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买房比父辈们买房容易多了么? 以后的年轻人,买房会不会越来越难?

作者&投稿:周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认为年轻人并没有父辈们买房容易,年轻人买房反而变得更难了。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快节奏,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也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温馨的港湾,能够奋斗出自己的小家,有句话说的好,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呢?

除了给另一半安稳的生活,买房、买车也是多数年轻人奋斗努力的目标,可能有的人没什么概念,并不清楚到底年轻人买房更容易还是父辈们买房更容易,如果不算个例的话我觉得还是父辈们买房容易。

记得我的叔叔在前些年因为家里的老房子拆迁,还建拿到了3套房,一套给了堂哥结婚,一套自己夫妻住,还有一套租出去了,这一类的老一辈人感觉不需要花什么钱就可以有好几套房,是我认为最牛的。

除了天降的财运,恐怕就是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在老一辈人里也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我们知道,那个年代的父母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要不就是读个技校进了工厂,要不就是自己下海打拼。

我的父亲就是在80年代进入国企做了一个工人,爷爷和他在一个单位,80年代初,单位分了福利房,爷爷因为不想大家分开住,所以放弃了2个40平左右的小户型,选择了76平的一套两室半一厅的房子,当时只享有居住权,时间到了千禧年,爸爸的企业需要改制,让员工把房子用优惠价买下来,当时爷爷和爸爸一共出了5万左右拿下了这套住了三代人的老房子,同年因为人口日渐增多,家里就又花7.5万买下来一套55平的一室一厅商品房,现在这两套房的价值已经增值不止10倍,由此看来在那个年代就算是社会中低层买房压力不算太大。

下海经商的就更不用说了,有个朋友的父亲在90年代就开了一个广告公司,那时候因为有钱就买了一套别墅和一个小区的顶上三层,三层也被做成了复式楼,还买了2台车,虽然在零几年广告公司就经营不善的倒闭了,但是他们家并没有因此变得举步维艰,虽然母亲并未工作,他也在上学,靠着房子的租金和父亲一个人找了一份工作,到现在都不愁吃穿。

看了爸爸们的奋斗史,再来看看孩子们,我现在月薪4000+,本市三环以外的房子至少也要6000+一平,如果不是我父亲给我准备了房子,我是买不起一套房子的,我知道我只是赚钱比较少的一类年轻人,有的朋友月薪5000+,有的月薪8000+,但其实就算薪资很高买房也特别吃力。

我身在一个省会城市,和我玩的最好的哥们,因为不是本地人,很想在省会买套房,父母就出钱帮他付了首付,然后他每个月要月供一套2环的房,也才60平,一平米2万左右,试想一下,30年的贷款,月供5600+,对于月薪才8000+还要养娃的人来说岂不是很没有生活质量。

话说回来,我并不否认在父母之中也有薪资微薄尚且没有住所的人,子女中也不乏有年薪百万买房毫无压力的人,只能说普遍的现象就是让年轻人拿出一个首付是不可能的,但是父母说拿也就拿出来了,而且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房子的价钱仿佛翻了几十倍,但是人民币也没有贬值的这么厉害,一套2000年10万的房子,现在起码可以卖150万以上,少说翻了15倍,但是2000年一碗素面要1元,现在也只不过4元而已,仅仅也只贵了四五倍,所以我认为父辈们比我们这些年轻人买房更加容易一些!



现在年轻人买房比父辈更困难,主要原因是两个方面:

(一)男生存款有限。22~23岁大学毕业(考研另说),大多月薪在5千~1万之间;每月房租和生活费花掉一半,若交上女友费用陡然会上升。在我国男女朋友在一起花费非AA制,一般都是男方买单。大多数女生都用男生对自己金钱付出多少来评判或衡量爱情,节约和抠门的男生不受女生的青睐。因此男生和有女友的男生即便兢兢业业工作5~6年也攒不了多少钱,买房时需要父母帮助才能凑齐首付款。年轻人不啃老想买房不切实际,买房后还需要父母贴钱供房贷,房子是整个大家庭共同的负担。



