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作者&投稿:钮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他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那么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又要重要得多,所以孩子一入学我们教师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知道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并应该怎样做?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这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第二阶段是由团体管理;最后是自己管理。围绕着这一主题,下面我分三方面阐述:

一、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想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等。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开学近两个星期,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按时上学,什么叫迟到,什么叫遵守课堂纪律。随便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刚入学我们就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今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何为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
如早晨起床穿袜穿鞋,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如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拿出课本和铅笔盒,等待老师上课等等现象。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严格约束,规范训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何进行规范训练呢?下面我分7个小点进行阐述。

1.要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该动的时候可以自由行动,该说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该静的时候就必须安静。如: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翻到第10页,再拿出铅笔。一定要学生在听清、听完要求之后再行动。否则学生将一盘散洒,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又如( )<5,括号可以填哪些数?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教学时说:“一二停”学生就必须停下,并马上坐好,准备交流。

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教师上课时就要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

2.加强读书习惯的训练。语文课要求学生会读课文,数学课我们也要教会学生读懂数学语言。由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对此,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要让学生在审题时做到手不离书,眼不离书,并与书本保持一尺距离。有的捧书读时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拿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

3. 加强写字习惯的训练。

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伏卧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4. 加强坐姿的训练。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费事,只须教我们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比如老师手背后,身体站直,学生看到老师后也会自觉坐直。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

5.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活而不乱,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醒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暂时停止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

6.特别加强听、说的训练。

学会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只有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听准,才能做出准确的应答。没有听清就发表,或没有听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是口话交际的大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很好地引领,准确把握,围绕这个重点来组织教学。(1)可以采用听后复述的方法,先复述一个简单的句子,复述老师的语言,因为作为学生首先必须要听清老师的意思,领会其意义。再复述学生之间的交流语言。如一个学生刚回答说图上有4只小猴,请其它学生马上重复。简单的学生会复述,再让学生复述较难的,如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这样从简单到稍复杂慢慢过渡,教会学生学会倾听。(2)让学生边听边想(如某某小朋友发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用听后评议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乐于表达  要有表达自信心,善于抓住一切当众说话的机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以及不同谈话内容,说恰当的话、得体的话。在课堂上能经常性地发言,在小组交谈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大胆地面对全班小朋友进行表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一课中,当学生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图形后,再要求学生组合成拼图小组,动手拼出各式图案。在展示拼图成果中,通过比赛说、采访说等形式再次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这样使课堂变得灵活、开放,学生的思维自由伸展,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按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叙述,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

7.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

第一册教材安排动手实践的课型主要有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认识钟表三大单元,其它课型中也穿插实践性的内容,而一年级小朋友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我们要特别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如(1)学具的摆放一定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而且不能随意触动。(2)听教师口令行动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在听清教师的操作问题之后,一声令下,再动手操作,只有在这一情况下学生才是带着问题进行有序的操作,否则很有可能成为无效劳动。

除了动手操作外,我还特别强调手势语言的训练。如:1、2、3、4、5、6、7、8、9、10的手势表示法,并要求学生非常熟练表示,有利于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训练,在反馈时便于教师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如在教学›、‹时,我对学生说,我们每人有两只手,伸直食指和中指,就自然形成了“›”“‹”号。两手放胸前,左手伸出两根手指形成“‹”号,右手伸出两根手指形成“›”,我们可以运用两只手作为两个符号进行练习。教师出示两个数,如4和5,问:4和5比一比,如何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呢?学生默念:口对大数,尖对小数。并准备手法。当教师说一二三,学生就会伸出准备好的左手说4小于5。当手指举出后,哪位学生不懂或者用错了手指,教师一目了然,就能及时地纠正。

我认为课堂常规的训练可以概括为:坐、读、看、听、说、写、动手操作、书本摆放等。

(二)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要做到及时谈话,耐心教导,反复磨练,及时了解学生的观点,知道事实的真相,双方易于接近。

