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双重保险中的保险法知识 为什么具有双重保险或三重保险,人们才觉得安全

作者&投稿:兀有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一定``根据《保险法》第51条规定,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健康)保险。这些都是与公民切身利益最为密切的险种。  人寿保险是以人的生命为保险对象,人的生存或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也称“生命保险”或“寿险”。寿险可分为死亡保险,定期生存保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后两种是较为普遍的险种。寿险具有长期性、储蓄性等特点,很受社会欢迎。  意外伤害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遭意外伤害造成死亡或残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保险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医疗(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对象,当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治疗时,保险人给予承担医疗费用的保险。有时作为人身意外险的附加险投保,有时单独承保,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  由于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所以在投保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的价值不能用货币反映。因为人身保险的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从国际保险惯例,均不能以货币单位直接标定人的身体某一部位或生命的价值,因此人身保险采用定额保险方式,而不存在定值与不定值保险方式。人身保险中的保险金给付,事实上是一种约定给付,它不表明被保险人受伤、致残的某一部位真实的价值,也不表明人的生命的真实价值。  (2)人身保险合同是给付性合同,不适用“补偿原则”及派生的分摊原则和代位原则。人身保险中,由于保险标的的价值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不适用于“损害补偿学说”,因而也不适用于“补偿原则”及分摊原则和代位原则。因此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可以投保多种、多份人身保险,可以从保险人和其他有关的关系人处得到多重补偿,而保险人不得享有代位追偿权。如在“航空人身意外伤害险”的赔付中,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既可以从承运人(航空公司)处得到赔偿,还可以从保险人处得到赔偿。若买两份“航空人身意外险”还可以获得双重补偿。  (3)人身保险中保险法律关系主体呈多样化。在财产保险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往往是同一人,保险法律关系主体相对简单。人身保险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合同主体相对复杂。有可能是同一人,如投保人为自己利益投保,保险事件发生后致残的情况;有可能是分属两人,如投保人为自己利益投保,保险事件发生后死亡的情况;还有可能分属三人,如投保人为他人利益投保,本人又非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不管怎样,《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第52条具体列明了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的对象的范围,同时表明法人、自然人都可为投保人,但被保险人必须是自然人。  (4)人身保险有许多不同于财产保险的特殊条款,如:  ①年龄误告条款。根据《保险法》第53条规定,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但为了限制保险人滥用由于年龄误告解除合同的权利,《保险法》又规定,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这一条款也称“不可争”或“不可抗辩条款”。该法条还相应规定了申明年龄不真实影响保险费收缴的处理方法。  ②交纳保险费条款。投保人交纳保险费是投保人的法定义务之一,在人身保险中尤甚,因为它是保险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保险法》第56、第57、第58、第59、第68条涉及的是人身保险的宽限期条款和中止、复效条款,分别规定了人身保险中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的方式、因保险费产生的合同中止、复效、合同解除的退费处理以及保险人对保险费支付请求的限制等。  ③对投保死亡人身保险有相当严格的限制。《保险法》对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转让或质押作了严格规定。第54条规定,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死亡保险,保险人也不得承保;第55条又规定,死亡保险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但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此限。  ④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条款。在人身保险中,受益人与被保险人通常为两人,而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又是人的生命和身体,为防止道德风险;必须由被保险人亲自指定受益人,或经被保险人同意的投保人指定受益人,以保障被保险人的切身利益。《保险法》第60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但投保人指定也须经被保险人同意。若被保险人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第61条规定,受益人的人数可以为一人或数人,受益顺序和份额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第62条规定,被保险人可以变更受益人,投保人变更受益人须经被保险人同意。变更受益人均须通知保险人作批注。第63条规定,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指定受益人,或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又无其他受益人,或受益人依法丧失或放弃受益权,又无其他受益人,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保险金作为遗产给付其法定继承人。  ⑤故意行为及自杀条款。根据《保险法》第64条、第66条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疾或者疾病,或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自身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一律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受益人的故意行为导致丧失受益权。第65条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对已支付的保险费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若该合同成立起满二年,保险人仍可以按照合同给付保险金。  (5)人寿保险的索赔时效不同于财产保险及短期人身险。根据《保险法》第26条规定,寿险(长期人身保险)的索赔时效为5年,寿险以外的短期人身险同财产险的索赔时效一样,均为2年。

电影IMDB评分是什么? “ IMDB”是什么意思。~

  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简称IMDb)是一个关于电影演员、电影、电视节目、电视明星、电子游戏和电影制作的在线数据库。
  250佳片是IMDb很受欢迎的特色,里面列出了注册用户投票选出的有史以来最佳250部电影。只有供影院播出的影片可以参加评选,而短片,纪录片,连续短剧和电视电影不在其列。用户在从"1"(最低)到"10"(最高)的范围内对影片评分。得分经过数学公式(登在列表末尾)的过滤而生成最后的评定。为了保护结果不受恶意投票的影响,数据库使用了数据过滤机制以及最小投票数量限制(目前为1250票),以得到“真实的贝叶斯概率结果”。并且,只有“经常投票的用户”的投票被记入结果,为保护公平性,成为该类用户的条件是保密的。
  该榜因其综合广泛性以及不时的令人吃惊而受到瞩目。上榜的电影中有老电影比如大都会(Metropolis,1927年),也有新电影如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年)。有流行影片比如得到超过32万次投票的魔戒首部曲:魔戒现身(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2001年),也有少有人问津的影片如不到1万张投票的小私家侦探(Sherlock Jr. 1924年)。排行榜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如黑色影片双重保险(Double Indemnity,1944年);科幻片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3年);音乐片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年);西部片黄金三镖客(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年);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WALL·E,2008年)等等。榜上还有一些影片是本身并未大受好评但却在专注的影迷群体中有广泛的追随者的比如死亡幻觉(Donnie Darko,2001年)。迄今为止肖申克的救赎(台湾译名为"刺激1995")、教父、教父2为排名前三的电影,也是榜上仅有的评分超过9.0的影片。
  这些条件是否能提供一个公正没有偏见的排行榜是有争议的。比如,新近上映的影片总是容易从一见钟情的影迷那里得到较高的评分,而这与成功影片应该经得起反复观赏的观念是不相符的。因此,有时新上映的影片冲进250最佳影片榜,甚至前100名,但随着更多观众的评分和重复观看后的评分而退出榜外的情景就十分常见了。另外一种对该榜的主要批评则是它反映的只是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并不体现对影片历史和艺术的客观知识。但实际上,在评论家年度评选和历史影片评选中名列前茅的影片通常在最佳250部影片中通常也都排名很高,让人不禁怀疑影评人与观众的观点是否真有那么不同。
  在IMDb上还有最差的100部影片榜,用基本相同的方法投票产生。

因为风险来临时没有保险可能就没有对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