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这群人?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这群人?

作者&投稿:简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觉得现在的人都很反感亲戚是因为,第一,亲戚总是打着亲戚的名义去占便宜;第二,亲戚总是觉得自己是自家人,什么都能说,什么都能做。

先说第一点,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一家子人住在城市里,那些住在偏僻的乡村或者经济条件不如你家里的,就会隔三差五的过来蹭吃蹭喝,有什么忙都让你们家帮,拿你们家的东西毫不手软。我一直觉得亲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子人亲近热闹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现在很多人的目的都变了。


就拿我们家来说,我奶奶爷爷很早就来城市里面工作打拼了,生活条件很好,三个孩子工作都不错,家庭经济条件好,平时我爸爸妈妈也会跟其他长辈一起给爷爷家买很多东西送过去。我奶奶的弟弟妹妹们就属于非常贪财的人,虽然这样讲有点不礼貌,但是确实没错。他们住在离我们大约30公里的农村,平均一个月来一次,来的时候就带点自己家里做的馒头种的菜,但是来了以后让我姑姑去买他们指定类型的酒,让我妈妈做他们爱吃的某一种鱼,别的样的还不吃。而且临走的时候一定得给他准备茶叶和酒,缺一就要发脾气,如果不是看在奶奶的面子上我都想跟他翻脸。

如果只是对吃的东西有要求就算了,我爸爸给奶奶买的崂山绿石摆在家里好看,我的舅爷爷就非要拿回自己家,我爸爸没办法给他买了一块小一点的,他不满意但是收下了,逢年过节就拿出来说我爸爸小气,而且每年奶奶家添了什么新的东西他都想拿走。


第二,亲戚毕竟只是亲戚,不是爷爷奶奶也不是父母,就不要一直教育孩子,你得好好学习,你得抓紧找对象,你得赶快生孩子,再不生就年纪大了。讲道理我的父母都不会管我这么多私人事情。如果只是唠叨,我还可以勉强接受,就当做他们是关心我,但是昨晚刚好看到一个微博让我很不淡定。

博主家里养猫,他的小姨来北京旅游暂时住在他们家,说不喜欢他家里养猫还说早晚要扔了,他们没当真,结果有一天博主下班回家发现猫真的不见了,小姨非说自己送人了,第二天就坐着火车回老家了电话也不接,在博主全家的逼问之下才说自己把猫扔了,博主去她说的扔猫地点怎么都找不到,博主说两只猫从一个月大养到十岁,已经是老猫了,还没有单独出过门。有太多亲戚太把自己当回事,自作主张提别人家做决定,现在包括我在内,也越来越讨厌所谓的“亲戚”了。很多人说有些亲戚关系现在都不如朋友,我觉得太对了。





因为这群所谓的亲戚总是借着亲戚名义来占你的便宜。
现在的亲戚早就不是以前的那种亲戚的,如果你去亲戚店里买东西,他不仅不会给你优惠,反正更坑你,而且还告诉你说,看我们是亲戚才给你这么优惠的。
屁!刚刚一个陌生人的折扣都比我的多。


其实,主要是还是利益心作祟吧。
导致很多人对自己的亲戚下手。
比如,我家在福州,总是有很多各色各样的远方亲戚来福州看病都要住我家。
有些甚至是亲戚的亲戚,然后我爸还必须款待他们,要不,他们回去老家就说我爸如何无情冷漠等等。
特别是很多60多岁的亲戚,来福州看病、体检全是找的我爸。
他们说自己不识字,我爸起码读过初中,可以带着他们去。
我去,你们自己孩子呢?孙子呢?
别回回坑我爹呀。


