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否应该为人类道德水准的下降承担责任? 如何看待国人道德水准的下降 造成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谢谢

作者&投稿:俟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
金融中道德风险:资金短缺者获得资金盈余者提供的资金后,违反合约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 保险中道德风险:投保者购买保险后可能降低自我防范意识,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将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
股份公司中道德风险:亦称“委托---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可能使经理人员无视股东利益,按照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掩饰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明知还不起也要借,例如,许多国有企业决定从银行借款时就没有打算要偿还。据调查,目前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0%左右,其中有70%以上是银行贷款。这种高负债造成了企业的低效益,潜在的风险也就与日俱增。
2、风险的长期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在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一过程将是长久的阵痛。切实培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契约”规则,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
3、风险的破坏性。思想道德败坏了,事态就会越变越糟。不良资产形成以后,如果企业本着合作的态度,双方的损失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但许多企业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不闻不问、能躲则躲的方式,使银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弥补所受的损失。
4、控制的艰巨性。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都具滞后性,这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关,同时还与银行信贷风险预测机制、转移机制、控制机制没有完全统一有关。不良资产出现后再采取种种补救措施,结果往往于事无补。、 建立相关立法制度。“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建立信用体系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逐渐消灭道德风险发生的空间。而信用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建立在相应的 意识形态领域教育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更要建立相关立法制度,从制度上严厉惩治、打击道德风险犯罪,尤其是发生在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犯罪,这才是根本。可喜的是,“十五大”已把建立信用体系放在视野之内并列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2、提高银行内部经营人员的风险意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发生重大的金融风暴。20世纪末,虽然东南亚国家金融遭遇危机,但对我国经济的破坏性并不大,因此国内金融从业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毁灭性。我们 看到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存在着极大的潜在风险。未雨稠缪,防范道德风险首先应从提高银行内部风险意识做起,这是 基础。
3、提高信贷不良资产界定的预见性及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灵敏度。目前各银行仍然缺乏综合的、可信的违约数据和损失覆盖数据,缺乏充分的返回检验结果,监管难跟上,对信贷风险的预警提示远远达不到管理的要求,由于缺乏充分而可靠的信息,对道德风险的防范也就难以企及。提高信贷不良资产界定的预定性及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灵敏度则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以增强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 总的来说是不应该的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还没有真正产生"社会主义"或实行这个社会的国家,中国目前依旧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初期阶段"这四个字,为什么要有这四个字呢?
  就是因为没有达到,所以只是初期阶段,仍然需要完善的社会主义,而据粗略估计至少要50~100年才能到中期阶段,既然不是完善的,那也就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而要叫"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而且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所以即使是到了终极社会主义,我国实行的也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了.这和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肯定是有不同的.
  打个比方,假如你曾在某中大型企业或单位工作过就会知道,一般的公司或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精髓都是用"以人为本"开头的,为什么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大多数企业如果要生存的话,那就必须赢利,不赢利的话怎么办的下去?显然赢利才是企业生存的重中之重.但既然最主要的是要赢利,为何企业文化要是"以人为本"呢?难道公司真的怕损失员工么?
  不!人能做的事,很多机械化的操作都能够完成,像全自动化流水线车间能有几个员工?而且速度会比人工快很多,也精准很多.会计也能被自动化软件所代替,而且差错会很小,行政估计要做的事情也就不会多了,因为要管理的人少啊!等等.....
  所以大多数企业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永远没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永远不能让每一个员工都满意公司的制度!不知道各位是否明白这个例子的道理,通俗点就是说,一个没有可能达到的社会,或要经过很遥远的时间很多努力才能达到的社会,才会被作为一个目标.
  这仅代表我个人的理解,如有不同理解,乐意接受!
  你可以用扩散性思维去理解,然后写论文

经济学与道德——中国经济学家的“糊涂经济学”批判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43264.shtml
http://www.okcz.com/blog/user1/33/326.html
以上两篇论文仅供借鉴。

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的重要性:周子腾讲述人性营销-制度的重要性,很精辟

当今社会,什么事情都是和经济挂钩,唯独道德是最低廉的,甚至讲道德是要付出代价的,救人反倒被坑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讲道德,做好事是应该的,不值钱。其实道德的水准也应该是和经济密切相关的。时下私家车很多,大街上给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让路应该是再简单不过的道德水准了,但有几个车辆能够主动让路?这是为什么?就是罚的力度太少了,如果不让路被摄像后每次罚款
1万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你看还有不给让路的么?!救人后反倒被诬陷,如果查明情况后,应该给诬陷人的人罚款,要罚5万以上,你看看还会有人随意诬陷见义勇为者么?对见义勇为者要给予高物质奖励,奖励10万都不为过。别指望着人们会不自觉地道德就提高了,道德需要经济的支撑,缺德要遭到经济的严惩,只有人们都感觉到了缺德的代价,道德自然才会提升,才会被遵守。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600字论文,急需!!!
答:法律的目的,就是达到道德的效果,而道德的效果也有赖于法律来实现。 第三,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只有提高了全民道德水准,以先进的道德观念引导人、教育人,才能使人人遵纪守法,法治才有可能实现。同样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作保障,没有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严厉处罚,没有对各种...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作用是否有所减弱?为什么?
答:在物质富足与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道德水准似乎在不断下滑。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和补救呢?首先,社会竞争的加剧与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忽略了道德层面的考量。面对残酷的现实,人们往往出于自保而减少了对他人的援助。特别是在社会快速发展而文化教育未能...

物质充裕的时代,道德始终下滑,究竟问题出在哪?有什么方法补救?
答:文化教育无法跟上节奏的时候才会出现的,一旦其他水准跟上,这种状况就会出现减轻(其实很多国家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解决建议:提升道德素质宣传——不要无脑的宣传广告,需要发人深省,激发内心那一抹阳光的广告,现在的广告实在太没新意,太土了。二、无良的自媒体给人宣传一种当今社会无道德底线的现象 媒体...

大学生为何需要思想道德建设?
答: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时代大任新人,大学生应该通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的不断提升,切实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展现新时代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新风貌、新姿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一个人要安生立命、成长成才、贡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不...

辩论求助:当今时代应该用道德调节经济
答: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比温饱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我方认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有理性的人类存在,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只要有理性的人类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谈道德。走向温饱的过程当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第一,温饱绝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古往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

道德与法律二者在调整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答:内容摘要: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不管法治这张...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答:小学时期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及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使这一问题变得尤其严峻。加上改革开放新形式下国内一些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国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乘虚而入,社会上一些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

要想成为一个经济学家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答: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
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范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中包含着意识形态方面,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道德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去评价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答:一、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二、做为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因为道德建设离不开这些优良传统。三、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