获得胜任工作的基础,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主要任务: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
(1)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15-24岁)
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个人在这一时期里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该阶段的任务是,深化对职业和工作的人事,将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沉淀结晶,具体化自己的职业偏向,并初步实施。
主要任务: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向。
(3)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

3、建立阶段(25-44岁)
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确定自己在整个生涯中应有的位置,并开始增加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稳定工作,并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合理的均衡。
主要任务: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1)尝试期(25-30岁):个人在所选的职业中安顿下来。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
(2)稳定期(31-44岁):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职业中期危机阶段
职业中期可能会发现自己偏离职业目标或发现了新的目标,此时需重新评价自己的需求,处于转折期。

4、维持阶段(45-64岁)
个体已经找到了适合的领域,并努力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职位、工作和单位的变化,而不是职业的变化。个人主要应巩固已有的地位并力争有所提升。
主要任务:这一长时间内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工作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人选。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该阶段的重心逐步由工作向家庭和休闲转移。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退休和开始退休生活,精神上寻求新的满足点。
主要任务:逐步退出职业和结束职业,开发社会角色,减少权利和责任,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不仅如此,在后期的研究中,萨柏又进一步深化了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将每个发展阶段同样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提出人生发展按照的是螺旋循环发展模式。
但所有的发展阶段理论里,萨柏都强调个人重视生涯发展的规律,根据发展阶段安排自己的任务,也要合理塑造生涯发展的过程,使得各个阶段能够如期而至,并符合它们应有的意义。

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
答: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5、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

秦汉以来中央官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秦汉以来中央官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秦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景帝在削藩的基础...

蒂尼·博格斯的运动生涯
答:尽管在理论上,针刺队还有进军季后赛的可能,但也只是可能而已。博格斯表示,自己所能做的在剩下的9场比赛中取得尽可能多的胜利。另外,他认为本赛季针刺已经不可能晋级季后赛,他将会利用剩余的比赛为下个赛季做准备。“我们正处于重建阶段,我们已经无路可退。”2007年1月,在针刺队被其他球队合并后,他也就失去了这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出自:战国 屈原《离骚》原文选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释义: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

孔子的简介
答: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

中共党史的发展历程
答: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上...

世界历史分几个阶段 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正在发展的美洲和非洲、玛雅文明的兴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兴起、阿克苏姆国统治,东非加纳王国的繁荣。 第五个阶段:中世纪 公元400~1500年 欧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西欧封建关系的萌芽、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矮子...

中国古代“小康”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的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及其重大意义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就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一探讨。从总体上看,我国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经济标志性 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经济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到中国,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黄帝内经》是什么?
答: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对医学成就中还有一点较为突出的是重视脏腑经络。《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是维系人生命的重要器官。并将人体的脏腑器官和人的各种功能联系起来。倡导对人体进行解剖。还指出人体每条经脉的循行走向以及所连属脏腑的相关性。这样...

世界历史分几个阶段?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世界历史可以为分史前时期、古代文明时期、帝国与征服时期、封建时期、中世纪、资本主义六个阶段。1、史前时期:50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 早期人类的进化 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金石并用时代的来临、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产生、军事民主制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的文化、原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