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的超短梗概

作者&投稿:宗政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元二O八年冬,曹军侵吴,周瑜令黄盖使苦肉计假降曹操,黄盖带二十条火船,向西北岸驶去。黄盖船队直驶曹军水寨,一声令下,“放起火来!”,而曹军水军庞大船队为了克服北方军士不耐颠簸,因而用铁链将船只首尾相连,所以起火极快,曹军不多时被烧得大乱,而吴军乘机掩杀。曹军大败,曹操在张辽等护卫下仓惶奔逃。

公元二O八年冬,曹军侵吴,周瑜令黄盖使苦肉计假降曹操,黄盖带二十条火船,向西北岸驶去。黄盖船队直驶曹军水寨,一声令下,“放起火来!”,而曹军水军庞大船队为了克服北方军士不耐颠簸,因而用铁链将船只首尾相连,所以起火极快,曹军不多时被烧得大乱,而吴军乘机掩杀。曹输了

公元二O八年冬,曹军仗其优势兵力,挥师南下江南,在一路进民顺利的情况下,逐渐滋生骄傲轻敌情绪。孙、刘两家趁势联盟,依曹之弱点已之长处,果断以火攻曹,以促成三足鼎立之势。黄盖假装降曹,曹却深信不疑。黄盖来降,事先准备好火具,选择干燥而有风的天气,放火之后,乘敌乱之时 以主力配合进攻敌军,大获全胜,曹败走华容道。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为《孙子兵法 火攻篇》作了成功的史证。

火烧赤壁故事简介~

周瑜让黄盖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曹操,表示要脱离东吴,投降曹操。曹操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没怀疑。
黄盖叫兵士偷偷地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着枯枝,浇足了油,外面裹着布幕,插着旗帜,另外又准备一批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时转移。
隆冬的十一月,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当天晚上,黄盖带领一批兵士分乘十条大船,驶在前面,后面跟随着一批船只。船队到了江心,扯满了风帆,像箭一样驶向江北。
曹军水寨的将士听说东吴的大将来投降,正纷纷挤到船头看热闹。没想到东吴船队离开北岸约摸二里光景,前面十条大船突然同时起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十条火船,好比十条火龙一样,闯进曹军水寨。那里的船舰,都挤在一起,又躲不开,很快地都延烧起来。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水寨烧了不算,岸上的营寨也着了火,曹军一大批兵士被烧死了;还有不少人被挤在江里,不会泅水,马上淹死了。
周瑜一看北岸起火,马上带领精兵渡江进攻。他们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北岸的曹军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人马进攻,吓得全部崩溃。

扩展资料:
公元二世纪末,中央集权政府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而曹操的势力最强大。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打败刘备,占领了军事重地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迫使刘备退守夏口(今湖北汉口)。曹操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当时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从江陵(今属湖北)沿江东进,直逼夏口。
孙刘联军五万人逆流北上,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操吃了败仗,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初见成效。
为孙权统兵的都督周瑜担心曹军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学会水上作战,于是巧妙地使用离间计,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 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
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
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一个他正发愁的问题。原来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火烧赤壁故事简介
答:火烧赤壁的故事:曹操率领大军占领荆州,虽然威震四海,势如破竹,但是却十分骄傲,警惕性不高,认为孙刘联军不堪一击,一举就可以击破。所以,曹操对孙刘联盟估计不足.而孙刘联军水陆两军人马不足五万,虽然力量弱小,但是上下军民团结一心,所以士气大增,并在周瑜的正确指挥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帮助下,...

火烧赤壁缩写
答:1、火烧赤壁缩写: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此战之后,孙权、...

缩写火烧赤壁200字
答:缩写火烧赤壁200字 (一)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一代枭雄曹操,在破袁绍后,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东边的东吴。由于曹军不习水战,便把每个船连在一起,这样就不摇来摇去了。东吴那边,主帅周瑜也召集众将商议。老将黄盖主张投降,周瑜大怒,把黄盖打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黄盖回营后,向曹操投降,曹操不...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简短故事
答: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魏军逃跑。

火烧赤壁缩写300字
答:火烧赤壁缩写300字 (一)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过江,非坐船不可。于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周瑜手下有员老将,叫黄盖。黄盖出了一个主意,说可以用火攻。

“火烧赤壁”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火烧赤壁”也就是“赤壁之战”,它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

火烧赤壁缩写400字
答:火烧赤壁缩写400字 (一)东汉末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3万驻在赤壁同曹操隔江相对。曹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曹操让人用铁索把战船都连起来。叫士兵加紧操练,准备渡江。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看到曹军船头船尾连在一起,便向周瑜献了一条用火攻取胜的妙计...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梗概,大概100字—150字左右
答:决定联盟,共退曹军。先有庞统巧献连环计,将曹操战船连为一片。再有诸葛亮利用地利草船借箭,利用天时巧借东风,接着黄盖假降乘机燃起烈火,烧毁了曹操所有战船。曹操落荒而逃又被诸葛亮巧封华容道,却被关羽念及旧情而释放,曹操虽未死,但挫其锐气,毁其精锐,三足鼎立之势便成。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如下:在三国时期,曹操打算征伐东吴,东吴孙权就和蜀国的刘备抗曹。同时蜀国庞统出了连环计,让曹操将所有船只连在一起,而后周瑜提出火攻的计策,再加上诸葛亮借助天时,“借”来了东南风,最后,火攻曹操的计策成功,曹军大败。火烧赤壁的背景 在曹操决议讨伐东吴之前,曹操刚平定...

历史故事火烧赤壁
答:历史故事火烧赤壁公元208年,曹操发兵攻打荆州,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说服了孙权。孙、刘两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军。这年冬天,孙刘大军在赤壁与曹军隔江对峙。曹军将领常年在北方生活,不习惯坐船,许多人因为晕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