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作者&投稿:宥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际博物馆日”是在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并通过的,每年的5月18日被定为国际博物馆日。自2006年起,每年的6月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其定义经历了历史上的变化。在唐代,文物的概念已接近现代的理解,指的是前代遗物。北宋中叶,金石学兴起,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各种古代器物,这些器物被统称为“古器物”或“古物”。明代和清初,人们常用“古董”或“骨董”来称呼这些物品,到了清乾隆年间,开始使用“古玩”一词。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物和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各国对文物的称谓和定义不尽相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国际博物馆协会是博物馆的国际学术组织,成立于1946年。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是南通博物苑,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中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是在1982年实施的。中国旅游标志中的马踏飞燕出土于甘肃武威。被誉为“民居瑰宝”的明清建筑村寨党家村位于陕西韩城市。西安碑林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是保护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新昌调腔指的是余姚腔的遗音。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是西侯度文化。通常所说的“早更新世”对应的绝对年代是距今300万年至100万年。能代表唐代北方制瓷业最高成就的窑是邢窑。墓志最早出现在西汉。中国现代瓷器考古工作的开创者是陈万里。空心砖墓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目前最早发现的最早的壁画墓位于河南省。玉敛是汉代的葬俗。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是战国秦汉时期。黄肠题凑在目前已知的考古发现最早见于西汉早期。汉代墓葬数量最多的一类是中小型墓。牛耕始于春秋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03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开始施行。国家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财政预算。联合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集体保护、提供帮助和资金援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项目的自身价值、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环境协调性等。国家文物局负责文物和博物馆业务的统计和管理工作。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开始定居的生活方式。青铜时代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而石器时代则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时代,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而铁器时代则是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二重证据法是由王国维提倡,结合地下新材料来补正和验证古书中的内容。

~

世界上有哪些文化遗产
答: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

关于世界遗产包过那几类
答: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杰出的景观,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关于世界农业遗产的详细情况请参见 → [GIAHS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的相关内容。5. 世界湿地遗产 国际湿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2009年,湿地国际联盟组织正式...

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作用
答:其次,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它保留了历史传承下来的各种思想、价值观、艺术形式、科学知识等。传承文化的过程就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授、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再次,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播。文化遗产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

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包括什么
答: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文化遗产:1.移动文物:如文物、艺术品、图书、档案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习俗、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及相关的自然知识与实践等。3.建筑文化遗产:如历史建筑群、建筑物、城镇和农村建筑等。4.考古遗址:如早期人类定居点、古代遗存、...

世界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和区别?谢谢_百度...
答: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有关一处世界遗产的资料
答: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儒教,共50 000余躯,铭文10余万字。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代表了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早在1986年,国家文物局就将大足石刻列入申报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答: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5、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2003年10月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

文化遗产分为哪两类
答:1、有形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2、无形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