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哪里

作者&投稿:贺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实行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中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

1980年5月,邓小平对包产到户给予明确肯定,有力地推动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

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从而使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在全国广泛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解体。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扩展资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实行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中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

1980年5月,邓小平对包产到户给予明确肯定,有力地推动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

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从而使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在全国广泛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解体。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扩展资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百度百科: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014·黄石)20世纪70年代末,农业连年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体现了农民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拥护。
(2013·十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农民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2012·鄂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当时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的时间、目的、地点是 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的时间是1978年,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点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扩展资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利益的内在推动,使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开始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时间
答: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82年开始推行的农业责任制形式。2. 这一制度允许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3. 农户根据合同规定,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并按比例上缴集体和国家,剩余收入归己。4. 自1982年1月1日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承包责任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施,这是中国农民的一项创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农民们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如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明确肯定了这种责任制,促进了农村改革的发展。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发布“一号文件...

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时间
答: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82年开始推行的农业责任制形式。2. 这一制度允许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3. 农户根据合同规定,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并按约定上缴收益给集体和国家。4. 1982年1月1日发布的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确认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在哪个省开始实行
答: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首次实行的一项农村土地制度。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3. 该法律规定,全民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哪一年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农业生产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施,这一制度是中国农民的创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农民们创新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如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对这种责任制给予了肯定,推动了相关改革的深入。从1982年至1984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

土地是哪一年包产到户的
答: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出租或入股;5、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拍卖、出让等方式进入市场,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资产。综上所述,自1978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土地包产到户后,198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的时间、目的、地点是 什么?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的时间是1978年,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点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那开始的
答: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由生产任务承担者对其生产成果负责并按产量或产值计算劳动报酬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文化大革命中遭批判禁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并获得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承包形式上有两种:①包产到户。以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

家庭联产承包制责任制时间
答:您好!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时间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