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亚非地区奴隶制文明的产生与大江大河间的关系?

作者&投稿:温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发展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强盛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衰落
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灭亡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科学文化成就:
①特点: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②表现: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
(1)含义:从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
①权力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②政治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③宗教统治: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2)王权衰落:
①原因: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②时期: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奴隶制文明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漠拉比法典》
地位
《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3)奴隶制文明:
出现
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外族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强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政治: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经济: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衰落
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最高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上述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发展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二、古代欧洲文明
(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城邦
(1)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①自然环境: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②影响: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4)希腊城邦:
①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②含义: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③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④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公民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
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2)民主政治
高峰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内容
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局限性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亚历山大东征:
①伊苏斯之战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迎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率军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大流士惊慌失措,临阵脱逃,他的母亲、妻女都被亚历山大俘获
②继续南下
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
③灭亡波斯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3)结果: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4)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①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②积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城邦
(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
①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②统治:
元老院
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执政官
共两名,权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保民官
共两名,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十二铜表法》
时间
公元前450年左右
名称
由来
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影响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③统一: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④扩张:
● 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⑤衰落: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角斗士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来说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据最新的水下新发现推断,印度的文明史可能会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这很可能超过埃及。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而且绝大多数侵略者往往是进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都入侵过这个国家。最后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独占印度达190年之久。尽管印度遭受过无数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印度的文化始终有一条绵绵不断的主线--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印度内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现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有、宗教与世俗、落后与先进的巨大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