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法散文·清代兵法·说居庸关》原文鉴赏

作者&投稿:拔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兵法散文·清代兵法·说居庸关》原文鉴赏

[原文]

居庸关者,古之谭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

何必疑若可守然?

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 出北门十五里,曰中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 出北门又十五里,曰上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 出北门又十五里,曰八达岭,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故曰疑若可守然。

下关最下,中关高倍之。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城甃有天竺字、蒙古字。上关之北门,大书曰:“居庸关,景泰二年修。”八达岭之北门,大书曰:“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

自入南口,流水啮吾马蹄,涉之瑽然鸣,弄之则忽涌、忽状而尽态,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八达岭者,古湿余水之源也。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柿、苹婆、棠梨,皆怒华。

自入南口,或容十骑,或容两骑,或容一骑。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臂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余乃弘叹曰A:“若蒙古,古者建置居庸关之所以然,非以若耶?”余江左士也,使江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生我圣清中外一家之世,岂不傲古人哉!”蒙古来者,是岁克西克腾,苏尼特,皆入惊,诣理藩院交马云。

自入南口,多雾,若小雨。过中关,见税亭焉。问其吏曰:“今法网宽大,税有漏乎?”曰:“大筐小筐,大偷橐驼小偷羊。”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问矣。”

自入南口,四山之陂陀之隙,有护边墙数十处。问之民,皆言是明时修。微税吏言,吾固知有间道出没于此护边墙之间。承平之世,漏税而已; 设生昔之世,与凡守关以为险之世,有不大骇北兵自天而降者哉!

降自八达岭,地遂平。又五里岔道。

[鉴赏]

《说居庸关》,清代龚自珍撰。龚自珍(公元1792年-公元1841年),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易简,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他支持林则徐禁烟,建议加强战备。他反对清末土地兼并,反对君主独裁。他为文纵横,自成一家,诗龙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辑有《龚自珍全集》。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龚自珍的朋友原任陈州知府王元凤因被诬告远戍张家口军台,把家小托给龚自珍。龚自珍请假5日,亲自送他到居庸关,逾八达岭而返。回来后写了《说居庸关》、《说张家口》、《说昌平州》等文。

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西方资本主义正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特别是沙皇俄国长期以来阴谋颠覆分裂我国,多次侵犯我东北、西北边疆。龚自珍素来注意对侵华历史的研究,注意西北广阔边防的建设。早在1820年,作者就系统研究朝章国故和西北史学、地学,写了《西域置行省议》。1821年校《清一统志》,著文论西北塞外诸部落原流山川形势。《说居庸关》一文不是一般的游记或地理行记,它是为论述边防而作,所以篇名不用“记”,而用“说”。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谴责恃险可守的麻痹思想,文中举宋明以来边患不断,以晓喻警惕外寇入侵,表现了作者居安思危的隐忧和向往民族统一的真正愿望。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叙居庸关险要地势与设防,说明“疑若可守”。

首先,提出历代谈军事形势的人们对居庸关的看法。“居庸”,即居而有功之意,认为守住此处即可保边防安全。然后作者提出与他们不同的看法,即居庸关只是看起来“疑若可守。”

接下去从三方面说明。先写居庸关周围地势,居庸山东西两面相望,逐渐形成窄道,忽而会合、聚集,忽而紧紧地挤在一起,居庸关正以两山为门。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势,看来“疑若可守”。再写居庸关四重关城设置,下、中、上、八达岭共四重关城,关城均一里见方,关关相距十五里。从下关南口至最上面的八达岭共四十八里,建筑雄伟,设防严谨,看来“疑若可守”。三写四重关城高度差异很大,重重倍增,从位于最高处的八达岭俯视下关南口,好象如窥探井口一般。如此居高临下之势,看来“疑若可守”。

以上,作者论述了居庸关“疑若可守”的客观依据。

第二部分,从“自入南口”至“诣理藩院交马云”。写居庸关道中所见,反映当时清 *** 统一管辖下各民族正常往来的情景。文中时触宋、元、明代外族扰边的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民族统一局面的珍惜。

