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处漆黑一片,那里的鱼是怎样寻找食物的?

作者&投稿:玉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深海为什么漆黑一片?

地球的海洋面积约占表面积的70%左右,超过陆地面积的两倍,因此从太空上看下来,地球一片蔚蓝,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我们上学时都知道,太阳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白光,我们在日光下看见的颜色都是物体吸收部分光后把剩下的光反射或折射到我们眼里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蔚蓝的海洋的时候,其实就是海洋吸收了除蓝色以外的可见光,即从红光到绿光都被海水吸收了。

 

那么蓝光就一直不会被吸收吗?当然不是。随着向海底深处下沉,可见光被吸收得越来越多,周围环境会变得越来越暗,大约在海平面以下200米深处,所有的可见光都被海水吸收了,在200米以下的海洋深处将漆黑一片……

漆黑的海洋深处,鱼类如何觅食?

在通过像蛟龙号这样的深潜器的深海探索中,科学家发现还漆黑的海洋深处依然生机勃勃,既然能生存下来,它们自然是有生存的方式,而对于生物体来说,生命过程中进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里,鱼类等生物如何觅食?

 

往浅海捕食

其实生活在深海的鱼类并不一定只能在深海觅食,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大白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曾出现在恐怖片中吃人溅血的噬人鲨其实是生活在深海中的,在1280米的海洋深处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但它们喜欢到浅海觅食,虽然视觉不怎么好,但是凭着异常灵敏的嗅觉,大白鲨能在1公里外嗅到有伤口的猎物。

 

凭嗅觉觅食

但并非每种深海鱼类都会往浅海觅食,在栖息地附近觅食才是常规选择,在看到大白鲨的技能你应该猜到了一种觅食方式:通过嗅觉。在深海确实有一些鱼类具备这一技能,比如一些食腐类的鱼,它们一般靠海面上沉下来的生物尸体维生,通过惊人的嗅觉,它们能在1公里外就嗅到腐肉的味道,根本不需要照明。


 

闪闪荧光,深海并不完全黑暗

在深潜器深潜过程中,科研人员常常会看到一闪而过的荧光,那是深潜器与深海中的发光生物擦肩而过。据统计,深海有一半以上的生物都是可以发光的,这大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生物可以通过腺体分泌一些含磷的蛋白分子,在氧化作用下产生幽幽的荧光。


 

发光除了用于求偶,也被用于诱捕事物,比如有一种被称为灯笼鱼的深海鱼类,它就在头顶长出一个触角一样的玩意,顶端能发出荧光吸引其它鱼类捕食,然后它就亮着荧光张口大口守株待兔了。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发光除了辅助捕食,同时也会使自己成为其它生物的猎物,因此,自然有一些鱼类就是通过猎物的荧光来捕食的了。

 

“耳听八方”

个别鱼由于视觉退化,反而产生出惊人的触觉,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叫它是听觉还是触觉,由于身处深海,水流非常稳定,不轻易有抖动,但当生物游动时,会产生水流的细微波动,它们的鱼鳍能感觉到很微弱的波动从而锁定猎物。

 

缓慢的新陈代谢降低进食需求

由于自然选择的法则,能演化生存至今的生物自然都有它们的生存技术,各显神通。而由于地处深海,那里没有阳光的照射,海水异常寒冷,故此这些深海生物的新陈代谢也非常缓慢,很多生物甚至只需要几个月才进食一次,由于新陈代谢缓慢,深海生物的寿命也普遍较长,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它们怎么觅食,它们自有神通(^_^)。

(以上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些鱼是靠着发光吸引一些食物,一些鱼是靠着声波锁定一些食物,每种鱼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

这些鱼类会通过自己的技能以及自己身上的感应系统来寻找食物,这样就可以分清楚食物以及天敌。

有些鱼会游到浅海进行捕食,有些鱼会通过嗅觉进行捕食,还有些鱼耳朵会非常灵敏,通过听取声音来进行捕食

~

万米深海下的鱼是什么样的,是像怪物一样吗?
答:2 在深海当中超过了200米以上,就很难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了,很多的海洋生物必须要在阳光的照耀下专业生存,像是在大海的深处一片漆黑,没有了阳光的照射,这些海洋生物有些已经进化出了自身发光的能力,它们的眼睛已经退化,因为在完全黑暗的环境当中,它们完全不需要眼睛。3 人类在下潜的过程中,只能停留...