(二)男生消费开支大不存钱。笔者一老乡的儿子在北京帮远房兄弟开车,管吃住净钱月薪5千,按常理来说老板包吃包住净钱月收入5千,除去手机话网费无其他开支就应该去存钱,但仍然是月光族,干了6~7年也没存钱。27~8岁要找对象了,女方要求在老家县城买房,县城房价(均价)8200元/平,首付拿不出来,无奈之下要求父亲拿钱。



现在年轻人消费观念与父辈不同,艰苦朴素优良传统和美德逐步在丢失,信用卡透支消费不教自会。此类年轻人消费大不存钱占有相当比例,只对拉动内需消费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若买房没有父母的帮忙纯属纸上谈兵。



单论买房的问题,只要有钱就容易多,这一点我更偏向父辈们,毕竟手里已经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在三四线城市买房还是绰绰有余。


这跟容易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处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哪来那么多积蓄买房子,除非借助父辈们的资助,说直白一些父母没有积蓄又谈何买房。再加上要步入婚姻阶段,车子、房子、礼金各种压力下买房那更是“天方夜谭”。

年轻人买房只要有能力也会很容易,但至少要攒十年或者更久才行。现阶段根据目前的常态来看,父辈们更容易买房,他们省吃俭用了大半辈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积蓄,这一点就比年轻人有实力。

现在的年轻人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涨的速度。大家每天在大城市里面拼死拼活地工作,花销却特别大,根本攒不下几个钱。我计算过,如果在我家这个四线小城市用五六年的时间能够积攒20万的存款,就可以按揭买房子,这就意味着自己年存款必须达到五万左右,这还是对工资有计划的花费才能剩余的钱,更要保障房价不上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买上房,并且买房之后还要每月上缴三到四千的月供,想想都可怕。

按照月薪八千,先去掉月供,那么手里剩下的费用只有一半,再去掉租房和其他生活交际成本,那么最后剩下的最多也就2000左右。作为年轻人还要结婚、还要买车子,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哈哈的苦笑一顿,毕竟大环境下就是这样的现实,如果在27岁前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那么依靠自己在城市买一套房子简直比登天还难啊!

父辈们买房子也不是给自己住,都是给孩子买房,尤其是家里有儿子的,基本是在儿子步入成年或者婚前就准备好,而且很多父母是有本事的人,不管做生意或者退休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长时间的工龄加上退休金都是不错的收入,如果身在农村的父辈们可能要辛苦更多,毕竟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人,钱都是靠一分一厘节省出来的,这一点身边的长辈就是这样的人,儿女买房基本都是父辈们出的费用,所以对于父辈买房肯定很容易,只是当下有没有这个需求。


总体来讲,买房毕竟不是一个小数字,不管容易与否都要考量自身的经济情况之后做决断,作为年轻人有些许的困难,但是只要足够的努力,也是可以像父辈们一样有足够的经济能力。



