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畸形消费行为的主要成因

作者&投稿:芮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代大学生的畸形消费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受个人意志支配,是自身性格和兴趣使然,但从深层次来看,其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大环境的产物,是社会文化在个人身上的外化表现。影响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


   (一)受个人意志支配影响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影响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其自身个人因素。一方面,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生活多样性大大增加,与相对枯燥无味的中学生活相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舞台。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比赛和活动可以结识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龄人,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

  一些大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生活格调高雅时尚、性格豪爽,频繁参加各种聚餐活动,购买许多新潮服饰打扮自己,让自己在人群之中更加突出,或者更加吸引同学特别是异性眼球,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大学管理模式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成绩来进行优劣比较的传统做法,考核大学生标准变得多维,一些大学生借助各种活动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在学习成绩之外彰显自己独特优势,通过自身特殊才艺博得多方喝彩。

  而面对身边大放异彩的同学,一些没有什么特长的学生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和自卑感,有的学生以畸形消费来展示自己,通过大手大脚花钱来吸引他人注意,缓解失落自卑的尴尬情境。

   (二)家庭错误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

  一个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家庭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绝大多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花销主要由家庭供给。

  一方面,许多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加上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孩子的经济要求总是有求必应,而孩子在一次次不合常理要求都能顺利得到满足之后便产生“钱可以来得很容易”的心理,在面对各种高额消费时不考虑后果,从而陷入畸形消费旋涡;另一方面,家庭作为最重要的初级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纽带,也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第一课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因素在其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巨大。

  由于一些父母长辈自身存在畸形消费习惯和错误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一些大学生进入校园成为“准社会人”独立消费时,面对各种诱惑难以自控从而陷入畸形消费旋涡。

   (三)社会大环境纷繁复杂

  进入21世纪,消费文化口益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商业营销无孔不入,地铁灯箱广告、社交网络推送、网红买手助推等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极大促进消费时尚的无边界扩散,各种新奇时尚事物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传遍社会各个角落,过度的商业文化催生人们必须竭力追赶潮流的消费错觉。

  这种现象的存在,催生了“隐形贫困人口”。所谓隐形贫困人口,并不是真正的生活贫困,不是没有正常的生活来源,只是因为追求物质享受而超前消费,就是俗话说的“花的比挣的多”。

  初入校园的大学生很容易迷失于潮流之中,如有些学生不管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在网络游戏世界里掷重金购买虚拟资产并成瘾;不管自己是否真正有需要,只要一打开各种购物APP就“买买买”。

  一些学生认为,在某种消费时尚出现时,如果自己没有及时体验,将会被身边同学歧视,进而被时代抛弃。这时候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行为或者生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种阶层符号。从消费符号理论来看,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实则是所属阶层的外化具象。在消费的背后,是社会文化的驱动力,“我们自己也变成了符号,变成我们购买的商品把我们塑造的那种东西。这就可以合理解释各种“鄙视链”。

  消费能够炫耀阶层,也能改变固有阶层印象,一些学生试图通过不断追求时尚、追赶新潮来实现阶层的维护或者提升。即本属于家境优握的社会中上层,借由口常消费来显示自己家境;来自贫困的社会下层,则通过高端消费来使得自己“看起来”像是属于更高的阶层。



~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畸形消费观会对青年人产生什么影响?
答:畸形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的过度追求和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畸形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更为突出。畸形消费观对青年人可能产生以下影响:1. 财务压力:畸形消费观往往导致年轻人在生活中的过度消费,购买不必要的奢侈品或...

大学生过度消费,你怎样看待?
答:与其说到后期会后悔自己的过度消费行为,还不如早早的遏制过度消费的萌芽。关于金钱方面,我还是觉得我们大学生要理性的看待,要合理的消费,不要凭借一次冲动,而让自己后悔,毕竟过度消费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而且还会给父母造成非常大的负担。总之,我们要从正确的方式和行为来认识消费观念这件事情。杜绝...

高中生的消费与行为状况调查
答:成因:一主观因素:⒈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⒉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进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畸形消...

驳斥青少年奢侈消费现象 作文(议论文)
答:甚至还有一些人把那种纸醉金迷、追求腐化生活的畸形消费、奢侈消费称之为“扩大内需,为国家做贡献”。社会上种种对国家消费政策的误解,也给学生的消费观念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同时,一些宣传媒体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商家的要求,片面宣传诸如“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能赚会花”等消费观念,甚至公然推出...

大学生消费心理是怎样的?
答: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

你如何看待大学生超前消费
答:对于大学生来说,超前消费本身就很危险,一旦养成过度消费,将会一发不可收拾。这种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导致自己消费会不按计划支出,用的时候没有感觉,但等发现的时候就已经超支了。二、带来经济压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学习。上大学的主要目标不就是学习吗...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思怎么写???
答:因此,造成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不能适应生活的节奏,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形成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有的小学生以奢为荣、以侈为乐,形成了当今学生的畸形消费。面对养成教育的新问题,沿用过去的传统教育方法,难以解决传授知识和学生品德养成之间的矛盾,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德、智、...

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答:当前大学生出现消费节奏快、追求时尚、前卫,存在较大差异或超前消费等特点,既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有关。下面我作为大四学生给大家讲讲大学生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1,消费节奏加快、消费方式快捷。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对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减少了,对消费品的购买和更新的...

不合理消费的危害
答:从消费形式上分为:有害消费、愚昧消费、畸形消费、攀比消费、盲从消费等。 一、有害消费。是指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对家庭或个人有害无益。既包括嫖 娼、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有常见的吸烟、过量饮酒等伤害身体的行为。 二、愚昧消费。愚昧消费不仅仅在偏僻的农村,在大都市中也同样存在;不仅仅发生在文盲身上,在高...

求高中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答:,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而这中心理成为中学生攀比消费的主要因素 不管东西买来对我用处多大,我拿来有多大的用处,反正别人有了我也要有,要不然 我 怎么在同学面前有“面子”,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手机,摩托车一样,都是 攀比之风造成 的,作为一个学生,每天上课能有多少、多大的急事非要找到人不可呢?还比如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