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固体及溶液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1)甲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 氢氧化钠固体及溶液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请在下面...

作者&投稿:伏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实验与结论】根据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说明其中已含有碳酸钠,所以要检验是否含有碳酸根即可,又因为第二步中需要检验是否含有氢氧根,而碳酸钠也显碱性,所以第一步加入的试剂不仅要验证出有碳酸根离子,还需要除去碳酸根离子,所以加入试剂氯化钙即可,因为氯化钙显中性,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也显中性,所以加入氯化钙,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碳酸钠存在,即已经变质;将步骤a所得的液体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即含有氢氧化钠,说明部分变质;
【拓展探究】除去碳酸钠主要是除去其中的碳酸根离子,可以用钙离子把碳酸根离子沉淀出来,又因为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加入氢氧化钙就行,然后通过过滤将碳酸钙沉淀过滤出来;
(2)①A中试剂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即可,B中加入的试剂主要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加入酸,不能是浓盐酸,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C中作用是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所以用浓硫酸即可;
②由于反应结束后,B装置中会含有很多二氧化碳,所以通过通入空气将B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到D装置中;
③若没有装置C,会把水蒸气误认为是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偏多,通过计算得到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所以结果偏大;没有装置E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会进入D装置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偏多,通过计算得到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所以结果偏大;
④由D装置中质量增加了84.5g-83.4g=1.1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设要生成1.1g二氧化碳需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1.1g
根据
106
44
X
1.1g
解得X=2.65g,所以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65g
10g
×100%=26.5%.
故答案为:(1)【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该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b.将步骤a所得的液体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拓展探究】氢氧化钙;过滤;
(2)①C;②将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到D装置中;③偏大;偏大;④26.5%.

氢氧化钠固体及溶液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1)甲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

(1)要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可以使用氢氧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要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需证明还含有氢氧化钠,将除去碳酸钠的溶液加入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要除去碳酸钠可以使碳酸钠与适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经过过滤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2)【交流讨论】①要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需要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除去,然后使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将水分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C; ②通入空气利用气流压力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D中被碱石灰吸收,所以本题答案为:将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赶入D装置中被碱石灰吸收;③没有C装置会导致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导致测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没有E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导致测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计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偏大,所以本题答案为:偏大,偏大,【数据处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4.5g-83.4g=1.1g设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 44x 1.1g106x=441.1g,x=2.65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65g10.0g×100%=26.5%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6.5%

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实验与结论]要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可以使用氯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要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需证明还含有氢氧化钠,将除去碳酸钠的溶液加入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该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b.将步骤a所得的液体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拓展与探究】(1)要除去碳酸钠可以使碳酸钠与适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经过过滤除去;故答案为:Ca(OH)2,过滤 (2)氢氧化钠溶液有强烈的腐蚀性,若使用时不小心滴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故答案为:大量水冲洗

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与CO2反应),怎样判断其变质程度_百 ...
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而NaOH易被水蒸气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也就会变质 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检验程度:1.样品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变质。原理:2NaOH + CO2=== Na2CO3+ H2O 2HCl + Na2CO3=== 2NaCl + CO2↑+ ...

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与CO2反应),怎样判断其变质程度...
答:完全变质:取溶液,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沉淀完全后,过滤。取滤液加入氯化铜溶液,无沉淀则证明只有碳酸钠。(因为碳酸根都被沉淀)只变质一部分:加入氯化钡,有沉淀说明有变质;再取一定量的用过量氯化钡充分沉淀碳酸根,滤液加入氯化铜,产生蓝色沉淀,证明还有氢氧化钠。一点没变质:加入氯化钡溶液,...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原因是什么
答: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表面形成溶液,所以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湿漉漉的。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氧气、氢气等等,但是不能干燥CO2 HCI等酸性气体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_百度...
答:(1)氢氧化钠易和得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吸收得氧化碳(或与得氧化碳反应),7N9OH+CO7═N97CO3+H7O;(7)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得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7+7N9OH═N97SiO3+X,要推知X的化学式,需根据...

...室中常用的试剂: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
答: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故答案为:潮解;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过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放置后会有什么现象?
答:过氧化钠在空气中放置会和二氧化碳产生反应,导致变质同时生成碳酸钠。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_百度...
答:(1)氢氧化钠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叫潮解,氢氧化钠易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密封;(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和...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它还能...
答: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它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_百度...
答:(1)氢氧化钠易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2═Na2CO3+H2O;(2)SiO2+2NaOH═X+H2O,要推知X的化学式,需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可以得出Si+4O+2Na+2H=X+2H+O,从而得出X=2Na+Si+3O...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原因是什么
答:1 NaOH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而潮解 2 NaOH易于和空气中CO2反应 生成Na2CO3 这两个性质决定了NaOH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