我认为年轻人并没有父辈们买房容易,年轻人买房反而变得更难了。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快节奏,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也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温馨的港湾,能够奋斗出自己的小家,有句话说的好,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呢?
除了给另一半安稳的生活,买房、买车也是多数年轻人奋斗努力的目标,可能有的人没什么概念,并不清楚到底年轻人买房更容易还是父辈们买房更容易,如果不算个例的话我觉得还是父辈们买房容易。
记得我的叔叔在前些年因为家里的老房子拆迁,还建拿到了3套房,一套给了堂哥结婚,一套自己夫妻住,还有一套租出去了,这一类的老一辈人感觉不需要花什么钱就可以有好几套房,是我认为最牛的。
除了天降的财运,恐怕就是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在老一辈人里也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我们知道,那个年代的父母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要不就是读个技校进了工厂,要不就是自己下海打拼。
我的父亲就是在80年代进入国企做了一个工人,爷爷和他在一个单位,80年代初,单位分了福利房,爷爷因为不想大家分开住,所以放弃了2个40平左右的小户型,选择了76平的一套两室半一厅的房子,当时只享有居住权,时间到了千禧年,爸爸的企业需要改制,让员工把房子用优惠价买下来,当时爷爷和爸爸一共出了5万左右拿下了这套住了三代人的老房子,同年因为人口日渐增多,家里就又花7.5万买下来一套55平的一室一厅商品房,现在这两套房的价值已经增值不止10倍,由此看来在那个年代就算是社会中低层买房压力不算太大。
下海经商的就更不用说了,有个朋友的父亲在90年代就开了一个广告公司,那时候因为有钱就买了一套别墅和一个小区的顶上三层,三层也被做成了复式楼,还买了2台车,虽然在零几年广告公司就经营不善的倒闭了,但是他们家并没有因此变得举步维艰,虽然母亲并未工作,他也在上学,靠着房子的租金和父亲一个人找了一份工作,到现在都不愁吃穿。
看了爸爸们的奋斗史,再来看看孩子们,我现在月薪4000+,本市三环以外的房子至少也要6000+一平,如果不是我父亲给我准备了房子,我是买不起一套房子的,我知道我只是赚钱比较少的一类年轻人,有的朋友月薪5000+,有的月薪8000+,但其实就算薪资很高买房也特别吃力。
我身在一个省会城市,和我玩的最好的哥们,因为不是本地人,很想在省会买套房,父母就出钱帮他付了首付,然后他每个月要月供一套2环的房,也才60平,一平米2万左右,试想一下,30年的贷款,月供5600+,对于月薪才8000+还要养娃的人来说岂不是很没有生活质量。
话说回来,我并不否认在父母之中也有薪资微薄尚且没有住所的人,子女中也不乏有年薪百万买房毫无压力的人,只能说普遍的现象就是让年轻人拿出一个首付是不可能的,但是父母说拿也就拿出来了,而且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房子的价钱仿佛翻了几十倍,但是人民币也没有贬值的这么厉害,一套2000年10万的房子,现在起码可以卖150万以上,少说翻了15倍,但是2000年一碗素面要1元,现在也只不过4元而已,仅仅也只贵了四五倍,所以我认为父辈们比我们这些年轻人买房更加容易一些!

我认为年轻人并没有父辈们买房容易,年轻人买房反而变得更难了。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快节奏,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也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温馨的港湾,能够奋斗出自己的小家,有句话说的好,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呢?

除了给另一半安稳的生活,买房、买车也是多数年轻人奋斗努力的目标,可能有的人没什么概念,并不清楚到底年轻人买房更容易还是父辈们买房更容易,如果不算个例的话我觉得还是父辈们买房容易。

记得我的叔叔在前些年因为家里的老房子拆迁,还建拿到了3套房,一套给了堂哥结婚,一套自己夫妻住,还有一套租出去了,这一类的老一辈人感觉不需要花什么钱就可以有好几套房,是我认为最牛的。

除了天降的财运,恐怕就是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在老一辈人里也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我们知道,那个年代的父母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要不就是读个技校进了工厂,要不就是自己下海打拼。

我的父亲就是在80年代进入国企做了一个工人,爷爷和他在一个单位,80年代初,单位分了福利房,爷爷因为不想大家分开住,所以放弃了2个40平左右的小户型,选择了76平的一套两室半一厅的房子,当时只享有居住权,时间到了千禧年,爸爸的企业需要改制,让员工把房子用优惠价买下来,当时爷爷和爸爸一共出了5万左右拿下了这套住了三代人的老房子,同年因为人口日渐增多,家里就又花7.5万买下来一套55平的一室一厅商品房,现在这两套房的价值已经增值不止10倍,由此看来在那个年代就算是社会中低层买房压力不算太大。

下海经商的就更不用说了,有个朋友的父亲在90年代就开了一个广告公司,那时候因为有钱就买了一套别墅和一个小区的顶上三层,三层也被做成了复式楼,还买了2台车,虽然在零几年广告公司就经营不善的倒闭了,但是他们家并没有因此变得举步维艰,虽然母亲并未工作,他也在上学,靠着房子的租金和父亲一个人找了一份工作,到现在都不愁吃穿。

