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作品鉴赏 骆驼祥子 赏析

作者&投稿:剧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题思想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分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作者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出路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从传统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出发批判现代畸形文明的负面效应,为传统美德的沦落而痛惜,又不满于祥子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诅咒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社会的堕落。

艺术手法

艺术结构

老舍长篇小说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写人为中心,围绕人物的命运来展开情节。《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便是全书的中心线索。作品中,祥子的主角地位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写到的所有其他人物,都因祥子而存在。人即以祥子为主,事情当然也以拉车为主。这样作者便让一切的人都和车发生关系,从而也就把祥子拴住,像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柳树下那样。

小说以主人公祥子的生活遭遇为描写重点和结构中心,以祥子买车、卖车“三起三落”的奋斗、挣扎、堕落过程为叙事线索,一线串珠地组织材料,安排情节,显得不枝不蔓、紧凑集中。这种单纯、集中、明晰的结构,不仅使小说情节完整而谨严,而且有力地展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完整过程及其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

同时,又通过祥子与周围人们错综纠葛的复杂关系和各种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环境,单纯中有复杂,从而在较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揭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扩展资料: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学潮,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分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作者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出路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从传统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出发批判现代畸形文明的负面效应,为传统美德的沦落而痛惜,又不满于祥子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诅咒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社会的堕落。 一、突出祥子的好人性格
《骆驼祥子》文本中,初进城的祥子几乎是完美的,是个绝对好人,他善良、勤劳、坚毅,并且又有着强健的身体和明确的生存目标。正如作品所写:这个小伙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和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祥子不仅有充满青春活力的健壮外表,而且有一个劳动者、一个淳朴农民的善良本性:“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知足、不争,拉车从不与别人争生意,有时候甚至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对生活的要求十分简单,他不吸烟、不喝酒、不近女色,甚至连包好茶叶也不喝,为的是每月能多攒下俩钱。同时他也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然后做个独立的劳动者。他知廉耻、明善恶,在第一次丢车后,他为再买车拼命抢活,落得一片骂声时,心里很惭愧。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摔了曹先生后,他是那么内疚并主动辞职承担自己的责任,希望自己能够补偿曹先生的损失。
二、突出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祥子是个绝对的好人,同时他的生活愿望又是那么普通,但是这样的祥子在当时的社会里却无法生存。为此,作品设计的四个关键性情节决定了祥子的悲剧,它们分别是被军阀抢劫、被孙侦探敲诈、被虎妞强行占有以及小福子的死亡。作品设计的其他情节,比如夏太太勾引祥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腐烂。这些都是社会外部环境的因素,是社会现实,把祥子逼到了绝路,使他堕落。
老舍先生谈到《骆驼祥子》的创作时强调:他所要观察的不仅是车夫的一点点的浮现在衣冠上的、表现在言语与姿态上的那些小事情,而是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车夫外表上的一切,都必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据。老舍试图找到其根源,通过写出劳苦社会好人没好报的故事,质问“好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
老舍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在小说中感慨万分地说出“一个拉车的,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道出了祥子的毁灭与整个旧社会有着莫大的关系。纵观祥子生活的社会现实,既有反动统治下政治的黑暗、时局的动荡;又有战乱、天灾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挤压,致使下层劳动者生活在罪恶的地狱里。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层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显出来的,他的悲剧是社会的产物。作为一个农村破产的失地农民,想要实现在城市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的梦想,在当时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简直比登天还难。黑暗的社会环境终究击垮了祥子美丽的梦想。祥子的悲剧就产生于他生活在地狱般非人的环境里,他一次又一次地同命运搏斗,所有的幻想和努力都化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
《骆驼祥子》对社会的批判,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老舍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寄寓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对于摧残人的社会进行无情的否定。