文中以四个“自入南口”领起所见的四个内容。第一是所见到的文字遗迹,有元时所刻的梵文及蒙古文,有明景泰二年所书“居庸关”,有明景泰三年北门上所书“北门锁钥”,而“北门锁钥”又是宋寇准防御北边时所喻。这几种文字,几个题词实际上暗示着历史上叠起的民族风浪和居庸关所处的重要位置。第二是所见到的关沟流水,作者状水流、水势、水声如在目前耳畔,笔调轻松活泼。第三是居庸道中的树木,作者运用简洁的笔法一带而过地写出了正在花开绚烂的杏、柿、棠、梨树。这水声花影正是当时边塞平静、暂无战事的环境烘托,与历史上的刀光剑影恰成鲜明对照。第三是在居庸道中与蒙古人相遇。在狭窄的山路上,蒙古人赶着成群的骆驼和作者擦臂而过,这时骆驼把龚自珍的马撞倒,而龚自珍也开玩笑地用鞭子把蒙古人的帽子击落在骆驼前,蒙古人哈哈大笑。这里,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幅民族统一团结的画面。作者由此而感叹,古时修筑居庸关不正是为了抵御这些北方民族的侵扰吗?自己如果是生在宋代,根本不可能到被辽金侵占了的燕赵这一带来,怎么可能象今天这样在山路上与蒙古人互相开玩笑呢?反毳,意思指北方民族,因北方民族习惯把皮毛缝在衣服的正面。作者感到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的清代,是足以傲视古人的。下面又补写一笔印证,这一年来京交纳贡马的就有克什克腾旗与苏尼特旗。

第三部分,从“自入南门,多雾若小雨”到完。写雾中过中关,与税吏交谈,由漏税现象引入边防问题,说明国家安危不在于地势是否险要,而在于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力强弱,从而证明开始的“疑若可守”而实不足恃。

文中税吏以“大偷骆驼,小偷羊”比喻漏税情况的存在,作者联想到从下关开始就看到四面山坡倾斜不平的裂缝中间有明时所修的数十段护边墙,不用税官说,作者原本就知道在这些护边墙之间一定有僻秘的小路存在。在国家太平的时候,这些小路只不过会造成漏税,假若是在过去,在那些守边御寇的时代,能不惊骇北方民族的军队会利用这些小路从天而降吗?从而说明,居庸之险只是“疑若可守”,实不足恃。

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文辞质朴,笔法纵横有致,环环紧扣住居庸关虽险但不足恃,要居安思危的主要观点,清楚准确,有较强的科学性,是龚自珍政治抱负与学识才干的具体体现。



~

为什么说《孙子兵法》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成熟?_百 ...
答:而用于进攻则会感到不足。《孙子》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成熟,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大瑰宝,它的许多基本理论原则直到今天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值得我们给予批判地继承。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逸周书》原文鉴赏
答:唐代刘知几说:“《周书》者,与《尚书》相类……上自文、武,下终灵景,甚有允笃诚,典雅高义;时亦有浅末恒说,滓秽相参,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史通·六家》)。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指出《周书》中的《世浮》、《克殷》等篇是西周初年的可靠史料。也有的指出书...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荀子》原文鉴赏
答:《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荀子》原文鉴赏 [原文] (节选) 卷第十 议兵篇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子曰:“不然。巨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

孙子兵法说:“变是唯一的不变” 是什么意思?
答:1.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就象人的新陈代谢一样,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的。此刻的我们以不是前 一刻的我们了。2凡兵法韬略,在道不在术。虚实奇正常常是变化的。也就是说策略、兵法没有一定的套路而是随着敌方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关于李靖兵法有哪些介绍?
答:此外,李靖的“行军统行法”、“方阵行列”与行军警戒、驻军警戒等均极严密。足为后世法。总之,李靖以其对古代兵法的精通,结合自己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在战略、战术上不止继承了前人的优秀遗产,加以灵活地运用,而且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在军事技术装备上也有所创新,使得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周礼》原文鉴赏
答:《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周礼》原文鉴赏 [原文] (节选) 夏官司马第四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 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答:《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原文](节选)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 庄公问晏子曰:“威当世而服天下,时耶?”晏子对曰:“行也。”公曰:“何行?”对曰:“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听赁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不...

古代的兵书里说过阵法,古代的阵法究竟是什么?
答:阵法是古代战术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兵法是与敌方战斗时能提供方法的书籍,古代有很多的兵法书籍,阵法属于兵书的一种。但阵法与兵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兵法是教计谋,而阵法更多的是套路,当然也不能少了计谋,可谓是兵不厌诈嘛,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战争就是看结果,成王败寇,所以在战争中也是新招频...

孙子兵法的具体内容是怎么样的?
答: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孙子兵法》英译本序言中说:“2500多年前中国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核时代的战争是很有帮助的。” 《孙子兵法》不仅运用于军事领域,还被推广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孙武的军事理论与企业管理虽然活动的领域不同,但它们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计篇》原文鉴赏
答:(17)庙算:古代兴兵之前,要在祖庙中举行仪式,商讨作战大计,叫做庙算。 (18)算:计算。【今译】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决定生死的所在,是通向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进行研究。所以要以五个方面为纲,对比敌我双方的情况,作以预计,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