规则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对于习惯较差的孩子,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习惯的养成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成因有哪些是属于家庭因素造成的,教师要认真分析,并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例如,上学期开学初我们班来了一个长得黑黑的,脸上留着很多抓痕的男孩,他是小熊。他普通话说得不好,很少和同学交流。一次音乐课他不遵守纪律,在和他谈话中,我有意提起他脸上的伤。他告诉我这伤是和小朋友打架抓的。他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他表现出“与众不同”。课间休息经常有同学被他打哭;每次和同学打闹,他都下手很重。他故意把一个同学的头往桌子上碰;一次他和同学发生争执,掐着同学的脖子那个同学满脸通红,咳嗽了很久┅┅在和他父亲交谈后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小熊。他的母亲觉得父亲没有本事,在他很小就离开了他们。父亲为了生活一直在外打工,小熊由外公外婆抚养,在老人的溺爱下,小熊经常和小朋友打架,以至后来动手打外公外婆。父亲把他接到爷爷家,请爷爷帮忙照顾,可是在爷爷家住了一个月,他几乎不说话,爷爷说他傻,让爸爸把他接来北京。小熊和爸爸过着打工的生活,现在的家周围的小朋友他都打遍了,别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和他玩。了解到这些,我对他的关注更多了。天冷了,我看他只穿一条单裤子,我伸手去摸他,问他冷不冷。他翻着裤腰说:我穿秋裤了。可是裤腿已经跑到了膝盖上,我让他伸直腿,帮他把裤子拽下来,掖到了袜口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元旦的联欢会上,我在全年级学生的面前读了写给他的信,告诉他我们都是他的亲人,都是爱他的,并送他一本《格林童话》,希望他能和书交朋友。读完信后,我说你愿意抱抱我吗?其他孩子都争着来抱,可是他没有勇气。我悄悄地问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他说:我很感动!我当时心里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习惯应遵循原则

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培养习惯的方法要科学, 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班级、学生、学科、时间、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要行之有效,要有创新。

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以身作则。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儿童的模范。

(2)注意第一次。"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

儿童种种坏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大人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教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

(3)不要有例外。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做父母或老师的要使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未成的时候,不准小孩子有例外的动作。一个小小的例外,就可能破坏已养成的好习惯。

(4)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自己学习。

"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做父母和老师的,切不可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适时指导。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的唯一门径。为此,应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5)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条件。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情都不会成功。

(6)统一行动,协调配合,共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与各科任课教师密切联系,经常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科任课上的表现。并及时与家长交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班主任的常规教育与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相结合。