作者开篇写道:“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骆驼——在口内负重惯了——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的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骆驼的价值全在四条腿上;腿一完,全完!”老舍把祥子比喻成骆驼,对骆驼的描写不是纯客观化的,而是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骆驼的性情、骆驼的脆弱折射了祥子的命运。祥子为卑微的生活苦苦挣扎,他是那么不起眼,“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尽管他身上沾染了各种各样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有时甚至是可恨可憎的,但所有的那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生活的风雨刻印出的深深印记。
祥子与虎妞之间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之间的冲突,带有人性、文化的复杂冲突。作家老舍没有深入地开掘,而是以平庸的“平民思想”价值尺度去进行单纯的道德判断,把虎妞看作是非道德的黑暗社会的一部分,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虎妞也就成了被老舍丑化的一个市民女性形象,在作品中老舍对虎妞进行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丑化。虎妞相貌丑陋,是个38岁的老姑娘,而且雄性化。虎头虎脑,黑铁塔似的,长着虎牙,这是老舍对虎妞身体的丑化。道德上丑化则是:流氓成性、引诱祥子、威胁逼迫祥子结婚、不是处女等,特别是用枕头装成怀孕,更是极端化的笔法。在作者笔下,虎妞完全是泼妇流氓。
在祥子与虎妞的婚姻生活之中作者完全把虎妞写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妇女。而正是由于这种好吃懒做,才导致虎妞的难产而死。特别是,老舍把祥子与虎妞结婚以后的正常的性生活,看作是肮脏的、不洁的,是对祥子的肉体摧残,譬如,新婚第二天,祥子很早就起来,然后去了澡堂子,要把女人的肮脏洗掉。作者还一再强调性对祥子的肉体摧残,认为性生活对劳动者身体具有破坏性,譬如,结婚以后,祥子拉车就没有力气,弓腰驼背等。最后,虎妞死了,祥子什么也没有剩下。老舍在这里告诉读者的是,女人是祸水,只能给人带来灾难和不幸。后来的夏太太,勾引了祥子,祥子面对夏太太的时候,只觉得她和虎妞是一路货。作品中的女人,都是男人的灾星。
虎妞固然有缺点,她沾染了市井社会的流氓气;但是,她又有勇敢、可爱,精明强干的一面。虎妞首先是职业女性,是一个女强人。虎妞虽然在家里,但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而是企业管理者,是城市的白领阶层,带有女强人的性格特点。在工作上,她具有管理才能和经营意识,她有能力管理车厂。她父亲主外,她主内,把车厂管理得有条不紊。在和祥子结婚以后,虎妞也并没有丧失职业女性的思想性格,譬如,她要买几台车,租出去,吃车租,而不喜欢祥子拉车卖苦力,可以说她是靠管理挣钱。
虎妞对祥子的爱情,是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具有一定的个性解放的意义,或者可以说,是市井社会中自发的个性解放精神。虎妞对祥子的爱情虽然手段上卑劣,但是感情上却是真诚的、是义无返顾的。虎妞告诉祥子,怎样去先认刘四为干爹,然后一步一步地实现他们的爱情,这些都体现了她的真诚。她宁可和父亲决裂,也要死心踏地地和祥子生活在一起,这种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结婚以后,她全心全意地关心、照顾祥子。
在家庭生活中,虎妞未必就是一个坏妻子。虎妞有追求世俗的幸福生活的渴望。自己给自己操办结婚大事,租房子、装修房子,都是虎妞一个人张罗。同时,虎妞也有妇女的勤劳,她也并不是好吃懒做的,她总是把饭菜都作好,等着祥子回来吃。过节就张罗着煮元宵、包饺子、逛庙会、灯会等。新婚她要祥子好好休息,要祥子陪她上街。这一切,都是市民社会的生活追求。但是,在老舍看来,这些却是贪图安逸的腐败生活。
祥子与虎妞的冲突,更多的是农民与市民的冲突。祥子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他的心态和价值观念完全是农民的心态和价值观念。“一方面祥子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而且再也不愿与之发生任何联系了,另一方面他又没有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的社会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譬如祥子既拒绝了刘四主动借钱给他买车的建议,也拒绝高妈给他的放贷、储蓄和起会的建议,坚持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这些地方虽然可以看出祥子的质朴,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体现在他身上的那种农民式的根深蒂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以及他与城市生活的隔膜,对商品经济的无知。祥子是一个“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留着旧的习惯”的人,而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如果祥子真的把钱存进银行或放了债,那么孙侦探的讹诈也不会对祥子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果祥子真的听从虎妞的安排坐吃车份子,那么祥子的身体也不会因饱受烈日、暴雨的打击而衰竭”。
在祥子与虎妞的冲突中,其实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人性的含义。但是,老舍却没有深入挖掘,而是以那种素朴的膨胀的平民意识,对这种冲突进行了简单的道德评判。老舍当时完全站在农民、底层市民的立场上,对于虎妞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同。这样,虎妞作为中层市民就成了“恶”的化身,而祥子作为底层贫民成为了“善”的化身。在善与恶的两极对立中,老舍把自己的爱都给了祥子,而把自己的恨、憎恶都给了虎妞。这样虎妞就被老舍漫画式地丑化了,她成为黑暗社会的一部分,成为祥子悲剧的最重要的社会原因之一。
作品中祥子形象意义,就在于体现老舍对普通人的悲悯、关怀,对于不合理的社会批判,体现了老舍的人性关怀。 艺术结构
老舍长篇小说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写人为中心,围绕人物的命运来展开情节。《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便是全书的中心线索。作品中,祥子的主角地位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写到的所有其他人物,都因祥子而存在。人即以祥子为主,事情当然也以拉车为主。这样,作者便让一切的人都和车发生关系,从而也就把祥子拴住,像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柳树下那样。小说以主人公祥子的生活遭遇为描写重点和结构中心,以祥子买车、卖车“三起三落”的奋斗、挣扎、堕落过程为叙事线索,一线串珠地组织材料,安排情节,显得不枝不蔓、紧凑集中。这种单纯、集中、明晰的结构,不仅使小说情节完整而谨严,而且有力地展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完整过程及其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同时,又通过祥子与周围人们错综纠葛的复杂关系和各种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环境,单纯中有复杂,从而在较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揭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骆驼祥子》整部作品没有过多的铺排渲染,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作家或介绍,或描绘,或评论,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叙述娓娓道来。但故事有头有尾,情节的展开前后呼应,既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又使人物更加突出,作品主题更加明确、集中,显示了作者纳繁复于单纯的艺术功力。
