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的赏析

作者&投稿:徒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春光对人的吸引。再看“流莺”,当人们“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时,它的世界被人类“强占”。现在,“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被压抑了一天的黄莺,又受了游人情绪的感染,当它重成了绿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难想象,黄莺匿迹,是因人喧场面的热烈;而它的再现,正说明宜人秀色的魅力。这样,诗人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绘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无情之莺的快乐,由侧面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
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运用侧面描写, 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出了西湖风景的优美宜人。



苏堤清明即事 翻译 不要赏析,急~

①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   ②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Ⅱ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④笙歌,乐声、歌声。   ④属、归于。   ⑤按,古人极重清明节,有“朝朝清明,夜夜元宵”之说。该诗意境与周密《曲游春》词“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相似。   ⑥苏堤,宋元佑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所筑,横亘西湖。   ⑦即事,歌咏眼前景物   ⑧梨花风,梨花为第十七番花信风。   ⑨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再看“流莺”,当人们“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时,它的世界被人类“强占”。现在,“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被压抑了一天的黄莺,又受了游人情绪的感染,当它重成了绿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难想象,黄莺匿迹,是因人喧场面的热烈;而它的再现,正说明宜人秀色的魅力。这样,诗人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绘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无情之莺的快乐,由侧面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
  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 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写清明节的古诗及赏析
答:距离清明节的日子越来越近,古代有许多描写清明的诗词,大家知道哪些呢?接下来我搜集了写清明节的古诗及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首联写...

关于清明节的十首诗
答:关于清明节的十首诗如下: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清明即事》。赏析: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清明夜》。赏析: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3.南北...

求孟浩然的《清明即事》赏析!!
答:聊:姑且。 【赏析】 开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感慨和深深的愁绪。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

关于清明的诗词你知道几首
答:关于清明的诗词如下:1、《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译文: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

梨花风起正清明——咏清明节古诗词赏析(三)
答:——咏清明节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气候宜人,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宋代许多诗词,表现了清明游春的情景: 北宋诗人欧阳修的《采桑子》,写出西湖游春的盛况: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这首词,写清明时节...

苏轼描写苏堤的诗句
答: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 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明代王瀛《苏公堤》“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3. 关于苏堤的诗句以及对联 鹦鹉曲 忆西湖 冯子振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 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

清明雨的诗句有哪些?
答:清明雨的诗句如下:1、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原文: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

古代爱情诗阮郎归原文及赏析
答:后世多以寒食、清明节出游叫做踏青。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词中的女主人公来到南园踏青了,听到的是马儿在欢叫,看到的是如豆的青梅和如眉的柳叶。白天渐渐地长了,蝴蝶整日价在小园之中翻飞、起舞……好一幅寻春行乐的风俗画啊! 宋代吴仲孚《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答:寒食 / 寒食日即事 作者:【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一定要有典故或诗文赏析等
答:1、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赏析:《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