看了爸爸们的奋斗史,再来看看孩子们,我现在月薪4000+,本市三环以外的房子至少也要6000+一平,如果不是我父亲给我准备了房子,我是买不起一套房子的,我知道我只是赚钱比较少的一类年轻人,有的朋友月薪5000+,有的月薪8000+,但其实就算薪资很高买房也特别吃力。

我身在一个省会城市,和我玩的最好的哥们,因为不是本地人,很想在省会买套房,父母就出钱帮他付了首付,然后他每个月要月供一套2环的房,也才60平,一平米2万左右,试想一下,30年的贷款,月供5600+,对于月薪才8000+还要养娃的人来说岂不是很没有生活质量。

话说回来,我并不否认在父母之中也有薪资微薄尚且没有住所的人,子女中也不乏有年薪百万买房毫无压力的人,只能说普遍的现象就是让年轻人拿出一个首付是不可能的,但是父母说拿也就拿出来了,而且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房子的价钱仿佛翻了几十倍,但是人民币也没有贬值的这么厉害,一套2000年10万的房子,现在起码可以卖150万以上,少说翻了15倍,但是2000年一碗素面要1元,现在也只不过4元而已,仅仅也只贵了四五倍,所以我认为父辈们比我们这些年轻人买房更加容易一些!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回老家买房?~

因为老家房子便宜,加上落叶归根。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在老家买房。打算自己退休后,住在老家。
1.老家的房子比外地的便宜。一般老家的房子基本都比外地的便宜。因为外地的房子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价格也比较贵。而老家的房子即便是在县城也价格不会太贵。就比如我们老家三十多万基本就能全款买一套比较好的房子,而在外地这点钱,估计也只能交个首付。而打工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所以在老家买房子会更省钱,全款买房比贷款买房压力更小一点。
2.落叶归根。年纪大了思想感情会更浓,无论身处在哪里都会渴望回故乡。而且故乡的熟人和亲戚比较多,过年过节也比较热闹。如果在外地买房,人生地不熟,过年过节会很冷清。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老家买房。人也不可能打一辈子工,总用年纪大的时候。年纪大的时候当然是不愿意就在异乡。毕竟异乡的物价比故乡的贵,而回故乡消费会更低。异乡虽然发展好。但是故乡更令人思念和向往,有种归属感。
总之,年轻人在老家买房是因为故乡的房子便宜,加上为了将来做打算,毕竟无论是谁都有年纪大的时候,年纪大的时候自然是愿意回故乡,因为故乡的物价和熟人亲戚比较多,会更热闹和方便。

我觉得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的年轻人,买房的压力都非常的大,特别的困难。年轻人如果说没有父母的帮助,那么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购买一套房子。可以这样说,想要买一套房,可能需要掏空三代人的口袋,而这仅仅只是付了一个首付而已,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之内,一家人可能还要去当房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年轻人刚刚开始工作,工资普遍都不是特别的高,就算你是一个高材生,你也不可能一出去就年薪百万,是需要一个过程去慢慢的累积的。在前面那几年,你可能养活自己都比较困难,等你的工作稳定下来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攒钱,几年之后才能够付一个首付。而这个时候你又面临着结婚,生孩子,也是需要有很大的开销,如果没有人帮一把,一个人真的很难做到。

随便一套房子的首付就是二三十万,然后房贷每个月至少也是需要两三千块钱。平常我们的生活开销也是很大的,如果结了婚有了孩子,那么房贷,车贷再加上生活费,小孩的开支,这真的会压死人的。父母如果有条件能够帮一把,那么小两口可以拼命的去努力挣钱,这些钱都可以挣回来,可是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去帮你们带孩子,没有办法伸出援手,那么就只能够是一个人上班去面对这些东西,真的太难了。

每个人都是希望有一个温馨的家的,希望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但随着现在房价不断的攀升,生活压力不断的增大,这一个愿望真的很难能够实现。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年轻人真的很难能够做到。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早日实现心中的目标。

如何看待现在很多年轻人靠父母给首付买房的行为?
答:当年我们这代人也是类似的轨迹,区别是当年我们结婚年龄稍早几年,当年的房价低,收入也低。看买在哪里啊,买宜居住宅,除非创业成功,否则是没戏了!买小城市,以目前收入,扣除日常开支,估计也得好多年。买三四线城市稍微好点。一句话:打工买房始终吃力,还是要自己创业,虽然可能失败,但成功了会好...