老舍也要写社会,不写社会无以塑造人物。但那些社会生活,是被卷入主人公命运中的,是事随着人走。不仅如此,一些次要角色,如刘四、虎妞、曹先生、夏太太、老马祖孙以及孙侦探等等,也都围绕着祥子的命运而出现,都服从于祥子形象的塑造。这种构思方法的优点是,线索明了集中,不枝不蔓,而且能使人物形象显得丰满厚实。
《骆驼祥子》虽众星拱月般地突出了祥子的形象,但并没有忽略其他人物的塑造。与祥子关系密切的人物,如虎妞、刘四等,也都刻画得相当出色。同时,作者围绕着祥子,描绘了车厂、茶馆、大杂院、白房子等生存环境,叙写了军阀战争、工人受剥削、进步知识分子受迫害等等事件,给读者提供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具有浓郁故都色彩的风俗画卷,为人们认识二、三十年代的北平提供了有益的锁钥。
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祥子和虎妞是最为耀眼的两个。祥子是在农村破产后进城的农民。他用老实农民憨厚的眼光看待城里的一切,用谋求个人发家的观念来攒钱买车,以图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他拼命出卖劳动力,像一只“饿疯的野兽”般抢生意;生活过得极其节俭,甚至忍饥挨饿,在都市的花花世界面前毫不动心。在祥子身上,农民的性格、气质、心理被刻画得十分准确、逼真。
大量细致动人的心理描写,是作者刻画祥子的重要手段。特殊的生活经历使祥子养成了憨厚口讷、不善言谈的个性特点,作者针对主人公的这一特点,灵活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或内心独白,或第三人称叙述,或通过景物描写,或通过他人的眼睛,立体多维地刻画人物。从《骆驼祥子》中可以认识到,祥子的沉默寡言,正是他受压抑、孤苦无告的社会地位的反映。他勤劳、淳朴、善良,连阿Q那点狡猾也没有,他只是一个在北京城里拉洋车的农民。同时,他又同所有小生产者一样,眼光狭窄,除了为改变个人境遇的挣扎之外,几乎不关心任何别的事情,甚至连一个哥们儿也没有。由此,我们便可以认识到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一个主观方面。
在祥子的生活中,虎妞的出现是个大灾难。作家对这个女性形象的塑造从外貌的丑陋到个性的泼辣、厉害、粗鲁,都描写得淋漓尽致。虎妞的每一句话都是个性化的。她为了勾引祥子,在强迫他喝酒时,骂祥子“窝窝头脑袋”,说如果不喝就“揪耳朵灌你”,而这正是虎妞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以粗暴的形式表现温情。她既没有闺秀千斤的生活环境,又没有时髦女性的教养,她所目睹的只是父亲刘四对平民女子的污辱,她所了解的男女关系不过如此而已,再加上她长期帮助刘四剥削车夫,养成一身江湖气,因而虎妞的言行便不难理解了。
作品通过虎妞的畸变心理、行为,恰到好处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四这一类半殖民地社会里地痞恶棍的生活。虎妞这个成功的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揭露力量,比直接描写刘四的罪行更要强些。
老舍把堕落的祥子称为“社会病态的产儿”,此话送给虎妞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丑的环境培养了丑的人物。但在家庭内部,虎妞又与刘四有矛盾。自私的刘四为了维护车厂的财产而漠视女儿的幸福,既不让她出嫁,又怕招赘让家产落入他人之手,致使虎妞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虎妞又是一个受害者。虎妞爱祥子,爱他是个老实强壮的男子。她肯下嫁洋车夫是带有大胆的叛逆色彩的,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变态的反抗。虎妞爱祥子,但又摆脱不了三十多年间所养成的种种恶习。她对刘四抱有幻想,总天真地幻想着把祥子提拔到剥削阶级的行列里去。后来与刘四闹翻了,明白回家继承产业已没有希望,便又反转过来折磨祥子(当然,虎妞主观上或许并非如此,这是虎妞表达爱情的特殊方式),对同情祥子的小福子竟狠心地要绝其生路。所有这些,都说明虎妞反抗刘四,其主观意识是极为落后的,与五四时代的妇女解放精神是大相径庭的。
《骆驼祥子》中的其他人物,大多都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洋车夫、老妈子、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等——出入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这样的人文环境及生存模式,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屑一顾的,可在老舍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都有了魂灵,并且活色生香!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 ,可悲可叹!俗云“点铁成金”,又所谓“化腐朽为神奇”,《骆驼祥子》当之无愧。刘四的奸猾狠毒、虎妞的专横难缠、曹先生的思索斟酌、高妈的好出主意、杨太太的苛刻尖薄、二强子和小福子的潦倒不堪,都和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
《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老舍先生用狮子搏兔的全力,来写一群被遗忘在社会角落里的人物,把一个每天和大家见面而为大家视若无睹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显现在纸面上,读者将因此而第一次认识每天在马路上所要看到的人物。
语言成就
“京腔”,清脆快当,俏皮生动,漂亮活泼。老舍来自社会低层,在语言运用上得天独厚。他不用刻意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便已经“化”在其中了。“五四”以后,西方的幽默传入中国。西方的幽默,章回小说的讽世,民间文学的情趣,加上北京话的俏皮,使老舍的白话语言别具一格。老舍又是一个严肃、冷静的人,他每写一个字都力求精炼和准确,力戒拖泥带水和平摆浮搁。他的目标是:争取用两句话就把一个人的性格交代清楚;争取能用洋车夫的或糊棚匠的最俗浅的语言描写晚霞或者刮风,读了使人身临其境。他要求不加任何酱油、味精,诸如专用名词、比喻、典故、诗句,就把白话文的真正香味烧出来,而且永远地朗诵出声来。精湛的语言艺术技巧,是老舍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老舍拥有大量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舍的语言显然是借鉴了说唱艺术,老舍的小说多由作家来叙述故事。《骆驼祥子》就是可以当作评书来说的。而在老舍的作品中,叙述者常常与人物打成一片,不仅讲述人物的各种际遇,而且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叙述者的语言常常变化着,当他以作家的身份交代矛盾的发展,描写特定的情景时,用的是一种语言,一种平易的、色彩浅淡的知识分子语言;当他描写到具体人物,特别是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时,便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采用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写虎妞使计谋,语言成了虎妞的;写刘四发火,又变成了刘四的语言。因为作家能熟练地驾驭笔下各种人物的语言,所以尽管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也好像人物自己在说话。待到直接描写人物的对话,那语言的地方色彩和个性化,就更其鲜明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老舍的叙述中常常夹着描写,有时甚至是十分细致的描写。如对北京的风光、风俗,作者娓娓道来,含情脉脉,细针密线地勾织,具有工笔画的效果。另如写人力车夫春夏秋冬的生活,也极为真切。祥子婚后在烈日下、暴雨中拉车的一节,作者用车夫的眼睛和感觉,写尽了祥子的无限痛苦。