还有一种喜爱借钱不还的亲戚,你要是去讨要,人家说你目无尊长。
反正,借出去的都打水漂了。
现在很多亲戚就是那种,求你帮忙,你帮他了,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要是不帮他,就是你的错,你这个人有问题。
我就纳闷了,怎么就这么不要脸,我们不欠你们的好吗?
只是因为我们的血缘可能有那么百分之几的相同,我就活该被你使唤,帮你忙吗?
我家有个大姑,是我爸的二姐,有一年我姑丈来福州做小声音,说是先借住我们店那边的楼上的两个房间。
那边也是我爸自己花钱租的店面啊。
然后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分钱水电不讨,不毛钱租金不给,对了,就是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几斤海鲜。
呵呵哒,我爸很无奈,那是他姐姐,只能忍了,后来我们家搬店面,姑丈又想更过去占个地方,还好我爹机灵,和他朋友一起租的,说是自己做不了住,也没有位置。
这才作罢。
后面有一回,姑姑和我爸都回去看我奶,我姑竟然还说我爸小气,搬店都不带他们一起。
我了个去,我们要不要顺便忙您赚钱养孙子呀?
所以,我特别反感这群亲戚。
再说一个我舅舅,超级势利眼。
我记得小时候他们家情况不好,我爹那时候借了他们好几万去做小生意,一份利息没要。
去他们家做客的时候,还经常给我那些表姐弟压岁钱。
但是我们三姐弟,长到这么大,我舅的一次压岁钱没给过。
有一年我爸生意失利,回国了。问他借了一万做生活费,哪知他天天催着还,没几个星期我爹就还他了。
那次去看我外婆,我舅舅也是在外面玩,虽然知道我们回来看外婆也不露个面,招待一下。(外婆住在舅舅家),我爸给他打电话他就说自己在外面忙没空。
呵呵哒,过了半年,我爸生意又开始有起色了,越做越好了起来。
那次我们回去看外婆舅舅也是不在,外婆说给舅舅打电话,谁知他一下就赶回来了。
说是打麻将打了一半听说我爸来了,赶紧回来招待客人,呵呵。
还给我削了个苹果吃,我的天呐,受宠若惊啊,我的舅!
那是我第一次从舅舅手里接过东西吃。
反正,后来爸爸也不怎么和舅舅交往。
大概是觉得这个小舅子太势力了吧,反正就是不带他,哼!
要是亲戚们都是为你好的人,我们年轻人当然不排斥了,关键是这群人总是坑你啊!
那就不得不排斥了!





“亲戚”是指和自己有血缘或是家里和自己亲近的亲人。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缺乏了信任,更多的是互相算计与冷漠。

身为年轻人的我,现在是越来越讨厌我们家的亲戚,对他们是非常的反感!

放假或过年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就纷纷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一起,话题永远都是那么几个,孩子考了多少分,年级多少名啊,谁谁又拿了奖状,互相在一起攀比自家的孩子,深怕别人不知道自家的孩子多么优秀,于是,每次我都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因为我可不想引火烧身,成为他们饭后聊天的话题。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更令人讨厌的是我姑姑一家。

记得去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正在厨房里包饺子,其乐融融。突然电话铃声打破了这美好的氛围,原来是我姑姑,她哭着说:能不能借五千块钱给我,现在要债的人说不给钱就赖着不走。电话那头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爸爸生气的把电话挂了。哪有这样的人家,大年三十来借钱,真是不讲道理!奶奶在一旁传来叹息的声音。奶奶做手术的时候。姑姑身为奶奶的女儿都不回来看看,连个电话都没有打。这回到好,借钱了反倒想起奶奶来了。顿时,我感觉亲情在钱面前显得那么刺眼。最后爸爸还是借了,为的是能让奶奶安心,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现在的亲戚就是这样,遇到好的事情永远不会第一个想到你,一旦遇上麻烦就立刻想起了你,开始打亲情牌,又是请吃饭,又是送礼的,但嘴上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讨厌我们家的亲戚了。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在这个高节奏社会里,人们总是忙忙碌碌的,周末好不容易有时间,最多也就是约个朋友或者同事去吃个饭,看个电影,再有情调就去野炊,试问有几个会去走亲戚?而感情是需要时间来培养,不管你和他是否存在着血浓于水。没时间去培养,感情就稀薄,这是一个自然定律。

