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作者&投稿:禹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或 被减数 = 差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

或 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6是4的几倍? 36÷4=9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倍数=这个数

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倍数= 结果

9的6倍是多少? 9×6=54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

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什么?
答:《小学三年级数学》 是由2006年7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陆志昌,该书是新课程解题方法超级宝典之小学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专册。本书由全国范围内一批富有经验的知名学科老师,从现有教材尤其是新课标教材所呈现的理念内容,知识体系中,从全国数以百计的各类考试状元、竞赛获奖者的学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必考知识点归纳)
答:三年级数学 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必考知识点归纳)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答: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有: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2、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

3年级数学有哪些重点归纳知识
答:帮助的人:124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数学,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3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3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上册内容摘抄
答: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是什么?
答: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知识: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2、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答:苏教版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3.求一个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哪些知识点要注意
答: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哪些知识点要注意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你觉得同居会更容易让感情变淡吗?诗酒当歌享年华 2015-11-26 · TA获得超过27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小学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口算知识点?
答: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口算是培养孩子数学基本技能和计算能力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口算知识点: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两位数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概念。乘法和除法:学生开始接触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他们需要学会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计算。乘法口诀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