深海里没有光亮,那么鱼要怎么寻找食物?
答:深海中没有光线。就是漆黑一片,为了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大部分的鱼类迫不得已发生了进化,差不多有一半鱼都具备自身发光本领,自己会发光除了可以用来照明之外,还可以用来诱捕食物或者吸引异性交配,但是大部分鱼都是为了寻找食物,这次小编将告诉大家,一些生活在深海中特别的动物。比如说蛤蟆鱼。蛤蟆鱼...

海洋那么深,在七千米的海底深处鱼类是什么样子?
答:在水下的100米深处,会有大量的海洋生物,比如超级大的章鱼等等,这些章鱼会对人类随意发起攻击,当我们进入水下200米之后,没有阳光的照射会变得一片黑暗,在这里有一种皇带鱼的生物,它的体长可以达到10米左右。4 当我们到达水下500米深处时候,没有外界的设备,我们根本无法看到这一切的事物,在500...

海底世界作文介绍一种鱼一种植物
答:再大的风浪,最多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强烈的阳光照射不到海底,海洋越深海底的光线越暗,当到达海底五百米时就一片漆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生命却依然存在,有许多光点闪烁像黑夜里天空中的星星,那是会发光器的深水鱼在游动。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

深海海底一片漆黑,动物运动靠什么辨别方向?
答:除了辨别电磁场的能力以外,深海鱼身上还有一些别的我们人类所没有的器官---例如,侧线器官.这使深海鱼成了感觉方面的高手.侧线是鱼身体侧面皮肤上的一个凹处,上面长了许多细小的绒毛,海水里有一点点压力的波动,它们都会作出反应.海水形成压力的波动,往往是由于有东西在水里活动.这情形很像声波.声波传到...

十大恐怖海洋生物是什么?
答:也吃海藻、死鱼和鱼卵。 4.琵琶鱼 琵琶鱼 面相易怒的琵琶鱼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好客”的环境——洋底的漆黑之中。琵琶鱼(学名鮟鱇),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

在海洋中从一米到一万米的深海,人类都发现了什么?
答:它是尖牙鱼的巢穴,由于水压过高,而且由于底部缺乏生命和食物,尖牙鱼已经进化成杂食动物,吃下所有掉下来的东西都不会大惊小怪。在8000米的高度,海洋达到了极限,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压力下粉碎。在海底一万米,它漆黑一片,几乎没有生命,除了一些漂浮在水里的两栖动物,像虾一样的甲壳纲动物。只是...

这是什么鱼
答:在深海2000多英尺处生活着一种奇特的小型鱼类,它们叫做“管眼鱼”(barreleye),长着透明的头部和管状眼睛。管眼鱼的学名是“Macropinna microstoma”,这是一种适应海底漆黑环境的深海鱼,在海底2000英尺的区域,太阳光很难照射进来。它们可使用非常灵敏的管状眼睛搜寻头部上方轮廓模糊的猎物目标。发现...

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超1万米,一万米深的海水是怎样的?还咸吗?
答:另外深海的温度也会比浅海的低,一般在3-5摄氏度左右,但是不会低于0摄氏度,由于深海无法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海底是一片漆黑的,生活在深海的鱼也基本没有视力。最后我们来回答下海水咸度的问题,其实海底1万米左右深度的海水,其含盐量在3.47%左右,而浅海的海水含盐量一般在3%-5%左右,由此我们...

马里亚纳海沟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的吗?这一海沟有多奇妙?
答:海底仿佛深不可测,更别说目前已知的海底最深处,那里十分黑暗且寒冷, 距今已形成了6000万年,这个地方便是 马里亚纳海沟 。 马里亚纳海沟已经是海底的最深处了,就算人类也很难才能够到达那里,马里亚纳海沟充满着未知与奇妙。 它的深度达1万米,那1万米深处的海洋是什么样的呢?还和我们所看到的海洋表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