     亲戚,除了平时不见面,没时间培养感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塔他们基本成了“势利”的代名词。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就孤身一人在外打拼,生活的压力,他能继续前行就已是生活的勇者了。对于父母,更多是不忍,不愿让他们再为自己操心,所以,一年到头,这些年轻人必须扮演着在异乡过得很好很快乐的假象。等到年尾,这种堆积的情绪其实已经快让他们撑不下去,但为了见父母,为了让他们开心,所以陪着父母走亲戚。而那些所谓亲戚,其实都不熟,他们甚至都不明情况,借关心慰问之由,问你一些一针见血的问题,比如“女朋友找了吗?”,“在哪买房了?”,“工资高不高啊?”这些完全就是压死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啊!问题是你还 不能发飙,父母还在呢,面子还是要留的,然后你就得逼着自己虚伪,说一些自己都不着边的谎,如果不幸,你还得为你说的谎买单。比如,你说了“我在大公司上班,现在做经理了,工资嘛有万把来块”,然后既然你说了有钱赚,看到亲戚小孩,你是不是得给个压岁钱啊?200元又拿不出手,一来就给了1000元,这种小孩来了5个,完了,你省了半年的工资就没了,父母都还没孝敬呢。如果庆幸一点,你有年终奖6000元,也就只够给父母意思意思了,接下来的开年,你又得 窝回你的十多平米的小屋,拼命工作,吃着泡面,至于交女朋友,想都不敢想了。久而久之,一听拜访亲戚,你恨不得拔腿就跑,有木有?


    有时候想想,这些亲戚都父母辈的关系,如果哪天父母不在了,而你刚好是个独生子,那在这世间你就截然一生了,不知那时候对你来说是好了还是坏了。



1代沟 

连我们最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跟我们之间也会产生代沟,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了,更别说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大伯大妈了。有时候思想观念不同,很多事情根本无力辩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次大伯母经过我家,顺便串串门。进门一见我,指着我刚花重金心心念自认为时尚时尚最时尚喜欢的恨不得天天穿着的破洞牛仔裤哈哈大笑:闺女啊,你穿个这个破裤子出去,人家还以为你妈不给你买衣服呢。 


破...裤...子...三个字在我脑海中回荡,对这种被现代社会的潮流甩出去十万八千里还自以为自己多美丽多时尚还总是随意评价嘲笑别人的人,我根本懒得辩解,我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是啊,我妈不给我买,要不大伯母送我一个? 

这招保准能让她闭嘴,因为我知道,她不可能舍得送我东西的。 

2、很多亲戚欺穷攀富,关系真没有那么亲 

虽说是亲戚,跟我们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但大部分呢,也就只剩血缘而没有关系了。 

说说我家的真实情况吧。爸妈刚结婚的时候,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拉扯三个孩子真不是开玩笑的。那时候,基本所有的亲戚都离我们家远远的,生怕我们家过不下去了找他们借钱。 

我爸妈呢,也比较犟,不到走投无路也不会开口借钱。本来日子还能凑合着过下去,就在这举步维艰的时刻,我爸病倒了,肚子里长了一个瘤,必须做手术,而且,手术成功几率只有百分之十。 

就算只有百分之十也要试试,妈妈很坚持。但是,那时候真的没钱啊,不得不开口借钱了。 


爸爸家里孩子挺多的,爸爸总是说他们小时候一起长大,关系可好了。 

于是开始向家庭比较富裕的亲兄弟借钱,他们的回答真的太冷漠太伤人,根本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普通朋友。 

他们说:你们先去问别人借吧,借不到了我再给你。

这就是亲兄弟说的话,骨肉亲情啊,患难见真情,我算是看透了。

命运就是如此波折,后来,爸爸大病痊愈,身体恢复的倍儿棒,工作也有了起色,那些以前见我们跟见到鬼一样的亲戚们,又都围过来了。

“老刘啊,咱俩谁跟谁啊,小时候你尿床我都知道。”

“闺女,你爸真是福大命大,做手术那会儿,我们都轮番凑钱照顾你爸。”

“看这一家五口人真好,人多就是热闹。”

......