老舍认为文字要极平常,澄清如无波的湖水,但又特别强调如何在平易中而不死板,他喜欢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司徒珂曾在《评〈骆驼祥子〉》一文中说:老舍善用北京话,他是用纯粹的本国语言写小说的中国第一个作者。
老舍写《骆驼祥子》时决心不用幽默,幽默变成了深沉的讽刺或者诅咒,文字与血泪淋漓的现实相谐合拍。不过在不少片段中仍透着几分幽默,如对吝刻而善骂人的杨家,对蛮悍的张妈“受作亲军”的描写;对虎妞逼祥子喝酒,那“一股辣气慢慢的,准确的,有力的”往祥子脖子下走去的描写等等。老舍的幽默之可贵在于不只是让人发笑,也不只是让人感到事事有趣,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们以宽大的心怀去关照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从而达到悲天悯人的境界。所以有人说老舍先生的幽默里有伤心的眼泪,而在黑暗里又看到了阶级友爱的温暖和光明,幽默往往泡在苦笑中。老舍认为这是他创作的一点进步。
大量使用比喻是老舍文学语言的特点之一。他的比喻用得好,用得妙,有自己的风格。譬如,他将与虎妞新婚后的祥子比喻成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兔子:“他想不起哭,他想不起笑,他的大手大脚在小而温暖的屋中活动着,像小笼里的一只兔子,眼睛红红的看着外边,看着里边,空有能飞跑的腿,跑不出去!”这就极生动准确地传达了祥子那种渴望劳动、想拉上洋车靠自己的双手双脚奔生活,却又被虎妞牢牢拴在家中,不得自由的急切、焦躁、懊丧的神情。为叙写祥子的品质,作者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来形容:“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形容祥子在那个像布满了蛛网的社会里,他是一头小虫什么的,闯来闯去闯不出大小蜘蛛的馋物。有时“他没了自己,只从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猫叨住的一个小鼠”。有时像“斗落了大腿的蟋蟀,还想用小腿儿爬”。有时他觉得“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落到网里,吃人家的粮米,便得老老实实在笼子里,给人家啼叫,而随时可以被人家卖掉”。
地方色彩
老舍先生的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讲求“俗”和“白”。所谓“俗”,指的是描写普通的市井生活,写风俗、民俗。他的许多小说因此具有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骆驼祥子》所反映的生活老舍非常熟悉。他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现了北京下层市民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北平是我的老家,一想这两个字立刻有几百尺‘故都景象’在心中开映。”因而作品中的不少章节宛如一幅幅生趣盎然的风俗画、世态画。所有形形色色的对象,无论美丑与好坏,都是地道北平的,用北平的滋味一琢磨,就都是美的。老舍认为创作的最主要任务是塑造好人物形象。而他的人物几乎都是活动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老舍总能够从容不迫地在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家长里短的描写中展现人物的风貌。
所谓“白”,是指语言的朴实,特别重视北平市民群众的口语。老舍写《骆驼祥子》时,力求语言平易而不死板,“恰好,在这时候,好友顾石君先生供给了我许多北平口语中的字和词。在平日,我总以为这些词汇是有音无字的,所以往往因写不出而割爱。现在有了顾先生的帮助,我的笔下就丰富了许多,而可以从容调动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北京下层市民的出身,加上“顾先生的帮助”这一方便条件,使得老舍能够成为现代文学中用纯熟的北京口语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铁笔”、“圣手”。老舍尝试着用群众语言来充分地描境状物,表情达意。他的实践是成功的。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比之一般化的知识分子语言更能生动地表现北京市民生活,并加浓了老舍小说特有的“京味”。
《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北京市民社会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但又保持了口语的 “原味儿”。这不仅表现在作品中大量出现的那些北京市民特有的“敢情”、“回见”、“白饶”、“不论秧子”之类的词汇和句式上,更表现在作家对市民社会各种身份的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的精致传神的描摹上。当然,《骆驼祥子》能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作家对故都北平地理环境的熟悉。老舍说过:“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
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从《骆驼祥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二十年代初故都北平所带有的独特的文化印记。特别是和主人公生活命运相关的,如铺主兜车、刘四“庆寿”、虎妞成亲、巫婆驱邪,以及还保存着旧有的仪式与气派的红白事情,都被作者描绘得有声有色;甚至连车夫经常出入的大杂院、车厂子、小茶馆、小吃摊、杂耍场以及“白房子”等场所,也都通过作者的生动描绘,让人感受到既不同于“十里洋场”的上海,也不同于中原腹地,非北京下层市民社会莫属。
《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小说以祥子为中心,以其在买车问题上的“奋斗、挣扎、幻灭”三起三落为主线,立体地展现了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从而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二十年代初北平市民社会的风俗画卷。严谨独特的艺术结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京味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些全面显示了老舍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骆驼祥子》以其鲜明的思想艺术特色,当之无愧地步入了现代经典作品之林。



