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主要过程,1919"四五"运动到1923年之前 1840年后先进的中国人是怎么探索及实践救亡图存的道路的

作者&投稿:玉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主要过程:(1)鸦片战争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洪秀全领导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3)19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4)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民主革命的纲领,发动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5)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寻找新的出路,兴起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变化:(1)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3)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走“英日人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

(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依照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即戊戌变法。结果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仿效美国进行革命,搞三权分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果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篡夺;中国封建主义的根基过于深厚。(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学习俄国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后来又以城市暴动为中心,均未成功。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采用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取得巨大成就,也遇到了巨大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3)说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4)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正在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洋务运动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
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与成就
答: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这批项目的代表有: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中国近代工业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

试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答:1、鸦片战争的启蒙阶段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一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文化技术的强大,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2、戊戌维新时期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思想家群体走在了时代前列。维新派文化自觉的关键词是“变”。“变法”是维新派的政治理想,也是文化抉择,体现了他们对中西文化的...

184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哪些战争?
答: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的战争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中法战争、义和团运动、北伐战争、北洋军阀混战、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战争、中苏珍宝岛冲突、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公元1840年,这一年处于满清王朝后期,这一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满清...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公正、更公平、更先进、更科学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人与社会公仆...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论述中国人民实现的三大选择
答: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 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变成什么社会?
答: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氏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答:二是中国内部自身谋求的政治变革。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1840年~1842...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独立上做了哪些努力1840-1949年的
答: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

1840年以来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有哪些?
答: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

鸦片战争的意义
答:1、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 中国 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 发展 ,特别是欧洲 经济 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 现代 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