总而言之,只要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融入娱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确立学习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x0d\x0a\x0d\x0a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x0d\x0a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他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那么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又要重要得多,所以孩子一入学我们教师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知道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并应该怎样做?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这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第二阶段是由团体管理;最后是自己管理。围绕着这一主题,下面我分三方面阐述:\x0d\x0a\x0d\x0a一、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x0d\x0a\x0d\x0a要想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等。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开学近两个星期,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按时上学,什么叫迟到,什么叫遵守课堂纪律。随便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刚入学我们就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今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x0d\x0a\x0d\x0a\x0d\x0a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x0d\x0a\x0d\x0a何为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x0d\x0a如早晨起床穿袜穿鞋,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如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拿出课本和铅笔盒,等待老师上课等等现象。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x0d\x0a\x0d\x0a(一)严格约束,规范训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何进行规范训练呢?下面我分7个小点进行阐述。\x0d\x0a\x0d\x0a1.要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该动的时候可以自由行动,该说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该静的时候就必须安静。如: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翻到第10页,再拿出铅笔。一定要学生在听清、听完要求之后再行动。否则学生将一盘散洒,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又如()<5,括号可以填哪些数?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教学时说:“一二停”学生就必须停下,并马上坐好,准备交流。\x0d\x0a\x0d\x0a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教师上课时就要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x0d\x0a\x0d\x0a2.加强读书习惯的训练。语文课要求学生会读课文,数学课我们也要教会学生读懂数学语言。由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对此,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要让学生在审题时做到手不离书,眼不离书,并与书本保持一尺距离。有的捧书读时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拿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x0d\x0a\x0d\x0a3.加强写字习惯的训练。\x0d\x0a\x0d\x0a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伏卧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x0d\x0a\x0d\x0a4.加强坐姿的训练。\x0d\x0a\x0d\x0a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费事,只须教我们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比如老师手背后,身体站直,学生看到老师后也会自觉坐直。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x0d\x0a\x0d\x0a5.加强注意力的训练。\x0d\x0a\x0d\x0a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活而不乱,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醒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暂时停止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x0d\x0a\x0d\x0a6.特别加强听、说的训练。\x0d\x0a\x0d\x0a学会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只有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听准,才能做出准确的应答。没有听清就发表,或没有听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是口话交际的大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很好地引领,准确把握,围绕这个重点来组织教学。(1)可以采用听后复述的方法,先复述一个简单的句子,复述老师的语言,因为作为学生首先必须要听清老师的意思,领会其意义。再复述学生之间的交流语言。如一个学生刚回答说图上有4只小猴,请其它学生马上重复。简单的学生会复述,再让学生复述较难的,如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这样从简单到稍复杂慢慢过渡,教会学生学会倾听。(2)让学生边听边想(如某某小朋友发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用听后评议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x0d\x0a\x0d\x0a乐于表达要有表达自信心,善于抓住一切当众说话的机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以及不同谈话内容,说恰当的话、得体的话。在课堂上能经常性地发言,在小组交谈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大胆地面对全班小朋友进行表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一课中,当学生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图形后,再要求学生组合成拼图小组,动手拼出各式图案。在展示拼图成果中,通过比赛说、采访说等形式再次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这样使课堂变得灵活、开放,学生的思维自由伸展,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按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叙述,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x0d\x0a\x0d\x0a7.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x0d\x0a\x0d\x0a第一册教材安排动手实践的课型主要有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认识钟表三大单元,其它课型中也穿插实践性的内容,而一年级小朋友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我们要特别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如(1)学具的摆放一定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而且不能随意触动。(2)听教师口令行动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在听清教师的操作问题之后,一声令下,再动手操作,只有在这一情况下学生才是带着问题进行有序的操作,否则很有可能成为无效劳动。\x0d\x0a\x0d\x0a除了动手操作外,我还特别强调手势语言的训练。如:1、2、3、4、5、6、7、8、9、10的手势表示法,并要求学生非常熟练表示,有利于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训练,在反馈时便于教师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如在教学›、‹时,我对学生说,我们每人有两只手,伸直食指和中指,就自然形成了“›”“‹”号。