骆驼祥子的作品鉴赏
有奖励写回答共5个回答
火麒麟Fairy
聊聊关注成为第7位粉丝
内容摘要:《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艺术手法高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取得了非常高的文学成就。本文以《骆驼祥子》文本入手,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简要分析,并探究作者通过小说表达的思想主题。
关键词:《骆驼祥子》 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思想主题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经典代表作品,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北平城里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通过以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祥子的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长期以来,学者对《骆驼祥子》进行充分的解读和研究,本人以自己对《骆驼祥子》文本的理解,结合学者的观点,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及思想主题的表达进行分析。
一.《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有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曹先生等,本文主要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1.祥子。祥子是《骆驼祥子》的主要人物,是旧社会底层贫苦劳动人民的代表,总体来看,祥子是一个勤劳、善良但缺乏觉悟的车夫形象。首先,祥子是勤劳的,他来自农村,在北平城里依靠拉车谋生,他的人生目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人力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将车拉得又稳又快,通过勤劳换取报酬,努力实现赚钱买车的人生目标;同时,祥子身边接触的人大多是而他处境相同的社会顶层人员,他们抽烟、喝赌博,但祥子始终不受影响,不抽烟不赌博,努力攒钱;再者,文中对祥子的描述写到祥子的勤劳使他累弯了腰,弓着的后背像骆驼一样;刘四爷的女儿虎妞之所以爱上祥子,和他的勤劳也是不可分离的。其次,祥子是善良的,祥子的善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责任心,二是同情心,三是道德意识。作品中描写祥子在曹宅被孙侦探敲诈去自己的全部积蓄后,善良的祥子首先没有意识到自己困难的处境,二是惦记着曹先生的委托,此处可以体现祥子的责任心;同时,祥子的责任心还体现在被被虎妞引诱后,敢于负责,与虎妞完婚;祥子的同情心体现在对小福子的同情,对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祥子的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历经生死偷来两匹骆驼后后,仍然是想着卖了骆驼买车。最后,祥子是缺乏觉悟的,他勤劳善良,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同时他也是迷茫、缺乏觉悟的,他对当时的社会形势缺乏准确的认识,完全意识不到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凭着努力是完全不可能改变他当时的状况的;同时,祥子的封建小农思想严重,思想古板,不善于与人交流,这也是导致他三起三落悲剧命运的关键。他古板地认为赚钱买车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自己经历三起三落后还不能醒悟,甚至身边的人已经给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老马原先是有一辆车的,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现状,老马还是贫困交加。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在小说中有一段恰到好处的比如写照:祥子拉洋车是为了超近道,可是误入了罗圈胡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祥子的缺乏觉悟还体现在他在两个时期的性格变化。首先是在结婚之前,比起周围的车夫,祥子是富有理想且性格独特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也是吸引虎妞的重要因素;在结婚之后,祥子意识到虎妞是欺骗自己,她根本没有怀孕,祥子对这份欺骗性的婚姻进行了反抗,但他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在一连串的打击之后,祥子屈服了,他变得堕落、自暴自弃。
2.虎妞。虎妞是一个功于心计但又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首先是功于心计,作为刘四爷的独女,虎妞帮着刘四爷打理家业,在打理的过程中对车夫刻薄、吝啬,有一种盛气凌人之感;虎妞长相丑陋、性格泼辣、做事雷厉风行,喜欢骂人,许多污言秽语甚至连男人都说不出口,她却说得很自然;虎妞做祥子有好感,为了达到和祥子在一起的目的,她精心设计骗局,最终和祥子生米煮成熟饭,并地祥子说自己怀孕了,老实的祥子最终选择了和虎妞在一起;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刘四爷能够接受祥子,虎妞背地里给祥子钱,嘱咐他买寿桃面讨刘四爷欢心;尽管刘四爷识破了虎妞的心计,但是没有拆穿,虎妞在精心设计后终于达成了和祥子成婚的目的,本来以为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的虎妞,却遭受到来自现实的打击,父亲刘四爷抛弃她和厂子离去,最终虎妞因为好吃懒做难产而死。可以看出,虎妞从管理车场、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无处不在算计,但她算计了所有人,包括车夫、刘四爷、祥子,最终把自己算计进去了,落得个悲剧下场。虎妞的人物形象还有大胆追求爱情。作为在封建家庭下成长的女性,虎妞的成长长期受到父亲刘四爷的压迫,她渴望像寻常女性一样追求爱情,但刘四爷不想让她嫁人,他已经被资本蒙蔽了良知,他一心想着让虎妞帮忙管理车场生意,替他赚更多的钱,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虎妞一直到30多岁还没嫁人,在父亲刘四爷的压迫和现实面前,虎妞最终选择设计骗局,大胆追求爱情。尽管虎妞最终和祥子在一起了,但是长期以来封建家庭的压迫让虎妞的爱显得畸形、粗俗,比如她叫祥子吃饭是:“进来吃点饭,毒不死你。”虎妞的一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结婚前,作为车场主刘四爷的女儿,家境优渥、好逸恶劳、刻薄吝啬;二是结婚后,作为车夫祥子的妻子,不能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转变,难以承担一个贤妻的角色,对祥子的爱也是畸形粗俗的。
3.小福子。小福子是一个善良却又可悲的人物形象。首先,她被父亲卖给军官,在军官被调走后她第一时间回到娘家;小福子回到娘家,正是悲剧命运的开始,父亲酗酒成性并打死了母亲,两个弟弟无依无靠,家庭即将破碎的小福子被父亲卖到窑子,难以忍受屈辱的小福子选择了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4.刘四爷。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是祥子锁在车场的场主,刘四爷是一个冷酷无情、尖酸刻薄的人物形象。首先,他的冷酷无情体现在对车夫的剥削,称呼他们为“那些臭拉车的”;体现在对同阶级的人也冷酷无情;甚至对自己的女儿,也是当做赚钱工具和免费劳动力。他的尖酸刻薄,在作品中最能体现的是办寿宴时的场景“早上八点半,先给你们办,六大碗,四个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得穿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就踢谁出,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
5.曹先生。曹先生是一位平凡的教书先生,是一个亲和、民主的人物形象,被大家推崇为“圣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曹先生的存在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下少有的清流,尽管他很普通,但是他的人物光辉给身边的人带来积极影响,因此,他无愧“圣人”头衔。
二.《骆驼祥子》艺术特色分析
1.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小说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主要线索,同时,以祥子和虎妞的爱情结合也是一条线索。两天线索相互交错,却又相互独立。除此之外,小说还用大量笔墨对祥子周围的人的生活面貌进行了细致描写,这些人的阶层不同,性格各异,相互交错,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生活面貌。通过对不同的人物的描写,全面揭示当时的社会现状,从而揭示了祥子命运悲剧的必然性。
2.心理描写细腻。祥子性格木讷,不善言辞,因此,小说中对祥子的语言描写较少,为有效展示人物形象,小说运用大量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进行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对祥子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塑造出祥子在三起三落不同阶段的人物形象,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细致的风土人情描写。细致的风土人情描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祥子拉车的路线和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的描写,体现上世纪20年代北平的地理风貌;其次,在刘四爷办寿宴和祥子虎妞婚礼描写时,大量体现北平的饮食习惯、风俗习惯;最后,语言的运用大量运用北京地方方言。纵观全文,《骆驼祥子》对当时北平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编辑于 2020-05-03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5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老舍《骆驼祥子》鉴赏
骆驼祥子》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一书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骆驼祥子》最初发表于《宇宙风》杂志1936年,195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新的单行本,老舍曾做了删改,删去了旧版第二十三章的后半部分与第二十四章的全部。八十年代出版的《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则又恢复了旧版原貌。   《骆驼祥子》中一句“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不仅生动得写出了社会下层在经过了无尽得悲痛后,把对于社会的不公的愤恨,转嫁于金钱之上。其实,罪恶的不是金钱,而是不健康的心灵。也正是这种扭曲的愤世嫉俗刻画出社会的悲哀,人性的悲哀,组成了一幕社会的悲剧!
14赞·3,552浏览2018-12-24
骆驼祥子摘抄加赏析20句
1、摘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 赏析: 这一段人物描写,从装束、体态、身段,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体能、体力以及品性人格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大声地赞美他——他的健壮、朴实、充满生气,让我们与作者一同欣赏这个旧中国的北京人力车夫吧。 2、 摘抄:“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赏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而“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说的是祥子在“理想”和“生命”中选择了“生命”,因为“生命”是穷人唯一的选择,穷人不是不可以拥有“理想”而是他们根本不敢去想。 3、摘抄: 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长得虎头虎脑,还有一对虎牙,“象个大黑塔”,没人敢娶她,刘四爷也不愿失掉这个得力的帮手,所以三十七八岁还没出嫁。“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这是小说对虎妞的一般性介绍。后来,小说在好几节里直接写到虎妞。 赏析:虎妞一出场,我们便听到了她具有特殊表达方式的语言。祥子几天没来,虎妞想着他,假若是一般的女人,就只会说:“祥子!几天没见你,你上哪儿去了?”这样,既没有了个性,也没有了幽默,虎妞的语言则不同,完全是用形象的语言在说话。 4、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 赏析: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那样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5、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赏析:知道为什么而死,问题就不同了.明白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有了力量。要是你感到真理是在你那一面,你甚至会从容就义的。英雄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 扩展资料: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参考资料:骆驼祥子-百度百科
3397赞·219,325浏览2019-10-29
骆驼祥子 赏析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 旧时代的北京,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挣扎在死亡线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r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着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为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为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为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为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为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不久,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着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着,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着她上吊的绳套。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于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64赞·2,072浏览2017-09-28
骆驼祥子赏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总体框架: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1赞·142浏览
骆驼祥子摘抄加赏析
219赞·15,979浏览2019-10-27
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谊吗?
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谊。当超越友谊的条件不具备时,男女之间就存在纯友谊。友谊是分阶段的,最主要的还是靠
80条回答·1,486人在看


