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 (关于能) 求初中物理实验题技巧,写明白点,急!!!!!!!!!高分

作者&投稿:天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实验探究题;
1 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B、C或D)(2)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2 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在已有大量数据时,要想更容易地了解概况并找出规律,对数据的处理方法显得十分的重要。下表给出的是大气压跟对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
高度/Km 0 2 4 6 8 10 12
大气压/kPa 101 80 62 47 36 26 19
请你采用所学过的方法,或自己创造的方法(只写出一种),形象、准确地表示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根据你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你认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什么规律?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7.0×104Pa,请你推测一下当地的高度为多少?
3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情况,选择了C、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是否有关;选择C和 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 (填写导体代号)。
4现有电压不变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已知最大阻值为R0)和待测电阻Rx各一个,导线若干。请你按照要求设计出三种测Rx阻值的不同方案的电路图。(1)每种电路图只允许任选电流表、电压表其中一种;(2)在同一电路图中,电表位置固定不动。
U=6v
表二 电阻/ 5 10 15
电流/A 1.2 0.6 0.4
R=5Ω
表一 电压/ V 2.0 4.0 6.0
电流/A 0.4 0.8 1.2
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甲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由表一可得: ;由表二可得: 。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那么,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6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 (填“右”或“左”)调节滑动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6V。
(3)若在接R处用Rx进行替换后,电压表和电流表如图乙示,则Rx= 。
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一纸上画出一条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7 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2、表3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进一步比较分析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1、表2或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b:分析比较表1、表2和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8、如图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木块A重10N,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0g,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先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记下一组实验数据;然后在木块上逐渐增加砝码,仍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并全部记录在下表中。

(1)根据二力平衡完成表格中的空白
(2)根据上述实验,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3)为了验证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还需要增加器材 。
9、现有如下器材:天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水,细线,金属块和盐水,要求:探究出三种测定盐水密度的方法;写出每种方法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10、如图示。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装置,实验2是用 装置做实验;实验3是用 装置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试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实验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11、在物理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老师拿出一架天平、一个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些水和一些小玻璃球,让大家自行设计实验测得小玻璃球的密度。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太简单了,可细心的小明发现老师没有给砝码,一问才知道是老师故意不给的,小明想了一会儿,又向老师要了一支滴管,就动手操作并很快得出结果,请你说说小明是怎样测出小玻璃球密度的,他向老师要滴管的目的是什么?
12、(2001南京)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图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填组别字母)
(2)研究方法正确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

13、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的探究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记录:
(1) 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相等的物质,在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吸热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有关。
14.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两种猜想:(l)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8)。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0×105 …
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系。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其中一种猜想的正确。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 保持不变时,_ .(2)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3)小丽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一例。(4)小丽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 答: → → → → 。
15.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16请你利用一个空易拉罐、一个气球、一根橡皮筋、一块小镜子、一只激光笔、双面胶带和剪刀来设计一个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装置。
注意;有些图片可以根据题意在百度搜索

实验探究题
9、冬天,小红在家中做作业,利用电热取暖器取暖,在休息的时候,她发现电热取暖器的电热丝热得发红,但用手触摸与其相连的导线时却不怎么热.于是她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请你根据题中的情景,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她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2)电热取暖器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

12、图10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11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图10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设计图11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 的关系。
(2)图10实验是通过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图11实验是通过小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 ,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电阻阻值是10欧,电压是6伏,电流为3安,求当这个电阻工作四分钟所产生的热?

磨擦生热 动能转热能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关于声)~

标准答案:
1.用剪子将气球剪成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易拉罐口部
2.将小镜子用双面胶贴在橡皮膜上,以激光笔照射
3.在一旁拍手或喊话,可见光点轻微晃动。
p.s.此题出现在《1+1》初中物理、《典中典》上,可自行购买——|||

杠杆和机械功不常考的说,只要结合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配合的技巧,步骤,再根据相关公式,判断可能出现的误差(偏大或偏小),即可解决常规实验题。
一、常见实验题类型

  (一)、测量型。直接测量型,例如: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间接测量型,例如:测量力(包括摩擦力)、测量机械效率、测量密度、测量电阻、测量电功率等。

  (二)、研究型。例如:规律型的发声体在振动、研究熔化的特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焦耳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概念形成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概念形成)、不同种物质吸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课外题材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是否有关、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三)、操作型。例如:组成串并联电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等。其中包括测量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中有实验步骤的实验。

  二、各种类型的出题方式及对策:

  (一)、直接测量型实验。

  出题方式1: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温度计读数时视线的要求;刻度尺的记录结果;天平的调节;不同测量工具共同使用时的要求等。

  对策:由于这些内容都出现在书本上,要想掌握准确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阅读法,即仔细阅读书本中的有关内容,将重点的字、词、句画出,进行重点理解记忆。

  对比法,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比总结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理解起来更透彻,记忆更清晰。例如:视线问题,刻度尺、量筒、温度计的要求都不同。

  出题方式2: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条件。这类试题主要都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其中制作原理决定了使用的要求和适用的范围。例如: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从这个原理可以看出,弹簧的示数表示的是弹簧受到的拉力,不是物体受到的拉力。从而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物体受到的拉力,而要想测出重力或滑动摩擦力还要根据二力平衡。这样就能够理解测量滑动摩擦力时,为什么物体要水平放置,拉力方向要水平、物体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要求。可以看出理解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对理解物理实验有重要影响。

  对策:复习此类题可采取对照法。将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与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这些工具的实验步骤中的要求(条件)相对照,从而加深对测量工具使用要求的理解,达到学会在不同实验中灵活运用测量工具的目的。