两手放胸前,左手伸出两根手指形成“‹”号,右手伸出两根手指形成“›”,我们可以运用两只手作为两个符号进行练习。教师出示两个数,如4和5,问:4和5比一比,如何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呢?学生默念:口对大数,尖对小数。并准备手法。当教师说一二三,学生就会伸出准备好的左手说4小于5。当手指举出后,哪位学生不懂或者用错了手指,教师一目了然,就能及时地纠正。\x0d\x0a\x0d\x0a我认为课堂常规的训练可以概括为:坐、读、看、听、说、写、动手操作、书本摆放等。\x0d\x0a\x0d\x0a(二)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要做到及时谈话,耐心教导,反复磨练,及时了解学生的观点,知道事实的真相,双方易于接近。\x0d\x0a\x0d\x0a规则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对于习惯较差的孩子,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习惯的养成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成因有哪些是属于家庭因素造成的,教师要认真分析,并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例如,上学期开学初我们班来了一个长得黑黑的,脸上留着很多抓痕的男孩,他是小熊。他普通话说得不好,很少和同学交流。一次音乐课他不遵守纪律,在和他谈话中,我有意提起他脸上的伤。他告诉我这伤是和小朋友打架抓的。他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他表现出“与众不同”。课间休息经常有同学被他打哭;每次和同学打闹,他都下手很重。他故意把一个同学的头往桌子上碰;一次他和同学发生争执,掐着同学的脖子那个同学满脸通红,咳嗽了很久┅┅在和他父亲交谈后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小熊。他的母亲觉得父亲没有本事,在他很小就离开了他们。父亲为了生活一直在外打工,小熊由外公外婆抚养,在老人的溺爱下,小熊经常和小朋友打架,以至后来动手打外公外婆。父亲把他接到爷爷家,请爷爷帮忙照顾,可是在爷爷家住了一个月,他几乎不说话,爷爷说他傻,让爸爸把他接来北京。小熊和爸爸过着打工的生活,现在的家周围的小朋友他都打遍了,别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和他玩。了解到这些,我对他的关注更多了。天冷了,我看他只穿一条单裤子,我伸手去摸他,问他冷不冷。他翻着裤腰说:我穿秋裤了。可是裤腿已经跑到了膝盖上,我让他伸直腿,帮他把裤子拽下来,掖到了袜口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元旦的联欢会上,我在全年级学生的面前读了写给他的信,告诉他我们都是他的亲人,都是爱他的,并送他一本《格林童话》,希望他能和书交朋友。读完信后,我说你愿意抱抱我吗?其他孩子都争着来抱,可是他没有勇气。我悄悄地问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他说:我很感动!我当时心里有一种成功的喜悦。\x0d\x0a\x0d\x0a三、培养习惯应遵循原则\x0d\x0a\x0d\x0a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培养习惯的方法要科学,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班级、学生、学科、时间、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要行之有效,要有创新。\x0d\x0a\x0d\x0a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几条原则:\x0d\x0a\x0d\x0a(1)以身作则。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儿童的模范。\x0d\x0a\x0d\x0a(2)注意第一次。"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x0d\x0a\x0d\x0a儿童种种坏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大人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教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x0d\x0a\x0d\x0a(3)不要有例外。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做父母或老师的要使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未成的时候,不准小孩子有例外的动作。一个小小的例外,就可能破坏已养成的好习惯。\x0d\x0a\x0d\x0a(4)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自己学习。\x0d\x0a\x0d\x0a"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做父母和老师的,切不可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适时指导。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的唯一门径。为此,应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x0d\x0a\x0d\x0a(5)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条件。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情都不会成功。\x0d\x0a\x0d\x0a(6)统一行动,协调配合,共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与各科任课教师密切联系,经常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科任课上的表现。并及时与家长交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班主任的常规教育与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相结合。\x0d\x0a\x0d\x0a总而言之,只要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答: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学生,你如何知道教师讲的内容你是否感兴趣?你只有去倾听,才能知道。作为学生,首先要培养的良好习惯就是学会倾听。只有学会了倾听,才会发现自己是否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才会积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一、注重纠正不良习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几乎不接触除课本外的书籍,更不要说文学名著了;相当多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缺乏良好的口头及书面表达习惯,表达时错别字多、病句多,常常词不达意……为此我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首先,培养良好的阅读...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答: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较城里孩子差, 使他们在学习环境上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得不到足够的信息与指导、帮助,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了初中以后,由于知识复杂程度与难度加大,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学习十分吃力,本文想就农村初中学生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些探索。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

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应该怎么培养?
答:另一方面则是给予一定的小警示。很多东西说起来很容易,但是也许有的好习惯会相伴我们一生,所以还是值得重视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起来的确不容易。但是如果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你将会受益无穷,希望你能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答:”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答: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见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1、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利用15至20分钟的时间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预习时,把不懂的、不理解的记录下来,提出问题;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应耐心扶助,设计方案应注意实验的思路,引领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

有关大学生如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论文
答: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在这个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成为终生学习者、思考者,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