内容摘要:《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艺术手法高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取得了非常高的文学成就。本文以《骆驼祥子》文本入手,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简要分析,并探究作者通过小说表达的思想主题。

关键词:《骆驼祥子》 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思想主题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经典代表作品,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北平城里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通过以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祥子的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长期以来,学者对《骆驼祥子》进行充分的解读和研究,本人以自己对《骆驼祥子》文本的理解,结合学者的观点,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及思想主题的表达进行分析。

一.《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有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曹先生等,本文主要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1.祥子。祥子是《骆驼祥子》的主要人物,是旧社会底层贫苦劳动人民的代表,总体来看,祥子是一个勤劳、善良但缺乏觉悟的车夫形象。首先,祥子是勤劳的,他来自农村,在北平城里依靠拉车谋生,他的人生目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人力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将车拉得又稳又快,通过勤劳换取报酬,努力实现赚钱买车的人生目标;同时,祥子身边接触的人大多是而他处境相同的社会顶层人员,他们抽烟、喝赌博,但祥子始终不受影响,不抽烟不赌博,努力攒钱;再者,文中对祥子的描述写到祥子的勤劳使他累弯了腰,弓着的后背像骆驼一样;刘四爷的女儿虎妞之所以爱上祥子,和他的勤劳也是不可分离的。其次,祥子是善良的,祥子的善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责任心,二是同情心,三是道德意识。作品中描写祥子在曹宅被孙侦探敲诈去自己的全部积蓄后,善良的祥子首先没有意识到自己困难的处境,二是惦记着曹先生的委托,此处可以体现祥子的责任心;同时,祥子的责任心还体现在被被虎妞引诱后,敢于负责,与虎妞完婚;祥子的同情心体现在对小福子的同情,对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祥子的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历经生死偷来两匹骆驼后后,仍然是想着卖了骆驼买车。最后,祥子是缺乏觉悟的,他勤劳善良,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同时他也是迷茫、缺乏觉悟的,他对当时的社会形势缺乏准确的认识,完全意识不到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凭着努力是完全不可能改变他当时的状况的;同时,祥子的封建小农思想严重,思想古板,不善于与人交流,这也是导致他三起三落悲剧命运的关键。他古板地认为赚钱买车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自己经历三起三落后还不能醒悟,甚至身边的人已经给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老马原先是有一辆车的,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现状,老马还是贫困交加。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在小说中有一段恰到好处的比如写照:祥子拉洋车是为了超近道,可是误入了罗圈胡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祥子的缺乏觉悟还体现在他在两个时期的性格变化。首先是在结婚之前,比起周围的车夫,祥子是富有理想且性格独特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也是吸引虎妞的重要因素;在结婚之后,祥子意识到虎妞是欺骗自己,她根本没有怀孕,祥子对这份欺骗性的婚姻进行了反抗,但他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在一连串的打击之后,祥子屈服了,他变得堕落、自暴自弃。