  (二)、间接测量型实验。

  出题方式:间接测量型实验是出题的重点,测密度、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几乎是年年必考的实验题。出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验本身的知识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测电阻实验中数据处理问题;电压表、电流表量程选择问题;滑动变阻器作用问题等;另一种是改变测量工具或缺少测量工具时如何进行测量。这类主要是考设计思路,考查的内容已经打破了单一知识体系,达到学科内综合的目的。这是中考中的重点出题方式。例如:如何用量筒测量牙膏皮的密度;如何只用电流表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等等。

  对策1:这两类题主要运用的方法是总结归纳法。总结的内容重点是实验过程中各种做法的目的和作用;总结设计思路,在测量工具不够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未知物理量的测量思路。

  例如: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电阻,矛盾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上。解决的办法有两条途径:一是设计出两部分电压相等———即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用电流表设法测出两部分电流即可。二是利用电源电压不变,设置变化的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电流(借助已知阻值的电阻或滑动变阻器)。以上两种还可以细化到给出不同的开关的情况和电流表个数不同的各种情况。

  经过这样的总结就会对这一类实验有了清晰的认识。

  对策2:分类总结法对于思路较模糊的考生是相当有效的。这类方法是把测量某类物理量的实验题专门裁剪到本上,进行集中复习,注意对比就可以发现各种实验设计上的共性之处和不同之处,这种方法会使你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

  (三)、研究型实验。

  出题方式:研究型实验也是中考重点题型,尤其是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新课程标准下考查考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该题型无论是对书本中内容的探究还是书本之外内容的探究,主要考查的是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对策:掌握好这类实验可采用总结归类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总结不同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及判断方法和判断依据。例如:浮力的测量方法中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差法、排开液体质量(重力)法等、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动能大小的判断方法、蒸发快慢的判断方法;导体电阻大小的计算和判断方法、电流放出热量多少的判断方法、磁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及判断依据等。

  2、注重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过程的写法及要求。不同的实验控制方法相同但控制手段不同,要注意区别不同知识体系的实验控制手段上的总结。例如速度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从同一高度下滑;机械效率中额外功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同样的动滑轮;摩擦力中压力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电流相同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串联电路的方法等等。

  3、注重对实验现象及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的总结。对于不同的课题要求实验结论的分析方法也不同,但有规律可循。

  (四)、操作型实验。

  出题方式:操作型实验属于基础实验一般不单独出题,主要与研究型实验相结合出题。操作型实验的出题内容主要是操作过程中操作的顺序及其原因。

  对策:动手实验法:通过亲自操作,感受其中的过程,会留下很深的感性认识;总结法:详细写出操作型实验的操作过程并标明原因,这样便于理解记忆。例如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实验,画电路图———断开开关(安全)———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安全)———闭和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同时观察灯的亮度是如何改变的。对于这类实验要努力总结全面,这对基础实验的理解有直接影响。

急需初中物理空调电功率实验探究的题!带答案!谢谢
答:V)、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要用“伏安法”测量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述实验步骤 解:(1)参照例2、例3不难画出电路图是一个串联电路图。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如果将电压表直接并在用电器上,则调不到16V,可以采用将电压表并在另一电阻--...

初中物理实验题整理
答:D.人们向积有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 三实验探究题 1)(08江苏南通)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N.(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
答:1、这要根据2力平衡的知识来解答。首先瓶中上部盖上盖后被密封的气体对瓶中液面有压强,而水对小孔也有压强,现在水不流出去,说明小孔外部受到的压强(即大气压)等于瓶中水的压强+瓶中空气的压强,答案就显而易见了。2、密封气体压强会随温度、体积、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此题是当瓶中气体质量没变...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关于声)
答:1.用剪子将气球剪成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易拉罐口部 2.将小镜子用双面胶贴在橡皮膜上,以激光笔照射 3.在一旁拍手或喊话,可见光点轻微晃动。p.s.此题出现在《1+1》初中物理、《典中典》上,可自行购买——|||

两道初中关于大气压和斜面的物理实验题。答完加分。谢谢!!
答:第一题分析:本实验的原理是:先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往外拉活塞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要拉动活塞需要很大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为F=PS,故测出活塞横截面积S和拉动时的拉力F,就可根据P=F/S 求出大气压强的值.解答: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

八年级物理探究题
答:题1 物理课后,小南和小雄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插入西红柿,做成了一个“西红柿电池”。 小南和小雄想探究“西红柿电池的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雄说:“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小南想了想说:“也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

谁能发来一些好点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有答案),高分悬赏
答: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关于声)请你利用一个空易拉罐、一个气球、一根橡皮筋、一块小镜子、一支激光笔、双面胶带和剪刀来设计一个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装置 标准答案:1.用剪子将气球剪成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易拉罐口部 2.将小镜子用双面胶贴在橡皮膜上,以激光笔照射 3.在一旁拍手或喊话,可见光点...

有关初中物理机械的实验探究题(题目)
答: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因素 器材:一根长一米、重5牛、2牛的两个杠杆,一个20牛的重物和一个弹簧测力计。试验1.用重力5牛的杠杆一端做支点O,重物挂在距支点50厘米处A点,弹簧秤向上拉在另一端距支点100厘米处B点。测试:拉力F为15牛。计算:W有用=OA*G=0.5×20=10J.W总...

高分悬赏:初中物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答:(5)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磁场强弱、运动快慢、线圈匝数.【命题方向】(1)电磁感应现象探究实验(尤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明家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解题方法点拨】(1)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对比:被研究对象都是...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型和答案
答:实验题是最能考查同学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同学们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同学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实验题是每年中考试题中重要的题型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中考实验题不仅在深度与广度上增加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