我只想说,就算是小孩子,谁好谁坏都是能分清的,那些虚伪的亲戚们,倒不如不见,眼不见心不烦。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这群人?~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亲戚:以七大姑八大姨为主力军,不见外,不避嫌,不怕口干舌燥、不怕千辛万苦,将你的事变成我的事,极尽之能力,将你淹没在口水之中。

逃不过的亲戚定律

o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这群人
答:因为这些亲戚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问你的隐私,炫耀自家的孩子,拿你以前的糗事说,带熊孩子破坏你的私人物品,重要的是这些亲戚跟你并不熟,总觉得“我是你亲戚就不能说说?”在别人难得的休息日打扰别人还说别惹闲话,还让人不得不跟他客套 累不累?不过仅指部分亲戚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反感「亲戚」这个人群?
答:没有了社交,人会体验到孤独感,并且在面对困难时,无法从他人身上获得宽慰与支持,进而自己的内心被封闭起来,很容易崩溃。而社交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简单交往,要想获得真正的支持,必须立足于有意义的社交。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根本原因是什么?距离感 一般而言,大多数亲戚与我们的生活是有距...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很讨厌亲戚这个群体?
答:因为年轻人在这个年龄有很多应该做的,但是年轻人还不想让自己的亲戚关注这些事情。亲戚们总是会问作为年轻人的小辈们关于这个年轻人功课学业、恋爱婚姻生子的事情。最可怕的还是每年一到年关的时候,大家都会走亲戚,拜年的时候也会见到这些问题不断的亲戚。我也很讨厌亲戚这个群体,现在还好了一点儿,...

年轻人为啥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
答:年轻人往往有着更加繁忙的生活方式,例如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导致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去拜访亲戚。与此同时,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性,他们更喜欢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而不是被传统的家庭和亲戚关系所束缚。 一、选择更多 以前,拜访亲戚可能是唯一的社交和娱乐方式,而现在年轻人们可以...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很讨厌亲戚这个群体?
答:谁家女儿嫁了个有钱人”,甚至还有人逢人便说“我家狗病了都去医院花了好几千”……让人听到就想躲。为了表示尊重,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心OS都是:真是瞎操心,唠叨完自己家儿子(女儿)还不够,还要来“关心”我们……若是碰上爱攀比又操心还啰嗦的亲戚,不讨厌算你大度。

为什么年轻人都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呢?
答:1. 亲缘关系的疏远,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愈发普遍。这并非是由于年轻人变得冷漠,而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亲缘交往的缺失已成为一种常态。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我们很多人只有兄弟姐妹,而没有更多的亲戚接触,这使得我们对亲戚的认知十分有限。2. 同时,大量的年轻人生活在城市中,他们的生活节奏快速...

为什么年轻人反感亲戚
答:但是现在人们家里面的小孩都很少,平常也很少见面,联系根本就不多,所以见面也不会显得特别热络。还有就是那些亲戚之间的假惺惺的关心不是更让人恶心吗?打着关心你的旗号去攀比究竟谁过的更好一点,又说以前收到来自亲戚们的慰问可能会感觉到很亲切,现在就只有尴尬和恶心吧。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反感“亲戚”这个人群?
答:亲戚群体在短视频文化中常常成为热点,这些视频虽夸张,却往往击中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点。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何年轻人对“亲戚”这一群体越来越感到反感。首先,缺乏分寸和边界感。当代年轻人重视个人隐私和个性化兴趣,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内取得成就。然而,一些亲戚缺乏对现实的了解,常常在不适当的时机表达...

为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爱走亲戚了?
答:90后00后亲缘关系之所以越来越淡,主要有以下的原因:1,年轻人随性自由,厌烦人情往来对于老一辈们来说,亲戚之间相互往来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过去经济水平不发达,彼此之间的精神体交流就体现在了走亲访友上,久而久之,这也成了老一辈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哪怕亲戚之间相处得并没有那么融洽,过节过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