2.虎妞。虎妞是一个功于心计但又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首先是功于心计,作为刘四爷的独女,虎妞帮着刘四爷打理家业,在打理的过程中对车夫刻薄、吝啬,有一种盛气凌人之感;虎妞长相丑陋、性格泼辣、做事雷厉风行,喜欢骂人,许多污言秽语甚至连男人都说不出口,她却说得很自然;虎妞做祥子有好感,为了达到和祥子在一起的目的,她精心设计骗局,最终和祥子生米煮成熟饭,并地祥子说自己怀孕了,老实的祥子最终选择了和虎妞在一起;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刘四爷能够接受祥子,虎妞背地里给祥子钱,嘱咐他买寿桃面讨刘四爷欢心;尽管刘四爷识破了虎妞的心计,但是没有拆穿,虎妞在精心设计后终于达成了和祥子成婚的目的,本来以为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的虎妞,却遭受到来自现实的打击,父亲刘四爷抛弃她和厂子离去,最终虎妞因为好吃懒做难产而死。可以看出,虎妞从管理车场、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无处不在算计,但她算计了所有人,包括车夫、刘四爷、祥子,最终把自己算计进去了,落得个悲剧下场。虎妞的人物形象还有大胆追求爱情。作为在封建家庭下成长的女性,虎妞的成长长期受到父亲刘四爷的压迫,她渴望像寻常女性一样追求爱情,但刘四爷不想让她嫁人,他已经被资本蒙蔽了良知,他一心想着让虎妞帮忙管理车场生意,替他赚更多的钱,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虎妞一直到30多岁还没嫁人,在父亲刘四爷的压迫和现实面前,虎妞最终选择设计骗局,大胆追求爱情。尽管虎妞最终和祥子在一起了,但是长期以来封建家庭的压迫让虎妞的爱显得畸形、粗俗,比如她叫祥子吃饭是:“进来吃点饭,毒不死你。”虎妞的一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结婚前,作为车场主刘四爷的女儿,家境优渥、好逸恶劳、刻薄吝啬;二是结婚后,作为车夫祥子的妻子,不能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转变,难以承担一个贤妻的角色,对祥子的爱也是畸形粗俗的。

