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者&投稿:佛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许多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过于追求数学的情境化,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手段过于现代化……所有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掩盖了真实的教学事实。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们已经意识到,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去除表面的虚浮的东西;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中去,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想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先要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
新课标首先冲击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最大变化应是角色的变化。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促进者。我们的角色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如果教师的角色扮演不好,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真正实施。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应在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的语言的变化,清晰的告诉学生自己只是一个精心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逐步实现过去的以教为主向现在的以学为主转变,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
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甚至怕学数学。尽管苏教版的教材内容与过去相比已经生动有趣得多。但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而且由于流动儿童的增多,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堪忧,学习习惯也非常差。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培养起来。我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在上课时,教师要常常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上到《比例尺》一课时,我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我们是怎样做到将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画到一张小小的白纸上的呢?又是怎样将手表的精密的结构清晰展示给我们看的呢?是谁在里面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呢?……通过这样的开始,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因此下面的学习也就积极得多。在平时的学习中,课本中凡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例,我都不轻易放过,把学生分成小组,自制自备一些工具,动手实践并把实验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数据比较,看看差距有多大,通过事实让学生明白,课本上的知识不是用来纸上谈兵的,而是来源于实际,又运用于实际。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在活动课上表现得很积极,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和老师的赞扬,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仅在上数学课才进行,课余时间也指导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开展活动。如马上要举行学校运动会了,要选几名同学参加跳远,在没有皮尺的情况下,能不能测出每位同学的跳远成绩呢?课余时间不少同学找来工具去操场测量,当他们得出结果时的那份快乐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关注。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要注重新课中的情境创设与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探求成功的快乐。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情境创设是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促使数学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平时所用的情境导入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可以有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也可以动手操作创设情境;或者运用实例创设情境等等,只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爱听故事是每个学生的天性,用故事作为新课的开头,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上到《用替换法解决问题》时,我给学生说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特别感兴趣。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样的安排新课学生的印象深刻,知识掌握得也牢固,都能够从中体悟出用替换法解决问题的好处。
四、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发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因为道理越辩越明。刚一开始,别说提问题了,就是回答问题都没有几个人。课堂气氛沉闷,在回答问题是也往往是答非所问,更多的同学不敢回答。学生的态度让我意识到我应想办法创造机会,诱导学生敢想,敢说,然后再引导他们会想会说,学会交流。既然学生胆小,在有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他回答得如何,我都微笑着倾听,加以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没有什么好怕的,只不过是是与非、对与错的辨别。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同时也在相互欣赏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我所带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喜欢回答问题,刚开始时他的回答是离题万里,也曾经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笑。但是在我的鼓励之下,他一直坚持回答问题,并且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回答问题也越来越精彩。其他同学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们是争得面红耳赤,课堂学习有思索,有讨论,学生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进行,身心愉快,乐于学习。
五、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品质。
学生都有一种依赖心理,一遇到困难就不愿意思考,反正老师会说的。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内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让学生之间互助性学习,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能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并学会评价同组成员的结论。在讨论之前每人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初步的想法,然后再相互研究,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和进步的机会。平时我还让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带动有困难的同学,充当他们的小老师,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由于学生储备的知识毕竟有限,在合作探究时会经常出现故障,作为教师不是袖手旁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加以引导。
总之,教师要改变自己包揽一切的做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如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答:可见,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重构适度的学生心理安全机制,因为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着直接的导向和制约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心理的不安全因素呢? 第一, 把微笑和坦诚献给学生,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之间的交往不能靠主观臆想的,而是相互尊重、开诚布公...

什么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答:4、探究学习则是一种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需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倡导的好处: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

怎样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
答:教学方式二:“教师主导”的课堂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掌控着整个课堂,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难以理解,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对措施: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应该从“教师主导”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参与的...

如何消除厌学?哪几种方法,让孩子轻松做学习的主人?
答:注重细节的一个过程,用孩子分析成绩好或差主要原因,学习方式,怎样把学习游戏结合在一起,随后运用自己的优势和缺点,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4、塑造兴趣和建立信心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教育。为了能改变孩子的疲惫,我们应该塑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厌学少年儿童对个人价值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后,...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自学互学”
答:所以,不要想着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而是去尝试,在这个做的过程中,兴趣往往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2、长时间的坚持,需要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计划包括4个方面:①要建立目标意识。确立一个目标,特别是具体的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②合理分配每天(每周或者某...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答:4.示范法观察、模仿 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替代强化的含义是: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等。5....

学生该如何学习
答:三、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这会让你事半功倍。审题要深入,要研究分析与思考,对老师的讲课批判的接受,不要只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你能找出老师讲课的错误,本节内容你也就掌握通透了,阅读的时候,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用自己的理解力与分析能力判断书中的观点正确性,从而加深理解。各科有各科的学习方式,...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答:在学生取得某种学习成果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高度上,持续地体验成功,从而强化学生认为“我就是最优秀的,我能行”这样的内心体验。此外,在我们运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时应注意调整期望水平使之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因人而异,正确定位。以...

如何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答:5.被动思维 被动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表现为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而不是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例如,在阅读文献或做实验时,学生只是听从老师或教材的指导,而没有自己去思考或测试。以上是一些典型的学生思维,这些思维方式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

大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相比有何不同?
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高中有很多不同之处。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区别:学习内容:大学的学习内容更加专业化和深入,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相比之下,高中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方式更加自主和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