韩国拼爹买房数量创新高,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答:说到房子,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房价,可以说每个地方的房价都随着物价的增长而有所增长。像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价已经涨到了一个大家都有点望而却步的程度。更不要说在一些其他小国家,本身土地面积就比较小,要想买一个房子,应该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其实很多人买房的时候,可能光靠年轻人自己...

不少父母帮助年轻人买房买车,如果父母愿意年轻人该啃老吗?
答:因为孩子在上学的过程当中,他们是完全没有能力去赚钱。而且在毕业了之后他们也是要一点一滴地往上爬,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有一个高薪的工作。这个时候就有的人提问了,不少的父母是非常的愿意帮助年轻人买房买车,在这个时候年轻人应该很老吗?其实我认为这并不是可能,因为很多的年轻人在结了婚之后...

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存不住钱?
答:6、房价的上涨以及福利的减少也对我们的储蓄能力构成了挑战。父辈们买房的机会和成本远低于我们,而现在的年轻人则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房价压力。7、便捷的网上购物使得我们更容易受到消费诱惑。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使得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花费过多,而父辈们则因为不太熟悉网络购物而能够节省一些开支。8、...

买房子对于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引言:买房子对于大多数来讲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说年轻人想买房子,还是需要父母的帮助。年轻人都希望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有的时候也会偷偷的去看一些事情,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她们想要房子之后不想跟老公在一起那么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居住。一、为什么想拥有房子?对于大...

年轻人买房值得吗?
答:买房锁仓是大多数年轻人提早买房的关键所在。2、提前买房可以赚钱。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上涨,让很多人养成了一种观念,我只要提前买房了,我就等于在进行一种投资,的确中国的资本市场投资一直不高,无论你是买股票,还是买债券基本上赚钱的可能性都不大,即使能小赚一点远不如买房能赚的多。买房...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拼尽全力也要在大城市买房?
答:对于想有所改变的年轻人来说,买房只是暴露你人生甚至家族问题的一个契机而已,这是改变自己、成长自己的一个机遇,而不仅仅只是压力。很多人买房是为了下一代的读书,或者为了下一代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我认为这一点很好。父辈们如果不是早期的闯荡者,那么自己这一代就要顶上来,否则顶上来的任务就要交...

...报告表明:00后女性买房意愿高于男性,年轻人买房最注重什么?
答:有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00后的女性买房的意愿明显是高于男性的,没有想到现在买房的群体已经逐渐从90后转变成为00后,那么年轻人在买房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最注重什么东西呢?首先我认为他们最注重的应该是房屋内部的格局,因为现在00后的人普遍都是比较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而有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是比较重要...

很多年轻人都没有买房的能力,为何还要硬着头皮买房?
答:俗话说“有房才有家”即使现在房价居高不下,能力不到位,依然要硬着头皮买房。现在买房不只是年轻人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任务,很多父母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就是为了而子女买房,置家业。或者是帮子女付首付,年轻人承担房贷等。一年又一年,都成了房子的奴隶。房子很贵,买房很苦,但是...

北大教授劝年轻人别急着买房,现在的年轻人还买得起房子吗?
答:北大教授劝年轻人别急着买房,这件事情引发了网友的争议。在小编看来现在的年轻人是买不起房子的,因为随随便便一个几十平的房子就要几十万,这对于月薪几千块钱的人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那么很有可能到中年的时候,才能够攒到钱,付一个房子的首付。买房子这个话题还是...