3.小福子。小福子是一个善良却又可悲的人物形象。首先,她被父亲卖给军官,在军官被调走后她第一时间回到娘家;小福子回到娘家,正是悲剧命运的开始,父亲酗酒成性并打死了母亲,两个弟弟无依无靠,家庭即将破碎的小福子被父亲卖到窑子,难以忍受屈辱的小福子选择了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4.刘四爷。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是祥子锁在车场的场主,刘四爷是一个冷酷无情、尖酸刻薄的人物形象。首先,他的冷酷无情体现在对车夫的剥削,称呼他们为“那些臭拉车的”;体现在对同阶级的人也冷酷无情;甚至对自己的女儿,也是当做赚钱工具和免费劳动力。他的尖酸刻薄,在作品中最能体现的是办寿宴时的场景“早上八点半,先给你们办,六大碗,四个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得穿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就踢谁出,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

5.曹先生。曹先生是一位平凡的教书先生,是一个亲和、民主的人物形象,被大家推崇为“圣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曹先生的存在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下少有的清流,尽管他很普通,但是他的人物光辉给身边的人带来积极影响,因此,他无愧“圣人”头衔。

二.《骆驼祥子》艺术特色分析

1.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小说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主要线索,同时,以祥子和虎妞的爱情结合也是一条线索。两天线索相互交错,却又相互独立。除此之外,小说还用大量笔墨对祥子周围的人的生活面貌进行了细致描写,这些人的阶层不同,性格各异,相互交错,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生活面貌。通过对不同的人物的描写,全面揭示当时的社会现状,从而揭示了祥子命运悲剧的必然性。

2.心理描写细腻。祥子性格木讷,不善言辞,因此,小说中对祥子的语言描写较少,为有效展示人物形象,小说运用大量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进行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对祥子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塑造出祥子在三起三落不同阶段的人物形象,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细致的风土人情描写。细致的风土人情描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祥子拉车的路线和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的描写,体现上世纪20年代北平的地理风貌;其次,在刘四爷办寿宴和祥子虎妞婚礼描写时,大量体现北平的饮食习惯、风俗习惯;最后,语言的运用大量运用北京地方方言。纵观全文,《骆驼祥子》对当时北平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老舍《骆驼祥子》鉴赏~

老舍作品摘抄+赏析
答:在《骆驼祥子》中,当"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的祥子,在所有的希望破灭、所有的路被堵住后,逐渐被逼入命运的死胡同。这时他开始"投降"及至完全堕落。我们发现,作者在这场"个人"与命运的较量面前表现出复杂的态度:一方面他似乎以为,置身于强大的传统习俗和社会现实之中,"个人"的力量是...

骆驼祥子赏析及摘抄
答:作品鉴赏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

文坛大师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和阅读感受是怎样的呢?
答:作品以祥⼦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他和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两相交织,单纯中略有错综。既通过祥⼦与周围⼈的关系,把笔触伸向更⼴⼤的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活⾯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暗景象,⼜借此 ...

怎么赏析骆驼祥子这本书?
答:一、骆驼祥子摘抄加赏析20句 1、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赏析:是对骆驼祥子的心里世界贴切的描写。 2、自己的努力与克己既然失败,大家的行为一定是有道理的。 赏析:这句话体现心里学方面的规律。 3、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 赏析:说的是祥子在理想和生命中选择了...

《骆驼祥子》的赏析是什么?
答:《骆驼祥子》的赏析范文如下。一、《骆驼祥子》中突出的京昧特色。《骆驼祥子》中不管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都带有浓郁的北京味儿。特别是环境的描写具有浓郁的古都风情。老舍在作品中对老北京城的胡同、大杂院的详尽的环境描写让我这个从见过老北京的人也能从书中的描写想象出老北京城...

骆驼祥子赏析
答:《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中,作者真实地描写了城市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挣扎,提出了更为尖锐迫切的社会问题。小说通过祥子思想性格变化过程的真实描写,揭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首先,祥子的悲剧是对旧社会不合理制度的有力控诉。小说从多方面提示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根源。在农村,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使祥子一...

《骆驼祥子》赏析是什么?
答:作品主题更加明确、集中,显示了作者纳繁复于单纯的艺术功力。骆驼祥子句子赏析:1、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骆驼祥子》赏析是怎么样的?
答:人力车夫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创作对象,老舍与众不同地放弃了评判者这一居高临下的姿态,真正深入到了祥子实实在在的生活,深人到了祥子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从而通过祥子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透过祥子的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使得车夫们的生活变得立体而细致,典型人物也因此而具有了心灵深度。祥子...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骆驼祥子》整部作品没有过多的铺排渲染,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作家或介绍,或描绘,或评论,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叙述娓娓道来。但故事有头有尾,情节的展开前后呼应,既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又使人物更加突出,作品主题更加明确、集中,显示了作者纳繁复于单纯的艺术功力。老舍...

骆驼祥子写作手法赏析。
答:一、脉络分明、情节丰富的纵式结构。小说是以祥子的活动为主线来安排情节结构的。这种单纯、明晰的结构方式,便于表现祥子“三起三落”的奋斗经历和思想性格深刻变化的过程,能够更集中、更明确的突出作品的主题。二、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